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广西笼养食蟹猴血液学特性和生化值。[方法]选用健康3~5岁的数量各50只的雌雄食蟹猴,采用常规方法测定15项血液常规值和14项血液生化值。[结果]雄性食蟹猴的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雌性食蟹猴﹙P<0.01);血红蛋白、血小板压值、淋巴细胞、白蛋白这4项测定指标中,雄性食蟹猴的测定值均高于雌性食蟹猴的测定值(P<0.05)。而雌性食蟹猴的谷丙转氨酶测定值则明显高于雄性食蟹猴的测定值(P<0.01)。其余21项血液指标测定值雌雄间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为灵长类动物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供中老年食蟹猴的体重及尿液指标的参考值。[方法]选取100只10~20岁食蟹猴,雄性21只,雌性79只,测定体重和尿肌酐、24 h尿液量、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尿液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等尿液指标,并进行性别间比较。[结果]雌雄动物体重有极显著差异(P<0.01);尿液指标中尿肌酐有显著差异(P<0.05),24 h尿液量、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尿液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提供了中老年食蟹猴体重和尿液指标的参考值,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黎宗强  曾素先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1):1423-1426
[目的]探讨食蟹猴精液低温保存液的最佳配方,为食蟹猴精液冷冻保存和品质鉴定奠定基础.[方法]测定生理温度(37℃)、常温( 15~25℃)和低温(0~5℃)3种状态下,食蟹猴精子在不同保存液中的存活时间及存活指数.[结果]生理温度(37℃)和常温( 15~25℃)下,食蟹猴精子在TALP液中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2.94±5.57和58.59±40.91 h,存活指数分别为4.88±1.97和24.48±17.94;而低温(0~5℃)下,食蟹猴精子在TRIS液添加20%蛋黄的保存液中存活时间及存活指数分别为596.00±83.35 h和283.05±49.4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结论]TRIS液添加20%蛋黄是食蟹猴精液低温(0~5℃)保存液的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4.
黎宗强 《广西农学报》2013,28(2):54-58,64
探索广西地区人工饲养的雌性食蟹猴在少年、青年和中年阶段睾酮和雌二醇分泌情况。使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测定血清中的睾酮、雌二醇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广西地区人工饲养的雌性食蟹猴少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间雌二醇分泌的量分别是38.81±21.57 pg/ml、76.09±56.23 pg/ml、64.37±39.48 pg/ml,分泌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青年组雌二醇分泌量大于中年组,少年组的含量最少。雌性食蟹猴少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间睾酮的分泌量分别是52.36±24.93 ng/ml,37.95±21.69 ng/ml、80.91±29.19 ng/ml,分泌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中年组分泌水平最高,青年组其次,少年组最少。  相似文献   

5.
以碳酸酐酶、腺苷脱氨酶、转铁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血浆酯酶、碱性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红细胞酯酶为llIL液蛋白标记,对恒河猴指明亚种(120只)和食蟹猴柬埔寨亚种(120只)2个群体的遗传多态性进行遗传俭测.结果表明:恒河猴和食蟹猴的多态性位点百分数、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625、2.80、0.549 0和0.750、2.83、0.378 9.恒河猴群体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食蟹猴群体具有中等的遗传多态性.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检验表明,2个群体均未明显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建立食蟹猴骨质疏松模型的可行性并评价阿仑膦酸钠(ALN)的治疗效果,将12只成年雌性食蟹猴随机分为卵巢切除(OVX)模型组、OVX阳性组、假手术(Sham)组。造模1个月后,OVX模型组和Sham组口服生理盐水(10 mL/周),OVX阳性组口服ALN(5 mg/周)。结果表明:OVX术后1个月,血清雌二醇(E2)水平较术前下降。OVX模型组血清骨代谢物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AL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I)明显高于OVX阳性组和Sham组(P0.01)。OVX模型组骨密度(BMD)明显低于OVX阳性组和Sham组(P0.01)。