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章姬"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草莓炭疽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凯润)、12.5%氟环唑悬浮剂(欧博)、50%咪酰胺乳油(咪鲜胺)3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评价试验药剂3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柑桔(井冈蜜柚)炭疽病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及安全性等,为大面积开展防治柑桔炭疽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药剂对兰花炭疽病的防治效果,通过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凯润对兰花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世高和咪酰胺效果较好;常规药剂代森锰锌和腈菌唑效果一般。因此防治兰花炭疽病建议使用凯润1500倍液,即可控制炭疽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新型农药60.00%唑醚·代森联(百泰)WG和25.00%吡唑醚菌酯(凯润)EC防治苹果轮纹病、炭疽病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0.00%百泰WG、25.00%凯润EC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70.00%甲基托布津WP的防效相当;而储藏期百泰、凯润的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5.
6种杀菌剂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有效药剂,采用25%炭露EC等6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进行了田间小区和示范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发病初期按常用量喷施药剂1次,防治效果达62.92%~70.91%.25%炭露EC 1800倍液在小区和示范区试验中,1次施药防治效果均可达70%以上.可作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较好的药剂防治西瓜炭疽病,我们选择品润70%干悬浮剂(为保护性杀菌剂)和翠贝50%干悬浮剂(为治疗性杀菌剂)混配剂对西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西瓜的安全性进行试验,以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及使用方法,为今后大面积所作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柑桔炭疽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是防治柑桔炭疽病的优良药剂,2007~2008两年的田间约效试验表明,在柑桔(糖桔、贡柑)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6 000倍、5 000倍、4 000倍液各喷药3~4次,对柑桔叶部炭疽病的防效为52.28%~81.09%,对柑桔果实炭疽病的防效为60.54%~84.43%,其中4 000倍液的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选择6种不同药剂对南方早熟梨炭疽病防治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总结梨炭疽病防治经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药剂中,E组60%百泰1500倍液和A组43%戊唑醇2000倍液对梨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等级分别为叶(果)炭疽病88. 2%,89. 8%和85. 5%、87. 8%,其次是B组30%爱苗3000倍液和C组25%咪鲜腰15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是75%、77%和73. 5%、76. 5%,最后为D组10%世高1000倍液和F组80%大生M-45. 800倍液对梨炭疽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66. 4%、64. 7%和65. 1%、63. 8%。E组和A组与d组和F组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贵州芒果炭疽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芒果防治炭疽病的药剂筛选、药剂防治最佳浓度和最佳时间试验,探讨贵州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为贵州芒果推广和生产提供指导.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剂筛选上,噻霉酮的防治效果较好,甲基硫菌灵的效果次之;在防治炭疽病的最佳浓度筛选上,噻霉酮1 000倍液和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在防治芒果炭疽病的最佳时间筛选上,噻霉酮在叶片萌发时的防治效果较好,甲基硫菌灵在古铜色叶片时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24%螨危悬浮剂防治柑桔红蜘蛛示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红蜘蛛是柑桔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在广东柑桔主产区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有两个发生危害高峰.2007年4月和11月进行了新药剂24%螨危悬浮剂防治柑桔红蜘蛛大面积示范试验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24%螨危悬浮剂对柑桔红蜘蛛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而且对柑桔安全;施药后40d、50d,24%螨危悬浮剂5000倍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6%以上,而且气温越高效果越明显,持效性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尼索朗乳油2 000倍的防效,在每个柑桔红蜘蛛发生高峰前用药1次即可有效地控制整个红蜘蛛发生危害高峰期,而且对柑桔锈蜘蛛也有明显防治效果,值得在生产上在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柑橘炭疽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及抗药性菌株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WG)、45%咪鲜胺水乳剂(EW)和25%嘧菌酯悬浮剂(FW)5种杀菌剂对来自广东不同地区和不同柑橘品种的10个柑橘炭疽病菌菌株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对柑橘炭疽病菌具有最好的抑制效果,其次是苯醚甲环唑;所有供试菌株对嘧菌酯和代森锰锌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药性;不同地区的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菌株CCMZ035、CCMZ004、CCST003和CCST026对多菌灵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抗药性).因此,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可作为防治柑橘炭疽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2.
