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来植物入侵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外来种的概念及外来植物入侵的过程 ,并由入侵过程的影响因素出发 ,从外来植物本身的特性、外来种与土著种的相互作用、初始入侵种群参数以及新栖息地环境的可入侵力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外来植物入侵机制的研究进展。指出外来植物入侵机制极为复杂 ,早期推测中的一般通用模式已不适用 ;深入研究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 ,对预测外来植物入侵和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入侵植物所造成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外来入侵植物就是原土地区的植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到另一个环境下进行生长和繁衍,这些植物一般比原土的植物更加具有生存能力,这就给原土地区的植物结构构成了严重的危险。本文通过对外来入侵植物的概率和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概况,从目前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生物防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外来植物入侵已经成为生态安全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外来植物入侵过程及机制比较复杂,很难用单一的入侵假说来解释植物的入侵机制。主要就外来植物入侵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总结,并从外来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入侵种与土著种间的相互作用、新栖息地环境的可侵入性3个方面的机制归纳了近10年来外来植物入侵机制的主要相关假说及相应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外来植物入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来植物入侵是近年来生物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阐述了外来植物入侵产生的危害,重点论述了外来植物入侵的机制、生态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内容,总结了外来入侵植物防治技术,分析了外来植物入侵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统计出广西百色市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有90种,隶属于32科63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有23种;其次为茄科,有8种;生活型中草本植物最多,有65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72.3%;从原产地来看,来源于美洲的种类最多,达70种,占百色市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的77.8%。许多入侵植物已对广西百色地区的生态和经济造成危害,笔者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的起源地、生长型、传入途径及危害程度等,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外来入侵植物对赤潮的生态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外来入侵植物凤眼莲对赤潮进行生态调控取得了很大进展。从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外来入侵植物对赤潮生态调控的应用基础和外来入侵植物对赤潮生态调控作用研究进展等若干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的外来有害植物入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共有入侵的外来有害植物23科46属65种,这些外来有害植物大多数是无意引进的,少数是有意引进的,其地理分布规律为沿海多于内陆,山地丘陵区多于平原区,铁路、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处多于偏僻处。外来有害植物入侵对山东省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提出了避免新的外来有害植物入侵、控制和消除已经入侵的外来有害植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外来入侵植物及其入侵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浙江省宁波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评估其入侵风险等级,为入侵植物的生态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调查了宁波市不同区域外来入侵植物,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入侵植物的传入阶段、适生阶段、扩散阶段、入侵分布现状、危害影响及治理难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风险等级。  结果  宁波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共77种,隶属27科58属。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科现象明显,其中菊科Asteraceae最多,达21种,其次是茄科Solanaceae、豆科Leguminosae和禾本科Poaceae,各6种。草本植物71种,占总种数的92.21%。37种属人为有意引入,占所有入侵植物的48.05%;32种属无意引入,占41.56%;入侵途径不明的有8种,占10.39%。58种来自美洲,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75.32%;15种来自欧洲,占19.48%。层次分析表明:Ⅰ级风险的外来入侵植物15种,Ⅱ级风险的14种,Ⅲ级风险的18种,Ⅳ级风险的22种,Ⅴ级风险的8种。  结论  宁波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风险等级较高,建议根据其评估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方法,防控外来植物的入侵危害。表2参28  相似文献   

9.
