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125型深松机在大棚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表明,"125型深松机作业+开沟机作业+人工平整畦面"较"60型旋耕机+人工开沟筑畦"工效提高5.85倍、耕作深度增加20.4cm,较"人工耕地+开沟筑畦"工效提高30.38倍、耕作深度增加13.5cm,畦面平整度显著提高;125型深松机与125型旋耕机作业工效相当,但耕作深度增加13.4cm;采用125型深松机深耕后,樱桃番茄黄妃和青椒青惠平均单株根系总长度分别增加12.0%和6.1%,浙浦6号长瓠瓜、超鼎1号短瓠瓜、黄妃樱桃番茄、青惠青椒产量分别提高2.8%、8.9%、6.8%和8.2%,显著提高了劳动工效和土壤耕作质量,还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增产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菜田耕作保墒节水技术 1、深耕松土保墒长期浅耕及机械的田间作业会将土壤压实,在距地表16~25cm处形成坚硬、密实、黏重的犁底层,阻碍雨水和灌溉水下渗。深耕松土就是使用深松机械将犁底层耕松,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加厚活土层(据测定,活土层每增加3cm,每亩蓄水量可增加70~75m^3。  相似文献   

3.
王迪轩 《蔬菜》2003,(2):32
一、耕作保墒节水1.深耕松土保墒长期浅耕及机械的田间作业会将土壤压实,在距地表16~25cm处形成坚硬、密实、黏重的犁底层,阻碍雨水下渗。深耕松土就是使用深松机械将犁底层耕松,创造疏松深厚的耕作层,深度宜30cm左右。深耕松土要抢时间进行,夏季进行效果最好,春耕宜浅不宜深。深耕松土后及时耙耱,使土壤平整细碎。一般深耕后耙耱可使耕层水分提高10%~30%。2.镇压、耙耱保墒当表层土壤含水量在10%~20%时,播前镇压有利于种子出苗扎根和表层保墒。旱地宜在封冻前耙耱,或在此时镇压到早春土壤解冻时再耙耱。土壤含水量大的过湿涝洼…  相似文献   

4.
正1苗圃地选择与规划1.1苗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灌水方便、排水良好、土层深度1 m以上、pH值7~8、有机质含量1%以上的沙壤土或壤土。1.2整地秋季整地,翻耕深度30~35 cm,结合深耕施入腐熟有机肥800~1 000 kg/亩,灌足冬水。第二年春季土层解冻深度15~20 cm时,耕作松土,耙耱整平,镇压保墒。1.3做床采用平床,床面宽1~1.2 m,长10~20 m,步道宽30 cm。  相似文献   

