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生育期对皖薯5号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为鲜食型甘薯在安徽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年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皖薯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3种不同种植密度(5.25万、6.75万和8.25万株/ha)和3种不同生育期(90、110和130 d)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的甘薯鲜薯产量、薯块干物率、薯干产量、淀粉产量及商品薯率等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种植密度和生育期对皖薯5号鲜薯产量、薯干产量、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均有明显影响.低种植密度下(5.25万株/ha)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随生育期延长而极显著增加(P<0.01,下同);中等种植密度下(6.75万株/ha)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在早期随生育期延长而极显著增加,后期增加则不显著(P>0.05,下同);高种植密度下(8.25万株/ha),鲜薯产量随生育期延长无明显增加趋势,而薯干产量、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在早期随生育期延长极显著增加,后期增加不显著.生育期为111和130 d时,皖薯5号的商品薯率在中等种植密度条件下最高,在高种植密度条件下最低.[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种植密度和延长生育期能提高甘薯产量,但过度提高种植密度和延长生育期并不利于提高甘薯产量.皖薯5号在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a、生育期130 d条件下可获得最高产量;在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a、生育期110 d时可接近最高产量并获得最高的商品薯率,此条件下有利于鲜薯提早上市,延长销售周期,获得更高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引进高淀粉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品种鄂薯9号、鄂薯6号、南薯88、商薯19和徐薯22,采用平行试验原理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旨在筛选适合于武陵山区种植的高淀粉甘薯品种。结果表明,在武陵山区气候条件下,鄂薯9号和商薯19间产量差异不明显,且商薯19薯干产量达到584.0 kg/667 m~2,鄂薯9号薯干产量达到578.0 kg/667 m~2,适合在武陵山区用作淀粉加工用薯,从而为该区域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不同钾肥用量对万薯5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钾肥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探求甘薯高产钾肥施用技术,本试验以万薯5号为材料,设计了6种钾肥用量水平,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产量和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肥用量对万薯5号的鲜薯产量、薯块干率和薯干产量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以450kg/hm2用量处理时甘薯产量最高,薯块干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不同有机肥对龙薯9号和龙薯7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有助于提高甘薯单株薯重、单株薯数、商品薯率和薯块干物率,增加甘薯产量,改善甘薯食味品质.不同有机肥处理间甘薯鲜产、干产存在显著差异.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当施复合肥262.5 kg/hm2、太丰有机肥3150 kg/hm2时,龙薯9号鲜薯产量为38.60 t/hm2,龙薯73产量为34.21 t/hm2,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本区甘薯氮肥科学施用水平,提效增质,试验以秦薯5号品种为材料(设5个施氮处理)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甘薯茎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秦薯5号在高肥力觩土下,每亩施纯氮7.5 kg时能较好地协调甘薯茎叶与地下块根的生长,鲜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玉溪市引进8个优良甘薯新品种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Ⅰ2-8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并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对引进甘薯品系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块根性状、薯数及大中薯数情况、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薯8号的产量较高,达3.61 t/667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开发利用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7.
在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低纬高原德宏开展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引进甘薯新品种潮薯1号,徐薯22,鄂薯4号,鄂薯5号,南薯88,苏薯8号,徐薯18,12-8,豫薯抗病1号,与PJ-1对照。经试验得出徐薯18、潮薯1号、12-8、鄂薯5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等一系列结论,为甘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鄂薯5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施钾肥使鄂薯5号光合势下降,但净同化率提高,从而促进鲜甘薯产量提高,同时降低茎中的淀粉含量,增加块根淀粉含量,使鄂薯5号生长后期功能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有效防止地上部旺长,促进生长中心向块根转移.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适合豫东地区自然条件的高产高淀粉型甘薯品种,在河南省商丘市进行了生产试验,并测定各品种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干物质量、淀粉率及主要病虫害抗性。结果表明:徐薯22、商薯19和金玉3种能源生产专用型甘薯品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条件,其淀粉含量比当地主栽品种豫薯9号提高10%左右,产量提高5%~10%。大力发展能源型甘薯种植能使农民增收,使用生物质能源可有效减轻大气污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淀粉型甘薯品种万薯5号和食用型品种万薯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不同干旱水分胁迫下对甘薯叶与根中生理特性变化情况及不同甘薯品种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受到干旱胁迫影响时,不论从甘薯根体积、鲜薯产量,还是甘薯生理特性变化情况都表明万薯10号比万薯5号耐旱性强;并且受干旱胁迫时在叶和根中甘薯POD、MDA以及Pro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MDA、Pro在叶与根中的变化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玉溪市红薯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I_2-8 8个优良甘薯新品种,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进行引种试验.对引进品种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块根性状、结薯数及大中薯数、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苏薯8号的产量最高,达54.15 t/h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开发利用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主栽甘薯品种病毒种类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2个甘薯主产区内3个甘薯主栽品种,共计39份样本甘薯病毒病采用硝酸纤维膜酶联免疫检测法(NCM-ELISA)检测。结果表明,39份测试甘薯样本中,1个样本感染了甘薯退绿病毒(SPCFV),检出率为2.56%;18个样本感染了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检出率为46.15%;4个样本感染了甘薯潜隐病毒(SPLV),检出率为10.26%;1个样本感染了甘薯G病毒(SPVG),检出率为2.56%。3个主栽甘薯品种中,鄂薯6号病毒检出率最高,为66.67%;其次为徐薯22,病毒检出率为45.45%;福薯18的病毒检出率为43.75%。不同产地甘薯主栽品种带毒状况调查表明,鄂州主产区病毒病种类最多,病毒检出率最高。在5种受测目标病毒中,SPFMV的发生和危害最为严重,其单个采样点的样本感染率最高为52.12%;其次为SPLV,单个采样点的样本感染率为20.00%。2个主产区检测样品均未检测到甘薯退绿矮化病毒(SPCSV),但并不意味SPCSV在2个主产区没有发生,因此有待进一步大范围调查验证。  相似文献   

