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有效保护二级濒危动物—岷县黑裘皮羊这一地方畜禽品种,阻止其数量快速下降,丰富其基础数据,使其种质遗传资源得以延续,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2016年9月13日,我们对岷县黑裘皮羊9月龄羔羊进行了屠宰测定。本试验以岷县黑裘皮羊9月龄大羔为试验素材,测定其在自然放牧状态下产肉性能、屠宰性能及内脏器官数据。测定结果表明,9月龄岷县黑裘皮羊公羊体重为8.95kg,屠宰率为42.4%,净肉率为30.8%,肉骨比为2.64∶1;母羊胴体重为8.1kg,屠宰率为39.8%,净肉率为27.5%,肉骨比2.31∶1。在自然放牧条件下,表现了良好的产肉性能,若适当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其产肉效果将会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岷县黑裘皮羊是甘肃省的优良地方品种,以生产二毛裘皮出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数量快速下降。2007年国家将此品种列入国家保护名录。为有效保护这一珍贵品种,为今后的选种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12、24、36月龄岷县黑裘皮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生理指标测定,以及23项血液生理指标和26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研究,结果显示:(1)月龄因子对成年岷县黑裘皮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较小;(2)岷县黑裘皮羊仅放牧采食的牧草矿物质不足,今后应当适当补饲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3.
岷县黑裘皮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为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地方种群资源,本文阐述了岷县黑裘皮羊的形成历史以及在外貌特征、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肉用性能方面的特征特性,并根据岷县黑裘皮羊品种现状及产区实际,提出了岷县黑裘皮羊保种及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4.
岷县黑裘皮羊品种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县黑裘皮羊是我省裘皮用地方绵羊品种,原产甘肃岷县,是我国珍贵的地方绵羊品种资源,所产二毛裘皮产品名贵,深受高寒阴湿地区群众的喜爱;据2014年底对岷县中心产区乡(镇)黑裘皮羊饲养现状的调查,近20多年来,岷县黑裘皮羊的数量在不断缩减、质量严重退化、生产性能逐渐下降,将面临着濒危现状,急需加强保护和选育;岷县黑裘皮羊是经过长期进化选育而形成的地方绵羊品种,是宝贵的地方绵羊品种资源,是在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下形成的优秀绵羊品种,是构成绵羊遗传育种水平和生物技术的物质基础,是保持生产长期持续发展的遗传基础;因此,加强对现有黑裘皮羊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目前岷县黑裘皮羊品种资源现状,养殖条件,生产性能,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岷县黑裘皮羊生产方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岷县黑裘皮羊品种形成、产地自然概况、生产性能、饲养方式的调查,分析了黑裘皮羊在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下的生产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岷县黑裘皮羊养殖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岷县黑裘皮羊不同年龄的被毛特征和产毛性能。对岷县黑裘皮羊的裘皮类型、裘皮色泽和光泽、毛股结构、花弯及花型、裘皮面积进行了分析,对岷县黑裘皮羊裘皮品质鉴定和羊分级进行了探讨。岷县黑裘皮羊品质鉴定一般进行三次;岷县黑裘皮羊的分级根据岷县黑裘皮羊体型外貌、体尺大小、公母羊体重、毛股自然长度、被毛颜色等指标,将岷县黑裘皮羊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和等外。分析了岷县黑裘皮羊裘皮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岷县黑裘皮羊是岷县特色养殖的优势品种,文章对岷县黑裘皮羊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今后促进黑裘皮羊养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贵德黑裘皮羊引入到甘肃岷县,在放牧加补饲饲养条件下,各生理指标正常,各月龄体重、主要体尺等指标与引入地接近,其生长发育、抗病能力、繁殖性能、耐粗饲等方面表现良好。贵×岷F1和岷县黑裘皮羊相比较,羊的初生重、1月龄、6月龄、1岁龄平均体重,公羔分别比岷县黑裘皮羊公羔提高0.11kg、0.67kg、0.97kg和1.33kg;母羔分别比岷县黑裘皮羊母羔提高0.08kg、0.40kg、1.21kg和.1.65kg。4月龄、6月龄的贵×岷F1羔羊在体斜长、胸围、体高方面都有所提高,数据表明,贵×岷F1杂交一代性能好于岷县黑裘皮羊,在甘肃省岷县生态条件下可以生存、繁殖和发展,并可用于杂交改良岷县黑裘皮羊,提高岷县黑裘皮羊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岷县黑裘皮羊是我国珍贵的地方绵羊品种资源,所产二毛裘皮产品名贵。近30年来,岷县黑裘皮羊的数量不断缩减、质量严重退化、生产性能逐渐下降,将面临着濒危现状,急需加强保护和选育。