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2009~2015年田间观测数据和以生产实际为基础,确定桔梗平均发育期,分析桔梗生长与气温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桔梗从播种到成熟的最适温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累积低温影响指数,测定了桔梗每个生育期的累积低温影响指数区间,从而为桔梗的生长发育提出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并进行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罗城县2008年1月底至2月上旬末和2011年1月2次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以及这2次天气过程的主要气象因素和天气特点,总结了其分布特点及造成的危害,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灾害气象的预警及应急响应的作用,以为降低低温冻灾害天气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蔗低温灾害减灾技术措施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08年1月12日至2月20日广西出现近50年没有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给广西的甘蔗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文章结合不同阶段甘蔗受灾情况调查分析,指出甘蔗低温灾害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灾害对甘蔗生产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受灾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减灾措施与建议,以利及时进行甘蔗受害评估和指导蔗农生产。  相似文献   

4.
王琪  廖玉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05-9907,9987
[目的]分析2008年湖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成因。[方法]基于基本气象观测资料,对2008年初发生在湖南的一次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致灾因子、地形及人类活动在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巨大灾害形成中的作用。[结果]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成湖南巨大灾害的原因是:致灾因子强度为历史罕见(较1954年还强);地形影响加剧了灾害发展;人类活动对灾害起着放大作用。此外,提出了通过提高极端天气的预测预警能力、加强气候可性行论证、加大自然灾害防御宣传力度等措施来减轻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程度。[结论]该研究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1月16日第一场雨雪开始到2月7日,四川经历了50~70年(个别地区100年)不遇的持续低温雨雪灾害.我们紧急组织省内具有代表性的柑桔产区建立逐日雪灾冻害统计调查机制,每天汇总并及时上报给国家柑桔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6.
信阳市大棚草莓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及防御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信阳大棚草莓生长期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及防御措施,利用信阳市气象局观测站气象资料和信阳市大棚草莓生长、产量主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草莓苗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阶段性干旱和高温,草莓苗定植后至盖棚膜前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高温干旱、热阵雨和暴雨,草莓棚覆盖薄膜后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低温冻害。通过分析,确立了大棚草莓生长期间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及防御对策。在品种和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草莓单产受棚内气象条件和棚外气象灾害的共同影响,总结出草莓生长期间的农业气象灾害及预警指标,可为信阳草莓生产期间开展气象专题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我区自2008年1月14日以来,受到持续一个多月的日均温度在10℃以下的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日气温降至1.8~4℃,时间之长,强度之大,历史罕见,致使我区以香蕉、菠萝、火龙果、荔枝、龙眼、柑桔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的正常生长开花座果受到严重影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冬、春柑桔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春季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冬季,而且冬季柑桔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远远高于环境温度,冬季柑桔的净光合速率(Pn)、Rubisco活性、RuBP再生速率、表观量子效率(AQY)、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下的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电子传递速率(ETR)较低,PSⅡ反应中心失活或破坏,细胞间隙CO2浓度与环境CO2浓度比值(Ci/Ca)、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较高.这些结果表明,柑桔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与环境温度变化相适应,冬季低温是限制柑桔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光合碳代谢和光化学反应受低温限制是冬季光合作用较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栽培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从温度、相对湿度、日照等气象要素,对栽培铁皮石斛生长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得出满足栽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适宜气象条件、致灾预警指标和防御措施。结果表明,大棚内外平均气温关系显著,大棚内离地面 30 cm处,铁皮石斛生长层的平均温度比淳安县安阳乡日头山自动气象站平均温度高2.3 ℃,相关系数为0.996。大棚栽培铁皮石斛茎伸长生长变化过程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气象条件对铁皮石斛的茎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茎增长量和生长过程的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试验大棚的平均相对湿度基本保持在80%以上,基本适宜铁皮石斛的生长。在日平均气温为24~30 ℃、日最高气温为27~35 ℃、日最低气温为20~26 ℃的条件下,铁皮石斛茎生长较快。生长高峰期出现时的日平均气温在27~29 ℃、日最高气温在32~34 ℃和日最低气温在24~26 ℃。根据淳安县多年气候资料和栽培铁皮石斛灾情资料,经田间调查、应用统计归纳方法,综合得出栽培铁皮石斛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分析了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发生规律,总结得出设施大棚栽培铁皮石斛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的预警指标,提出主要气象灾害的具体防御措施,以最大程度减轻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陈骥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2):102-103
茶叶喜温湿、耐阴且怕干旱和渍涝,温度、水分、光照及土壤条件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宁德市气候温润,光热丰富,丘陵茶园多云雾缭绕天气,都是有利于茶叶生长的气象条件,但早春低温霜冻、干旱及春季大风冰雹等灾害天气也极大危害茶叶生长。应加强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及时开展人工增雨(消雹)作业,帮助茶农积极应对灾害天气影响,为宁德市茶产业发展做好气象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1.
