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揭示MeJA处理减轻冷藏雷竹笋木质化败坏的机理,研究了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雷竹笋在冷藏期间内源激素水平及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 μmol?L-1 MeJA处理可有效调控内源激素GA3、ABA和乙烯含量,维持GA3和ABA含量变化的平衡,同时抑制雷竹笋冷藏期间木质素合成相关酶PAL、CAD、4-CL、POD和PPO活性的上升,从而显著抑制冷藏雷竹笋木质素的合成,延缓出汁率的下降和硬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2.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不同温度下卵叶韭更新芽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完全解除必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冷温处理, 且冷温积累量与休眠解除程度和植株长势呈正相关趋势; (3 ±1) ℃处理不少于92 d可完全解除休眠, 而5~12℃、(20 ±1) ℃处理均不能完全解除休眠。(2) 贮藏31 d后, (3 ±1) ℃和5~12℃处理的GA3 和ZT含量上升, ABA含量下降, 其中( 3 ±1) ℃处理的上升和下降幅度更大, 解除休眠所需时间更短; 而(20 ±1) ℃处理在鳞茎干枯腐烂前GA3 和ZT含量下降, ABA含量上升, 更新芽不能萌发。(3)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过程可分为预休眠、真休眠和强制休眠3个阶段, 其中预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ZT、ABA和IAA含量居中; 真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 和ZT含量较低, ABA含量较高, IAA含量较高或居中; 强制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ZT含量达最大值, IAA含量略有增加, ABA含量降至最小值。(4)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的解除可能主要受控于内源激素GA3、ABA的含量水平和GA3 /ABA比值, 当GA3 / IAA比值大于16.59 ±3.90时, 卵叶韭更新芽的休眠就可能完全解除, 此外ZT也对萌发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葡萄实生树开花节位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 分析了巨峰葡萄2年生自然实生树不同节位芽中内源赤霉素(GA3和GA4 + 7 ) 、吲哚乙酸( IAA) 、脱落酸(ABA) 、玉米素核苷(ZR) 和异戊基腺嘌呤( iPA) 的含量; 并对实生树自然条件下最低成花节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2年生巨峰实生树在20节左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GA3和GA4 + 7的含量随着节位升高而降低, ABA的含量却急剧增加, 但在第31~35节又降到很低;ABA /GA3和ABA /GA4 + 7在16~20 节前变化不大, 而在此之后, 都一致表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反映了以GA3或GA4 + 7为基数的比值, 可以更明显地反应激素的变化及其与巨峰葡萄阶段转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7年生甜樱桃( Prunus avium L. ) ‘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研究了自然休眠期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休眠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以及萌芽率的影响。结果发现, 自然休眠前期,ABA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 6-BA、GA3 减缓了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ABA使酚类物质一直维持较高水平,6-BA、GA3 促使酚类物质达到高峰, 然后降低; 后期ABA延缓了酚类物质的降低, 6-BA、GA3 效果相反。6-BA、CA3两种生长调节剂中, CA3对酚类物质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ABA使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增强而降低了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 6-BA、GA3 降低了PAL的活性而使PPO活性增强。自然休眠的不同时期,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萌芽率的影响效果也不同。6-BA、GA3 处理在自然休眠前期对萌芽率影响不明显, 中期打破了休眠, 使萌芽率超过50% , 后期效果与中期相似; ABA处理在整个自然休眠期间使萌芽率略有降低, 并抑制了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5.
GA3 和PP333调控苹果花芽孕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连续3 年用多效唑(PP333) 1 000 mg/L 和赤霉素(GA3) 1 000 mg/L 处理‘首红’苹果, 结果表明, PP333处理降低了芽内吲哚乙酸( IAA) 和赤霉素( GAS) 含量, 增加了玉米素核苷(ZR) 和脱落酸(ABA) 含量, 提高了ZR/ IAA、ZR/ GAS、ABA/ IAA 和ABA/ GAS 比值,从而促进了花芽形成。GA3 处理则增加了IAA、GAS 含量, 降低了ZR、ABA 含量, 降低了ZR/IAA、ZR/ GAS、ABA/ IAA 和ABA/ GAS 比值, 从而抑制了花芽形成。PP333和GA3 在花芽孕育临期内应用效果显著, 在其它时期无效。  相似文献   

6.
甘蓝结球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与裂球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4份耐裂球性不同的甘蓝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对甘蓝结球过程中球叶中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4大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探讨甘蓝裂球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结球期,耐裂球材料各个时期的IAA、GA3含量均高于易裂球材料。ZR含量对甘蓝的裂球性影响不大。ABA含量在4种内源激素中含量值最大,而且耐裂球材料与易裂球材料间的动态差异较大。叶球生长后期(IAA+GA3+ZR)/ABA比值高可使叶球保持较高的生长势头,从而承受内部生长应力的能力较大,减少叶球开裂。  相似文献   

