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等氮量为前提,通过设置不同氮素形态配比来调控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组分数量,使土壤活性有机碳向肥力保蓄的方向转化。以混有玉米秸秆的白浆土为供试对象,通过添加等量氮素、不同氮素形态配比[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摩尔比为4∶1、NH_4~+-N∶NO_3~--N摩尔比为1∶1、NH4-N∶NO_3~--N摩尔比为1∶4)]来揭示其对混料活性有机碳组分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氮素形态配比,添加氮素均有利于秸秆白浆土混料中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 organic C,简称WSOC)的消耗,使之占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简称TOC)的份额降低;其中,铵硝等比例(NH_4~+-N∶NO_3~--N为1∶1)供氮更利于WSOC成分的分解,其次是以铵态氮占优(NH_4~+-N∶NO_3~--N为4∶1)的供氮处理,后者在降低WSOC在TOC中的含量的作用更为明显;3种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皆有利于微生物对混料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简称ROC)的消耗,相比之下,以铵态氮为主要供氮形态时,微生物对ROC的消耗程度最大,其次是以硝态氮为主(NH_4~+-N∶NO_3~--N为1∶4)的处理;通过氮素形态配比对TOC含量的调控可间接改善ROC的产出环境,两者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铵态氮作为还原剂对ROC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而铵硝等比例及以硝态氮为主的供氮形态更有利于提高TOC中ROC的比例,前者效果更佳;铵硝等比例供氮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混料有机碳的稳定性,而铵态氮占优则更利于氧化稳定系数(Kos)的提高进而有益于养分固存。可见,调控氮素形态配比能够改善白浆土活性有机碳的含量水平,相关规律可作为氮素形态掺混肥研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铵态氮∶硝态氮为4∶1、1∶1、1∶4)对添加玉米秸秆白浆土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对于白浆土微生物学特性有优化作用的最佳氮素形态配比。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增加,添加玉米秸秆的所有铵态氮与硝态氮配比处理白浆土的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培养初始时相比,培养结束时,除了过氧化氢酶活性有较大程度提高外,其余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不同程度地下降。与其他2个处理相比,铵硝等比例混合处理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下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冲;同时,其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更强。比较培养初始和培养结束时的结果可知,以硝态氮为主的处理对添加玉米秸秆白浆土的脲酶、蔗糖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以铵态氮为主的处理则对碱性磷酸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鲜食甜糯玉米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偏好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鲜食甜糯玉米生物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T-N-1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根冠比的平均值在NH_4~+-N/NO_3~--N为50∶50下达到最大,胞间CO_2浓度最小,分别较酰胺态氮处理升高了10.25%、36.36%、35.68%、55.56%。BT-N-1在酰胺态氮和NH_4~+-N/NO_3~--N为25∶75时植株的光合特性和农艺指标较好,HT-N-1对铵态氮比BT-N-1更为敏感,但在全铵下均不利于植株的生长。综合分析认为,混合氮素形态比单一氮素更有利于鲜食甜糯玉米的生长,表现为:混合态氮酰胺态氮硝态氮铵态氮。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鲜食甜糯玉米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偏好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鲜食甜糯玉米生物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T-N-1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根冠比的平均值在NH_4+-N/NO_3+-N/NO_3--N为50∶50下达到最大,胞间CO_2浓度最小,分别较酰胺态氮处理升高了10.25%、36.36%、35.68%、55.56%。BT-N-1在酰胺态氮和NH_4--N为50∶50下达到最大,胞间CO_2浓度最小,分别较酰胺态氮处理升高了10.25%、36.36%、35.68%、55.56%。BT-N-1在酰胺态氮和NH_4+-N/NO_3+-N/NO_3--N为25∶75时植株的光合特性和农艺指标较好,HT-N-1对铵态氮比BT-N-1更为敏感,但在全铵下均不利于植株的生长。综合分析认为,混合氮素形态比单一氮素更有利于鲜食甜糯玉米的生长,表现为:混合态氮>酰胺态氮>硝态氮>铵态氮。  相似文献   

5.
