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张红燕 《农友》2002,(9):14-14
同一平菇品种经过四年以上栽培就会表现出一些退化现象。如出菇迟,长势弱,转潮慢,产量不高等。通过平菇有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进行母种繁殖是解决种性退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因平菇子实体孢子弹射量大,接种操作简易,在栽培专业户中推广孢子分离提纯复壮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湖南平菇主栽品种的选育复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湖南3个主栽平菇品种进行选育复壮,用单孢配对、原生质体再生和组织分离3种不同育种方法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孢育种获得的菌株产量提高幅度较大,但操作复杂,时间较长;原生质体再生技术,条件要求一般,选育的种纯度高,活性好;组织分离法得到的菌株,增产幅度虽比孢子选育低,但时间短,方法简便易行.3种处理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该品种是河南省沈丘县刘湾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一刘甫研究员经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栽培发菌快、出菇早、朵形美、品质好、产量高的优良性状。冬夏季栽培,不论气温高低,菇体色泽洁白如玉,非常诱人。  相似文献   

4.
<正>国平2号是从国平1号平菇的一变异菌株中经组织分离选育出的一个黑色优良新菌株。其生物性状稳定,抗杂力强,发菌快,转潮快,出菇早,菇形美观,口感风味好,耐高温,韧性好,耐运输,菌盖色黑亮丽,产量高,市场俏销,是春、秋季栽培平菇的一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该品种是河南省沈丘县刘湾食用菌示范园刘甫研究员经过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发菌快、出菇早、朵形美、品质好、产量高等优良形状。冬夏季栽培,不论气温高低,菇体色泽洁白如玉,非常诱人。  相似文献   

6.
决超  杨囡君  赵亚娟 《北京农业》2013,(30):127-128
[目的 ]筛选出纯度高、抗病性强,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的灰黑色平菇品种,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奠定基础。[方法 ]以7个深色平菇菌株为实验材料,进行熟料分批次栽培出菇试验,观察统计它们的抗黄斑病能力。[结果 ]筛选出了抗黄斑病能力强的优良深色平菇品种:平菇4号、平菇841、天达788。[结论 ]选用对黄斑病抗性优良的平菇菌株可以有效降低黄斑病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7.
香菇L808品种是丽水市大山菇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科技人员针对现有代料香菇品种而选育的菇形及菇质优良的中高温型香菇菌株。香菇L808产量高、适应性广、菇质菇形好、出菇整齐,2008年经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经过公示,获得国家认定,认  相似文献   

8.
草菇单孢子选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草菇单孢子选育种研究的结果表明,利用单孢子分离方法选育的菌株,生长速率一般大于常规菌株。单孢子菌株按生长形态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即菌丝浓密、气生菌丝多类型、菌丝密集、气生菌丝较多类型,菌丝稀疏、气生菌丝少、匍匐生长类型。从各类型菌株的出菇情况看,出菇时间较母株稍迟,但菇体结实。单孢子菌株的产量变化较大,从菌丝浓密、气生菌丝多并能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的菌株中可筛选出高产的菌株。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01,(5):22-1
BP168-1菌株是采用单孢子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高温平菇新品种.由于遗传基因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现已开始成为许多地方夏季栽培平菇的首选品种,并被广大菇农誉为"速生、抗杂、高产、优质"的高温平菇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育出具有优良互补性状的平菇和杏鲍菇新菌株,以高产、抗杂能力强的平菇品种CCEF89和优质、适应性强的杏鲍菇品种PL7为亲本菌株,建立原生质体聚乙二醇(PEG)融合体系,得到最佳融合条件:两亲本原生质体数量按1∶1混合,30% PEG 6000,0.01 mol·L-1Ca2+,32 ℃水浴30 min,融合率达0.010 1%~0.028 2%。通过拮抗反应试验和Rep-PCR分子鉴定,从515个融合再生菌株中获得12个融合菌株P1~P12;出菇试验表明,P1和P5为杏鲍菇新菌株,其他为平菇新菌株。P1和P5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亲本菌株PL7,并且抗杂能力显著提高;与亲本菌株CCEF89相比,平菇新菌株P4、P10和P11长满培养料和形成原基的时间缩短5.5~7.3 d,第1茬平均产量提高18.0%~24.0%,总生物学效率提高21.00%~27.67%。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培育出了具有亲本优良互补性状的平菇和杏鲍菇新菌株,为同时进行2种不同食用菌的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4个毛木耳菌株的农艺性状及ITS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生质体法复壮4个供试菌株,并研究其菌落形态、子实体性状等农艺性状,同时进行ITS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属于毛木耳,且性状互补,各有优势,AP2010为白色变异菌株,AP201表现产量高,漳耳43-28、43012表现耳片商品性状好,耳片平整,抗性强,稳定的特点,为毛木耳育种提供丰富的亲本来源。  相似文献   

