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鲜重及干重,建立金太阳杏果实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与鲜重生长曲线呈"双S"型,生长模型曲线分别为:y=-2.7119+0.3528x-0.007x2+5×10- 5x 3(R2=0.989),y=-2.7518+0.3033x-0.0052x2+3.4×10-5x3(R2= 0.990),y=-2 .5068+0.2767x-0.0048x2+3.2×10-6x3(R2=0.988),y=-22.756+1. 9784x-0.351x2+0.0003x3(R2=0.991),y=-15.344+1.1932x-0.01x2+8.8 ×10-5x3(R2=0 .994);果实干重生长曲线呈"单S"型,生长模型曲线为y=1/(1/7+56.1212×0.880 5x)(R2=0.995).  相似文献   

2.
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果实纵径、横径、侧径、体积、鲜重及干重,研究了金太阳杏果实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金太阳杏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呈“慢—快—慢—快—慢”的“双S”形曲线,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幼果缓慢生长期、果实第1次迅速生长期、果实第2次缓慢生长期、果实第2次迅速生长期和果实熟前缓慢生长期。果实纵、横、侧径与果实鲜重、体积变化曲线极为相似,并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同时建立起各生长指标的生长模型曲线。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油桃果实生长发育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53-11954
[目的]为确定合理的果树管理措施和提高设施油桃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通过测定曙光油桃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实鲜重,建立日光温室曙光油桃果实生长模型。[结果]日光温室内曙光油桃的生长可以分为3个时期,果实重量的变化曲线为单“S”型,在整个发育进程中存在2个快速生长期,第1个快速生长期为花后25—50d,第2个快速生长期为花后50—7.5d。果实横径(y)与果实鲜重(x)的回归方程为y=-0.002x^2+0.767x+6.527;纵径(y)与果实鲜重(x)的回归方程为y=-0.0023^2+0.8909x+5.7867;鲜果质量(y)与发育天数(x)之间的生长模型方程为y=1.8476e^0.0559x。[结论]建立了日光温室油桃果实生长发育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红心李果实生长发育的数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心李自3月底幼果发育至6月底成熟,总发育约85天,核及胚的发育分别为70天及42天。果实纵、横、厚三径及果实鲜重、干重、含水量,均可以分二个急速生长期和二个缓慢生长期,二者交替进行。急速生长期以水分增长为主,缓慢生长期以干物质积累为主。核及胚各有一个急速及缓慢生长期,前期核的纵横径急速生长而胚为生长缓慢,核硬化后纵横径增长缓慢,而胚重增长极快。以发育天数为x,果实纵、横、厚、鲜重、干重、水分、体积、核纵横径、胚鲜重、干重10项指标分别为y,分别得到直线、S形曲线及乘幂曲线方程。其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这些方程可以用来预测果实及核、胚的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金柑果实生长发育的数学模型,以确定适合金柑生长的栽培措施。[方法]以融安金柑为试材,通过测定金柑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纵径、横径、发育天数等指标,建立融安金柑果实的生长模型,明确其相互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花后30 d内,金柑果实的纵、横径存在1个迅速生长期,期间果实纵径发育速度明显快于横径;花后30 d后,果实发育进入缓慢生长期,果实横径发育速度略快于纵径;花后100~110 d,果实大小有1个增长小高峰。果实横径(y)与发育天数(x)之间的生长模型方程为y=0.000 057x2-0.007 971x+0.611 333,R2=0.995 0;果实纵径(y)与发育天数(x)之间的生长模型方程为y=0.000 097x2-0.013 264x+0.855 225,R2=0.990 2。[结论]金柑果实横径、纵径与发育天数之间存在明显的多项式回归关系,且其生长进程数学模型同为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杏果实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日光温室与露地栽培的金太阳杏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可使杏果实发育的第一速生期、第二速生期延长,果实发育的缓慢生长期缩短,整个生育期较露地栽培延长了15d;日光温室内金太阳杏第一速生期的生长速率显著低于露地,第二速生期的累积生长量显著高于露地;较低的夜间温度是造成温室内杏果实第一速生期较长、生长较慢以及果实个体较大的原因;日光温室内金太阳杏果实的横径、纵径与鲜果质量之间存在明显的乘幂回归关系(r=0.98**,r=0.99**);日光温室内金太阳杏鲜果质量与发育时间之间的关系符合Log istic生长曲线(r=-0.99**)。  相似文献   

7.
