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吉首市桤木人工林的管理及生长情况调查,提出了目前种植桤木的一些关键技术。在吉首市较好的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为106株/667m^2的10年桤木人工林平均胸径达13.2cm,平均树高达11m,平均蓄积量达10.522m^3/667m^2;造林密度为167株/667m^2的10年桤木人工林平均胸径达12.7cm,平均树高达11.3m,平均蓄积量达15.554m^3/667m^2;造林密度为205株/667m^2的10年桤木人工林胸径达11.3cm,树高达12.0m,蓄积量达15.806m^2/667m^2。营造桤木速生林基地宜选择肥沃、湿润、土层深厚和排水良好的山冲或缓坡,以退耕地为最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出笋成竹及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3-2016年期间,对试验地毛竹林采用沟施、穴施、蔸施、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法进行笋竹生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沟施和穴施2种施肥方法对毛竹林笋竹生长的促进作用均较好,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975个/hm2、848个/hm2,平均成竹数分别达947株/hm2、817株/hm2,平均成竹率分别达97.1%、96.3%,平均胸径分别达11.5cm、11.1cm,平均高分别达12.5m、12.0m;蔸施效果次之,平均春笋出笋数为740个/hm2,平均成竹数为697株/hm2,平均成竹率为94.2%,平均胸径为10.6cm,平均高为11.3m;撒施效果较差,平均春笋出笋数为680个/hm2,平均成竹数为630株/hm2,平均成竹率为92.6%,平均胸径为10.0cm,平均高为10.8m。  相似文献   

3.
苏州市从1999年起引种乐昌含笑和深山含笑,已培育乐昌含笑苗木115.15万株、深山含笑苗木22.54万株,生长情况普遍良好。乐昌含笑苗5年生,平均高达3.5cm,最高达5m以上;平均胸径4.4cm,最大达5.2cm;当年春梢长平均53.5cm,最高达70cm以上。深山含笑苗6年生平均高3.96m,最高达4.85m;平均胸径4.4cm,最大达6cm;当年春梢长平均57.1cm,最高达82cm。在绿色通道建设和生态景观林营造中试验推广乐昌含笑大苗10.15万株;深山含笑大苗0.35万株,春季造林成活率平均达80%~90%,秋季造林成活率平均达60%~70%。据调查,深山含笑5年生苗木即可开花,花期每年春、秋各1次,春季花后结实,种子播种后可出苗;乐昌含笑7年生苗未见开花。  相似文献   

4.
2001年2月我市从广东省英德市沙坝镇引种麻竹。引种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1%.保存率达88%。结果表明:①2001年新竹平均胸径为3.4cm,平均株高为3.9cm。2002年新竹平均胸径为5.6cm,平均株高为5.9cm。2003年新竹平均胸径为7.8cm,平均株高为9.5cm。②经三年培育,2003年每公顷平均产笋量达22.5吨,产值达3.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坡向和坡位毛竹杉木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清流国有林场开展不同坡向和坡位毛竹杉木混交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毛竹、杉木的生长量具有极显著影响。坡向以阴坡的毛竹、杉木生长量和立竹量最大,毛竹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和立竹量分别达10.9 cm、13.3 m、2160株.hm-2,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保存株数、间伐材+立竹蓄积量分别达15.1 cm、11.1 m、285株.hm-2、208.531 m3.hm-2;毛竹、杉木的生长量和立竹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阴坡>半阳坡>阳坡。坡位以下坡的毛竹、杉木生长量最大,毛竹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和立竹量分别达10.7 cm、13.2 m、2152株.hm-2;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保存株数、间伐材+立竹蓄积量分别达16.6 cm、11.2m、270株.hm-2、209.211 m3.hm-2;毛竹、杉木生长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下坡>中坡>上坡。  相似文献   

6.
在北亚热带的南京丘陵和紫金山风景区引种测定表明,从杭州富阳、建德引种的乐昌含笑能适应栽植地条件,正常生长。山洼圃地4年生平均树高3.82m、胸径5.3cm,达绿化幼树标准。14年生平均树高达10.00~11.00m、胸径16.2~19.7cm;21年生树高、胸径分别达16.50~18.00m、27.1~28.2cm。中山陵景区侧方混交栽植,14年生平均树高达16.2m、胸径29.1cm。缓坡平地,树高8.80m、胸径20.5cm。在较差坡地立地,采用异龄复层混交方式,在郁闭度0.75的松阔混交林下栽植,5~6a也能形成树高3.26~3.93m、胸径3.0~3.6m、冠幅2~2.36m的复层林冠,显著改善风景林景观。  相似文献   