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显示OVX模型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数量均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增大,与OVX阳性组和Sha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X阳性组的松质骨骨强度参数明显低于OVX模型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雌性食蟹猴去卵巢后因雌激素降低导致的骨质疏松,与人类临床上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各项指标相符。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雌性食蟹猴去卵巢(OVX)后诱导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通过经阿仑膦酸钠治疗效果的评价验证。此模型为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机理、评价药物疗效等提供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oscovitine同期化供核细胞对食蟹猴—猪异种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为提高灵长类的核移植效率奠定基础.[方法]活体采集4岁雄性食蟹猴的耳组织,经组织块培养获得纯化的食蟹猴耳成纤维细胞,细胞经固定、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以不同同期化方法处理的食蟹猴耳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以体外成熟、去核的猪卵母细胞为受体细胞,利用电融合法构建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观察异种核移植重构胚胎的体外发育情况.[结果]以15 μmol/L Roscovitine处理食蟹猴耳成纤维细胞24、48、72 h获得的G0/G1期细胞比率分别为76.51%、89.69%和90.49%,其中处理48和72h的G0/G1期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饥饿、接触抑制72 h同期化获得的G0/G1期细胞比率分别为91.12%和90.46%.Roscovitine同期化处理食蟹猴耳成纤维细胞48 h可有效提高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重构胚胎的囊胚形成率(15.05%),显著高于血清饥饿同期化处理和接触抑制同期化处理的效果(P<0.05).[结论]Roscovitine可有效同期化食蟹猴耳成纤维细胞在G0/G1期,最终提高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重构胚胎的囊胚形成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广西人工饲养雄性食蟹猴在不同年龄段的睾酮分泌情况,为解决人工饲养食蟹猴的繁殖问题提供基础科研资料.[方法]以2岁11月龄(少年)、4岁2月龄(青年)、6岁10月龄(中年)3组健康雄性食蟹猴为研究对象,于秋冬季节(2008年10月22日~2009年3月6日)采集血样,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睾酮水平变化.[结果]广西人工饲养雄性食蟹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睾酮分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中年雄性食蟹猴(84.94±52.29 ng/mL)>青年雄性食蟹猴(72.44±20.13 ng/mL)>少年雄性食蟹猴(56.84±15.32 ng/mL).环境温度与雄性食蟹猴睾酮分泌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少年组0.77、青年组0.92、中年组0.75,其中,青年组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少年组和中年组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广西人工饲养雄性食蟹猴睾酮分泌水平因性功能年龄的改变而呈显著差异,环境温度仅是影响雄性食蟹猴睾酮水平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对食蟹猴精液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93-19895
[目的]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对食蟹猴精液进行分析,以揭示食蟹猴的精液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CASA系统对29例雄性食蟹猴精液样本进行分析。[结果]静态特性:食蟹猴的精子密度为(2 134.53±2 052.87)M/ml;活动精子密度为(1 955.36±1 939.59)M/ml,活动精子百分率为(88.79±9.09)%;前向运动精子密度为(1 263.98±1 271.13)M/ml,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为(59.58±16.43)%;快速相细胞百分率为(82.76±13.10)%。食蟹猴精子的平均路径速度为(133.78±58.22)μm/s,直线速度为(121.43±56.64)μm/s,曲线速度为(169.78±52.39)μm/s,精子头侧摆幅度为(4.19±0.72)μm,平均摆跨频率(鞭打次数)为(29.79±4.30)Hz,前向性为(84.62±5.46)%,直线性为(63.62±13.07)%。