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发展茶叶生产,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一项有益事业。唯制茶所需燃料较多,就我县一九八三年各茶叶初制厂生产情况调查来看,加工一担毛茶,要消耗5~6担木柴,燃料消耗占制茶能源百分之六十九。占整个制茶成本百分之三十二。随着茶叶生产和其它多种经营的发展对薪炭林的需要,已使我县的燃料日趋  相似文献   

2.
程懋炎 《茶业通报》1989,11(3):18-19
我县是屯绿产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但由于在生产布局上是林、粮、蚕、茶并举,为此茶叶生产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4424亩,其中可采面积19860亩,茶叶年产量615.6吨,茶叶初制厂143个、精制厂3个,基本上实现了茶叶加工机械化。随着茶叶产销市场的好转和茶叶生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由原来的集体统一加工形式向以户为主的小型化家庭茶厂方向发展。这样既有充分调动茶农从事茶叶生产积极性,利于生产的一面,也有由于茶厂经营管理、茶叶购销价格混乱带来的不利因素,总的都集中反映在茶叶质、价不符,茶叶质量下降的现象上。  相似文献   

3.
王敏 《茶业通报》2002,24(4):18-18
咖啡碱是一种紧俏的生物碱类医药原料,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经常有价无货。在自然界中,咖啡碱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经济作物中。根据化验结果,咖啡碱在咖啡中的含量为0.6%~1.5%,而在茶叶中的含量可达1%~5%。绿茶中的含量为2.5%左右,红茶中约含有3.19%。一般制茶的废料(如茶末、茶屑、茶梗)中约含有2.4%~2.8%。在国外,咖啡碱主要来源于生产咖啡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在我国茶叶产量极多,各种制茶废弃物非常丰富,因而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便,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倪既勤  周航 《茶业通报》1989,11(1):19-23
茶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农副产品之一,1980年创汇2.55亿美元,仅次于蚕桑,1985年增至2.88亿美元。在一些主要产茶区,茶叶产值已占农业产值的10%左右。茶叶的制作加工需要直接耗用大量的能源。制作一公斤茶叶所需的能源比炼一公斤钢还多50%。1986年,全国制茶耗能已达79.48万吨标准煤。我国的茶叶初制加工主要在农村完成。近年来茶叶生产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农村制茶能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从长远的眼光看,我国农村制茶中存在的“耗用大量薪柴”、“能源浪费严重”、“管理比较落后”等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5.
栽茶、种茶,指的是栽植茶苗、种植茶籽;采茶,指的是采摘茶树上的茶叶;制茶,指的是把鲜叶制成干毛茶(也称初制);精选分级,成为精品,称精制茶;买茶、卖茶,指的是成品茶叶的买卖;品茶,多指茶的文化属性和信仰领悟;评茶,是指茶的物质特征,主要包括:色、香、味、形;喝茶,即指饮用茶叶的水浸出物溶液,即茶汤。茶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是没有任何一种植物可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制茶工业正面临着急待提高茶叶品质,加速茶叶新产品开发的严重任务。为保证这个任务的实现,必须充分利用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有利时机,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依靠技术进步,开展茶叶深加工,努力振兴茶叶事业。就此,笔者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燃耗和制茶成本,增加茶叶收入和维护生态平衡,1989年4月上、中旬,县农业局茶叶技干和县农村能源办配合,在黟县东源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协助西递茶厂,首次从浙江引进180型,220型ZS系列制茶节煤器三台,经春茶生产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节煤效益。5月上旬,参加由黄山市能源办、市农业局和市燃料公司三家联合召开的制茶节能现场,各县、区来的三十多位代表、行家,在西递茶厂观看用节煤器烧煤杀青的现场操作表演时,一致认为黟县制茶节煤器,代替了传统的茶灶炉条,上火快,火力旺,燃烧完全,操作方便,节煤30%以上,值得总结推广。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們認为这篇碎红茶初制試驗报告对各地制碎紅茶有实际参考作用,故将其实驗結果发表。就肺目的及要求: 由于当前国际市爆杠碎茶销路甚锡,出口量要求甚大,本年中央茶叶总局和省茶叶处,曾雨次指示我们拭制碎茶,摸索畏蔽,提高技术,为今后扩大碎茶生产刽造条件。藏娥工作自六月廿五日开始,至廿七日桔  相似文献   