柑橘炭疽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柑橘炭疽病生防菌来源、生防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利用生防菌防治柑橘炭疽病存在对拮抗机制不完全了解、在实际应用中易受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防治效果不稳定等问题;用生物制剂替代传统的化学杀菌剂进行柑橘采后炭疽病害防治,并使生物制剂在商业上有效推广运用,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5种药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种药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能有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杀菌剂。[方法]测定了1%波尔多液、50%多菌灵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80%代森锰锌7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波尔多液和80%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达75.00%,50%多菌灵和75%百菌清的防效为69.14%;70%甲基硫菌灵的防效欠佳,仅为14.81%,与其他4种药剂存在极显著差异;1%波尔多液喷施后,药剂在叶片上的附着期长,防治效果最好。[结论]1%波尔多液是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测定14种杀菌剂的抑制活性,对抑制率达90%以上的杀菌剂进行毒力测定,根据室内测试结果将抑制效果较好的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苯醚·咪鲜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4种药剂对黑线炭疽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抑制率90%,EC50分别为0.079 9,3.567,55.470,370.340 mg·L-1;戊唑醇稀释3 000~4 000倍,苯醚·咪鲜胺稀释1 000~2 000倍,田间防效均达70%以上。这表明戊唑醇、苯醚·咪鲜胺对肿节风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无公害的防治柑橘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咪鲜胺、唑醚·代森联、甲基硫菌灵和丙森锌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室内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菌丝抑制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81,258,0066,497,1 55515和23798 μg·mL-1,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咪鲜胺和唑醚·代森联对该病孢子萌发EC50分别为093,1434,447和529 μg·mL-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咪鲜胺、丙森锌和唑醚·代森联在试验剂量下对炭疽病的防效在95%以上。综合室内外试验结果得知,嘧菌酯、咪鲜胺、丙森锌和唑醚·代森联是防治柑橘炭疽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6.
炭疽病是菜用大豆生产上发生的常见真菌性病害,破坏力强,发病时在豆荚表面形成黑色斑点,严重影响鲜荚外观商品性和品质,已成为我国菜用大豆生产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明确浙江省菜用大豆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本文对采集的菜用大豆炭疽病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基于柯赫氏法则分离到引起菜用大豆炭疽病的病原菌,并通过病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结合其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造成浙江省菜用大豆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筛选可以用于防控菜用大豆炭疽病的杀菌剂,测定了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平头炭疽菌Cts18和胶孢炭疽菌Cts22对生产中常用杀菌剂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敏感性,发现多菌灵对Cts18、Cts22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2.13 μg·mL-1和96.12 μg·mL-1,戊唑醇对Cts18、Cts22的EC50分别为0.27 μg·mL-1和0.63 μg·mL-1。结果表明,平头炭疽菌Cts18相比胶孢炭疽菌Cts22对多菌灵和戊唑醇更加敏感,其中戊唑醇可作为生产中防控菜用大豆炭疽病的杀菌剂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贵阳开阳县马坝葡萄园内葡萄炭疽病进行病原菌鉴定,葡萄炭疽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供生产上交替使用,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32%多菌灵WP和25%戊唑醇WP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分别为0.025 4μg/m L、0.231 0μg/m L;80%代森锰锌WG的抑菌作用最差,EC50值为231.621 8μg/m L。32%多菌灵WP和25%戊唑醇WP可进一步进行大田试验,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明报道了苎麻炭疽病防治的研究结果:头麻收获后,结合中耕复土,每亩施用石灰75公斤,防效达57.42%~76.98%。在供试的农药中,以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次之,瑞枯霉防效较差,拌种双的防效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以250~500倍液为宜。在当季苎麻生长初期(苗高30cm左右)应开始施药,此时炭疽病尚处于发病初期,以后每隔7~8天施用1次,每季麻以施用2~3次药即可获得理想效果。40%拌种双防治苎麻炭疽病,在大田防治示范中,与小区试验防效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大豆豆荚炭疽病有效杀菌剂的筛选与防治适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筛选有效防治大豆豆荚炭疽病的杀菌剂,并对最佳防治时期进行研究。试验比较了8种杀菌剂对大豆豆荚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防治该病害的有效杀菌剂以甲基托布津为首选,其次为施佳乐和好力克等。通过比较大豆始花期、盛花期和鼓粒期的防治效果,防效最好的是在始花期;在始花期、盛花期或鼓粒期的任何两个时期连防2次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只防1次的。在始花期与盛花期连续施药2次,防效超过95%。室内接种防治试验表明:当RH低于90%时,接种鼓粒期的豆荚喷与不喷甲基托布津都不发病;当RH为100%时,接种后24 h内喷甲基托布津,防效与对照不接菌无显著性差异,接种后48 h喷甲基托布津,防效显著低于对照不接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