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盐碱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三个寒地粳稻品种和不同盐碱度盐碱土进行盆栽试验,探讨了盐碱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土壤盐碱度的增加,水稻生育期延迟、分蘖数下降,每穴有效穗数、成穗率与千粒重呈明显降低趋势,且品种间差异较大;方差分析表明,盐碱胁迫下水稻减产主要是通过降低每穴穗数、成穗率与千粒重来实现的,轻度盐碱胁迫下耐盐碱品种吉玉粳、绥粳5产量降幅较小,而中度和重度盐碱胁迫下产量则极显著下降,而对照品种松粳6各处理间产量差异均极显著。因此,寒地盐碱稻作区水稻生产,应以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成穗率、千粒重为目标,选择盐碱度适宜的盐碱地和耐盐碱性较强的寒地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2.
对北方不同熟期类型的14个水稻品种进行耐苏打盐碱胁迫鉴定,了解水稻生长发育对苏打盐碱胁迫的阈值反应。结果表明,pH>9.6时,水稻存活率开始下降;在pH7.59.6范围内,水稻虽然能够正常抽穗结实,但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加,各农艺性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将各形态指标受抑制率50%时的pH值作为耐苏打盐碱形态阈值,叶面积指数、产量、单株茎蘖数要先于存活率、株高发生阈值反应,说明用形态指标的变化来确定水稻的耐盐碱性存在不确定性。将产量抑制率为50%时的pH值定义为该品种的耐盐碱pH产量阈值,水稻品种(系)耐盐碱pH阈值介于8.99.6范围内,水稻虽然能够正常抽穗结实,但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加,各农艺性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将各形态指标受抑制率50%时的pH值作为耐苏打盐碱形态阈值,叶面积指数、产量、单株茎蘖数要先于存活率、株高发生阈值反应,说明用形态指标的变化来确定水稻的耐盐碱性存在不确定性。将产量抑制率为50%时的pH值定义为该品种的耐盐碱pH产量阈值,水稻品种(系)耐盐碱pH阈值介于8.99.6之间。  相似文献   

3.
植物耐盐碱性的研究(一):水稻耐盐性与耐碱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模拟盐碱池对水稻品种在分蘖盛期和孕穗期的耐盐和耐碱性,以及耐盐碱性的鉴定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的耐盐性与耐碱性之间的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标准。水稻品种在分蘖盛期和孕穗期对盐碱敏感,且品种间耐盐碱性差异显著,水稻分蘖数,株高和单茎绿叶数的抑制率可作为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4.
东北粳稻芽期耐盐碱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耐盐碱水稻品种,以东北三省耐盐碱性不同的40份粳稻为试验材料,在3个盐碱胁迫处理(25、50、75 mmol?L‐1 NaHCO3)下进行芽期耐盐碱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盐碱胁迫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间表现耐盐碱程度不同;在不同盐碱胁迫处理下,随着盐碱处理浓度的增加,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率、芽长、根数、根长、干重呈下降趋势.通过试验筛选出长白10号、通88‐7、农大3号、富源4号和通育318共5个耐盐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系).  相似文献   

5.
盐碱胁迫对2个工业大麻品种的影响及其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本地品种火麻一号和引进品种格列西亚为研究对象,采用根箱法,通过配制不同梯度盐碱土进行外源胁迫,在苗期、快速生长期、花期和工艺成熟期定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重度盐碱环境下,工业大麻不能生长,火麻一号能在轻度和中度盐碱环境中生长,而格列西亚仅能在轻度盐碱环境中生长;火麻一号在轻度盐碱环境中的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在中度盐碱环境中的;同时,火麻一号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强于格列西亚。可见,不同品种工业大麻的盐碱耐受性不同。  相似文献   

6.
从沙地柏根中分离到1株根际促生菌,并对其特征进行鉴定。为明确其功能,以水稻为试验材料,用梯度Na2CO3模拟盐碱胁迫,研究该菌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在盐碱地中研究该菌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1)该菌为杆状,菌落呈白色,革兰氏阳性,长约2 667 nm,宽约906.7 nm,16S rDNA测序表明,其属于耐寒短杆菌属,命名为SDB5 (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 SDB5)。菌体内生长素含量为 356.90 ng/g,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异戊烯基腺苷和异戊烯基腺嘌呤,含量分别为2.13 ng/g和48.57 ng/g。该菌能在0~1 mol/L的NaCl或pH 6~11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盐碱复合胁迫与上述单独胁迫结果类似,说明SDB5菌有耐盐碱能力。(2)在梯度Na2CO3模拟盐碱胁迫下,该菌能使水稻种子萌发率提高 15.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90%、95%和73%,说明SDB5菌能提高水稻的耐盐碱性。(3)在土壤含盐量0.22%、pH 8.4的盐碱地上,该菌能使水稻出苗率提高20%,穗基直径增粗48%,穗长增加12.4%,根长增加43%,根面积增加34.8%,根体积增加25.7%,说明SDB5菌能促进水稻的生长;穗实粒数显著增加,理论产量增加18.2%。综上,耐寒短杆菌SDB5可以提高水稻的种子萌发率及植株耐盐碱性,并在轻度盐碱地中使水稻的生长势增强,产量提高,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选用2003—2005年参加吉林省水稻中早熟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的57份品种(系),在吉林省大安市盐碱程度较重的水田进行了水稻耐盐碱品种(系)筛选试验,并参照3年吉林省区域试验产量性状结果,对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分析。3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耐盐碱性存在明显的品种(系)间差异,筛选出延317、九02GA2、长52-8、吉2003G19、吉农大30、吉生202等水稻耐盐碱新品系。盐碱环境对水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影响不大,但盐碱环境使水稻每穗的实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从而降低了水稻的产量。因此,在盐碱地水稻生产上要注重孕穗期和灌浆期的水肥调控。  相似文献   

