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两次试验中,用平均始重为20.3公斤的400头杂交猪测定双低菜子饼作为生长(20~60公斤)和肥育(60~90公斤)阶段蛋白质补充料的效果。日粮以大麦和小麦为基础,在等能量、等蛋白的基础上以双低饼取代日粮中的豆饼所提供蛋白质的0、25、50、75和100%。生长猪平均日进食饲料及饲料利用率不受双低饼水平的影响(P>0.05),但当取代大豆饼超过75%时,增重速度显著下降(P<0.01)。在育肥阶段,猪的生产性能不受双低饼替代大豆饼的影响(P>0.05)。结论是生长猪日粮中双低饼的最大用量为9%,双低饼可作为肥育猪日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了小麦和玉米型日粮饲料粒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表观氮校正代谢能和消化道形态学、组织学参数的影响。试验为2×2因子设计,即日粮包括细、粗2种粒度和小麦、玉米2种类型。饲料粒度是由锤式粉碎机粉碎全粒谷物分别通过17、mm筛子,然后配制为全价饲料并制粒。每个处理包括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雏,试验期为1~21日龄。试验结果表明,制粒不改变小麦和玉米型日粮粒度分布,尤其没有改变粗颗粒的比例(1 mm及其以上粒度)。与细粒度日粮相比,粗粒度日粮显著提高了玉米型日粮肉鸡的增重(P=0.06),但是对小麦型日粮肉鸡增重没有影响。粗粒度日粮还显著降低了2种类型日粮肉鸡的料重比(P<0.001),显著提高了小麦型日粮肉鸡表观氮校正代谢能(P=0.06)。粗粒度显著增加了玉米型日粮肉鸡的肌胃重量(P<0.05),但是粒度对小麦型日粮肉鸡肌胃重量没有影响。日粮粒度和类型没有影响十二指肠绒毛高度、腺窝深度及上皮厚度(P<0.05)。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饲料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消化参数的效应变化取决于日粮类型。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用小麦等量替代玉米,同时在不同粉碎粒度下,考察其对蛋鸡生长性能和消化道发育的影响。选择初重一致[(37.53±2.38)g]的1日龄蛋重鸡115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试验日粮采用2(玉米和小麦)×3(6、8、10 mm粒度)因子设计,共分为1~42 d、43~84 d和85~126 d的3个阶段,各组日粮营养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结果 :6 mm粉碎粒度组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了1~42 d蛋鸡的日增重(P 0.05),同时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 0.05)。各组对85~126 d蛋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 0.05),不同粒度玉米或小麦日粮对42、84和126 d蛋鸡体重的均匀性均无显著影响(P 0.05)。与小麦日粮组相比,玉米日粮显著降低了126 d蛋鸡空肠和盲肠相对长度(P 0.05);10 mm粒度组较6 mm粒度组显著提高了42 d蛋鸡消化道相对长度及空肠相对长度(P 0.05)。6 mm粒度组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了126 d蛋鸡小肠的相对重量(P 0.05)。结论 :日粮添加50%小麦替代玉米对1~126 d蛋鸡的生长性能和均匀度无显著影响,1~42 d蛋鸡日粮中使用的玉米或小麦的适宜粉碎粒度不超过8 mm。  相似文献   

4.
饲料的品质和数量对猪的肥育速度和肉质影响很大。许多研究证明:饲料中能朊比对肥育猪增重速率和胴体品质均有较明显的影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能朊的要求也不同。本文为研究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肥育猪生长及胴体品质的影响,充分利用本省饲料资源,以葵花饼代替部分豆饼,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的日粮蛋白水平予以调整。以期运用适宜的日粮配合,促进肥育猪生长,提高其瘦肉率。  相似文献   

5.
羽扇豆的显著特点是纤维素含量较高(11—14%)而难消化成分(木质素)较低。因此可消化性比其他饲料及精制糠麸为好。羽扇豆纤维素可消化率为66%,其他籽实饲料为44%。整粒羽扇豆难被猜所消化,比粉粒约低20%,大约有10%的籽粒随粪便排出。因此作饲料利用时羽扇豆应磨碎。羽扇豆的蛋白质含量(33—36%)比大豆豆饼(46%)低,赖氨酸(4.5—4.8%)亦低于大豆饼(5.8%)。因此,为了使猪生长的和喂小麦-豆饼日粮时同样迅速,在喂小麦-羽扇豆的日粮中须添加赖氨酸。  相似文献   