广西香蕉冻害后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自2008年1月14日以来受到持续一个多月的日均温度在10度以下的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时间之长,强度之大,历史罕见,致使我区香蕉、菠萝、火龙果、荔枝、龙眼、柑桔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的正常生长开花座果受到严重影响,造成重大损失。香蕉是广西受灾最严重的水果品种之一,未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12.
在年生长期中测定了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柑桔光合最适温和最适温下的光饱和光合速率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光合最适温与植株前10天所处的环境平均气温紧密相关,显示了柑桔光合机构所具有的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此外,还注意到柑桔光合作用对温度的响应在秋冬季比春夏季敏感.  相似文献   

13.
柑桔光合作用对环境温度的适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年生长期中测定了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柑桔光合最适温和最适温下的光饱和光合速率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光合最适温与植株前10天所处的环境平均气温紧密相关,显示了柑桔光合机构所具有的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此外,还注意到柑桔光合作用对温度的响应在秋冬季比春夏季敏感。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4~2014年茶园实际观测的茶树生长发育期,采用内插方法对固定观测点的茶树发育期进行订正,确定茶树平均生长发育期。通过对茶树春梢萌动到越冬冬眠不同发育期温度定量指标的研究,确定茶树生长期的最适温度上限、最适温度下限、最适温度上限极值、最适温度下限极值、受害温度、死亡温度,为静态分析茶树生长季中温度的影响程度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许昌1999—2008年10年的气象资料和吸浆虫资料为研究基础,通过分析许昌地区10年内吸浆虫的各个生育期:化蛹开始期、化蛹盛期、成虫开始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了吸浆虫气象预测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许昌小麦吸浆虫关键发育期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是温度和水分;吸浆虫越冬基数的大小,与上年冬(12月至次年1月)热量条件、9月平均最低气温和5月上旬降水量有关,低温限制吸浆虫越冬数量,降水多增加越冬基数,9月平均最低气温是预警越冬基数的首选因子;1月极端最低地温和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平均气温是发生面积前期和后期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初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安徽省81个气象台站1951~2008年逐日气温、降水和天气现象等气象资料,分析了2008年初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气候特征,并与历史大雪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初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是建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积雪最深、范围最大、灾情最重的一次雪灾,其中雨雪期间的连续低温日数、日平均最高气温、冰冻日数等要素达到历史极值。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水稻高温热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温热害是三峡库区水稻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从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生物学角度出发,筛选影响气象的主要因子(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建立水稻高温热害累积危害指数,结合天气预报,在动态监测水稻高温热害危害的同时,发布水稻的高温热害累积危害指数预警,对水稻防御高温热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油菜生育期气象指数等级及灾害预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2004—2012年金坛市气象局油菜试验田观测的生育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育苗移栽和直播栽培方式的不同导致油菜全生育期、播种期、苗期持续天数和气象要素出现较大差异,但对蕾薹期、开花期、成熟期影响较小;气象灾害对各生育期影响不同。(1)连阴雨主要影响苗期、蕾薹期、开花期;(2)寒潮主要影响苗期、蕾薹期;(3)暴雨在苗期和开花期偶有发生;(4)暴雪对苗期影响越来越大;(5)苗期低温冻害趋于严重,开花期低温影响趋小;(6)高温逼熟显著加重。利用SPSS软件中位数聚类法、专家调查法等,结合农业气象条件普查等,提出油菜生长需要的气象要素适宜与否区间及各生育期综合气象指数等级;通过气象灾害分析、灾情普查、专家指导等,得到不同气象灾害在各生育期的预警指标及综合预警等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上海奉贤区为例,采用1984~2008年单季晚稻产量、产量结构及苗情监测资料,结合同期气象灾害发生资料,列举和分析了各种气象灾害对单季晚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实例及成因。结果显示,水稻生长期间高温干旱,6~7月分蘖期低温,8~9月孕穗至抽穗期低温阴雨以及籽粒灌浆和成熟收割期遭遇暴雨、大风、热带气旋(台风)是单季晚稻生产中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这与单季晚稻产量或产量结构年际增减变化的状况相当吻合。最后,针对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频发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柳州市遭受了严重的持续低温冰冻灾害。2月18~20日,柳州市农业局会同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专家到三江县、融水县,对两县茶园受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此次灾害造成影响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评估与分析,提出了灾后柳州市茶叶恢复生产措施和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