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必迁 《广东饲料》2014,23(8):26-28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绿菊苣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30头体况相近、胎次一致的妊娠0d健康LY母猪,随机分到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基础日粮;处理1组在妊娠前期采取80%前期基础饲粮投喂量+2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妊娠后期采取90%后期基础饲粮投喂量+1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处理2组在妊娠前期按90%前期基础饲粮投喂量+1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妊娠后期按95%后期基础饲粮投喂量+5%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妊娠母猪基础饲粮分为0-90d和91d-妊娠两个阶段配制,均采用玉米-豆粕型粉状饲粮.试验结果为母猪妊娠期使用青绿菊苣能极显著降低母猪的便秘率(P<0.01).处理2组显著提高母猪妊娠0-90d、90-110d和0-110d背膘厚增加值(P<0.05),一定程度改善妊娠母猪体况;处理2组显著提高窝产仔数、窝产初生总重和窝产活仔平均初生重(P<0.05).试验结果表明妊娠前期采取90%前期基础饲粮投喂量+1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妊娠后期按95%后期基础饲粮投喂量+5%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的处理2组改善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青绿车前草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150头体况相近、胎次一致的妊娠0 d健康长大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母猪。妊娠母猪基础饲粮分为妊娠0~90 d和妊娠91 d至临产两个阶段配制,均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对照组饲喂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基础饲粮;试验1组在妊娠前期按92%前期基础饲粮投喂量+8%车前草(按风干量计,下同)饲喂,妊娠后期按96%后期基础饲粮投喂量+4%车前草投喂;试验2组在妊娠前期按96%前期基础饲粮投喂量+4%车前草饲喂,妊娠后期按98%后期基础饲粮投喂量+2%车前草投喂。结果显示,母猪妊娠期使用青绿车前草,可极显著降低母猪便秘率(P0.01),背膘厚增加值有较大改善,较大提升产仔性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母猪妊娠前期和后期便秘率分别降低80.74%(P0.01)和81.63%(P0.01),都为3组最低水平;妊娠前期、后期和妊娠全期背膘厚增加值分别提高67.25%(P0.01)、40.87%(P0.05)和53.94%(P0.01),都为3组最高水平;窝产活仔数、初生仔猪成活率、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分别提高4.92%(P0.05)、4.83%(P0.05)、13.58%(P0.01)和8.27%(P0.05),都为3组最高水平。综合考虑,母猪在妊娠前期按92%前期基础饲粮投喂量+8%车前草(按风干量计)饲喂,妊娠后期按96%后期基础饲粮投喂量+4%车前草(按风干量计)饲喂,改善母猪生产性能的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9,(5)
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期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30头健康2胎或3胎的配种长大母猪,按随机区组分为3个试验组,各试验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妊娠母猪基础饲粮分为妊娠前期(0~90 d)和妊娠后期(91 d至分娩)两个阶段配制。对照组饲喂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基础饲粮;处理1组采取80%基础饲粮投喂量+20%全株玉米青贮料(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处理2组采用90%基础饲粮投喂量+10%全株玉米青贮料(按风干量计)饲喂。试验结果显示,妊娠母猪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的处理1组和2组都极显著降低了母猪的便秘率(P0.01),其中处理1组母猪的便秘率控制的最低。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的2个处理组母猪妊娠0~90 d、90~110 d和0~110 d背膘厚增加值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处理2组提升母猪背膘厚最好;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的2个处理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提高(P0.05),其中以处理2组效果最好。结果表明,妊娠期采取90%基础饲粮投喂量+10%全株玉米青贮料(按风干量计)的饲喂方式改善妊娠母猪便秘、体况和产仔性能的生产性能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4.