氮素形态和NO3^—N与NH4^+—N配比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水培试验表明,氮素形态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很大。硝态氮处理的植株生长量,硝酸盐和草酸含量较铵态氮、尿素氮处理的高,水溶性全糖和维生素C 含量较铵态氮、尿素氮处理低。在氮素用量为4~8m mol L~(-1)时,随着 NO_3~--N:NH_4~+-N 的下降,菠菜生长量减少,硝酸盐、草酸含量降低,水溶性全糖和 VC含量增加。为了取得较高的产量并降低草酸和硝酸盐含量,增加糖和维生素 C 的积累量,NO_3~--N:NH_4~+-N 比以7∶3和5∶5为好。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咖啡氮肥肥料有效性,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NH_4~+和NO_3~-2种不同形态氮吸收速率、5种铵硝比例(10∶0、7∶3、5∶5、3∶7、0∶10)对咖啡生长及其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素对咖啡的生长影响差异显著,铵硝混合营养下咖啡的生长明显优于单一形态氮素处理。在单一形态氮素条件下,咖啡对NH4+的最大吸收速率大于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当2种形态氮素同时存在时,铵态氮会抑制硝态氮的吸收,硝态氮促进铵态氮的吸收;铵态氮促进地上部分生长,但浓度过高反而抑制地上部分生长;硝态氮的增加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但抑制了咖啡地上部分的生长。因此,在咖啡苗期,铵硝比例控制在7∶3~3∶7有利于咖啡生长。  相似文献   

7.
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个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0∶100、10∶90、25∶75、50∶50、100∶0)的营养液,对苏州青、虹桥矮青2个白菜品种进行盆栽施肥试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比例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对不同品种白菜的生物量、叶绿素SPAD值有着显著的影响,同一配比氮源下不同青菜品种间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2个白菜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在铵态氮/硝态氮比例为25∶75时表现最好,随着铵态氮/硝态氮比例的进一步上升,2个白菜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从不同铵态氮/硝态氮比例对白菜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影响的角度看,品种虹桥矮青比苏州青表现敏感。适当增加铵态氮能显著增加白菜的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因此可以通过不同形态氮素比例调节和品种筛选提高白菜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以叶用黄甜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其配比对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用黄甜菜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对营养液中硝铵态氮配比(NO_3~--N∶NH_4~+-N)的需求不同,硝铵态氮配比≤1/2时,植株生长品质较好,硝铵态氮配比为4∶4和2∶6的处理较佳;营养液中的硝铵态氮配比≥1/2时,根系生长较好,硝铵态氮配比为6∶2和4∶4的处理较佳.(2)随着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大,植株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和生物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硝铵态氮配比为6∶2的处理较佳;各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均未超过无公害蔬菜标准;植株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在硝铵态氮配比为4∶4和2∶6的处理下较佳.可见,叶用黄甜菜地上部与根系生长、地上部形态与品质均受到氮素形态及其配比的影响,且对硝铵态氮配比表现出不同的偏好.综合比较各项指标,铵态氮的比例不宜超过50%,硝铵态氮配比为6∶2和4∶4的营养液配方,可用于叶用黄甜菜的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硝、铵态氮不同形态配比处理对华北落叶松幼苗生物量生长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调控效应,结合幼苗氮吸收、分配及生物量分配规律进一步探讨氮素形态配比对华北落叶松幼苗生长的调控机制。[方法]以三年生华北落叶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制试验,比较硝、铵态氮不同形态配比处理下,华北落叶松幼苗生物量、净氮吸收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当硝、铵态氮配比为75∶25或50∶50时,华北落叶松幼苗单株生物量较大,且在75%NO_3~--N处理下单株总氮含量及净氮吸收速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幼苗根、茎、叶各器官硝酸还原酶活性也均表现出随NO_3~--N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唯一NO_3~--N源又导致NR活性下降。NH_4~+-N和NO_3~--N相当比例或较大比例的NO_3~--N处理总是有利于优先生长部位的酶促作用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和供应。