7.
GA3对杨梅叶片木质素水平及其相关酶活性和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荸荠种’杨梅小年树花芽孕育初期,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活性首先达到高峰; 之后多酚氧化酶(PPO) 活性出现高峰。花芽孕育盛期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达到高峰, 且与木质素积累到最大值相一致。花芽发端期间, POD活性和木质素水平均降低。GA3处理降低了花芽孕育期间PAL、PPO 和POD 的活性, 导致木质素合成滞缓, 抑制花芽发端和降低成花率。  相似文献   

8.
GA3处理对柑橘果皮色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外源GA3 处理对柑橘‘红柿柑’果皮内源激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色泽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外源GA3 处理较对照提高了果皮GA3 、ZT 的水平, 抑制了叶绿素下降和类胡萝卜素、β-隐黄质的合成与积累, 最终表现为柑橘果实色泽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9.
根系分区灌水对苹果叶片内源激素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年生分根盆栽‘皇家嘎拉’ (Royal Gala) 苹果为试材, 通过全部根系、3 /4、2 /4、1 /4根系灌水和全部根系干旱5种处理研究了根系分区灌水对叶片内源激素变化及枝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 /4、2 /4根系灌水叶片ABA含量提高, IAA、GA3、ZR含量降低, 枝叶生长显著被抑制, 并认为局部灌水处理对枝叶生长的抑制是由于根系ABA合成量增加、CTK合成量降低, 地上部茎尖和幼叶IAA、GA3合成量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试管薯形成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连勇  邹颖  东惠茹  金黎平  林桓 《园艺学报》2002,29(6):537-541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脱毒试管苗为材料, 在试管薯形成过程中, 研究其GA3、IAA、6- 呋喃氨基嘌呤( KT) 、6- 苄氨基嘌呤( BAP) 、ABA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无论是换入试管薯诱导培养基前的试管苗, 还是试管薯诱导形成过程中的母株试管苗, 根内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始终高于茎叶。随着诱导环境的改变, 以及匍匐茎、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 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转入诱导培养基后的试管苗在光照培养条件下, 茎叶内GA3、IAA、KT、BAP 和根内ABA 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黑暗培养3 d 匍匐茎形成时, GA3、KT、BAP 及茎叶内IAA 含量下降; 黑暗培养7 d 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时, 茎叶内GA3、KT、BAP 含量再次增高, 而根内GA3、BA 含量继续下降, IAA、ABA 含量无明显变化; 黑暗培养14 d 试管块茎基本形成时, IAA、BAP 含量缓慢上升, 根内GA3 含量下降, 茎叶GA3 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ABA、GA3 处理对冬枣采后果肉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100 mg·L - 1脱落酸(ABA) 和100μg·L - 1赤霉素(GA3 ) 处理对冬枣冷藏期间果肉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速率, 丙二醛、过氧化氢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温( 0 ±2) ℃贮藏条件下, ABA处理促进了冬枣果肉丙二醛和过氧化氢的积累, 增大了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 促进了过氧化氢酶(CAT) 和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高峰提前出现, 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的峰高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AAO) 活性上升和酚类物质的快速下降, 说明果实后熟衰老被ABA处理提前, 而GA3具有延缓作用, ABA和GA3处理对活性氧代谢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源草酸对冷藏绿竹笋的保鲜效果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玫  王琪  赵宇瑛  郑小林 《园艺学报》2013,40(2):355-362
 绿竹笋(Dendrocalamopsis oldhami)采后分别置于水和5 mmol · L-1 草酸溶液中浸泡10 min, 晾干后在(4 ± 0.5)℃条件下贮藏。结果发现草酸处理抑制了竹笋切面的褐变,延缓了笋肉木质纤维化。 草酸处理降低了脂氧合酶(LOX)、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活性,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降低了过氧化氢(H2O2)含量。  相似文献   