赵必迁 《养猪》2014,(5):9-10
为研究生猪肥育期饲喂鲜绿菊苣对生长性能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60头平均体重(60.9±1.65) kg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各试验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肥育期基础饲粮按60-90 kg阶段营养需要配制。对照组饲喂肥育期基础饲粮;10%菊苣组采取90%基础饲粮+1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15%菊苣组采取85%基础饲粮+15%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20%菊苣组采取80%基础饲粮+2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结果显示,生猪肥育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10%菊苣组与对照组(基础饲粮)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15%菊苣组和20%菊苣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2.97%(P〈0.05)和7.18%(P〈0.01),料重比分别提高2.13%(P〈0.05)和3.34%(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降低4.99%(P〈0.05)和10.20%(P〈0.01)。随着菊苣替代比例增加,饲粮单价逐渐降低,增重饲料成本也降低,在不降低生长性能情况下,10%菊苣组综合经济效益最佳。综合考虑,肥育猪饲喂鲜绿菊苣替代基础饲粮比例达到10%(按风干量计),在降低饲料成本情况下,生长性能最佳,综合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9,(5)
为研究构树生物发酵饲料饲喂妊娠后期母猪的效果,试验选择体况健康、精神状态良好、2~4胎次、妊娠85 d的大白母猪46头,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从母猪妊娠85 d开始至仔猪21日龄断奶结束,试验过程中,对照组饲喂场内基础饲粮,试验组用构树生物发酵饲料替代20%基础饲粮饲喂母猪。结果表明:用构树生物发酵饲料替代20%基础饲粮饲喂妊娠后期母猪,不仅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无不良影响,而且还能极显著提高哺乳仔猪的断奶窝重(P0.01),降低母猪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综上所述:在该试验条件下,用构树生物发酵饲料替代20%基础饲粮饲喂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母猪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赵必迁 《养猪》2015,(2):11-13
为研究夏季高温猪肥育期饲喂鲜绿车前草对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320头平均体重(59.78±1.38)kg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肥育猪基础饲粮按60~90 kg营养需求结合夏季高温实际生产情况配制。对照组饲喂猪肥育期基础饲粮,4%车前草组采取96%基础饲粮+4%车前草(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8%车前草组采取92%基础饲粮+8%车前草(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12%车前草组采取88%基础饲粮+12%车前草(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预试期7 d,正试期50 d。结果显示,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猪肥育期增重以添加8%车前草组效果最好,与4%车前草组和12%车前草组相比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增加5.96%和11.06%,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2.53%;日采食量,8%车前草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8.68%(P0.05);料重比,8%车前草组最低,饲料转化率最佳,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2%车前草组3.47%和2.86%,比4%车前草组低1.29%,但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在夏季高温情况下,猪肥育阶段添加鲜绿车前草替代基础饲粮比例达到8%(风干量计)时,猪的采食量、料重比和增重性能显著或极显著改善,并达到最佳生长水平,综合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纤维与脂肪对母猪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交叉设计,选用120头平均3~4胎的母猪作为试验动物,分为A、B、C、D 4组,每组30头,每头母猪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麸皮+豆皮、麸皮+甜菜粕、麸皮+苜蓿颗粒、甜菜粕+苜蓿颗粒组合的妊娠前期饲粮,探讨不同纤维源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妊娠第107天后将妊娠前期每组的母猪分别分为L1、L2、L3 3组,每组10头母猪,分别饲喂添加2.5%的四级豆油、深海鱼油及复合脂肪粉的饲粮,作为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粮,探索不同脂肪源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纤维源妊娠前期饲粮对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初生窝重和初生均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除初生均重外,在数值上各指标均以8%麸皮+9%甜菜粕组合效果最佳,其次是8%麸皮+9%苜蓿草颗粒组合。2)不同纤维源妊娠前期饲粮对母猪初乳乳脂率、乳蛋白及乳糖含量和体细胞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8%麸皮+9%甜菜粕组合在乳脂率、乳蛋白含量上要优于其他组合;体细胞数在8%麸皮+9%甜菜粕组合上数值最低,说明母猪乳房健康状态较好。3)妊娠后期饲粮与哺乳期饲粮中分别添加2.5%的四级豆油、深海鱼油及复合脂肪粉对各组间哺乳母猪背膘损失和仔猪断奶均重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4)母猪妊娠前期饲粮与妊娠后期、哺乳期饲粮对母猪断奶后的发情间隔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中母猪妊娠期饲粮添加8%麸皮+9%甜菜粕为最佳组合;妊娠后期饲粮与哺乳期饲粮中添加2.5%深海鱼油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断奶均重,而添加2.5%复合脂肪粉相对具有较低的母猪背膘损失;母猪妊娠前期饲粮与妊娠后期、哺乳期饲粮共同影响着母猪断奶后的发情间隔,从而影响到母猪的繁殖周期。