[结论]氮素形态配比通过影响NR活性的改变来调控华北落叶松幼苗的N代谢,通过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并影响N的吸收(N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和同化,再通过N在幼苗体内的分配进而影响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从而影响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4种常见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苹果砧木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情况。【方法】以西府海棠(M.micromalus Hemsl)、新疆野苹果(M.sievesii(Ledeb)Roem)、富平楸子(M.pruni-folia(Willd)Borkh)和平邑甜茶(M.hupehensis(pamp)Rehd)等4种常见苹果砧木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铵态氮(NH4+-N,3.0mmol/L(NH4)2SO4)、硝态氮(NO3--N,2.5mmol/L KNO3和1.735mmol/L Ca(NO3)2)及铵态氮+硝态氮(NH4+-N+NO3--N,其中1.5mmol/L(NH4)2SO4和1.5mmol/L NH4NO3的浓度比为3∶1)3种氮素处理下苹果砧木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植物全氮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形态氮素对4种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长势最好、生物量和植株全氮含量均最高的是平邑甜茶;西府海棠的叶绿素含量、植株全氮含量及干质量均较低。4种苹果砧木幼苗的根系活力均表现为硝态氮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处理>铵态氮处理。3种处理中,铵态氮+硝态氮处理时4种砧木根系中的全氮含量均最高。对于平邑甜茶,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的干质量较高,且均显著高于铵态氮+硝态氮处理;对于富平楸子,以硝态氮处理的干质量高于铵态氮处理和铵态氮+硝态氮处理;对于西府海棠和新疆野苹果,不同氮素处理的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形态氮素对4种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综合分析认为,硝态氮对苹果砧木幼苗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玉米秸秆腐解、提高土壤肥力提供技术依据,采用盆栽方法,设置对照、水、水+N、水+微生物、水+N+微生物共5个处理,研究了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玉米秸秆腐解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和氮肥能促进秸秆腐解,加快土壤中有机态磷的矿化,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补施氮肥一方面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含量,另一方面为微生物提供了氮素营养,提高其活性,促进了秸秆后期养分释放,加速有机态钾矿化分解,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12.62%~28.19%;适宜的水分、氮素和微生物配合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4个月后增加了7.62‰9.45%.综合比较各个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水+N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氮素形态对枳橙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枳橙[Citrus.sinensis(L.)Osb×Poncirus trifoliate(L.)Raf]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配比营养液对枳橙幼苗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混合态氮素对植株地上部形态特征的影响好于单一态氮素,NO3-∶NH4+=5∶5处理更利于株高、茎粗和叶片数的增加;其次是NO_3~-∶NH_4~+=7∶3处理;单一态氮素形态处理中,全硝培养好于全铵培养。NO_3~-∶NH_4~+=5∶5处理促进了地下部主根的伸长和侧根的增加,却对主根粗度无明显影响。全铵培养对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均有抑制作用,甚至是毒害作用。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枳橙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混合态氮素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的促进好于单一态氮素,且当处理为NO_3~-∶NH_4~+=5∶5时叶绿素含量持续增加,并且更利于其积累;而全铵处理则不利于叶绿素的增加与积累。  相似文献   

13.
不同碳氮比有机肥对植烟黄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有机肥碳氮比(C/N)对植烟黄壤氮素含量及形态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不同碳氮比有机肥(腐熟猪粪和秸秆)植烟土壤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碳氮比有机肥均对土壤氮素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但对氮素形态的影响差异较大,C/N越高,土壤氮含量降低越慢,C/N越低,土壤氮释放速度越慢;有机肥处理相对于纯化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提高7.48%~14.97%,提高最多的是碳氮比为25∶1的猪粪+秸秆;C/N为纯猪粪的处理施肥后30天铵态氮含量最高,达24.41mg/kg,30~120d时明显降低,表现为纯猪粪(12.8∶1)猪粪+秸秆(25∶1)猪粪+秸秆(15∶1)猪粪+秸秆(35∶1)纯秸秆(67.3∶1)对照;在第30d,纯猪粪处理的植烟土壤硝态氮含量最高,纯秸秆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最低,移栽后60d,处理间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纯猪粪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调控氮素营养,减少氮素损失及不良环境效应,以玉米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源处理的玉米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养分状况,以及植物根际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处理的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平均提高2.36μg/(g·d),细菌数量提高4%~60%,硝态氮提高137.47~174.10 mg/kg,p H值平均下降0.12~0.14;根际土壤中的玉米幼苗根冠比下降0.01~0.05,氮吸收量提高86%~193%。