13.
内源ABA和GA3对欧洲甜樱桃花芽自然休眠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8年生欧洲甜樱桃为试材,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自然休眠期间花芽内源GA3,和ABA含量变化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间,花芽AB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1月上句达顶峰。GA3含量变化与其相反,休眠初期急剧下降,11月下旬达最低谷,休眠解除期间含量不断上升。ABA/GA3随休眠加深而升高,随休眠解除而不断降低。低温5℃显著增加了GA3含量,降低了ABA含量,使ABA降低和GA3升高的时间提前,较对照提早解除休眠。高温(20℃)则具有相反的作用,变温(5/20℃)处理对休眠解除有一定作用,但由于高温(20℃)对休眠解除的抵消作用,其破眠效果不如持续低温(50℃)处理明显。落叶前遮荫处理使GA3 含量稍有降低,但对ABA影响不大。长光周期处理促进了GA3的合成,抑制了ABA的生成,从而抑制了休眠,而短光周期处理显著提高了ABA的含量,降低了GA3 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夏春华  蔡世英 《园艺学报》2004,31(3):343-346
 以安祖花(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为试材,探讨了环境条件对佛焰苞花青苷含量的影响及弱光下Ca2+ 、GA3,处理改善花朵品质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光照不足是导致花青苷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5.4 mmol·L-1 的CaCl2、1.16 mmol·L-1 的GA3,单独及复合处理均能有效地提高弱光下安祖花佛焰苞花青苷含量与花梗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通过钙调蛋白、RNA及蛋白质等的不同抑制剂处理,发现抑制剂均可抑制安祖花离体花梗CaM含量与PAL活性,讨论了Ca2+ 、GA3的可能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枇杷果实采后质地的变化与调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枇杷果实为材料, 通过1 - 甲基环丙烯(1-MCP) 和温度处理, 探索其对采后枇杷果实衰老过程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 枇杷果实采后在20℃贮藏过程中, 脂氧合酶(LOX) 活性、超氧自由基(O·2 ) 积累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均呈峰型变化, 果肉组织相对电导率持续增加, 果实硬度趋于增大, 果肉渐趋粗糙少汁, 具有组织木质化的特征。12MCP可以显著抑制PAL和LOX活性, 减缓O·2 生成, 延缓组织衰老进程和硬度的增加。1℃低温贮藏可以有效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 但会导致果实出现冷害, 其典型症状也表现出了组织木质化。采后枇杷果实衰老过程中的硬度增加与冷害胁迫下的果实组织木质化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 但其内在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文菁  赵书岗  王红霞  张志华  李夕勃 《园艺学报》2015,42(11):2144-2152
 以‘赞美’和‘珍珠香’核桃(Juglans regia L.)果实为试材,采用间苯三酚–HCl 法观察 了内果皮木质化过程,测定了其发育过程中木质素、纤维素和酚类物质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 果表明:两个品种核桃硬壳木质化始于6 月初,6 月中旬初步成型,7 月下旬完成。从硬壳木质化至坚果 采收,木质素、纤维素和酚类物质含量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酚类物质含量在采前略有下降,POD 和PAL 活性均呈下降趋势,PPO 活性整体变化不大。相关分析表明,核桃硬壳分化期木质素含量与纤维素含量 极显著正相关,酚类物质含量与木质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素含量显著正相关;POD 活性与木质 素、纤维素、酚类物质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PAL 活性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花烛愈伤组织不同继代培养的再分化差异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花烛( Anthurium andraeanum) ‘Jolanba’无菌苗叶片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3 种不同的培养处理, 观察其再分化表现, 并探讨了3 种继代培养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特点。结果表明, 适当降低基本培养基浓度、减少继代次数和延长继代周期培养的愈伤组织分化的芽较多、较壮; 再生芽的分化需要较高水平的可溶性蛋白质, 其生长需要较高水平的可溶性糖; POD 和SOD 活性与分化的芽数呈正相关; GA1 + 3/ABA、ZRs/ ABA 的高比例与再生芽的高度呈显著正相关; IAA/ ABA 及IAA 的高水平与花烛离体根的发生呈正相关。重新诱导培养和延长愈伤组织继代周期以提高再生芽生长势的主要生理生化基础之一是维持较高的可溶性糖水平和有利的激素平衡。  相似文献   

18.
 以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可育株和不育株带有子房及花柄的花托为外植体, 比较了不同育性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异同; 并结合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探讨了内源激素、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间的相互作用对不同育性外植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育和可育再生体系所需的最佳NAA浓度分别为0.2 mg·L-1和0.1 mg·L -1; 在最适的NAA浓度下补给不同浓度的6-BA, 不育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差异不大, 而可育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则随62BA浓度的增加表现不规律的变化。不同育性的外植体内源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可育外植体内源GA3、IAA和ZT含量分别比不育外植体高出37.8%、28.0%和224.9%; ABA含量则是不育外植体比可育外植体高出20.4%。花柄及花托再生得到的不定芽在不继代或继代次数少的情况下生根培养时高频现蕾, 生根率极低; 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 生殖生长趋势逐渐减弱, 生根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