13.
松针土栽培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鄂薯系列脱毒种薯为试验材料,测定各品种的产量和大、中、小薯率及植株地上部特征特性,选择适宜在松针土中播种的品种。结果表明,鄂薯8号、鄂薯7号和鄂薯3号的鲜产、单窝重较高,植株生育期较短,适宜在毕节地区松针土中播种。  相似文献   

14.
10个引进甘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对从省外引进的10个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金山57为对照,对各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鄂薯6号和湘薯75-55每667 m2薯干产量分别为600.5、639.5 kg,淀粉产量分别为392.0、431.3 kg,均高于对照,且增产均达显著水平,这两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作为高淀粉型品种在宁德市扩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5.
郭其茂  杨立明  林子龙  陈根辉  黄艳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79-12880,12897
利用2001 ~2010年福建省审定36个甘薯品种的亲本来源资料,研究福建甘薯审定品种采用亲本概况.结果表明,亲本材料的选用是良种选育的基础.其中,金山57、岩薯5号、岩粉1号、台引2号和广薯88-70是福建省甘薯新品种选育的常用亲本,采用这些常用亲本进行配组育种,经选育审定品种占福建省10年审定甘薯品种的2/3.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树龄对胡杨叶片水势与光合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个树龄(3 a、5 a)胡杨,分析叶水势和光合参数。【结果】(1)2种树龄胡杨在快速生长期内叶水势日进程总体上均呈“V”型,且树龄越小对应的胡杨光合能力越弱,叶水势越高;(2)树龄不同,其光合因子变化亦有所差异,其中5年生胡杨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显著高于3年生(P<0.05);(3)快速生长期2个树龄胡杨叶水势均与生理因子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均表现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光合作用减弱。【结论】2个树龄胡杨叶水势的变化因树龄不同而异,不同树龄胡杨光合日变化特征差异不显著。随着树龄的增加,胡杨光合能力提升,胡杨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生产力较高。  相似文献   

17.
甘薯机械化收获程度过低是阻碍中国甘薯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而农机农艺不配套则是导致无法很好地进行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主要通过对5个薯形大小不同的甘薯品种进行机械化收获试验,分析了甘薯的薯形和大小对甘薯机械化收获的影响.结果表明:‘徐紫薯5号’的机械化收获破损率最小,因此该品种更适合田间机械化收获.同时,在调查参试品种的薯形、破损率和明薯率后,发现甘薯的薯形与其破损率具有极显著线性关系,扁率越大其破损率越大,反之则破损率越小,但对薯块明薯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甘薯品种选育过程中,在考虑农艺性状的同时应当选择薯形扁率较小的品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解决夏薯苗期干旱的农艺措施,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烯效唑、缩节胺和生根粉浸根处理对根系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和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和缩节胺浸根处理显著降低甘薯各品种根系的根长和根表面积,而生根粉显著增加根系根长、降低根表面积;烯效唑显著提高各甘薯品种的根系平均直径和根系体积;缩节胺提高5个甘薯品种根系的POD活性,降低各甘薯品种根系的MDA质量摩尔浓度,而烯效唑和生根粉不同程度降低各甘薯品种根系的POD活性和MDA质量摩尔浓度;与烯效唑和缩节胺不同,生根粉提高全部供试甘薯品种根系中的SOD活性;3种调节剂处理均提高部分品种的根系活力,但仅提高部分品种根系中的ZR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各甘薯品种的GAs质量分数;烯效唑提高所有供试品种根系中的ABA质量分数,烯效唑和缩节胺显著提高部分供试品种根系中的IAA质量分数;而生根粉不同程度降低全部供试品种根系IAA质量分数。总之,3种调节剂对干旱条件下甘薯苗期根系的形态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内源激素水平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存在调节剂种类和甘薯品种之间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甘薯机械化收获程度过低是阻碍中国甘薯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而农机农艺不配套则是导致无法很好地进行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主要通过对5 个薯形大小不同的甘薯品种进行机械化收获试验,分析了甘薯的薯形和大小对甘薯机械化收获的影响。结果表明:‘徐紫薯5 号’的机械化收获破损率最小,因此该品种更适合田间机械化收获。同时,在调查参试品种的薯形、破损率和明薯率后,发现甘薯的薯形与其破损率具有极显著线性关系,扁率越大其破损率越大,反之则破损率越小,但对薯块明薯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甘薯品种选育过程中,在考虑农艺性状的同时应当选择薯形扁率较小的品系。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培养条件对甘薯芽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甘薯芽菜生产的专用甘薯品种,以24份甘薯品种为材料,通过采用暗培养发芽技术获取商用薯芽,并通过薯芽食味评价,鉴定参试品种薯芽品质的优劣;为确定薯芽的最佳栽培方法,以所选最佳品种为材料,在不同介质、光照和培养基等条件下,对薯芽生长特性和营养品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甘薯薯芽生长和品质均不同,其中‘金玉’被筛选成为最佳薯芽专用品种;在不同培养条件下,‘金玉’品种薯芽品质有显著差异;在暗培养条件下,采用自制培养基(LD)进行培养可获得最佳薯芽品质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