岷县黑裘皮羊具有放牧、单胎的特点,初配年龄为1.5岁,多为1胎1羔,双羔少见,在放牧条件下,繁殖率和成活率都比较低。本文根据岷县黑裘皮羊品种资源现状,养殖条件,生产性能,经过试验研究,总结提出岷县黑裘皮羊羔羊培育技术,以提高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岷县黑裘皮羊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方绵羊品种,对高寒阴湿山区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其肉质鲜、细、嫩、香,所产黑色二毛裘皮产品名贵,长期以来深受产区广大群众的喜爱;近年来,由于缺乏对黑裘皮羊的保护和选育,是岷县黑裘皮羊养殖数量逐年下降,生产性能严重退化;为了使岷县黑裘皮羊这一地方优良品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根据产区自然生态条件、农业生产条件、种质资源现状和饲养管理水平,提出了对岷县黑裘皮羊保护、选育和利用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岷县黑裘皮羊的微卫星DNA多态性,了解该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15对微卫星引物,以岷县黑裘皮羊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多态性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来评估其品种内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15个座位中,共检测到160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平均10.67个等位基因;座位平均杂合度为0.882 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9.248;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861 5。说明岷县黑裘皮羊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所选微卫星标记可用于绵羊的遗传多样性评估。  相似文献   

12.
岷县黑裘皮羊繁殖性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县黑裘皮羊产区高寒阴湿,农业生产条件严酷,特定的自然环境造成了黑裘皮羊长期以来处于分散饲养、管理粗放、整体饲养水平相对较低的养羊业生产现状。为了掌握黑裘皮羊在农户放牧饲养条件下的生产性能,笔者进行了岷县黑裘皮羊繁殖性能观察,旨在通过观察测定,详细了解黑裘皮羊在农户放牧饲养条件下的繁殖情况。  相似文献   

13.
岷县黑裘皮羊又名黑紫羔羊、紫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岷县黑裘皮羊产区位于甘肃武都地区西北部,属洮河中游,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特殊自然条件影响下形成的藏系黑色裘皮地方绵羊品种,肉质细嫩,尤以生产黑色二毛皮闻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洮羊的品种特性,购买1岁、4岁公(羯)、母羊各一只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屠宰性能,以洮羊背最长肌检测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剪切力、pH、色度、背脂厚、眼肌面积等。结果表明:1岁公羊宰前活重29.2 kg、胴体重10.6 kg、屠宰率36.3%,1岁母羊宰前体重25.0 kg、胴体重9.59 kg、屠宰率38.36%;4岁羯羊宰前活重43.05 kg、胴体重20.3kg、屠宰率48.92%,4岁母羊宰前体重33.15 kg、胴体重14.8kg、屠宰率44.62%,母羊屠宰性能大于公羊,羯羊屠宰性能最优。洮羊肉肉色鲜红,肉细而紧密,肉质细嫩,出肉率高,高蛋白、低脂肪、钙、磷含量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有人体所需的7种氨基酸,且其他氨基酸种类丰富,含量较高。经测定脂肪酸37种、其中饱和脂肪酸1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有9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有11种。4岁羯羊脂肪酸总量为6.115 43、饱和脂肪酸总量0.181 87、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5.779 69、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0.153 87;4岁母羊脂肪酸总量5.651 21、1岁公羊脂肪酸总量3.754 51,1岁母羊脂肪酸总量4.490 8...  相似文献   

15.
戴云山羊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戴云山羊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更好地服务于戴云山羊的选种、选育和羊肉生产工作,对8只戴云山羊进行了屠宰测定、肉质常规指标测定和肌肉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8月龄戴云山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44.61%、32.67%;肉质中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5.0%、20.0%、2.9%和1.5%;肌肉鲜样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为75.6 mg/g,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16.0 mg/g,总氨基酸含量为191.6 mg/g。  相似文献   

16.