7.
尾巨桉萌芽林定株高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尾巨桉4种萌芽高度(0.5 m、1.0m、1.5 m和2.0 m)进行定株除萌,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树高、胸径生长差异均显著;以萌芽高度为1.5~2.0 m时定株除萌林木生长较好,8个月生2m定株除萌的萌芽林平均树高、平均胸径达5.30m、4.12 cm。考虑生产成本,定株除萌高度以1.5 m为佳。  相似文献   

8.
<正> 福建省宁化县林业委员会调查组郑世佑、王业华等同志调查实测了该县水茜乡石寮村旁的一片杉木林。现保存有杉木32株,平均胸径69.2cm,其中:胸径100cm以上3株,90—100cm 6株;平均树高30.5m,最高一株为37.6m;平均单株材积5.56m~3,合计立木总蓄积达178.2m~3。该杉木林呈狭带状环绕于小村庄的东北面,占地1.78亩,如折算为每亩面积的蓄积量则  相似文献   

9.
“毛白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是山东省科委1986年下达,由山东省林科所承担的课题。1993年5月22日山东省林业厅受省科委的委托,邀请专家进行了验收。验收测试结果表明:5年生河北易县雌株毛白杨林平均胸径达到18cm,平均树高达到13.6m,实现了毛白杨早期丰产的目标。不同栽培措施试验林效果显著,其中4年生施肥试验林平均胸径12.6cm,平均树高10.2m,是对照林的2.06倍  相似文献   

10.
美国山核桃在如东沿海地区生长良好。32年生平均胸径达32.7 cm,平均树高18 m,平均冠幅10 m;13年生平均胸径7.9~8.1 cm,平均树高5.3~5.9 m,平均冠幅4.4~4.8 m,显示出较高的引种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圣音竹地下茎乳白色,节间长15~24cm,横向水平状起伏生长。大小年较为明显,呈现大年长笋、小年长竹的生长规律。竹秆节间长4~6cm,株高仅为3~8m。直径与叶面积指数高度相关R=0.9966。竹林平均胸径1~2cm的最佳密度为5100~6000株/hm2,3~4cm的最佳密度为4500~5250株/hm2,4~5cm的最佳密度为3300~4200株/hm2。区域引种试验证明,圣音竹是一个可以广泛推广的优良竹种。  相似文献   

12.
白灵海  贾宏炎 《森林工程》2009,25(5):19-21,31
广西凌云和都安岩溶地区几种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的试验研究一是林草模式,采用任豆加桂牧1号的混交方式,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2.77 m、胸径为2.10 cm。牧草种植当年即可采收,每年可采收5次,年平均产量150 t/hm2,产值达1.5万元/hm2。二是林果模式,采用任豆加山葡萄、肥牛树加澳洲坚果、香椿加大果枇杷的套种方式,任豆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2.74 m、胸径为2.14 cm。种植的山葡萄2005年初已开花并少量挂果,到第五年可进入丰产期。三是林竹模式,采用柚木加吊丝竹的套种方式,柚木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77 m、胸径为1.52 m,柚木林下套种的吊丝竹5 a达到丰产期。四是林药模式,采用香椿加金银花的套种方式,香椿混交示范林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72 m、胸径为1.36 m。3 a生单株鲜花产量可达0.5 kg,产值30元,亩产值达1 200元。四种综合治理模式均取得良好的生态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丛生竹笋材两用林丰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在国内首次采用丛生竹主枝或次生枝大面积直接造林的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降低了造林成本,解决了大面积营造丛生竹笋材两用林种源不足的难题,在造林、竹林管护中,采用合理密度,即对补植、施肥培土、科学采笋留竹等一系列营林管护措施,使竹林结构得到改进,生长条件得到改善,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采用这套技术,在广西合浦营造3000亩笋材两用林,造林当年新竹平均高242.7cm,最高362cm,平均地围6.4cm,最大11cm。第2年亩产鲜笋133kg,最高达245kg,第4年平均亩产910.1kg,最高达1050kg。以后年亩产鲜笋平均1000kg以上,亩产竹材1200kg左右而趋于稳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开花苦竹的复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大面积开花苦竹Pleioblastus spp.复壮技术试验的总结。经过1984—1988年5年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削草松土加施尿素是苦竹复壮最有效措施,试验第五年(即1988年)的新竹,木苦竹(PL.amarus(Keng)Keng t.)每亩立竹量达3196株,平均地径2.09厘米,平均高度445.8厘米,蓄积达2237.2公斤,与封山育竹12年的竹林比较,立竹量增长4.74倍,蓄积量增长7.48倍;同期,青苦竹(PL.amarus var PendulifoliusS.Y.Chen)立竹量每亩比封山12年的竹林增长2.462倍,蓄积量增长2.13倍。2.削山松土是苦竹提前复壮的基本措施。采取这一方法,5年就可使竹林恢复正常生长,其88年木苦竹每亩立竹量达到1908株,平均地径1.77厘米,平均高度395.7厘米,蓄积达954公斤,比封山12年的竹林每亩立竹量增长2.831倍,蓄积量增长4.04倍;同期,青苦竹立竹量比封山12年的竹林每亩增长1.657倍,蓄积量增长1.289倍,复壮时间可比封山提前5—6年。  相似文献   