5.
祝军岐  韩丽娟 《蔬菜》2003,(9):36-36
陕西宝鸡地区透心红胡萝卜享誉省内外。2000年以来,我们对岐山县苍颉庙村传统的透心红胡萝卜栽培技术进行了4项改良,使产量增长12 %~17 %,每667 m2增值180元以上。胡萝卜色泽鲜红,味甜爽脆,商品率达到81 %,高出传统栽培18.7 %。现将技术改良要点总结如下:1.改浅耕栽培为深耕栽培 传统技术耕深一般为10~15 cm,犁底层土质坚硬板结,胡萝卜生长前期根系难以下扎,生长后期根系膨大较为困难。改良后的技术要求深耕25~30 cm。实践证明深耕栽培增产明显,特别是增加了胡萝卜的长度。2.改经验施肥为测土配施 传统技术难以按照土壤种类、肥力和不…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深度对酿酒葡萄叶片养分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贺兰山东麓典型区御马酿酒葡萄基地6年生赤霞珠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酿酒葡萄叶片、产量及品质对3种施肥深度(20、40、60cm)下N、P、K配方施肥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酿酒葡萄叶片中氮含量远高于叶柄,叶片中氮素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逐渐降低,而叶柄中氮含量随施肥深度增加和生育期延长而产生的变化很小,40cm的施肥深度能显著增加叶片中氮素含量;叶柄磷素平均含量高于叶片,全生育期叶片磷含量变化很小,而施肥60cm深度显著促进了叶片和叶柄中磷含量的提高;叶柄中钾含量远高于叶片,施肥深度对叶柄和叶片中钾含量未产生明显影响,但生育后期追施钾肥显著提高叶片钾含量;施肥深度达到40cm时酿酒葡萄的产量最高,而60cm的施肥深度产量显著下降。化肥适度深施到40cm有改善酿酒葡萄糖分的积累且增加糖酸比的趋势;而60cm的施肥深度总糖和糖酸比显著下降。由此说明,适度深施化肥到40cm左右的深度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从而促进葡萄的营养生长,提高产量且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1改良土壤静宁早酥梨园的深耕主要在秋季采果后进行,深耕深度一般在30cm左右。在每年抓好深耕的同时,生长季进行多次中耕,铲除杂草。2科学施肥一是增施有机肥。静宁早酥梨丰产园667m2施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实训基地蔬菜日光温室内0~20cm耕作表层棕壤土为研究对象,以沸石粉为试材,采用恒温振荡法,研究了天然沸石对水溶性氮、磷在设施土壤中迁移转化的影响,以期寻求提高水溶性氮磷肥利用率的最佳途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天然沸石对水溶性磷含量影响不明显,但显著降低了水溶性氮含量,同时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在富磷的设施土壤中添加沸石提高了有效磷含量,降低了磷损失的可能性;沸石在设施土壤中可以调节土壤氮素的保持和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公营子镇番茄种植大棚不同种植年限0~20 cm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年限取样法,取O、1、5、10、15、20年以上的土壤样本,利用熏蒸提取法和常规方法,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耕层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的变化,以期为保证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朝阳地区设施农业土壤随种植年限增加多数养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先增加后下降,在5年时达到峰值,比1年高17.3%;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峰值出现在20年,比1年高39.1%;土壤微生物量磷(SMBP)呈先下降后突然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10年.朝阳地区设施土壤养分在种植过程中累积严重,应抓住5~10年的时间节点进行合理耕作.  相似文献   

10.
枣粮间作土肥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枣粮(棉)间作的土壤管理 枣树与冬小麦对土壤的要求,均以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尤其是蒙金土为好。土壤空隙度要求在50%以上,固、液、气三相比例接近50:25:25。枣树需要经常进行土壤耕作提高其通气透水性,以协调土壤水、气、热和养分储与供的矛盾。枣粮间作的土壤管理要求做到“一深、二结合”。一深是秋深耕,要求在冬小麦或棉花播种前秋耕深度达到16—20cm,有条件的争取达到20—30cm。二结合是机耕与畜耕相结合,耕翻与施基肥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不同农田土壤压实层深度对水分入渗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种土壤包括耕层土(SCK)和压实土(NCK)为研究对象,设置了3个土壤压实层深度5 cm(T1)、10 cm(T2)和15 cm(T3)进行一维入渗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水分入渗过程和水分剖面分布情况及土壤不同压实层深度对水分入渗的影响,以期为田间耕作保墒和节水灌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入渗过程中,初始入渗率较高,后呈幂函数式下降直至稳定入渗率,入渗相同深度时,SCK处理的入渗率显著大于NCK处理,其它处理随着压实层深度的增大,入渗率偏大,但达到稳定入渗率时,随压实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小;累积入渗量呈先快速增长后稳定增长的趋势,入渗相同深度时,SCK处理的累积入渗量显著大于NCK处理,入渗初期,相同入渗深度,累积入渗量随压实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大,如水分入渗至5 cm时,T1、T2和T3累积入渗量分别为13.7、13.8、14.1 cm,在入渗后期,相同入渗深度,累积入渗量随压实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如当水分入渗至15~20 cm时,以上处理的累积入渗量则分别为4.7、4.3、4.1 cm;入渗完成后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小,相对于耕层土对照(SCK),压实层的存在显著提高了上层土壤的含水量,并且随着压实土层深度的增加,促进了水分在上层的储存.  相似文献   