②食蟹猴精子的快速相浓度为(1 844.97±1 875.96)M/ml,百分率为(82.76±13.10)%;中等相浓度为(110.18±139.33)M/ml,百分率为(5.93±5.26)%;慢速相浓度为(85.74±144.32)M/ml,百分率为(3.62±2.90)%;静止相浓度为(93.99±72.85)M/ml,百分率为(7.69±8.20)%。食蟹猴精子的头长比为(61.93±4.4.14)%;头部面积为(7.33±1.22)μmsq。[结论]该研究为在人工饲养食蟹猴的繁殖实践中进行精液品质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食蟹猴的生殖激素分泌特点,对广西地区人工饲养的不同顺位的食蟹猴在少年、青年、中年的阶段做了雌二醇、睾酮分泌特性进行研究。【方法】试验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雌、雄食蟹猴血清雌二醇和睾酮浓度。【结果】广西地区人工饲养雌性食蟹猴在三个年龄段的不同顺位间雌二醇分泌水平没有随着个体顺位由高到低或者是由低到高而呈一致性的规律变化,顺位高与低没有影响雌二醇浓度;广西地区人工饲养雌性食蟹猴不同顺位间睾酮分泌水平顺位最高者,睾酮浓度也最高,但是顺位最低者,睾酮浓度并不是最低,而且睾酮浓度并没有随着个体顺位由高到低呈依次降低的一致性的变化;广西地区人工饲养雄性食蟹猴睾酮的分泌量在不同的顺位之间研究结果与雌性食蟹猴不同顺位间睾酮分泌水平变化规律一致。【结论】广西地区人工饲养雌、雄性食蟹猴在三个年龄段的不同顺位间雌二醇和睾酮分泌水平没有随着个体顺位由高到低或者是由低到高而呈一致性的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为食蟹猴异种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以食蟹猴和猪胎儿的耳部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猪MⅡ期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构建异种核移植重构胚,并从核移植融合/激活方式、培养液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结果]70枚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中,有49枚分裂(70.0%),与猪同种核移植胚胎的分裂率(76.6%)无显著差异;使用微卫星引物D15S823对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进行遗传学鉴定,均能扩增获得D15S823条带(350 bp);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融合后1h的染色体早熟凝集率(24.2%)显著低于猪同种核移植胚胎(44.7%)和猪孤雌激活胚胎(100.0%),通过使用无Ca2+融合液能够显著提高染色体早熟凝集率(48.2%);在PZM-3、HECM-10和HECM-10+10% FBS 3种培养液中,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的分裂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食蟹猴体细胞核能够在猪MⅡ期去核卵母细胞胞质中发生核重塑,并发育到8-细胞阶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为食蟹猴异种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以食蟹猴和猪胎儿的耳部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猪MⅡ期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构建异种核移植重构胚,并从核移植融合/激活方式、培养液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结果]70枚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中,有49枚分裂(70.0%),与猪同种核移植胚胎的分裂率(76.6%)无显著差异;使用微卫星引物D15S823对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进行遗传学鉴定,均能扩增获得D15S823条带(350 bp);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融合后1h的染色体早熟凝集率(24.2%)显著低于猪同种核移植胚胎(44.7%)和猪孤雌激活胚胎(100.0%),通过使用无Ca2+融合液能够显著提高染色体早熟凝集率(48.2%);在PZM-3、HECM-10和HECM-10+10% FBS 3种培养液中,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的分裂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食蟹猴体细胞核能够在猪MⅡ期去核卵母细胞胞质中发生核重塑,并发育到8-细胞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运用商品化人类精子无卵黄冷冻液SpermCryoTM All-round冷冻保存食蟹猴精子的方法,比较了快速(-435℃/min)、中速(-183℃/min)和慢速(-69℃/min)的降温速率以及不同冷冻平衡时间(10和30 min)对食蟹猴精子冷冻保存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液氮上方冷冻平衡10 min对食蟹猴精子的复苏活力显著高于30 min.用快速和中速冷冻速率保存的精子的复苏活力较高,冻存精子的复苏活力明显高于慢速冷冻速率保存的精子.该研究建立和优化的SpermCryo无卵黄冷冻液冷冻保存食蟹猴精子的方法,可简单快速完成精子的冷冻保存,并获得较高的冷冻复苏存活率.该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灵长类动物精子冷冻损伤的机制和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西某大型养猴场饲养的野生猕猴(Macaca mulatta)和食蟹猴(M.fascicularis)专供医药和出口作实验动物之用,野生猴从驯养、繁殖到出口,除防制人畜共患病外,还需要经过寄生虫的净化处理.