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柠檬酸(citric acid,CA)对母猪背膘厚、产仔数、平均产仔间隔、产程、抗氧化能力和血钙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妊娠90 d的健康二元(长×大)母猪30头,按背膘厚度和预产期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母猪。对照组母猪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母猪饲喂基础饲粮+10 g/kg CA。试验时间为妊娠90 d至分娩当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母猪平均产仔间隔显著缩短(P0.05),母猪分娩产程有缩短趋势(0.05≤P0.10);处理组母猪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血钙浓度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研究表明,CA能够提高妊娠母猪的抗氧化能力和血钙浓度,缩短平均产仔间隔和产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纤维与脂肪对母猪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交叉设计,选用120头平均3~4胎的母猪作为试验动物,分为A、B、C、D 4组,每组30头,每头母猪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麸皮+豆皮、麸皮+甜菜粕、麸皮+苜蓿颗粒、甜菜粕+苜蓿颗粒组合的妊娠前期饲粮,探讨不同纤维源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妊娠第107天后将妊娠前期每组的母猪分别分为L1、L2、L3 3组,每组10头母猪,分别饲喂添加2.5%的四级豆油、深海鱼油及复合脂肪粉的饲粮,作为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粮,探索不同脂肪源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纤维源妊娠前期饲粮对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初生窝重和初生均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除初生均重外,在数值上各指标均以8%麸皮+9%甜菜粕组合效果最佳,其次是8%麸皮+9%苜蓿草颗粒组合。2)不同纤维源妊娠前期饲粮对母猪初乳乳脂率、乳蛋白及乳糖含量和体细胞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8%麸皮+9%甜菜粕组合在乳脂率、乳蛋白含量上要优于其他组合;体细胞数在8%麸皮+9%甜菜粕组合上数值最低,说明母猪乳房健康状态较好。3)妊娠后期饲粮与哺乳期饲粮中分别添加2.5%的四级豆油、深海鱼油及复合脂肪粉对各组间哺乳母猪背膘损失和仔猪断奶均重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4)母猪妊娠前期饲粮与妊娠后期、哺乳期饲粮对母猪断奶后的发情间隔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中母猪妊娠期饲粮添加8%麸皮+9%甜菜粕为最佳组合;妊娠后期饲粮与哺乳期饲粮中添加2.5%深海鱼油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断奶均重,而添加2.5%复合脂肪粉相对具有较低的母猪背膘损失;母猪妊娠前期饲粮与妊娠后期、哺乳期饲粮共同影响着母猪断奶后的发情间隔,从而影响到母猪的繁殖周期。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9,(5)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GOD)对二胎母猪综合征的影响,试验选择36头体重、P2背膘厚相近的健康二胎妊娠后期母猪,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妊娠和哺乳饲料;Ⅱ组为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g/kg GOD的饲粮。试验预试期5 d,正式试验从预产期前28 d开始至仔猪28 d断奶时结束,共56 d。结果表明:Ⅱ组妊娠后期日采食量、哺乳7 d日采食量和哺乳期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的哺乳28 d日采食量比Ⅰ组高6.26%(P0.05);Ⅱ组的母猪产仔数和仔猪28日龄断奶个体重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仔猪初生个体重比Ⅰ组高6.12%;Ⅱ组的分娩时背膘厚、断奶时背膘厚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背膘损失比Ⅰ组高1.45%(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 g/kg GOD能够有效改善母猪二胎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7,(2)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哺乳期2胎母猪饲粮中添加低聚木糖(XOS)和益生菌对母猪繁殖性能、乳成分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膘情、体况及预产期相近的2胎健康纯种母猪(大白和长白)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0.05%低聚木糖的饲粮,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0.05%低聚木糖+0.03%益生菌的饲粮。试验期52 d(母猪妊娠90 d至断奶后发情)。结果表明:1)试验1组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3组初生窝重、断奶个体重、仔猪个体增重、仔猪窝增重、母猪背膘损失、产程和发情间隔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1组和试验2组产程分别比对照组缩短8.67 min(P0.05)和22.33 min(P0.05),试验2组发情间隔比对照组缩短0.25 d(P0.05);3)3组母猪初乳和常乳的乳成分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整体来看,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2胎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低聚木糖和益生菌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2胎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还可以缩短母猪产程和发情间隔。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饲粮交替饲喂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血浆激素含量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阶段,配制6种试验饲粮,妊娠前期试验饲粮: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12.54 MJ/kg、15.55%)、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13.27 MJ/kg、16.47%)、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13.44 MJ/kg、17.86%);妊娠后期试验饲粮: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12.73 MJ/kg、15.96%)、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13.27 MJ/kg、16.47%)、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13.84 MJ/kg、18.13%)。