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卵田间诱集的方法获得赤眼蜂Trichogramma寄生卵,室内培养羽化后,解剖并观察其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同时进行rDNA-ITS2序列分析,确定其为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 Ashmead.BLAST分析结果表明,当地采集的供试赤眼蜂ITS2与广东的稻螟赤眼蜂相似性高达99.3%~100%.本研究首次确证吉林省存在寄生水稻二化螟的稻螟赤眼蜂自然种群.  相似文献   

2.
1988年5月作者以2.5%敌杀死乳油(法国),20%速灭杀丁乳油(日本),5%百树菊酯浓可溶剂(西德),10%兴棉宝乳油(英国),50%磷胺乳剂,40%氧化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剂、20%三氯杀螨醇乳油(山东农药厂),50%甲胺磷乳油(高密县农药厂),50%久效磷乳油(青岛农药厂)等10种常用农药对叶色草蛉(Chrysopa phllochroma Wesmael)卵和三龄幼虫的影响进行了试验。 方法 每种农药分别用清水按倍数稀释9种浓度,以清水为对照,重复2次,每处理试幼  相似文献   

3.
几种杀虫剂对稻田蜘蛛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杀虫剂防治水稻害虫,往往对害虫的重要天敌——蜘蛛也大量杀伤。为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探讨如何保护天敌,以便更好地发挥天敌的作用,我们进行了本试验。试验于1981年在广东始兴县生防站和城南公社进行。通过室内对蜘蛛和害虫的毒力测定,比较几种杀虫剂的毒性。在防治害虫的同时,调查杀虫剂对蜘蛛的影响。一、供试杀虫剂 25%杀虫双水剂(中山石岐农药厂)。25%杀虫脒水剂(中山石岐农药厂),40%乐果乳油(北京农药厂),40%叶飞散乳油(江门农药厂),1%乙基1605混3%666粉剂(简称乙六粉,珠江电化厂),1.5%甲基1605混3%666粉剂(简  相似文献   

4.
三种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田间控害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大面积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提供技术依据,选择目前易于大批量人工繁殖的3种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和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分别在南方产区湖南和北方产区吉林两地进行了其对田间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卵的寄生率和防治效果的试验调查,并分析比较不同赤眼蜂种间的控害能力。结果表明,在南北水稻产区,供试的3种赤眼蜂对二化螟卵的田间寄生率及控害效果的变化趋势相同,从高至低依次为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稻螟赤眼蜂明显优于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表明稻螟赤眼蜂为控制水稻田二化螟的优势蜂种。  相似文献   

5.
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系稻田赤眼蜂优势种,对稻纵卷叶螟卵有时田间自然寄生率可达50%以上,并能寄生于三化螟卵,寄生率可达30%~40%。因此,在稻田散放稻螟赤眼蜂,是防治稻田害虫的优良天敌之一。稻螟赤眼蜂中间寄主范围较窄,在人工繁殖中仅能寄生于纵卷叶螟卵、三化螟卵、米蛾卵,粉斑螟卵等小卵。而蓖麻蚕卵、柞蚕卵和松毛虫卵等大卵均不被寄生。因此,人工培育时多以米蛾卵进行繁殖。人工体外培育稻螟赤眼蜂国内外尚未见有成功的报导。为了大量繁殖稻螟赤眼蜂并为机械化繁蜂开辟新路子,我们自去年开始进行了用人工饲料体外培育该蜂的研究。采用腊卵涂上引诱物质,营养液添加无机盐及用薄膜制人  相似文献   

6.
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稻区广泛应用18%杀虫双水剂防治二比螟,为扩充药源,验证四种新杀虫剂(新剂型)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9年在浮梁县五港乡清水村委会早稻田进行了四种新杀虫剂(新剂型)对二化螟的防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l供试药剂40%螟施净乳油(浙江省仙居农药厂);65%稻金丹可湿性剂(江苏东台生化厂);50%独家星乳油(南京第一农药厂);18%杀虫双撤滴剂(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2试验设计试验地选在上年二化螟严重的田块,品种为MI…  相似文献   

7.
梅胜芳  涂海龙 《江西植保》2000,23(4):114-115
我站于2000年7月进行了25%螟蛾杀星WP和50%稻螟清EC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整理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药剂:25%螟蛾杀星WP(毒·杀),江苏丰山集团有限公司生产;50%稻螟清EC(敌·唑),江苏丰山集团有限公司生产;35%龙丹WP(吡·单) 助剂,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0%螟施净EC,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超级螟施净EC,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2 试验方法1.2.1 处理:125%螟蛾杀星可湿性粉剂667m2用100g;250%稻螟清乳油667m2用100ml。340%螟施净乳油667m2用50ml。435%龙丹可湿性粉剂667m2用80g加…  相似文献   