金太阳杏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金太阳杏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呈"慢-快-慢-快-慢"的"双S"型曲线,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即幼果缓慢生长期,果实第一次迅速生长期,果实第二次缓慢生长期,果实第二次迅速生长期和果实熟前缓慢生长期.果实第一、二次迅速生长期是果实增长的两个关键时期.果实纵、横、侧径与果实鲜重、体积变化曲线极为相似,并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对低丘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钉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钉螺分布与草本特征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滩地杨树林地、旱地、河滩、荒地、沟渠、水田均有钉螺分布,而其他林地类型中并未发现钉螺,有螺框出现率与钉螺密度的大小规律一致,为河滩﹥沟渠﹥水田﹥旱地﹥荒地﹥滩地杨树林地;(2)最适于钉螺孳生的草本高度、盖度、物种丰富度分别为16~20 cm、80%~90%、6~7;(3)滩地杨树林地、旱地、河滩、荒地、沟渠的钉螺密度与草本高度分别呈现y=-0.024 8x2+0.220 9x-0.235 2、y=-0.172 5x2+0.959 5x-0.807 5、y=-0.090 2x2+0.405 5x+1.714 3、y=-0.066 7x2+0.458 3x-0.074 3、y=-0.285 0x2+1.549 0x-0.955 0的关系,旱地、荒地的钉螺密度与草本盖度分别呈现y=-0.095 0x2+0.365 0x+0.155 0、y=-0.335 0x2+1.921 0x-1.705 0的关系,滩地杨树林地、旱地、河滩、荒地、沟渠、水田的钉螺密度与草本物种丰富度分别呈现y=-0.021 2x2+0.205 7x-0.178 1、y=-0.0581x2+0.4248x-0.3000、y=-0.4793x2+3.0607x-2.4560、y=-0.0436x2+0.2704x+0.2080、y=-0.0675x2+0.7788x-0.9420、y=-0.1282x2+0.8186x-0.4240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天气类型和夜间在不同深度的测定 ,初步研究了江淮地区农田土壤CO2 排放状况。利用Excel拟合得夜间不同深度土壤CO2 平均排放速率分布公式为 :y =-0 .0 0 62x4 -0 .0 3 42x3+0 .64 13x2 -1.5 80 8x +2 .3 9;阴天的白天为 :y =1.85 49ex+8.892 3 ;晴朗的白天为 :y =0 .3 2 2 7x4 -4 .15 63x3+18.684x2 -3 4.43 4x +2 8.3 5 8。利用地表 0cm的数据计算得江淮地区农田CO2 排放速率为 10 .5mg/(m2 ·h) ,计算得高温期间 ( 5~ 9月 ,共 15 3d)江淮地区农田 (面积约 5 8.2× 10 4 hm2 )土壤CO2 总排放量约2 .2 4× 10 1 1 g。  相似文献   

10.