选取2胎、体重相近的加系大白母猪4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早上饲喂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下午饲喂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试验Ⅰ组(早上饲喂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下午饲喂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试验Ⅱ组(早上饲喂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下午饲喂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每天饲喂2次。妊娠前期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每次饲喂1.125 kg,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每次饲喂1.150 kg,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每次饲喂1.140 kg;妊娠后期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每次饲喂1.805 kg,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每次饲喂1.800 kg,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每次饲喂1.800 kg。试验期11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妊娠36~90 d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增加(P<0.05);试验Ⅰ组总产仔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活仔数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妊娠35 d的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妊娠80 d的血浆CA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且试验Ⅰ组较试验Ⅱ组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妊娠80 d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Ⅰ组妊娠35 d的血浆MDA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妊娠80 d的血浆瘦素(LEP)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妊娠105 d的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与早、晚饲喂相同营养水平饲粮相比,早、晚交替饲喂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饲粮可提高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血浆中激素含量和抗氧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纤维原料对妊娠母猪刻板行为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已配种的长大二元母猪300头,根据胎次、配种时间和膘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1(TRE1组)和试验组2(TRE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可溶性纤维(SF)原料YWS和2.5%不可溶性纤维 (ISF) 原料饲用竹粉。试验期为14 d。结果显示:采用直接发酵法TRE1组试验饲粮发酵48 h重量损失率最大,采用预消化发酵法TRE2组最大。与对照组相比, TRE1和TRE2组妊娠前期、中期和后期母猪空口咀嚼比例均降低, TRE1和TRE2组母猪粪便总需氧菌数均显著降低(P < 0.05)。TRE2组母猪粪便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TRE1组(P < 0.05),乳酸菌/大肠杆菌比值有高于TRE1组的趋势(P =0.096)。结果表明,添加SF或ISF纤维原料均可改善妊娠母猪刻板行为,两种纤维原料饲用竹粉和YWS在调控饲料可发酵性和粪便菌群组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纤维来源|妊娠母猪|可发酵性|空口咀嚼比例|粪便微生物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6,(3)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低聚木糖对妊娠母猪粪便质量的影响,选择妊娠1个月左右便秘的妊娠母猪2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聚木糖组饲喂基础饲粮+1.00%低聚木糖。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低聚木糖极显著改善母猪的便秘(P0.01),但粪便水分与便秘程度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比例小麦、发酵芝麻粕等营养替代玉米、豆粕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平均体重约46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50头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和性别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养在同一测定栏内。试验猪分生长(46~65 kg)和肥育(65~90 kg)两个阶段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粮生长阶段饲喂20%小麦+5%发酵芝麻粕饲粮,肥育阶段饲喂30%小麦+5%发酵芝麻粕饲粮;试验2组生长阶段饲喂30%小麦+5%发酵芝麻粕饲粮,肥育阶段饲喂40%小麦+5%发酵芝麻粕饲粮;试验3组生长阶段饲喂20%小麦+10%发酵芝麻粕饲粮,肥育阶段饲喂30%小麦+10%发酵芝麻粕饲粮;试验4组生长阶段饲喂30%小麦+10%发酵芝麻粕饲粮,肥育阶段饲喂40%小麦+10%发酵芝麻粕饲粮,各试验组每吨饲粮中添加150 g小麦型饲粮专用复合酶。预试期10 d,正试期65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试验1组降低6.58%(P<0.01),试验2组、3组和4组分别提高4.14%(P>0.05)、5.33%(P>0.05)和15.52%(P<0.05);料重比,试验1组和2组分别提高13.36%(P<0.05)和8.91%(P>0.05),试验3组和4组分别降低0.40%(P>0.05)和2.83%(P>0.05)。