铵态氮、有机态氮处理的玉米幼苗磷吸收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0.36%和15.57%,钾吸收量提高153%和141%。与非根际土壤相比,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平均提高1.74μg/(g·d),细菌数量提高1.4~3.8倍,速效磷含量平均提高14.38 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降低31.53 mg/kg。根际土壤的磷酸酶活性与株高和地上部干重、铵态氮含量与氮吸收量、细菌数量与钾吸收量、脲酶活性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硝态氮含量与速效磷含量、p H值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施用氮肥降低玉米幼苗根冠比,提高氮吸收量,提高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细菌数量、硝态氮含量,降低p H值。不同形态氮源对土壤磷酸酶活性、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细菌数量、速效磷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细菌的根际效应较大。根际土壤的磷酸酶活性、铵态氮含量、细菌数量显著影响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量。不同形态氮源中,铵态氮和有机态氮有利于根际土壤性状改善和玉米生长,促进玉米对磷和钾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导致的水体氮流失是重要的面源污染源。开展不同养分来源下,基肥和追肥下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田面水中的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总氮(TN)及可溶性生物量氮(DON)的含量监测研究。结果显示:稻田田面水NH_4~+-N、TN浓度随尿素用量增加而增加,无论是单施尿素还是增施猪粪或继续增施秸秆,NH_4~+-N及TN浓度峰值均出现在施肥后4~5 d,基肥施用后的前10 d,田面水以NH_4~+-N为主,基施尿素的NH_4~+-N及TN峰值分别达47.6、54.5 mg/L。NO_3~--N浓度变化不如NH_4~+-N明显,且流失风险较小;DON在施肥后10 d增至峰值后缓慢下降,但占总氮比较高。提高尿素用量或增施猪粪用量,田面水NH_4~+-N、TN及DON都呈增加趋势,增施秸秆虽然提高田面水的NH_4~+-N和TN,但NO_3~--N和DON含量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表明,施肥后的10 d内NH_4~+-N是重点需要关注的氮形态,增施猪粪增加氮流失风险,尿素配合猪粪和秸秆施用,可降低田面水的NO_3~--N和DON含量。  相似文献   

16.
张超一  樊小林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4):2777-2784
【目的】探究不同铵硝配比条件下香蕉幼苗对铵态氮、硝态氮两种形态氮素的吸收特性以及两种氮源离子相互作用对香蕉氮素吸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筛选最适于香蕉氮素吸收利用的铵硝配比,为香蕉氮素营养高效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养分吸收动力学原理,利用改进的耗竭法研究不同铵硝配比营养液中巴西品种香蕉(Musa AAA Giant Cavendish cv. Brazil)幼苗对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总氮的吸收动力学特征。设7个处理:100%铵态氮(100%A)、90%铵态氮+10%硝态氮(90%A+10%N)、70%铵态氮+30%硝态氮(70%A+30%N)、50%铵态氮+50%硝态氮(50%A+50%N)、30%铵态氮+70%硝态氮(30%A+70%N)、10%铵态氮+90%硝态氮(10%A+90%N)和100%硝态氮(100%N)。每个处理设9个氮浓度梯度:0、0.1、0.2、0.5、1、1.5、2、3、4 mmol·L-1。【结果】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合条件下,香蕉苗吸收铵态氮、硝态氮及总氮的规律均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其动力学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NH4+-N比例在10%-70%时,随着NO3--N比例的增加,可以增加香蕉幼苗对NH4+-N的吸收速率。在NH4+-N比例为70%时,NH4+-N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最大,为55.56 μmol·g-1·h-1,NH4+-N比例超过70%会降低香蕉幼苗对NH4+-N的吸收速率。香蕉幼苗对NO3--N的吸收速率呈现随营养液NH4+-N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规律。NH4+-N比例从10%增大到90%时,NO3--N的Vmax降低了2.62倍,增加NH4+-N的比例明显抑制香蕉幼苗对NO3--N的吸收。铵硝配比对香蕉根系与NH4+-N和NO3--N的亲和力影响无明显规律。在铵硝配比为3﹕7时香蕉总氮Vmax达到83.33 μmol·g-1·h-1,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最有利于香蕉吸收利用氮素。【结论】NH4+-N比例低于70%时,增加NO3--N比例可以促进香蕉幼苗对NH4+-N的吸收,NH4+-N比例高于70%时,增加NO3--N比例抑制NH4+-N的吸收。