为油茶嫁接壮苗的培育提供参考,在油茶种苗标准化繁殖试验基地采用定株观察方法对1年生油茶嫁接苗的苗高、地径、鲜重和干重变化规律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1年生油茶嫁接苗的苗高、地径、鲜重和干重均呈慢-快-慢S型曲线变化趋势,且4—6月为缓慢生长初期、7—11月为快速生长期、12月至翌年3月为缓慢生长末期。嫁接苗生长1年的地径为0.48cm,苗高为41.45cm,鲜重为36.90g,干重为10.75g,地上部鲜重为24.30g,地下部鲜重为12.6g,地上部干重为7.34g,地下部干重为3.41g。地径、苗高与生长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地径与苗高生长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74.715x+5.344 2,相关系数R~2=0.999 2,相关性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生长肥育猪日粮铜添加水平与生产性能动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54头杂交猪(杜×长×约)研究日粮铜添加水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建立日粮铜添加水平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动态模型,探讨促生长的最适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分别设0、100、200、300、400mg/kg的铜添加水平,试验从20kg开始,100kg结束。结果表明:在20~100kg的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100~300mg/kg的铜,都可不同程度的起到改善生产性能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试猪全期ADG提高7.67%~10.59%,F/G降低4.58%~11.76%(P>0.05)。ADG(y1,单位g)和F/G(y2)与铜添加水平(x,单位mg/kg)的动态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737.21+0.9343x-0.0025x2(R2=0.900,P=0.100);y2=3.1063-0.0036x+8.7×10-6x2(R2=0.795,P=0.205)。根据回归方程可知,在试猪20~35kg、35~80kg、80~100kg和20~100kg各阶段,当铜添加水平分别为223、269、147和186mg/kg时,ADG最高,分别为910、808、803和825g。当铜添加水平分别为300、311、158和206mg/kg时,F/G最优,分别为1.86、2.79、3.28和2.73。  相似文献   

12.
氮肥用量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进行了主区为小麦品种、副区为氮用量水平,设置不施肥对照、5个氮素用量水平的6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氮水平条件下,小麦籽粒的产量、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以及加工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个小麦品种的土壤基础肥力产量、最高产量及其施氮量的差异显著,但氮肥能提高的最高绝对产量都相当.同时,依据施氮水平与产量试验数据,用二次多项式模拟得到小麦氮肥产量效应方程和复相关系数.鄂麦18:y=-0.059x~2+30.209x+3165.7,R~2=0.965 8~(**);鄂麦23∶y=-0.069 x~2+32.856x+2 321.7,R~2=0.9963~(**)和郑麦9023∶y=-0.070x~2+31.912x+3 947.4,R~2=0.965 8~(**).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露地条件下2个类群百合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应的种球繁殖栽培技术措施,为百合种球的高效、低成本、规模化种球生产以及景观栽培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和Lilium ‘Yelloween’为材料,在对其进行物候期及形态发育的观测基础上,运用logistic方程和指数方程对株高和花蕾所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建其生长发育模型,并研究摘蕾、行栽植方向及栽植密度等技术措施试验对种球重量和周径增加值的影响。【结果】卷丹所需活动积温达4 256℃,而‘Yelloween’所需积温仅为4 981.5℃。卷丹的植株高生长方程为:y=97.5949/(1+e^-(x-62.6822)/22.8819);花蕾直径的生长方程为:y=0.1578e^(0.0358x);花蕾长度生长方程为:y=90.2066/(1+e^-(x-117.1807)/8.7295),均符合logistic曲线规律;‘Yelloween’的植株高生长方程为:y=70.3771/(1+e^-(x-19.1133)/9.5840);花蕾直径的生长方程为:y=41.2215/(1+e^-(x-65.9236)/17.1028);花蕾长度生长方程为:y=158.9531/(1+e^-(x-62.9011)/9.7562),符合或近似于指数函数的增长模型。卷丹以不摘蕾效果最好,鳞茎鲜重均值为87.59g;‘Yelloween’开花当天摘蕾对种球生长效果最佳,鳞茎鲜重均值达89.71g;南北向栽植对株高和茎粗略有提高,但是差异并不显著;‘Yelloween’最佳种植密度为株行距10 cm×20 cm,产量可达26 936 kg/667m2,如果结合摘蕾结果,种球周径可较栽种前增加3个种球等级,均值达到18.93cm。【结论】2个百合品种的高生长以及卷丹花蕾直径的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规律,‘Yelloween’花蕾直径符合或近似于指数函数的增长模型。卷丹以不摘蕾、‘Yelloween’以开花当天摘蕾种球的生长效果最佳;结合适宜的种植密度、行种植方向采用南北向,种球周径可增殖2-3个等级。  相似文献   

14.