9.
八三年八月,根据省人民政府的指示精神,对我省毛茶和成品茶的质量下降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质量下降表现在:红毛茶主要是乌条、高火、焦茶、色枯暗;绿毛茶主要是断碎、烟焦味、红梗红叶。综上所述,我省红绿茶存在着香低而不持久、味淡而不纯正。茶叶质量的下降,有栽培管理方面的问题,有机械性能不佳的问题,也有茶农在生产时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问题,影响因素很多。现就制茶机械对制茶品质的影响,略议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袁建民 《茶业通报》1995,17(4):36-37
谈谈珠茶精制工艺袁建民(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第二茶厂)珠茶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出口茶类,产于浙江绍兴、宁波和金华等市、县,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其品质特点是外形颗粒团结重实,色泽绿润起霜;内质香高味浓醇,经久耐泡,叶底嫩匀明亮,很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11.
茶起源于中国。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就开始用茶当药,后来发展成为普遍的饮料。随着制茶技术的改进,而形成了小型作坊式生产,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制茶工业是处于落后状态。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制茶工业得到了发展,大量使用机械后才逐步实行生产专业化、工厂化,茶叶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近年来有的国家制茶工业已从单机进入到连续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看茶做茶”,是我国千年制茶技术的经验慨括、总结,是广大劳动人民从事制茶生产和科学研究的智慧结晶,是我国能生产出丰富多采、品质优异、誉满全球的茶叶的制造技术原则,它闪耀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对祖国宝贵的遗产理应加以研究,探索其哲  相似文献   

13.
张雪波  杜先锋 《茶业通报》2006,28(3):131-133
浙江宝纳制茶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贸易于一体的茶叶出口专业企业。该公司通过建立和推荐HACCP管理体系,提升了公司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增强了顾客对公司产品安全的信任,并逐步扩大了产品的国际市场。本文旨在通过对浙江宝纳制茶有限公司HACCP良好的执行情况的研究,探讨了该实施模式在国内茶叶企业推行的可行性,给相关茶叶企业一些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第二商业部茶业局、湖北省商业厅茶叶处、恩施專署商业局茶叶采購批发站、农具厂等單位,于1958年5月組成“紅茶初制机器試制小組”,試制成恩施58型萎凋机、双动揉捻机、解块篩分机、万能干燥机等整套紅茶初制机械,机械質料为木、竹、铁混合結構,适合于农村制茶应用,經过夏季季节,試驗效果良好。現簡要介紹上述四个机种的生产效率和結構如下,供有关生产單位机制紅茶选用工具上和进一步研究制茶机械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以义 《茶业通报》1991,13(1):22-25
茶叶吸附花香而成为花茶。从理论上说,制茶吸附是给茶叶加香调味,其目的是为了冲泡饮用时,解脱出香味给人们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享受。脱附是吸附的逆反过程,有吸附必有脱附,两者同时存在。在制茶中有以吸附为主的工艺技术,如窨花、熏焙等;也有以脱附为主的作业,如干燥复火,其作用脱水的同时脱香。有的脱香是制茶的需要,如去除异杂气味;有的脱香不利制茶品质,如窨制花茶流程中的窨坯复火,使经过加香调味的茶坯脱香,造成经济上损失。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茶叶产量质量双跃进的伟大成就 1959年的茶叶生产,不仅产量比大跃进的1958年又增加8%,同时普遍提高了品质,获得了产量质量双跃进的巨大成绩。茶叶品质大大提高了。可是有个别人不承認这个事实,说什么“茶叶品质一年不如一年”、“机械制茶不如手炒品质高”、“双手采茶降低茶叶质量”、“大采秋茶是杀鸡取蛋”等謬論。事实胜于雄辯,建国以来,特別是大跃进以來,广大茶区群众在党的总路綫光辉照耀下,認真地貫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加强茶园培  相似文献   

17.
茶叶通过筛、扇、轧、切、拣等技术措施,达到整饰毛茶形状、调剂品质,使之符合商品茶规格要求。然而,毛茶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主观上的工艺安排,操作技能;客观上的毛茶性状,机械性能等因素都对毛茶的制率和产生碎茶的多少有很大影响。如何提高正茶率,减少碎茶和脚茶是茶叶精制过程中必须经常注意和改进的问题,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发挥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浙江制茶工业的概况浙江是我国主要茶区之一,茶叶最高的年产量(1933年)有491,220担,其中外銷茶約占总产量的60%左右。在抗日战爭中,茶区受到严重破坏;抗战后,国民党反动派又对茶农进行层层剝削,以致茶园荒蕪,至1949年解放初期,浙江茶叶产量仅143,000担左右。在茶叶加工精制方面,据1939年調查資料,  相似文献   

19.
正七十高龄仍与一片叶子相亲相爱,不改初衷的杨老爷子,他把一生献给了茶,为了呈现一片叶子从形到神的完美而不懈追求。——题记杨中原,凤庆县大寺乡岔河村人氏,一生以茶为业。14岁进入制茶行业,青年时曾拜滇红茶厂老厂长、著名茶师杨仕宏为师,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大胆创新,于凤庆境内多个茶所从事茶叶制作,熟悉各茶  相似文献   

20.
眉茶精制一般须经筛分、风选、切轧、拣剔、炒车(或干燥)、输送等多环节加工与转运。在此过程中,由于茶叶受机械力的碰撞和本身的摩擦,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碎茶。碎茶过多,降低制率,造成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如何减少碎茶,提高制率,乃是眉茶精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眉茶精制过程产生的碎茶不仅与毛茶性状有关,且与精制过程各种作业机械性能组合顺序及操作技术等亦有很大关系。本文仅就精制机械及工艺与碎茶产生的关系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