2)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试验3组提高30.57%(P<0.01),试验1组降低19.17%(P<0.05);血清尿素氮试验1组和4组分别提高41.71%(P<0.01)和17.80%(P<0.05),试验2组和3组分别降低38.92%(P<0.01)和38.39%(P<0.01);谷草转氨酶试验1组、2组、3组和4组分别降低7.72%(P>0.05)、8.69%(P>0.05)、18.72%(P<0.05)和5.12%(P>0.05)。本试验条件下在生长期饲粮中添加20%小麦+10%发酵芝麻粕、肥育期饲粮添加30%小麦+10%发酵芝麻粕或生长期饲粮中添加30%小麦+10%发酵芝麻粕、肥育期饲粮添加40%小麦+10%发酵芝麻粕的饲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饲喂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期各阶段日增重、饲料利用效率和行为的影响。选择血缘、年龄、体重相近(98.7±5.8)kg的长白×梅山小母猪21头,配种后随机分为4个处理(高、NRC、中、低营养水平),除高水平3个重复外,每个水平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13.4 MJ/kg D E,13.5%CP),各处理组试验母猪妊娠期按规定喂量饲喂,妊娠前期分别饲以2.0、1.2、1.0、0.6倍的维持能量需要,妊娠中期和后期分别在妊娠前期基础上提高采食量20%和50%。结果表明:①随饲喂水平增加,妊娠各期母猪日增重显著提高,高水平饲喂可提高母猪妊娠各期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②低水平饲喂不能满足母猪妊娠的营养需要,显著降低了母猪妊娠各期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③母猪的安静程度随饲喂水平提高而提高,低水平饲喂引发刻板行为,显著增加母猪的活动量和活动次数。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母猪饲粮中添加不同量的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对其繁殖性能及初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80头妊娠后期(妊娠83 d)长×大二元初产母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和15%的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5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可显著提高母猪平均日采食量(P 0.05),且15%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添加组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最高; 2)随着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添加量的增加,母猪哺乳期背膘损失逐渐减小,仔猪第21天窝重、窝平均日增重、第21天个体重以及母猪初乳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UFA/SFA)值逐渐增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3)仔猪断奶(21日龄)时,15%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添加组的均匀度最好。由此可见,膨化苜蓿草粉-亚麻籽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及初乳中M UFA含量与UFA/SFA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研究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功能性纤维对其繁殖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将200头经产妊娠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功能性纤维,试验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母猪妊娠90 d、分娩前背膘厚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各组产活仔数、窝均断奶头数、仔猪初生窝重、断奶窝重、断奶均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Ⅱ组产健仔数极显著高于其余组别(P <0.01);各组妊娠晚期(110 d)粪便中各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功能性纤维可降低妊娠晚期母猪背膘厚,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提高繁殖性能,但功能性纤维适宜添加比例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究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一种新型的寡糖螯合亚铁替代甘氨酸亚铁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40头妊娠85 d、平均胎龄为4.37、体况相近的长×大二元经产母猪,完全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含有甘氨酸亚铁(150 mg/kg)的饲粮,试验组饲喂寡糖螯合亚铁(150 mg/kg)的饲粮。试验期从妊娠85 d至母猪分娩。结果表明: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寡糖螯合亚铁等量替代甘氨酸亚铁对产活仔数、初生健仔数(≥1 kg)、产死胎数、木乃伊数、仔猪初生重和初生窝重均无显著影响;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寡糖螯合亚铁等量替代甘氨酸亚铁对分娩时母猪血液和初生仔猪脐带血中血红蛋白含量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寡糖螯合亚铁等量替代甘氨酸亚铁对母猪繁殖性能和母仔猪血红蛋白含量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能量水平对五指山猪生长性能、初情期启动及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选择20头日龄(30±2)d、体重(2.5±0.6)kg、健康的断奶五指山母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分别为NRC组(标准组:饲喂基础日粮,按正常的后备母猪饲喂标准量投放饲料)和0.7 NRC组(限饲组:按NRC组70%的投饲量投喂),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断奶后6~10周时NRC组体重显著高于0.7 NRC组(P<0.05);NRC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0.7 NRC组(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五指山猪初情期日龄有显著影响(P<0.05),限饲(0.7 NRC)可延缓五指山母猪发情期启动;0.7 NRC组母猪初情期时背膘厚度显著低于NRC组(P<0.05),初情期时0.7 NRC组母猪背膘厚度降低39.7%左右;初情期时,NRC组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酮(E2)和瘦素(Leptin)含量均显著高于0.7 NRC组(P<0.05)。由此可知,提高日粮能量水平有利于母猪初情期的启动和发情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