增加NH4+-N的比例明显抑制香蕉幼苗对NO3--N的吸收,铵硝配比为3﹕7最有利于香蕉吸收利用氮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季节性变暖,高温已经成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明确花后初期高温胁迫诱导玉米籽粒败育的影响,分析不同形态氮素对花后初期高温胁迫下同化物合成及其在籽粒中转化积累的调控效应,采用自然温度CK和增温处理HT 2个处理,副区为3个氮素配比N1(硝态氮∶铵态氮=100∶0)、N2(硝态氮∶铵态氮=50∶50)、N3(硝态氮∶铵态氮=0∶100),对“郑单958”玉米品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花后初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玉米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含量(SPAD),降低了玉米的受精率和结实率从而导致玉米的产量降低。但在高温条件下施用氮肥,能有效缓解高温对玉米造成的伤害,其中不同氮素配比中,HTN2处理效果最好,HTN3次之,HTN1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影响始兴烟叶生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兴是广东浓香型烟叶的重要产区。为探讨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烤烟生育进程、农艺、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为始兴烟区筛选最优的氮素施肥方式提供依据,田间试验设N1(100%硝态氮)、N2(30%铵态氮+70%硝态氮)、N3(50%铵态氮+50%硝态氮)、N4(70%铵态氮+30%硝态氮)、N5(100%铵态氮)5个供氮形态配比处理,施氮量为165 kg/hm~2,按N︰P_2O_5︰K_2O=1︰1︰3配肥。结果表明:(1)全硝态氮处理(N1)团棵期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分别比处理N2、N4、N5早4、9、12 d;(2)随着铵态氮配比的增加,团棵期各处理间主要农艺性状差异显著,而现蕾期及圆顶期烟株各主要农艺性状差异不明显,从整个生育期来看,硝态氮能加快烤烟的生育进程,而不同氮素形态对烟株农艺性状影响较小;(3)烤后烟叶以N3处理经济性状表现最优,每公顷烟叶产量2 621.16 kg、产值70 666.47元,中上等烟比例96.87%、均价26.96元/kg;(4)N4、N3处理有利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的积累。说明硝态氮促进烟株早生快发、加快生育进程,而合适的配比有利于烟叶经济性状的表现及化学成分的协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植烟土壤氮素分布、产质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参试品种,试验设T_1(100%NO_3~--N)、T_2(70%NO_3~--N:30%NH_4~+-N)、T_3(50%NO_3~--N:50%NH_4~+-N)、T_4(30%NO_3~--N:70%NH_4~+-N)、T_5(100%NH_4~+-N)5个处理,对0~40cm土层植烟土壤不同形态无机氮分布、烟株农艺性状及产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处理0~2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在栽后30 d时随硝态氮施用比例增加而逐渐降低,60、75 d时,单一施用铵态氮(T_5)处理硝态氮含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栽后30、45 d,20~4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硝态氮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20~40cm土层土壤铵态氮含量生育期内与硝铵态氮施入量无明显关系。0~40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在生长前期受施氮影响较大,30 d后各土层无机氮含量无明显规律。不同硝铵态氮配比对烤烟产值的影响不大,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烟碱含量、总氮含量和氯离子含量与硝铵态氮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钾离子含量与硝铵态氮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形态氮配比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营养(NH_4~+-N、NO_3~--N)和光照强度(自然光、弱光)对菲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生长、菲含量、光合特性、体内抗氧化系统和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光和弱光条件下,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体内的菲含量分别为5.15和2.66μg·g~(-1),而硝态氮营养黄瓜幼苗体内的菲含量分别为4.03和1.90μg·g~(-1),两种光照强度下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体内的菲含量均较硝态氮营养高。弱光和菲胁迫对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生物量和叶面积的抑制程度较硝态氮营养低。在自然光下,菲胁迫使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的CO_2呼出量增加了30.80%,硝态氮营养的增加了11.95%,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的CO_2呼出量增量较硝态氮营养高;在弱光下,菲胁迫对两种形态氮素营养的CO_2呼出量无显著影响。无论是否加菲,除自然光下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的CAT活性较硝态氮低外,SOD、POD活性在两种光照强度下均在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中高。由此可见,与硝态氮营养相比,铵态氮营养能够提高黄瓜幼苗抵抗弱光和菲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