6.
西马特罗(Cimaterol)是一种β-兴奋剂,化学名称为[CL263,780;(anthranilonitri-le,5—[1—hydroxy—2—(isopropylamino)ethyl]—)]。据报道可以改善肥育猪的胴体性状和成分,但对肥育羔羊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另有报道,用2~8%鱼粉代替日粮中的大豆饼粉,可使羔羊的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为此,作者进行了两项试验,以确定短期与长期给羔羊饲喂西马特罗对其生长性能、胴体特性和骨骼肌生长的影响,以及西马特罗和用鱼粉代替日粮中部分大豆饼粉对  相似文献   

7.
Leonard M Thompson等用含有3种不同粉碎粒度(精细粉碎、中度粉碎和粗粉碎)的小麦日粮饲喂肥育猪,以观察小麦粉碎粒度对猪平均日增质量、耗料量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280头杂种猪作了七个实验以研究过量胆碱对断奶猪、生长猪和肥育猪的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影响。基础日粮为常规的玉米三豆饼粉日粮,其成分见表1实验结果见表2。断奶猪的日增重在6000ppm组的最低(实验一)二和三)。  相似文献   

9.
用无腺体棉籽饼作为要生长肥育猪日粮中唯一蛋白质饲料进行了两次饲养试验。结果指出无腺体棉籽饼饲养效果明显优于有腺体棉籽饼并与豆饼相近。豆饼、无腺体棉籽饼和有腺体棉籽饼分别作日粮唯一蛋白质饲料,生长肥育猪日增重比为1.0:0.9~1.0:0.7~0.8。喂无腺体棉籽饼猪的肉中未检出游离棉酚,肝中也仅含5PPm。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缺乏充足的胆碱的常规玉米—大豆饼粉日粮中添加胆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繁殖性能,这已被日常生产实践所证实。近来有些报道指出生长猪的胆碱需要量明显地低于NRC(1979)水平,在常规玉米—大豆饼粉日粮中添加胆碱没有必要。繁殖母猪每公斤日粮中需要1250毫克,比断奶仔猪、生长猪、育肥猪需要量高出1.4—3.1倍。与其他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粉碎粒度与破碎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的影响。对照组饲粮中玉米采用锤片粉碎机进行粉碎,筛片孔径分别为4.0和8.0 mm,试验组饲粮中玉米采用对辊式滚刀粉碎机进行破碎,碟盘间隙分别为0.3、0.7、1.1和1.5 mm。选取3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1 6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进行养殖试验,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玉米的几何平均粒径随着粉碎机筛片孔径或碟盘间隙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玉米破碎组蛋鸡的生产性能、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优于粉碎组。玉米采用锤片粉碎机粉碎后,筛片孔径8.0 mm组(几何平均粒径1 980.00μm)蛋鸡生产性能、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筛片孔径4.0 mm组(几何平均粒径991.67μm)(P0.05),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对辊式滚刀粉碎机破碎后,碟盘间隙0.7 mm组(几何平均粒径1 446.30μm)蛋鸡生产性能优于其他各组,且产蛋率显著高于筛片孔径8.0 mm组(P0.05),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针对蛋鸡饲料,玉米采用对辊式滚刀粉碎机破碎优于锤片粉碎机粉碎,碟盘间隙0.7 mm(几何平均粒径1 446.30μm)时,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最佳。  相似文献   

12.
粉碎是饲料加工过程中一道重要的工序,饲料(玉米、小麦、豆粕)粉碎颗粒的大小及粒度分布影响着饲料品质,进而影响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养分消化率及生长性能。因此,本文对饲料粉碎粒度及粒度分布对断奶仔猪和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最适的粉碎粒度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养殖户提供理论参考,为饲料企业生产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13.
豆饼是大豆(主要是黄豆和黑豆)榨油后的副产品,在各种植物饲料中营养价值最高。一般来讲,每千克豆饼的干物质中消化能均在3 000千卡以上,粗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高于任何一种饼类饲料。其中畜禽所必需的赖氨酸含量达2.5%~3%,比玉米高10倍。尽管豆饼的营养价值很高,但如在作饲料时不能科学地合理使用,也不能发挥出营养价值高的作用。因此,用豆饼作饲料时必须严格注意四忌:  (一)忌用量过多 豆饼是幼畜、种公畜和怀孕乃至哺乳母畜的优质蛋白饲料,各种畜禽都非常喜欢吃。但用量不要过多,在猪的日粮中可占10%~20%,再…  相似文献   