河南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并界定了外来种和外来入侵种的概念;报道河南外来入侵植物计53种,其中铺地藜(Chenopodium Pumilio R.Br.)为中国新记录归化种;分析了河南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构成、来源地、适应性及传播途径;对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外来入侵植物的文献资料、植物标本信息并结合野外调查,确定了目前吉林省外来入侵植物约有18科48属66种。同时分析了吉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原产地、入侵途径和生长型。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外来入侵植物对汉寿县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汉寿县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原产地、危害程度、重要值、出现频率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汉寿县外来入侵植物共有47种,隶属于17科,菊科、苋科和玄参科为优势科,原产于美洲的有31种,亚洲10种,欧洲9种,非洲和大洋洲较少,危害最严重的是水葫芦、空心莲子草和加拿大蓬。针对入侵植物的现状,提出3点建议,主要有强化生态安全意识,建立外来引种风险评价制度;加强科学研究,实行综合防治;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提高生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贵阳市外来入侵生物情况,对红枫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库的主要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库生态功能区外来入侵植物有52种,隶属于20科.入侵种以菊科最多,为15种;其次是苋科和豆科,分别为4种和6种.有28种入侵种来源于美洲,其他种来源于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有入侵行为的39种外来植物...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主要外来人侵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与查阅资料,统计出云南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有55种,隶属于21科47属;可分为严重危害种、潜在严重危害种、严重入侵种、有毒入侵种、一般入侵种及潜在危害种;许多入侵植物已对云南的生态和经济造成危害;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传入云南的途径,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外来植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安徽省自然环境条件、外来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并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区系及迁入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张浩  叶嘉  杨东  霍扬扬 《湖北农业科学》2012,(3):513-514,517
经调查及整理分析文献资料,初步认定武安国家森林公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有14种,分属于9科13属,禾本科种类最多,有4种,其中欧洲入侵植物占主要份额。并对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入侵途径、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瑞丽主要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丽市共有外来入侵植物42种,分析了其生长型、入侵生境和危害情况,依据入侵植物在当地的分布范围及在生境中的优势度,将其危害等级划分为3级,Ⅰ级危害植物9种,Ⅱ级8种,Ⅲ级25种,重点介绍了危害最严重的9种Ⅰ级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情况,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态负面影响随着瑞丽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增大,特别是对郁闭度小的人工林和人为干扰严重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大;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随着海拔的上升其种类和数量相对减少,危害程度也减小;草本和藤本植物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乔木的入侵能力小,造成的危害程度也较小.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究了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析了其分布状况、生活型、原产地信息和危害程度。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该林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0种,隶属于4科,菊科种类最多,达6种,占总种数的60%;生活型全部为草本植物,以1年生草本为主;原产地为北美洲的植物8种,占80%。Ⅰ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Ⅱ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1种,Ⅲ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Ⅳ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3种,Ⅴ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浙江景宁望东垟、大仰湖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监测,研究发现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外来入侵植物共有5科13属13种,其中菊科最多有8属8种,占61.54%,多数种在保护区管理场所驻地及社区周边区域呈零星分布,外来植物入侵及影响程度与人为干扰程度密切相关。结果表明:人为干扰是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因素;外来入侵植物数量、分布区域及发生面积等在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影响程度差异明显;通过严格控制保护区人员进出等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是防控外来植物入侵的有效途径,可为加强区域防控外来植物入侵、保护生态环境及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经调查发现,南湾湖湿地的外来入侵植物有21科45属61种,其中以菊科最多,达18种,占29.5%,其次为苋科和豆科,分别占16.4%和13.1%;生活型则以一、二年草本植物为主。分析南湾湖湿地入侵植物的入侵性,结果表明分布广泛的外来入侵植物有一年蓬、苏门白酒草、加拿大一枝黄花、钻形紫菀、紫花苜蓿和合被苋等6种。外来植物入侵南湾湖湿地的途径以无意引入和自然扩散为主。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线路调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都有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实验区样方内共发现53种植物。其中外来入侵植物计有14种。占植物总数的26.42%.外来入侵植物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小叶冷水花只fea microphylla的优势度综合值最大。在缓冲区样方内共调查到62种杂草,其中外采入侵植物14种.占植物总数的22.58%,外来入侵植物小叶冷水花、胜红蓟和三裂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的优势度综合值最大。在核心区的样方内共调查到了24种植物,外来入侵植物有3种,占植物总数的12.50%,入侵植物数量明显低于实验区和缓冲区,优势度综合值最大的外来入侵植物是草胡椒Peperomia pellucida和胜红蓟。同时对外来植物入侵途径和对保护区的生态影响也进行了分析。本调查结果将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表3参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