8.
性信息素可用于田间诱集雄虫,干扰雌、雄虫的交配从而抑制害虫种群,但田间应用性信息素对昆虫的寄生性天敌是否产生影响,能否和卵寄生蜂协同利用,尚不明确。本文在室内测定了二化螟性信息素混合物对稻螟赤眼蜂寄生能力的影响,在田间定点挂放寄主卵并释放稻螟赤眼蜂,比较了有无二化螟性诱剂诱芯存在时寄主卵被寄生的情况。结果发现二化螟性信息素混合物影响稻螟赤眼蜂的寄生。当混合物浓度从0.01μg/μL升高到10μg/μL时,供试米蛾卵被寄生率从50.29%下降到1.71%,均显著低于对照的62.14%。寄生发生后,赤眼蜂子代的雌性比不受性信息素浓度的影响,子代雌性比在45.9%~87.0%,与对照77.8%无显著差异。田间挂放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影响了释放的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卵的寄生率。远离诱芯位置的卵块的被寄生率高于距离诱芯近的卵块,但挂放诱芯吸引了自然界中的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以上结果显示二化螟性信息素影响了稻螟赤眼蜂的寄生,但不同种赤眼蜂对二化螟诱芯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9.
选择合适的赤眼蜂种群是其成功利用的基础。本研究评价稻螟赤眼蜂南北种群的寄生力(每头雌蜂寄生寄主的卵数)、飞行能力和对稻田非鳞翅目害虫靶标农药的耐药性。结果显示高温(32℃、36℃)下,南方种群的稻螟赤眼蜂对米蛾卵的寄生力为26.6粒和9.5粒,显著高于北方种群的11.7粒和4.0粒。而2个种群对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无显著差异。稻螟赤眼蜂的起飞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在高温(34℃)下,南方种群稻螟赤眼蜂的起飞比例为57.0%,显著高于北方种群的20.4%。2个种群的稻螟赤眼蜂对井冈霉素、三唑酮和吡蚜酮的耐药性无显著性差异,但毒死蜱对南方种群LC50为0.382 mg/L,显著高于北方种群的0.046 mg/L。因此,在南方稻区应选择南方种群用于稻田鳞翅目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为摸索稻乐思在肥床旱育秧移栽大田的除草效果和施药技术,特进行稻乐思及复配剂的试验示范。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 72%稻乐思乳油(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产)、35%苄丁(浙江乐吉化工厂产)、稻草畏(江苏如东农药厂产)、10%稻无草(江苏如东农药厂产)。本试验用药量均为商品量。  相似文献   

11.
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是稻田中鳞翅目害虫重要的卵期寄生型天敌,为了规范稻螟赤眼蜂放蜂期农药的安全使用,利用卵卡浸渍法处理蛹期稻螟赤眼蜂,通过稻螟赤眼蜂室内飞行装置和单雌寄生法评估了蛹期5种非鳞翅目害虫靶标农药井冈霉素、三唑酮、吡蚜酮、印楝素、毒死蜱对稻螟赤眼蜂成蜂搜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搜寻能力结果显示,在毒死蜱处理后稻螟赤眼蜂失去搜寻能力,三唑酮、吡蚜酮和印楝素处理对稻螟赤眼蜂的搜索行为无影响,但井冈霉素处理下稻螟赤眼蜂的飞行蜂比例为48.1%,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的74.7%。寄生能力结果显示,毒死蜱处理对稻螟赤眼蜂高毒,能使稻螟赤眼蜂失去寄生能力;印楝素处理对稻螟赤眼蜂的寄生力和子代羽化率无显著影响;井冈霉素、三唑酮和吡蚜酮处理下稻螟赤眼蜂的寄生力分别为22.2、25.3和24.7,显著低于对照的27.4、31.1和29.6,但对子代羽化率无显著作用。表明印楝素对稻螟赤眼蜂安全,可以推广使用;井冈霉素、三唑酮和吡蚜酮对稻螟赤眼蜂的搜索能力(仅井冈霉素)和寄生能力有显著的削弱作用,应谨慎使用;毒死蜱对稻螟赤眼蜂高毒,在稻螟赤眼蜂放蜂期应该禁用。  相似文献   

