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SHY-400型自动化碾茶生产线,以蒸汽杀青和碾茶烘干这2个关键工艺介绍碾茶生产的工艺特点,详细说明了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单元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通过多次做茶试验,以茶叶含水率、能耗及每个阶段的制茶效果为主要检测点,以蒸汽杀青、碾茶炉为主要测试产品,寻求该生产线的最佳做茶参数,以优化碾茶生产加工设备的设计,并为如何提高碾茶品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12月30日,从贵州省黎平县侗乡天籁茶业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的黎平红茶(珠海)体验馆于2014年12月27日在珠海市新香洲鸿鹄街145号开业,这是贵州黎平县茶企业在珠海开设的第一家茶叶体验馆,也是该公司2014年在省外开设的第二家形象店。黎平县侗乡天籁茶业有限公司位于黎平侗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八舟河畔,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销  相似文献   

3.
一、浙江制茶工业的概况浙江是我国主要茶区之一,茶叶最高的年产量(1933年)有491,220担,其中外銷茶約占总产量的60%左右。在抗日战爭中,茶区受到严重破坏;抗战后,国民党反动派又对茶农进行层层剝削,以致茶园荒蕪,至1949年解放初期,浙江茶叶产量仅143,000担左右。在茶叶加工精制方面,据1939年調查資料,  相似文献   

4.
信息     
张正竹 《茶业通报》2007,29(3):111-111
2007年5月14至15日,由安徽农业大学、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德国西纳思茶叶贸易有限公司、德国质量服务国际有限公司主办的"输欧盟茶叶质量管理培训班"在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成功举办。夏涛副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来自安徽和浙江茶叶企业、科研院所和安徽农业大学相关院系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相似文献   

5.
制茶质量、制茶技术与质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茶质量、制茶技术与质量意识查六一(安徽省太湖县茶叶开发公司246400)制茶质量是指茶叶的做工。茶叶的色、香、味、形体现出茶叶做工的好坏。做工好的绿茶色绿一致,颜色鲜活;形状一致,均匀完整;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滋味纯正;叶底明亮匀整,无红梗红叶。茶...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燃耗和制茶成本,增加茶叶收入和维护生态平衡,1989年4月上、中旬,县农业局茶叶技干和县农村能源办配合,在黟县东源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协助西递茶厂,首次从浙江引进180型,220型ZS系列制茶节煤器三台,经春茶生产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节煤效益。5月上旬,参加由黄山市能源办、市农业局和市燃料公司三家联合召开的制茶节能现场,各县、区来的三十多位代表、行家,在西递茶厂观看用节煤器烧煤杀青的现场操作表演时,一致认为黟县制茶节煤器,代替了传统的茶灶炉条,上火快,火力旺,燃烧完全,操作方便,节煤30%以上,值得总结推广。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消息一束     
中越兩国交流制茶技术經驗根据中越二国技术援助协定規定,越南人民共和国派来我国学习制茶技术的五位越南实习生,正在我国浙江、江苏等地实习制茶方法和操作技术。在浙期間,他們在杭州茶厂实习了綠茶和龙井茶的生产过程,茶叶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以及机械制茶的原理和实际操作技术。由于全体实习生同志的积极努力、苦学  相似文献   

8.
嵊州市越乡茶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经过7a的培育,现己发展成为一家集基地、市场、贸易于一体的绍兴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主营“越乡”牌龙井茶,该茶曾荣获国际博览会名牌产品、国际名茶评比银奖、中国名牌产品、浙江名茶、浙江省首批绿色农产品称号。2001年“越乡龙井”被确定为国家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品牌,2003年“越乡”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自产品投放市场以来,销售势头良好,销量逐年增加,今年该公司越乡龙井销售量已近150t成交额达800多万元。总结该公司在茶叶品牌建设上的成功经验是:1依托资源优势,创建越乡品牌嵊州市有…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处)、商业厅(土产处)、农学院(茶叶系、闲林农场)、杭州茶厂、以及商业部茶业局派员组成了“浙江省绿茶初制机械试验组”,1958年5—9月,在浙江农学院闲林农场进行了整套绿茶(眉茶)初制机械的设计试制和试验工作;同时进行了用机械初制眉茶,探求其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是茶树原生地之一,黔东南州群众种制茶喝茶历史悠久,茶文化丰富多彩。初步形成了以黎平、雷山、丹寨三县为主的茶叶生产加工主产县。黎平茶、雷山茶、丹寨硒锌茶、台江苦丁茶等茶产品得到了省内外茶叶消费者的认可,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本文将从如何进一步发展好黔东南州生态富民茶叶产业角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茶业通报》2007,29(4):181-181
2007年10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来自安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湖北、重庆等省市和印度、肯尼亚、美国、德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茶叶企业,共计260余家企业参展。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安徽其它五家企业参加了展会。宣传、展示了国礼茶绿牡丹、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等产品和公司“迎客松”、“吉祥鸟”品牌。安徽省送评的“祁门红茶”和“绿眉茶”分获金奖和优质产品证书。  相似文献   