14.
配方与原料粒度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畜禽饲料中,原料的粒度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比如,在使用小麦型猪饲料的国家,为了防止肠道阻塞和溃疡,通常倾向于使用粗粉饲料。而在采用玉米—豆粕型猪日粮的国家,饲料粒度细一点(小于600μm)可能会更好。 最近的研究表明,玉米粉碎较细,能促进猪的营养消化率,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乳汁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的利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粮中氨基酸的组成,日粮氨基酸组成与猪的氨基酸需要越接近,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就越高。据英国ARC(1981)估计的生长猪氨基酸需要量,在玉米—豆饼型日粮中色氨酸是继赖氨酸和蛋氨酸之后的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因此,在玉米—豆饼型日粮中添加色氨酸成为提高日粮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之一。现在市场供应的色氨酸都是DL-异构体,而有关D-异构体对猪的生物活性方面的资科很有限且差异大,Shelton等(1951)及Thompson等(1952)作了用DL-色氨酸喂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碎粒度小麦对蛋雏鸡生长性能、抗体水平及粗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海兰褐雏鸡6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小麦过2、4、6mm筛的小麦型日粮(小麦使用比例为70%,并添加木聚糖酶).各处理组除小麦外的其他主要原料粉碎后过4mm筛.试验期为6周.结果显示:(1)各处理组雏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等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试验Ⅲ组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各处理组新城疫、禽流感H5-4及禽流感H9的抗体滴度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使用不同粉碎粒度(2、4、6 mm)的小麦并同时添加木聚糖酶时,对4~9周蛋雏鸡生长性能及抗体水平无不良影响,但小麦粉碎粒度为4mm时,粗蛋白质消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肠杆菌肽体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基础上,探讨无抗日粮中添加肠杆菌肽对哺乳和保育仔猪生长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体外试验利用牛津杯法测定肠杆菌肽对4株大肠杆菌和2株沙门氏菌的MIC;体内试验选择4窝体重相近的哺乳仔猪,每组2窝,每窝10只仔猪,利用猪生长性能自动测定系统分别在哺乳以及保育阶段对每只仔猪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无抗基础日粮+肠杆菌肽(300 mg/kg)。结果表明:肠杆菌肽对大肠杆菌ATCC25922、AZ1、W1、W2及沙门氏菌sk226、1791的MIC在100~300μg/mL;日粮中添加肠杆菌肽可以显著提高哺乳和保育阶段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哺乳和保育阶段仔猪的腹泻率(P<0.05),显著降低保育仔猪的耗料增重比(P<0.05);日粮中添加肠杆菌肽显著降低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粪便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P<0.05)。无抗日粮中添加肠杆菌肽可以提高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生长肥育猪(20—100公斤)占圈舍面积对猪的生长性能有影响。但尚未搞清哺乳仔猪(5—20公斤)对圈舍面积的要求。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抗生素和不同占圈面积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作者设想,饲养密度较高时,添喂抗生素对猪的生长有利。试验在美国北部中心地区的九个试验站进行,分为两组,四个处理,即对照组和抗生素组(110毫克氯四环素、110毫克磺胺二甲嘧啶和55毫克青霉素/公斤日粮)每组分为每头猪占  相似文献   

19.
在猪只保育和生长阶段分别选择90头猪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设2个重复,分别喂给玉米-豆粕型饲粮、小麦-豆粕型饲粮和含0.1%师大酶的小麦-豆粕型饲粮。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豆粕型饲粮中添加0.1%师大酶可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率,其中保育阶段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较其它两组分别为极显著提高(P<0.01)和显著提高(P<0.05),生长阶段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较其它两组均为显著提高(P<0.05)。腹泻发生率也以小麦加酶组最低。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在保育和生长两阶段,小麦-豆粕型饲粮和玉米-豆粕型饲粮的饲喂效果十分相近(P>0.05)。  相似文献   

20.
木聚糖酶制剂对生长肥育猪次粉日粮饲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试验选用24头64日龄杜长大杂交生长肥育猪,分为两组(试验组日粮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0.05%木聚糖酶制剂Econase Wheat F Plus),以观察添加剂木聚糖酶制剂对40%次粉日粮20—57kg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效果.试验分为两个阶段:23—38公斤和38—57公斤.对照组试验猪的生长性能进行统计表明:次粉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制剂,第一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8.4%,饲料转化率提高4.3%,腹泻频率减少90%;第二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7.8%,饲料转化率提高4.3%;试验全期,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8.1%,饲料转化率提高4.3%,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降低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