15.
大叶榉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榉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人工大面积栽培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实践证明,榉树人工造林后生长良好。1年生苗高平均可在1m以上,最高达1。75m,10年生树,年平均高生长0.78m,胸径0.72cm,优于同等条件下的马尾松,次于杉树,是优良的速生硬阔叶树种。人工林50年可达工艺成熟,每亩年平均利润约7000元,宜种子繁殖。  相似文献   

16.
评估了印度米佐拉姆3种柚木林分(Tuirial:500m asl,Sairang:200m asl和Phunchawng:550m asl)在2006年生长蓄积量。为了掌握柚木体积特性和种群结构,随机建立5个直径等级,即a(10-20cm),b(20-30cm),c(30-40cm),d(40-50cm),和e(50-60cm)。研究表明,研究地内个体密度在280-620stems·hm-2之间,平均直径在27.48—35.43cm之间,平均高度为17.87-22.24m,总的基础面积为24.28-45.80m2·hm-2,最大和最小总生长蓄积量分别为669.01m3·hm-2和284.7m3·hm-2。该物种现有种群结构确保其可以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7.
沼泽地人工落叶松林采伐迹地更新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落叶松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水曲柳、云杉的生长量,成活率,保存率与山地更新的水曲柳、云杉林无显著差异。沼泽地人工落叶松林更新的四个树种的3 a保存率均大于80%以上,全部达到合格标准。林龄5 a时,白桦、毛赤杨生长稳定,并且郁闭成林。林龄20 a时,白桦平均高达11.5 m,胸径达11.6 cm;毛赤杨平均高达11.5 m,胸径达13.1 cm;水曲柳平均高达10.5 m,胸径达10.5 cm;云杉平均高达9.5 m,胸径达12.0 cm。  相似文献   

18.
钙果新品种在兰州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钙果在兰州的生长表现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成活率农大钙果3号为80%,农大钙果4号为85%;栽植1年后,平均株高农大钙果3号为59 cm,最高为71 cm,农大钙果4号为47 cm,最高为58cm;株丛面积农大钙果3号为0.18 m2,农大钙果4号为0.20 m2;农大钙果4号果实单果质量8.76 g,果实中...  相似文献   

19.
毛竹主要营林措施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毛竹主要营林措施松土、施肥和留养母竹及其综合技术的经济效果,分析表明,不同松土深度亩产值间具有极显著差异,松土以25cm为好,这时反应弹性大,纯收入高。施氮肥和有机肥可极显著增产产,尿素以每亩施20kg为佳;有机肥增产作用大小顺序是饼肥>猪栏肥>干稻草>青草。母竹以留养四度为好,由于△NPV均大于零说明松土25cm、施尿素20kg/亩、留四度母竹及其综合技术都是可行的,可根据当地人、财、物资 况选用。从△NPVR值来看,投资效益以每亩施20kg尿素最好然后依次是松土25cm、综合技术和留四度母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