猴只调进场和调出场时都需经过驱虫:用速灭杀丁(溴氰菊酯)0.1%药浴灭虱和螨等外寄生虫,并进行体内药物驱虫,以达到净化体内外寄生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笼养雌性食蟹猴配种后生殖激素的变化水平。[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食蟹猴配种后血清雌二醇(E1)、孕酮(P)和催乳素(PRL)的水平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在配种后1~60d孕酮的含量缓慢降低,第60天降到最低水平(0.22±0.06)ng/ml,其后缓慢上升。第105天出现一个大的峰值,为(1.15±0.12)ng/ml,峰值过后浓度呈下降趋势,整个测定时期的平均值为(0.66±0.08)ng/ml。雌二醇的含量除了在第75天有一个较大的峰值[(86.92±18.54)pg/ml]外一直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在第120天后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整个测定时期的平均值为(35.16±5.12)pg/ml。催乳素的含量在配种后1~90d稳步上升,第90天出现一个小的峰值,为(99.62±44.56)IU/ml。第105天后含量上升较快,催乳素在整个测定时期的平均值为(103.64±37.36)IU/ml。[结论]该研究为采用食蟹猴作为动物模型探讨不孕不育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区黄鳝性别与体长及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洞庭湖周边水域不同季节1 183尾野生黄鳝进行体重、体长测量及性腺观察鉴定.统计分析结果:黄鳝体长29 cm左右为I龄组,42 cm左右为Ⅱ龄组,49 cm左右为Ⅲ龄组,56 cm左右为Ⅳ龄组;雄性频率最高了,出现在5月(20.0%),其次为8月(16.7%),再次为4月05.4%)和3月15.3%);雌性平均体长为(28.4±5.9)cm,间性平均体长为(35.6±6.3)cm,雄性平均体长为(39.8±8.1)cm;体长25~30 cm的雌性与间性比为l:0.034,初步认为体长30 cm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体长30~50 cm是雌雄间体出现的高峰,50~60 cm是雄鳝出现的高峰;体长40 cm以下雌性占多数,50 cm以上雄性占多数,体重15 g以下几乎全为雌性(占99.2%),但有极个别的雌雄间体和雄性出现,体重15~25 g的雌性与间性比为l:O.067,初步认为体重25 g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体重25~55 g是雌雄间体出现的高峰,体重150 g以上仍有部分雌性个体;黄鳝人工繁殖选择野生黄鳝体重65 g以下,体长40 cm以下,可基本保证雌鳝占大部分;黄鳝体重65 g以上,体长50 cm以上,可基本保证雄鳝占大部分.  相似文献   

17.
实验食蟹猴饲养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蟹猴的人工养殖近十多年来发展迅速,由于食蟹猴作为实验动物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促使国内外非人灵长类动物场相继建立,但有关的饲养繁殖报道尚属不多,我场自1991年引进食蟹猴以来,已有多年的饲养繁殖经验,现将有关情况作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18.
黎宗强  曾素先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1):1423-1426
【目的】探讨食蟹猴精液低温保存液的最佳配方,为食蟹猴精液冷冻保存和品质鉴定奠定基础。【方法】测定生理温度(37℃)、常温(15~25℃)和低温(0~5℃)3种状态下,食蟹猴精子在不同保存液中的存活时间及存活指数。【结果】生理温度(37℃)和常温(15~25℃)下,食蟹猴精子在TALP液中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2.94±5.57和58.59±40.91 h,存活指数分别为4.88±1.97和24.48±17.94;而低温(0~5℃)下,食蟹猴精子在TRIS液添加20%蛋黄的保存液中存活时间及存活指数分别为596.00±83.35 h和283.05±49.4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结论】TRIS液添加20%蛋黄是食蟹猴精液低温(0~5℃)保存液的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养殖环境对锈斑蟳人工繁殖及其仔蟹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养殖密度试验、饵料试验及其遮蔽物试验。结果表明,(1)锈斑蟳仔蟹各阶段体重随着饲养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第二阶段D2组仔蟹的体重最大,150只/m2的养殖密度可以保证仔蟹正常发育;(2)生物饵料饲养组锈斑蟳仔蟹体重最低,锈斑蟳仔蟹体重最高的为混合饲料喂养组,锈斑蟳仔蟹壳宽和壳长最低的为生物饵料喂养组,锈斑蟳仔蟹存活率与仔蟹培育阶段时间成反比;(3)不同遮蔽物试验组之间锈斑蟳仔蟹体重具有明显差异。S1组以及S3组锈斑蟳仔蟹体重较高。无遮蔽物情况下,锈斑蟳体重最低。  相似文献   

20.
对2012~2015年食蟹猴群体BV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提出综合控制措施,旨在为制订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食蟹猴群体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