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虾工厂化养殖的系统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虾工厂化养殖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有限水体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依托一定的养殖工程和水处理设施作为技术支撑,融合无公害生产的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养殖。文章就构建对虾工厂化养殖平台中的各系统环节及该种生产模式的概况作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半滑舌鳎的工厂化养殖规模在本市逐年增大,利用地热井水养殖节约了大量能源。工厂化养殖就是通过室内养殖设施,人工调控养殖环境条件,进行水泥池流水高密度精养,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工厂化养殖设施主要包括养殖车间、供水系统和配套的辅助设施等,  相似文献   

3.
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鱼系统的基础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鹰  杨红生  张福绥 《水产科学》2004,23(12):36-38
近年来,由于水域环境污染,养殖病害频发,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强调必须摆脱当前粗放经营型、资源依赖性的水产生产方式,在此背景下,高效、节水、高密度、对环境污染小的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方式日益引起关注。封闭式养殖系统的关键技术是水处理,核心是快速去除水溶性有害物和增氧技术。本文讨论了工厂化养殖系统设计中氨氮、硝酸盐、溶解氧收支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舟山市水产养殖部门为探索海岛地区多种模式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于2002年有选择性地扶持养殖大户开展南美白对虾高密度精养,帮助构建工厂化标准虾池并全过程指导养殖生产。现将其中主要示范点定海区旭旺养殖场3年(2003~2005年)南美白对虾工厂化集约养殖的有关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予以推介及研讨。  相似文献   

5.
水质的科学调控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中十分重要,在实际生产中,虽然都知道科学调控水质的重要性,但并不是都能做到,因为科学调控水质的依据是对养殖水体的理化因子进行检测,而不能凭经验,更不能盲目地进行。本文作者结合亲身的实践经验,针对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中需要检测的主要理化因子和主要水质调控方法进行讨论,以供养殖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利用先进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与设施进行的全封闭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具有节水、节地、节能、环保等优点。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调控。以下就陆基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金鳟作为一种新兴的名贵养殖品种,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试验采取利用地下井水,室内工厂化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方式进行,经过近8个月的时间,在480平方米的养殖池塘中,共生产成鱼16吨,平均规格达到357.4g/尾,成活率为90%,获取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金鳟的高密度养殖探讨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情报》1975,(2):25-27
日本《养殖》杂志1974年9月号刊登一篇工厂化养鳗的试验报道,题为“向高密度养鳗挑战”,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养鳖水质与鳖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工健 《内陆水产》1995,(11):21-22
工厂化养鳖水质与鳖病防治随着工厂化养鳖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往往注重于饲料和养殖方法的提高,忽视了水质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至鳖病频发,给养鳖业带来本可避免的重大损失。本文谨就工厂化高密度养鳖的水质环境与鳖疾病的发生关系作点探讨.一、不良水质所引起的鳖病...  相似文献   

10.
如果水源充足并且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相对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来说,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罗非鱼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养殖的效益也较为可观。在水质条件能持续保持良好的情况下,罗非鱼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过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人工增氧(充气)和频繁或连续地换水,以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氧气和清除水中的废物。养殖用水使用后直接排放掉的称之为流水养殖系统,养殖用水通过过滤后再次循环使用的称为循环养殖系统。  相似文献   

11.
本项目组于2004年至2007年间在工厂化养鱼车间成功进行了美洲鲥鱼的商品鱼养殖,总结出如下养殖经验,以供参考。一、养鱼设施要求高密度条件下,美洲鲥鱼通常集群摄食,且对周  相似文献   

12.
工厂化养殖对虾近年来发展迅猛,养殖品种主要是南美白对虾。其操作方法与普通池或高位池有较大区别,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正常养殖可收获对虾5~6千克/米2。政府部门把工厂化养殖对虾作为一种科技创新模式来大力推广,有人甚至宣称要掀起新的养殖革命。工厂化养殖对虾实行高密度精养,投资成本高,如果操作不当,会损失惨重,风险较大。工厂化养殖对虾放苗密度为普通池的十多倍或更高,水质调控要求高。养殖密度大,虾池的投饵量、残饵、排泄物等必然增加,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水质易恶化。虾池设置有池底排污管、充氧管来调控水质…  相似文献   