12.
正1整地1.1整地时间整地宜选择在秋季,以利于土壤风化,提高土壤肥力,提高造林成活率。1.2整地方法栽植前要全面整地,采用大穴状整地,深耕耙平,耕地深度30cm。表土与底土分放,回填时不要打乱土壤层次。混匀填入底土和粗大有机物,改良深层土,增加透气性。1.3整地规格长100cm、宽100cm、深80cm。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置纵横深耕松土、覆盖蔗叶;单向深耕松土、覆盖蔗叶;常规犁耕松土、覆盖蔗叶(CK)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酸性赤红壤春植糖料蔗产量与糖分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纵横深耕松土、覆盖蔗叶栽培方式优于单向深耕松土、覆盖蔗叶栽培方式和常规犁耕松土、覆盖蔗叶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4.
近日,由成都新朝阳生物化学公司生产的可免土壤深耕的一种土壤调理剂问世,该产品将使农民摆脱传统的旱地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1播前准备1.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的地块,最好选择小麦、大麦等作物的后茬为宜。1.2整地播前灌足灌饱出苗水,待适宜耕作时进行整地。整地要做到深耕、耙平、耱碎、压实,要求地面平整,深耕后耙碎土块,保证土壤与种子紧密结合,一般耕(耙)深度以20~25平方厘米为宜,土壤耕层做到上紧下松,保证苗齐苗壮。每667平方米结合整地施优质有机肥5~1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连续3年在2个不同耕作季节选择免耕、深耕不耙、深耕耙平、旋耕4种耕作方法,研究其对党参田间优势杂草种群的影响以及耕作方式协同杂草作用对党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田中一年生杂草以虫食(Corispermum declinatum Steph.ex Stev.var.declinatum)、荠(Capsella bursapastoris(Linn.) Medic)、灰灰菜(Chenopodium album L.)、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 Beauv.)为优势种群,多年生杂草以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inn.) Gaertn.)为优势种群;免耕参田杂草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党参产量最低;夏季干旱时节深耕耙平参田杂草种类、数量均最少,党参产量最高。夏季高温干旱时节进行深耕耙平能够有效的控制党参田间杂草,提高参田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除草成本,可作为党参绿色种植控草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土肥水管理1.1土壤管理11月中下旬进行一次全园深耕,深度20cm左右。生长季及时中耕除草保墒。麦收后在葡萄园内覆盖作物秸秆或杂草,厚约为25cm。若连年覆草,一般厚度为15~20cm即可。1.2施肥1.2.1结果树追肥1)催芽肥。萌芽前,追施1次速效氮肥(如尿素、碳酸氢铵等),以促进枝梢和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层分段挖掘法对黄土丘陵区梨枣人工林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比根长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指标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梨枣细根根量与根长密度,均随水平距离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比根长,在垂直方向上0~40 cm范围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水平方向上0~90 cm随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除全P外)平均值在土层深度0~20 cm和水平距离0~30 cm土层含量高于其它各土层.相关性结果表明,吸收根根量、根长密度与土壤中的有效性养分存在显著相关性(R2 =0.6472、0.6869),特别是土壤中速效K、速效N的含量对于根系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根长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翻地深度和不同栽植密度的造林试验,对河北省查字龙头山种苗场的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栽植5a后,调查结果表明:深翻15cm可促进华北落叶松树高与胸径生长,深翻15cm比深翻40cm和对照的树高生长量分别提高5cm、16cm,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0.12cm、0.23cm;造林密度2.0m×2.0m的比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低4cm、胸径高0.07cm;华北落叶松在一年中的7、8月份生长量最大,深翻15cm和40cm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6.60%和43.71%、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52%和40.65%,造林密度2.0m×2.0m和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23%和40.43%、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4.93%和40.45%。因此,通过适宜深度翻耕与合理的栽植密度造林可提高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覆膜、覆草、生草措施对旱地桃树根系生长发育、树体生长结果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措施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增加细根数量,扩大根系分布范围,提高根系对水肥的吸收效率,促使树体生长发育和结果。与对照相比,生草、覆草处理桃树根系由0~60cm土层伸展到0~80 cm土层,而覆膜处理桃树根系上移到0~40 cm土层,以0~20 cm土层分布最多。生草处理根系数量、细根数量均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的191.35%和194.42%。生草处理桃树生长结果最好,百叶重是对照的119.58%,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11.66%和107.34%,667 m~2产量较对照增加280 kg,达到2 258 kg。生草处理与对照相似,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在40~60 cm土层达到最高;覆膜、覆草处理土壤含水量则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覆膜处理在0~20cm土层土壤孔隙度最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其值逐渐减小;生草、覆草处理与对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孔隙度先增大后减小,覆草处理在20~40 cm土层达到最大,生草处理、对照在40~60 cm土层达到最大。综合分析桃树根系分布、生长结果情况和土壤物理性状,初步认为生草是目前陇东南浅山丘陵区旱地桃园较适宜的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