12.
目前,茶叶消费的动向随着饮食生活的改变,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饮料剂,特别是乌龙茶的消费出现空前盛况。这一现象引起了茶业界各研究机构的重视。根据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希望能提高制茶品质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茶叶香气的高低与茶树品种,制茶的萎凋方法有关,通过萎凋可以达到发挥茶叶色、  相似文献   

13.
由商业部茶畜局提出、安徽省茶叶公司和安徽农学院茶业系共同起草的《炒青绿茶鲜叶》、《炒青绿茶技术条件》二项部标准,于1987年10月14日在合肥市通过审定。审定会由商业部茶畜局主持,成立了标准审定委员会,来自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炒青绿茶产区茶叶生产、经营、科研、高等院校和标准管理等有关部门的26  相似文献   

14.
1958年3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茶叶生产暨試驗研究会议的总結中,提出了“三年普及机械制茶,十年实现制茶現代化”的偉大号召,推动和鼓舞了制茶机械研究工作的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綠茶杀青机的生产力,在浙江省各級党、政領导的重視和有力的支持,浙江省綠茶初制机械試驗組的协作下,又學习了省內外現有杀青机的試驗资料,吸取其中优点,加以綜合,試制成浙江58型杀青机;列为浙江省綠茶初制机械  相似文献   

15.
《茶业通报》2011,(2):90-90
2011年3月31-至4月1日,在安徽农业大学茶业楼一楼会议室由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宛晓春教授主持召开了特种茶国际标准制订工作研讨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和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茶叶进出口集团、福建八马茶叶有限公司和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9月5~7日的"2008.中国.贵阳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上,以西部茶海集团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贵州寸心草有机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贵州茶叶企业及其优异产品亮相,充分显示了贵州茶业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茶业学会 2 0 0 0年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 2月 2日至 3日在安徽省东至县兰溪大厦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 1 0 0多名代表及东至县农业局、科委、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安红公司等单位和部分重点产茶乡镇的领导、科技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浙江衢州上洋茶叶机械厂 ,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 ,安徽黄山白云茶机厂 ,天方茶业有限公司 ,安徽众邦生物工程公司等企业代表到会 ,介绍各企业的产品性能、特点。池州市政府、市农委、东至县委、政府等有关领导到会祝贺。段建真理事长致开幕词并作 2 0 0 0年学会工作报告 ,池州市农委副主…  相似文献   

18.
台湾原不产茶、大约在清乾隆年间由福建安溪传过去得以发展。目前7市18县均有种植、约有茶园50万亩,以台北、新竹、桃园、南投等县面积较集中。茶叶年产量约力5.5万吨。其中以色种为大宗,次则乌龙、红绿茶。台湾在南投设立了台湾茶叶改良场、选育新品种、研制增添新的制茶机械、建立茶叶工业区、改进制茶工艺、产品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声誉颇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对某些单丛名茶尚能做单丛采制、单独销售。台湾茶树品种下数十种之多、南投县目前推广印度大叶种制红茶,及新培育的金萱、  相似文献   

19.
"皖海红美人"红茶产自安徽四海茶业有限公司的九华佛茶标准化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位于九华山西麓的杜村乡,是传统名优绿茶产区。本研究探明了九华山及周边地区春季红茶的适制性及加工工艺,通过比较不同萎凋方式和创新变温发酵工艺技术,使茶叶中茶黄素含量更高,具有香气嫩甜香尚鲜,汤色红亮,滋味鲜爽醇厚的品质特征。为该区域开展红茶加工生产和丰富茶叶产品种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茶叶不炒不香”、“茶叶的香气是烘出来的”两句俗语,说明了干燥对于茶叶品质作用之大和重要性。干燥是制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从传统的制茶技术开始,干燥技术的变迁只是在日晒、笼烘、锅炒以及烘干机的使用上徘徊,随着各行各业科学化、机械化的发展,制茶干燥技术也将开始新的突破,远红外线干燥在茶叶上的应用体现了茶叶干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