12.
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是一个食用菌生产大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之生产成本和品种的优势,使该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但山东食用菌产业"大而不强",在产品质量、精深加工、产业化经营以及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面临着出口难度增加、产销脱节、市场风险大等挑战。为此,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抓住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生产潜力大以及惠农政策扶持等机遇,加快产业科技创新,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信息引导和市场流通体系,提高产业化、规模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我省谷子品质改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分析了山西省谷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小米食用品质改良中存在的不足:谷子生产中早熟区缺乏优质品种,中晚熟区和夏播区优质品种单一,种植时间长,退化严重,对谷子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在谷子育种研究中,食用品质基础研究薄弱,品质改良手段滞后,不能适应生产和市场对谷子品种的要求。提出了以RVA分析为主的小米食用品质改良的设想:利用RVA分析筛选优质品种资源,开展食用品质的遗传研究,以优×优、优×高产品种进行组配,对其后代材料在田间进行产量性状的选择,在室内采用RVA分析进行食用品质指标测试,室内外相结合,选育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制作类似龙井茶的绿茶,通过比较不同摊放程度对其品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摊放3 h的芽叶(含水量在70%左右,减重率在15%~25%)对其品质特征的形成最为适宜,其品质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尖削、色泽绿润;香气鲜嫩馥郁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翠绿明亮、叶底细嫩显芽。  相似文献   

15.
柑橘老果园大冠改小冠技术是农业部2012年重点推介的实用技术之一,沙田柚更新复壮一般在每年的大寒至立春萌芽前进行,而夏季更新复壮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引起枝条灼伤、爆皮、枝梢枯死等,因此夏季更新用得比较少。为探索出适合于沙田柚夏季更新修剪以及管理措施,用于指导生产,进行沙田柚老果园夏季更新复壮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沙田柚夏季更新修剪可比第二年春季再进行更新修剪的多抽生2-3次梢;采用主枝更新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露骨更新和轮换更新。  相似文献   

16.
了解广东地区草菇种质资源分布、利用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为高效、科学可持续开发利用广东地区草菇种质资源,实现本地草菇栽培产业菌种质量提升提供参考。采用文献查阅、野外采集与种植场或市场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并分析广东地区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a Speg.)资源的组成和分布特点,草菇栽培种质资源的生产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产业发展趋势。广东极其适合小包脚菇类群的发生,已报道的小包脚菇类群多达 20 余种,占全国已报道小包脚菇种类的 70% 以上,目前利用的主要有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银丝草菇(V. bombycina)等,其余野生资源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本地区也是国内最主要的草菇栽培和消费区域,栽培历史悠久,然而栽培菌种资源混乱、菌种生产标准缺乏、没有专业的菌种生产企业等,珠三角及周边区域的草菇生产企业、种植户分散,缺少规模化的草菇生产导致该地区草菇产业竞争力难以提升。加快本地区野生小包脚菇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草菇优良菌种的菌株提纯复壮、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形成地区特色种质资源库,制定草菇优质菌种生产标准、培育专业的草菇菌种生产企业是当前广东地区草菇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晋蒙陕甘宁 5省区接壤区包括山西省吕梁地区、忻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陕西省的榆林地区、延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地区和甘肃省庆阳地区 .这 7个地市具有大致相同的经济基础、政治背景和文化传统 ,相同或相近的农业生产条件 ,又是全国西部地区的能源基地 .随着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优质种子供不应求 .大力发展接壤区种子生产 ,建立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种子生产基地 ,不仅可以缓解种子的供求矛盾 ,而且也可充分发挥该区农业的优质生态资源条件 ,对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也可使该地区农业生产迅速上一个新台阶 ,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实现小康目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内蒙古砒砂岩区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以该区已进入衰退期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平茬(留茬10 cm)与未平茬(CK)条件下沙棘细根根长密度、生长速率、死亡速率和生死之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平茬组沙棘细根量在垂直空间上比CK组有所增加。CK组沙棘细根主要集中在浅土层;而平茬组细根在深土层的分布量明显增加,且46—100 cm土层的分布量是CK组的2倍以上。整体上,平茬后沙棘细根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对照组。②沙棘细根根长密度和生长速率在4—10月份均呈“单峰型”变化,在7—8月份增长达峰值;细根死亡速率表现为持续增长趋势,生死之比则与死亡速率规律相反。总之,平茬有利于改善沙棘植株生长状况,间接反映出平茬措施对沙棘更新复壮是有利的。研究结果可为地区沙棘人工林更新复壮及地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内蒙古砒砂岩区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以该区已进入衰退期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平茬(留茬10 cm)与未平茬(CK)条件下沙棘细根根长密度、生长速率、死亡速率和生死之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平茬组沙棘细根量在垂直空间上比CK组有所增加。CK组沙棘细根主要集中在浅土层;而平茬组细根在深土层的分布量明显增加,且46—100 cm土层的分布量是CK组的2倍以上。整体上,平茬后沙棘细根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对照组。②沙棘细根根长密度和生长速率在4—10月份均呈“单峰型”变化,在7—8月份增长达峰值;细根死亡速率表现为持续增长趋势,生死之比则与死亡速率规律相反。总之,平茬有利于改善沙棘植株生长状况,间接反映出平茬措施对沙棘更新复壮是有利的。研究结果可为地区沙棘人工林更新复壮及地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昭通苹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顺强  吴银梅  陈屏昭 《农技服务》2010,27(1):80-81,155
昭通是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苹果产业已成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渠道。昭通苹果生产走过了70年的坎坷历程,如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生产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栽培管理不科学、病虫害防治措施单一、品质意识淡薄等。根据实地走访调查和资料的查阅总结,得出选育优良品种,配合科学管理措施;借鉴先进模式,结合实际应用与发展;转变观念,树立品牌意识等,是实现昭通苹果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