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越来越匮乏的形势下,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的深刻内涵,结合绿水资源的含义,具体研究了水土保持在保护水资源方面的价值估算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在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计算晋江西溪流域4种绿水管理措施的效益和成本,为西溪流域生态治理提供新的参考模式,为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提供借鉴。[方法]以晋江西溪流域为研究区,运用SWAT模型对石陇、梯田、等高耕作、地表覆盖4种绿水管理措施进行了情景模拟,计算了4种措施在增加绿水、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农业增收等方面的效益,并对每种措施进行了效益成本分析。[结果](1)石陇、梯田、等高耕作3种绿水管理措施的效益成本比分别为19.52,13.03,6.98,都远大于1,非常适合在西溪流域推广应用,3种措施的平均效益成本比为10.18。流域实施3种措施的年均成本为3.97×10~6元,年均效益为4.05×10~7元。(2)地表覆盖的效益成本比仅为0.63,目前不适合在研究区推广应用。[结论]石陇、梯田、等高耕作的环境与经济效益较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今后应进一步探索降低地表覆盖成本的技术,同时辅以适当的政府补贴,以利于该绿水管理措施在研究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干旱少雨是影响陕西残塬沟壑区生态经济林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结果的主要因子。为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营林效益,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的实施,于2009—2012年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开展了以蓄水保水为中心的生态经济林抗旱营造技术研究,总结出了具有陕西残塬沟壑区特点的以蓄水保水为中心,以隔带反坡水平沟整地和配套抗旱造林技术为主要措施的经营体系和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了前期干旱缺水对造林及树体生长的影响,为生态经济林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系统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对水资源系统安全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资源系统的概念,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及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进行了评价指标和各层分系统之间的权重计算,避免了权重计算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在水资源系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对水资源系统安全影响的计算评价方法,为评价水土保持对水资源系统安全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晋江西溪流域绿水蓝水资源量估算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SWAT模型计算了东南沿海晋江西溪流域的绿水蓝水资源量。对西溪流域绿水蓝水的组成和时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西溪流域与中国北方两流域在绿水占水资源比例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西溪流域1973—1979年绿水蓝水资源总量是传统水资源量的1.6倍;(2)绿水蓝水的年内分布特点为汛期最高,冬季最低,且绿水流是绿水的主要组成部分;(3)由于气候湿润、干燥度指数较小等原因,晋江西溪流域水资源以蓝水为主,约为绿水资源量的1.8倍;但也表明即使在南方地区,绿水资源仍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阐述了水土流失区为改善生存条件优先使用水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在减少河流泥沙、调节径流、改善水质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河川径流的影响,肯定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正面效应,指出了生态用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对水资源量与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界定了水土保持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效应的概念;采用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模型),以黄河流域的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为例,对水土保持的水资源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水土保持使广义水资源量增加72.6亿m3,增幅27.1%,使狭义水资源量减少9.0亿m3,减幅14.4%,使狭义水资源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即地表水资源量减小、不重复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增加。以北京市为例定量分析了水土流失区域综合治理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说明,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治非点源污染,保护水源水质,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内布设的不同边坡防护措施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6年18个径流小区28次侵蚀性降雨量和各小区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边坡防护措施小区的保水减沙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边坡防护措施小区相对裸露小区(对照)具有显著的保水减沙效益;在坡比1∶1.5的护坡措施小区中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护坡方式保水减沙效果较好,坡比1∶2的护坡措施小区中等高绿篱埂护坡保水减沙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略论水土保持措施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边缘科学,各项措施的实施已为西北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农业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着重从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分析,以阐明水土保持措施在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建设中对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8—2012年,定西市安定区在青石项目区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0.68 km2,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年减少土壤流失量53.59万t,保水能力增加134.24万m3。项目区结合"景观廊道效应"理论,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原来"五子登科"治理模式上突出"五个转变",呈现出梯度化拓扑镶嵌的生态景观格局。经过5年的综合治理,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生物种类趋于多样化,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内涵与研究领域问题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中水土保持条目的定义说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内涵及范畴。指出:水土保持的内涵是山丘区及风沙区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保持科学的研究范畴包括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规划、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水土保持管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等。还提出了近期需要特别重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论水土、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在论述水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生态的概念,认为植被与水土不可分割的整体观念是水土生态的重要特征。同时,对水土生态保持的含义作了新的定义,并将水土生态保持划分为四大类型,即生态型、自然型、生产型、建设型。从水土生态的高度,从源头上、要素的联系中去认识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一种主动的、有机的、整体的水土保持观念,是水土保持认识观的深化和发展,将使水土生态保持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实施传统水土保持措施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水源区的土地资源,但由于忽视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随着治理的深入,流域内径流量减少幅度增加,影响了对受水区的供水量。为了保证水源区对受水区的供水量,对传统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改进、采取新型水土保持措施已成为增加受水区输水量、改善水源区生态的现实选择。基于对水源区传统水土保持措施局限性的分析,得出传统水土保持措施并不适宜大中型城市的水源区治理,并初步探讨了水源区新型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内容及其具体的措施配置。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未来地表水资源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据《全国水土保持建设规划》 ,2 0 0 1~ 2 0 5 0年 ,黄土高原将新增基本农田12 45万hm2 、骨干坝 2万座、林草地 2 965万hm2 。水土保持措施将对地表水资源量产生重大影响 ,林草措施年减少径流量2 2 2 3亿m3 ,水平梯田年拦蓄径流量 3 7 4亿m3 ,坝地年拦蓄 60 0 0万m3 。水土保持措施将给黄河下游年减少 7~ 8亿t泥沙 ,但也要年减少约 60亿m3 径流量。介绍了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以生态足迹为内核,综合考虑人口、GDP等因子所构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具有可操作性强、计算公式简单、评价结果明了等优点,用于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是十分简洁有效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甲积峪流域在水土保持治理前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值由1999年的0.113增长到2004年的0.374,说明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显著。但该流域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应切实加以解决:仍然存在生态赤字,草地资源赤字极大;资源利用效率太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仍然很弱。  相似文献   

16.
影响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开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对水土流失治理投入的不足,水土保持管理组织必须转变观念,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充分利用,以保障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进行。水土保持项目可开发利用的社会资源包括财力资源、物资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水土保持项目可用于交换的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考虑到资源主体的差异与资源类型,可将社会资源的利用方式分为资金募集、志愿者招募以及与企业的合作。水土保持项目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包括与交易关联的推广、共同主题的联合推广、授权或许可、信托以及BOT等。  相似文献   

17.
红壤丘陵区坡改梯的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坡耕地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现状,对比分析了坡改梯以后的水土保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坡改梯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效果,并且其保土效果要优于保水效果;而在同样坡改梯的情况下,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结合,又能极大地提高保水保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补偿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土保持补偿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水土保持补偿是指对水土保持功能的直接补偿,而广义的水土保持补偿还应包括对水土保持贡献者和利益受损者的经济补偿。运用外部性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法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对实行水土保持补偿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总结我国水土保持补偿实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建立我国水土保持补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循环是自然界水体的自然规律,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任何破坏水循环机理的因素都将阻碍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相反,有利于水循环机理的因素都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这里从水循环机理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的内在联系,分析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的辩证关系,进一步阐述水土保持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开发建设项目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土流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水土保持法》要求,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验收之前,必须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的验收,因此水土保持永久措施基本上都能完成,但通常对于造成更多水土流失的施工期重视不够,没采取有效的临时综合防治措施,从而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针对该问题,作者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宜长段为例,对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系统阐述了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为高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