岷县黑裘皮羊是甘肃省的优良地方品种,现纯种在1 000只左右,数量急剧减少,为保护这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育种和保种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岷县黑裘皮羊24月龄母羊和24月龄公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项生理指标和23项血液生理指标和26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岷县黑裘皮公羊的体温为39.45℃、母羊为39.28℃,差异显著(P0.05),在呼吸频率和心率上公、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2)PLT和与之相关的MPV、PDW公、母羊无显著差异(P0.05)。(3)公、母羊Ca含量在2.1~2.13 mmol/L范围内,低于正常水平,说明放牧时饲草成分中矿物质不足。(4)性别因子对成年岷县黑裘皮羊的生理生化指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PCR和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分析岷县黑裘皮羊MSTN基因第一外显子编码产物的理化特性、高级结构、信号肽、N-糖基化位点及其同源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岷县黑裘皮羊MSTN基因第一外显子编码69个氨基酸,产物为一种不稳定的水溶性蛋白,二级结构为混合型,且以无规则卷曲(Cc)为主,并且不存在N-糖基化位点。从同源进化关系来看,绵羊的MSTN基因与牛的亲缘关系最近。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全面分析和研究岷县黑裘皮羊MSTN基因及其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国家二级濒危动物--岷县黑裘皮羊这一地方畜禽品种,试验选取116只3~12月龄的岷县黑裘皮羊为研究对象,其中公羊42只,母羊74只。测量岷县黑裘皮羊的体长、体高、胸围、胸宽、尾宽和尾长等体尺指标,并称量其体重;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岷县黑裘皮羊体重与体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各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岷县黑裘皮公羊和母羊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30.672+0.033x1+0.147x2+0.729x3-0.241x4,y为体重x1,为体高,x2为体长,x3为胸围,x4为胸宽;y=-33.715+0.273x1+0.366x2+0.255x3,y为体重,x1为体高,x2为体长,x3为胸围,回归方程x与y的关系极显著。试验表明,研究所得多元线性方程可以应用于岷县黑裘皮羊良种选育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波尔山羊与河南淮山羊杂交羊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肌肉品质特性,本研究采用生长性能常规测定以及国标法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舍饲条件下的波淮杂交羊的体重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胴体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镁、铁和硒)、17种氨基酸含量和不同部位(臂三头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肌肉的纤维组织特性(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波淮杂交羊初生阶段公羊体重、体斜长、体高、管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1月龄、3月龄和6月龄时公羊体重、体斜长、体高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1岁以及1.5岁时公羊体重和体尺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6月龄屠宰的波淮杂交羊公母羊胴体重分别为12.94和11.33 kg,屠宰率分别为49.01%和48.34%,屠宰性能的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胴体肌肉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分别占比71.00%、2.10%、19.17%和2.31%,胆固醇含量为62.93 mg/100 g;镁、钙、铁、硒、磷的含量分别为248.00、40.57、17.00、0.08、210.12 mg/kg。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占FAO指标比例分别为123.87%、140.42%、102.88%,这3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FAO/WHO(理想蛋白模式)的评价标准;苏氨酸、亮氨酸占FAO指标分别为86.80%、82.00%,与FAO理想蛋白模式的氨基酸含量差距不大。苯丙氨酸占FAO指标的36.90%,与FAO理想蛋白模式的氨基酸含量差距较明显。臂三头肌的肌纤维直径(39.98 μm) > 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36.53 μm) > 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27.06 μm)。本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条件下波淮杂交羊屠宰性能较好,肌肉中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主要几种矿物质含量丰富,肌肉中脂肪呈现大理石纹状分布,为下一步地方山羊品种的杂交改良和优质羊肉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洮藏黑山羊的品种特性,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营养成分分析等。结果表明:公羊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均大于1岁、4岁母羊。成年洮藏黑山羊肺的重量大于1岁羊的重量;母羊肾脏大于公羊;板油母羊大于公羊。洮藏黑山羊肉蛋白质含量高、灰分和脂肪含量低、肉色鲜红,肉质细嫩,口感好,出肉率高。含有6种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占比高。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有谷氨酸、天冬门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脯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较高。成年公羊脂肪酸总量为5.274 39 g/100g,其中饱和脂肪酸0.160 16 g/100g,不饱和脂肪酸5.114 23 g/100g;母羊脂肪酸总量为4.311 86 g/100g,其中饱和脂肪酸0.032 54 g/100g,不饱和脂肪酸4.279 32 g/100g。母羊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小于公羊的饱和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