13.
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的工厂化高密度养殖,需大量投喂配合饵料,残饵、粪便溶于水中,对养殖水环境造成污染,危害养殖对象的健康生长。而广谱抗生素杀死或抑制了敏感细菌而保留了耐药的致病菌,更增加了养殖动物感染病菌的机会,残留在生物体内的抗生素,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将有益菌添加剂应用于工厂化养殖中,既可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又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补充营养成分,改善养殖动物胃肠道有益菌群,达到生态防治病害的目的。本试验将益生菌应用于大菱鲆的工厂化养殖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针对我国近年出现的工厂化养鱼热潮,探讨今后发展工厂化养殖的技术和思路,特于今年7月份在山东省荣成举办了首期“全国海水工厂化养殖与管理专题研修培训班”,内容包括海水鱼、鲍和海参和工厂化养殖。本文综合报告了我国工厂化养殖概况、研修成果和今后的对策与建议,对我国今后工厂化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天津是国内工厂化海水养殖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近几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地下水的限采以及环保部门对养殖尾水排放的严格控制,海水工厂化养殖面临新的挑战。天津海水养殖发展一直受到土地和海水资源短缺因素的制约,天津海岸线为浅滩泥底潮汐带,海水比较浑浊,且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排放以及渤海和黄海较低的海水交换率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天津的气温变化大,适合室外露天养殖的时间短,但天津周边鲜活海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其丰富的地热资源及盐田卤水条件,促进了天津集约化的工厂化海水养殖的发展。回顾了天津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工厂化养殖设施装备的主要特点,分析、提出了海水工厂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星鳗(Astroconger myriaster)俗称绵鳝、绵连鱼,是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东海的广温、广盐性经济鱼类。一般成鱼体长40-60 cm,体重150~ 500 g,体表光滑,腹面白色,背面灰褐色,体侧、头部具有白点。目前,一些地区的工厂化养殖车间出现缺水问题,不再适合鲽鲆鱼类的高密度养殖。为充分利用已有的工厂化养鱼车间,并提供新的工厂化养殖对象,我们利用本地区星鳗鱼苗充足的优势,在日照市石臼街道金家沟村工厂化养鱼车间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控制大菱鲆养殖成本的技术,采用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和液氧高密度养殖模式进行了生产试验,在4 100 m2规模的养殖条件下,放养16万尾平均规格为6.7 g的鱼苗,饲养360 d。试验结果:在整个养殖期,大菱鲆的成活率达95.6 %,饲料系数达0.87,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养殖利润108万元。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养殖技术,加强管理,控制养殖成本,可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8.
臭氧消毒是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水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论述了臭氧制造、水中溶解及水中溶解浓度的检测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一些作用和应用特性。介绍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消毒杀菌、氧化有机物、凝聚悬浮物、除臭与除色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为工厂化养鱼实用技术模式研究中的一个试验专题 ,主要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对鱼体生长特性进行观测 ,并提出适宜的投放密度、养殖周期及养殖系统中理化因子对鱼体生长的影响。试验于 2 0 0 2年 5月至 7月。经过 60d(天 )工厂化养殖试验 ,罗非鱼产量 78.2kg/m3,淡水白鲳产量 82 .2kg/m3。产生经济效益 ,罗非鱼为 96.77元 /m3,淡水白鲳为 44.84元 /m3。1 材料和方法1 .1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本试验采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利用曝气、沉淀、过滤、生物净化等手段迅速去除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和饵料残渣 ,使水体得到净化并重复使用 …  相似文献   

20.
任华 《河北渔业》2011,(10):45-46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因其高度集约化、水质相对容易控制等优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养殖成本的控制在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管理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探讨了影响工厂化养殖成本过高的因素,提出了降低工厂化养殖成本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