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湖北省4市(州)11县(市、区)的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劳动力资源、农业技术服务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劳动力不足会限制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用,而农业技术服务显著促进农户的秸秆还田行为。2)农业技术服务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限制作用。3)作为农业技术服务的2个不同服务方式,现阶段下,农机服务直接正向影响农户的秸秆还田行为,而技术培训通过缓解劳动力不足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限制作用间接影响农户的秸秆还田行为。对此,应加大农户秸秆还田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秸秆还田的质量与效率,加强土地流转并完善秸秆监管体系等,以促进农户的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括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和措施,提出了秸秆还田应注意的事项.指出了推广秸秆还田一定要加强宣传和指导、相关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的策略建议,提高作物秸秆综合使用率.即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效能。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推广秸秆还田、培肥改土.是秸秆使用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方法】实地调查钦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农作物秸秆还田情况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结果】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主要为直接还田、作为饲料、作燃料、作原料及焚烧;秸秆综合利用特点:秸秆还田量占资源总量的72.4%,作饲料用量占13.9%,作燃料用量占7.6%,作原料用量占0.20%,焚烧及废弃占5.9%;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秸秆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70%,玉米占6%;水稻的秸秆的还田用量占74.2%,高于其他作物的还田量比例;秸秆的综合加工利用量占比很低;主要粮食作物秸秆焚烧及废弃量占比相对其他作物较低。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情况:水稻秸秆直接还田占69.3%,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占33.6%,其他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占41.6%。主要问题:部分农民思想观念难以转变;技术培训力度亟需加强;秸秆利用产业化规模较小;政策扶持力度小;宣传力度不够。【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4.
作物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含量的提高,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但由于秸秆还田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时间和质量等原因,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目前还未得到普遍推广,大量秸秆目前仍然停留在焚烧或弃置状态。从影响推进农作物秸秆还田的主要原因入手,简述了推广秸秆还田对提高耕地质量的作用,进而提出了推进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引进先进适用机具,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等。  相似文献   

5.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意义和方法,指出了实施秸秆还田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推广秸秆还田必须加强宣传和引导、政府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谯城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谯城区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科学引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秸秆转化利用新技术;发展畜牧业、推广过腹还田等。  相似文献   

7.
焚烧秸秆的负面效应及禁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川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39-239
分析了随意焚烧秸秆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指出可通过宣传、疏导、推广还田技术和加大执法力度等对策来避免焚烧秸秆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水稻-小麦-油菜轮作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方法,探讨了不同留茬高度时的操作要点;介绍了不同的稻麦轮作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法;还介绍了稻油轮作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法。建议加大稻麦轮作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推广力度,以促进产量增加,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赵海英  高龙华 《农技服务》2012,29(7):857+859
以山西玉米丰产方建设试验区农户的调研资料和对试验区的土壤、玉米籽粒、玉米秸秆进行分析测试的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氮肥与磷肥施用比较合理,秸秆还田很好补充了土壤中的钾含量,虽然试验区进行了秸秆还田,但秸秆还田提供给土壤的有机质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试验区还必须大量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料和化肥合理配施才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当务之急。秸秆还田没有严格按照秸秆还田的技术规则进行,只有严格按照秸秆还田技术规则,秸秆还田才能起到有效作用。秸秆还田成本较高,农民不易接受,国家应加大补贴力度,把秸秆还田项目坚持下去,才能逐步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达3 195.8×104t。文中在介绍辽宁省秸秆利用现状、秸秆资源分布状况、秸秆还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辽宁省秸秆还田的主要问题是秸秆还田技术不成熟、秸秆资源利用率不高、机械化程度不高、相关法规及补贴政策较少,农民认识不足,并提出了加强秸秆还田技术研究、大力推广普及机械化秸秆还田、健全和完善秸秆禁烧的法律法规、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农技宣传,提高农民认识水平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沿江稻麦区秸秆机械化还田影响因素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加大政策扶持和建立长效管理责任机制等建议,以期为沿江稻麦种植区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增产工程和生态工程,一直都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最近五年中央刚下达的中央1号文件明显的提出了"要大力度发展保护性耕作"。此项工作在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被列为重要的工作。近几年各个地方都在认真的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和推广,加大对保护性耕作的研究指导与沟通,总结出秸秆粉碎还田全覆盖保护性耕作、秸秆粉碎还田部分覆盖保护性  相似文献   

13.
<正>一、农业措施(一)秸秆彻底离田或还田收获小麦时麦茬高度应10 cm,或直接将秸秆粉碎后用深翻犁将秸秆彻底还田,或直接将田间麦秸打捆后彻底离田,保证播种深浅一致,出苗均匀,一播全苗。加大免耕覆秸播种机的补贴力度,大力推广大豆免耕覆秸播种技术。(二)选用无病、抗逆性、适应性强的稳产、高产中早熟品种因大豆生长后期田间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14.
秸秆还田技术是当前农业发展中重要的种植方式。随着农业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秸秆还田农业工艺的显著提升,中央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扶持。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文章对山东肥城在农机补贴情况下机械秸秆还田的影响进行实地的数据调查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当前农机补贴对农户实现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影响,并且对政府的这项农机补贴和当前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秸秆直接还田是解决当前禁止秸秆焚烧与有效利用问题的最重要、最有效手段,而"如何还下去"是秸秆还田措施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以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尤其是江苏省内相关资料,综述了切碎旋耕(翻埋)还田、留高茬麦套稻全量还田、沟埋还田与覆盖还田等4种主要稻麦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还田机械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了秸秆直接还田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以期为秸秆直接还田、禁止秸秆焚烧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安陆市以稻麦两熟为主,稻麦秸秆资源近40万t。针对安陆市稻麦轮作区麦秸还田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技术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田建设、完善技术保障措施、创新服务机制、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等对策,旨在为丘陵区稻麦轮作麦秸还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秸秆富含氮、磷、钾、镁和有机质等,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秸秆数量也不断增多,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高度关注。目前,农业秸秆大部分是作为燃料燃烧了,而秸秆燃烧会污染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加大秸秆的综合利用也越来越迫切和重要。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是解决秸秆出路的重要技术措施,加大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就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应用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天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包括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秸秆化利用、秸秆燃料化、秸秆基料化,针对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重要性认识不足,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大,秸秆还田难度大,监管难度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滞后,政府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等秸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宣传与监管力度,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建设秸秆收储服务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秸秆新技术的引进与研发。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全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秸秆,如果直接燃烧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玉米秸秆还田能够降低肥料用量,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但现阶段,玉米秸秆还田还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还田不当会对农业生产有一定负面影响。应加快秸秆还田作业,加快秸秆离田进度,加强垛放秸秆防火安全,强化宣传和技术服务,以期更好地推动玉米秸秆还田工作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同时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也给粮食生产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结合菏泽市农业生产实际,阐述了小麦、玉米两熟耕作制度下秸秆还田方式与优点,分析了秸秆直接还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的技术措施及建议,对菏泽市及相同耕作制度的广大区域秸秆直接还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