蛋用黑羽鹌鹑蛋重、蛋形指数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PSS 13.0分析软件对蛋用黑羽鹌鹑开产日龄、开产蛋重、产蛋13周内的蛋重和蛋形指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黑羽鹌鹑开产日龄为52.6 d,开产蛋重为8.7 g,平均蛋重为11.2 g。蛋重随产蛋周龄的增加而有规律增加,其变化符合Cubic曲线,最优回归方程为Y1=8.838+0.891x-0.115x2+0.005x3(R2=0.976);蛋形指数随产蛋周龄的增加而有规律下降,其变化符合Cubic曲线,最优回归方程为Y2=0.782-0.006x+0.001x2-4.662×10-5x3(R2=0.8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红小豆品质筛选及品种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135份小豆品种资源为试材,采用数码相机对其进行拍照,利用Photoshop 6.0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小豆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并对叶形指数及百粒重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小豆叶片长×宽与叶面积的相关性最强,全缘叶和裂叶叶面积与叶片长×宽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576 9x-11.416(R2=0.930 9)和y=0.337 4x+82.956(R2=0.589 6);不同叶形品种的叶面积与百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全缘叶,y=0.008 8x+8.868 3(R^2=0.080 8,y为百粒重,x为叶面积);裂叶,y=0.006 4x+7.571 9(R^2=0.192 1)。[结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测定植物叶面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追肥水平下北美海蓬子的生长和产量形成情况,为其引种栽培提供一定理论指导。【方法】以北美海蓬子为试验材料,调查不同尿素∶复合肥(1∶1)追施水平(0、75、150、225、300 kg/ha)下的生物性状表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追肥水平对北美海蓬子生育影响显著,在0~225 kg/ha两者呈正相关,追肥量为225 kg/ha时嫩茎产量高达30000 kg/ha、种子产量近3000 kg/ha,追肥量为300 kg/ha时产量开始下降。225 kg/ha是北美海蓬子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适宜追肥量,在株高、茎粗、分枝数、生物量(尤其是地上部分)等多个生物性状上表现优越。研究获得株高、分枝数、节间长、茎粗与追肥量的相关性拟合曲线:y=30.069+1.845x-0.059x2、y=15.897+0.377x+0.019x2-0.001x3、y=1.997+0.073x-0.003x2、y=0.300+2.381×10-5x+0.001x2-4.667×10-5x3,各曲线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北美海蓬子株高、分枝数、节间长、茎粗与追肥量的相关性拟合曲线均达到显著水平,尿素与复合肥(1∶1)225 kg/ha追肥量最有利于北美海蓬子生长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7.
刘丽  霍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63-19665,19670
儿茶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的天然药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儿茶素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等多种功能。通过对儿茶素的酯化修饰,在分子中引入长碳链从而增加它的脂溶性及亲疏平衡性。本研究建立HPLC测定儿茶素含量的方法,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416×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15∶84∶1),流速:0.9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测得儿茶素吸收峰的保留时间t=22 min左右,液相标准曲线为y=6×10^8x+248 469,R^2=0.998 2,线性范围为0.003 24~0.006 43 mg;建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方法:选用乙醇作为定容剂,特征峰为278 nm,测定儿茶素标准曲线为y=0.100 5x-0.040 1,R^2=0.999 4,线性范围为0.05~0.4 mg/ml。在儿茶素酯化过程的监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方便快捷;利用HPLC可以监测酯化产物的生成状况,并可以准确计算合成收率。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夏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夏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金选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6个密度处理,分别为30万、60万、90万、120万、150万、180万株/hm~2,分析金选6号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抗倒性。[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大,植株的株高、茎粗、茎干重、穗长、穗粗、植株干重、穗重、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均呈逐渐减小趋势,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谷子产量随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当密度为90万株/hm~2时,产量达最大值6 038.01 kg/hm~2,密度为60万株/hm~2时次之,且两者差异不显著。通过SPSS曲线回归获得的二次曲线模型Y=4762.081+27.812x-0.161x~2为描述谷子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最优模型,当x=86(密度约为86万株/hm~2)时,谷子理论产量最大为5 963.16 kg/hm~2,与实测的最适种植密度基本一致。[结论]金选6号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