12.
芝麻花对稻螟赤眼蜂寄生和扩散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芝麻是一种适合于稻田生态系统的蜜源植物,但其对稻田优势赤眼蜂稻螟赤眼蜂的作用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室内和大田的条件下考察了芝麻花对稻螟赤眼蜂寄生力和扩散能力的影响。室内结果表明,芝麻花可以显著的提高稻螟赤眼蜂对米蛾卵的寄生力。同时芝麻花显著影响了稻螟赤眼蜂的初始扩散能力,初始起飞蜂比例从71.4%下降至50.5%,但总的扩散蜂比例从91.9%增加至95.4%。田间结果显示田埂种植芝麻花可以提高稻螟赤眼蜂的寄生能力约30%,且更多的蜂扩散至距田埂20~25 m的距离。总之,芝麻花可显著的提高稻螟赤眼蜂寄生和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八种农药对两种蜘蛛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慈祥 《昆虫天敌》1994,16(3):134-135
黑豹蛛Pardosa astrigera和锥腹肖峭Tetragnatha japonica是农田中两种优势天敌.1990年在室内用八种农药对它们作毒性测定,以期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做到合理用药,使药剂防治害虫与保护利用天敌相协调.一、材料与方法从田间采回黑豹蛛和锥腹肖峭,连同植物叶片一起放入玻璃灯罩内,用窗纱封口. 然后将配好的药液用手持喷雾器从顶部喷洒,使之均匀着药,并设清水对照.喷药后第二天罩内放入浸水棉球,供蜘蛛饮用.喷药后12、24、48、72和96小时进行检查,统计其死亡率.供试农药:5%来福灵乳油(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2.5%功夫乳油、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40%氧化乐果乳油(中国人民解放军9715工厂),25%高渗一六○五乳油(天津农药厂),50%久灭磷乳油(青岛农药厂),73%克螨特乳油(美国有利来路公司),B.T.乳剂(河北农科院生物厂).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10%苄嘧磺隆(稻无草)的除草效果,根据江苏省农药检定所的统一设计方案,我站1990年进行了药剂小区试验及大田示范,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如东农药厂生产);60%丁草胺乳油(江苏淮阴化工厂生产);10%农得时可湿性粉(美国杜邦公司生产)。 2.试验处理:供试药剂分设单用与混配使用。 (1)单用试验:设亩用10%苄嘧磺隆12、14、16克,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10%农得时13.3克,不用药(对照),共6个处理。  相似文献   

15.
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5年,于贵州省都匀市组织开展不同释放高度和不同放蜂点密度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应用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稻田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卵粒具有明显的寄生作用,蜂卡置于稻株上部叶片内、距顶端10 cm,每667 m~2设置8个放蜂点,每次放蜂10 000头/667m~2,间隔5 d连续放蜂3次,对稻纵卷叶螟卵平均校正寄生率达40.88%,平均防治效果为64.29%;大田示范释放稻螟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卵寄生率最高达69.20%,相对防治效果最高达67.09%,表现出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对柞蚕Antheraea pernyi灰卵(一种感病寄主卵)的适应性,本研究以柞蚕灰卵为供试寄主,健康卵为对照,探究了螟黄赤眼蜂对柞蚕灰卵的寄生选择与适应性,并比较了螟黄赤眼蜂对寄主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螟黄赤眼蜂对柞蚕灰卵表现出较强的嗅觉反应。无选择条件下,螟黄赤眼蜂在灰卵和健康卵上的寄生率、羽化率、窝蜂数和窝卵数均有显著差异,在灰卵上的寄生率、羽化率、窝蜂数和窝卵数分别为45.0%、36.9%、56.6头和61.4粒,而在健康卵上分别为74.0%、80.2%、102.1头和105.7粒;双向选择条件下,螟黄赤眼蜂在柞蚕灰卵上的寄生率、羽化率、窝蜂数和窝卵数分别为34.0%、72.7%、61.5头和72.1粒,而在健康卵上分别为60.0%、88.6%、89.9头和91.3粒,其中寄生率和窝蜂数呈显著差异,而羽化率和窝卵数无显著差异。螟黄赤眼蜂在灰卵上的发育历期长于在健康卵上的历期,灰卵中孵化的后代雌性比也高于健康卵。表明柞蚕灰卵对螟黄赤眼蜂寄主适应性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索引(一)     
(按农药登记证号)续展正式登记的国外农药产品 (包括变更登记)15 20Ox63氰霜吵原药LS 200264 9.4%氰霜”坐悬浮剂LS 20011525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PDI一85续展临时登记的国外农药产品PD 11一86PD 17一86PD 19一86PD 20一86PD 24一86PD 139一91PD 143一91PD 184一93PD 225一972.5%澳氰菊醋乳油〔重量/容量)3%克百威颗粒剂20%氰戊菊酷乳油4。%稻瘟灵可湿性粉剂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3既禾草灵乳油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78.4%2甲·禾敌·西乳油48%异嗯草酮乳油普力克72.2%水剂(重量/容量)宝丽安原药98%杀螟丹可溶性粉剂10%硫线磷颗粒剂65%…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自然天敌资源以减少农药污染,作者对本县二、三代稻纵卷叶螟寄生蜂进行了初步观察。 种类(1)卵寄生蜂: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 占71.1%,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 28.9%。(2)幼虫寄生蜂:  相似文献   

19.
乙草胺等酰胺类除草剂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它具有选择性高、对作物安全、除草效果好等优点。为使该类除草剂进一步得到合理、经济、有效地应用,选择了乙草胺、丁草胺、敌草胺三种酰胺类国产除草剂,在油菜田进行效果比较试验。一、材料与方法 (一) 供试材料 1.供试药剂:50%乙草胺乳油(江苏昆山化工厂产);60%丁草胺乳油(江苏昆山化工厂产);20%敌草胺乳油(江苏如东农药厂产)。  相似文献   

20.
2013—2014年,通过试验调查稻螟赤眼蜂不同释放量和释放3种不同赤眼蜂(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寄生和控害效果,探讨本地区稻田人工释放赤眼蜂的适宜种类和释放数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释放量10 000头/667m2的控害效果最好;而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3个蜂种处理间,寄生率及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