8.
选用需水较多的中浙优1号、甬优9号2个水稻品种和需水较少的中旱221、中旱3号2个旱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浅水层(0 k Pa)、轻度土壤水分胁迫(-20 k Pa)、中度土壤水分胁迫(-40 k Pa)3种土壤水分处理下,比较水稻、旱稻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单株生物量等产量性状以及叶片角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鞘长度、节间长度、节间粗度、节间壁厚、株高等生理生态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程度越重,水稻、旱稻的单株生物量均减少,穗长性状表现比较稳定,叶片长度、宽度、厚度均下降,其中叶片长度变化差异显著;水稻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鞘长度、节间粗度、节间壁厚均大于旱稻;品种间叶鞘长差异显著,水分处理间稻的节间宽度差异显著。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叶片长度来判断稻作品种的抗旱性强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滨海盐碱地通过不同盐碱程度下种植不同棉花品种植株生长发育、光合性状及产量构成评价,探讨挖掘品种耐盐性提高滨海盐碱地产量的可能途径以及栽培策略。[方法]在中度(3.0~4.0g·kg-1)和重度盐碱棉田(4.0~6.0g·kg-1),选用杂交棉、早熟棉和中熟棉各4个品种,调查出苗率,植株性状、光合生理性状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结果]除产量形成期杂交棉和早熟棉产品器官数,3种特性品种出苗率、植株光合生理性状和产量中度均优于重度盐碱棉田。早熟棉较杂交棉植株性状生育早期高6.2%~19.7%,叶绿素含量和单叶光合速率高5.5%~18.2%,叶面积高43.1%~57.1%;产量形成期株高和果枝数低0.4%~5.1%,产品器官数低12.6%~30.4%,光合生理性状低2.6%~18.7%,中熟棉较早熟棉的植株性状和光合生理性状均明显较低。皮棉产量中度盐碱棉田中熟棉最高(1 000kg·hm-2),重度盐碱棉田早熟棉最高(≈1 000kg·hm-2)。[结论]杂交棉应采取措施增加出苗率并加强前期管理;中熟棉应并运用水肥等措施促进其尽早开花成铃。  相似文献   

10.
筛选耐盐碱水稻材料,分析了盐碱胁迫对宁夏水稻出芽的影响,为宁夏盐碱地水稻栽培与育种提供技术支持。以前期筛选的4份萌发期耐盐碱水稻材料为研究对象,设置清水为对照,采用盐碱土、盐碱水、清水不同比例混合胁迫处理,调查其芽长与根长。结果表明:4个品种(系)在不同盐碱条件下发芽速度和发根速度表现差别明显。其中宁粳47号对盐碱胁迫表现较为不敏感,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清水条件下生长速度快,在盐碱条件下依次减慢。吉粳105和12K-24对盐碱胁迫较敏感,在不同盐碱胁迫下,芽长和根长生长速度基本不变,芽长和根长最短。11X-8在盐碱胁迫下芽长和根长生长速度比清水处理快,似有喜盐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2004-2008年审定水稻品种产量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2004-2008年审定推广的43个水稻品种在5个主要产量性状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大的是穗长和每穗粒数,其次株高和产量,千粒重最小,说明穗长和每穗粒数在品种间差异大;模糊聚类分析表明,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不很大,绝大部分品种遗传背景较近,这也是黑龙江省水稻产量育种难以得到突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辣椒在开花坐果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选用辣椒品种软皮2307为材料,设置对照组(CK,田间持水量75%~80%)、轻度干旱(LD,田间持水量55%~60%)、中度干旱(MD,田间持水量40%~45%)、重度干旱(SD,田间持水量30%~35%)4个处理,考察胁迫0、7、14、21 d时辣椒的株高、茎粗、光合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辣椒株高、茎粗都随胁迫程度的加剧与胁迫时间的延长增加量逐渐减少,MD与SD处理在胁迫14 d时茎粗增加量显著下降,胁迫14、21 d时株高略有下降;净光合速率(Photo)、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辣椒产量都随干旱胁迫的程度的加剧而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在轻度干旱胁迫时呈下降趋势,在中度与重度干旱胁迫14、21 d时表现为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中度与重度干旱胁迫14 d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丙二醛含量(MDA)在干旱胁迫前期增加较缓,干旱胁迫中后期增幅较大,且与胁迫时间呈正相关。通过盆栽模拟干旱表明,辣椒植株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可以维持基本生长需求,可为后续辣椒种植及抗旱...  相似文献   

13.
松嫩平原盐碱土盐碱胁迫对水稻分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盐碱度对水稻分蘖数、分蘖前期和分蘖末期干物质积累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推迟了一次分蘖的时间,降低了水稻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约50%。随盐碱胁迫加强,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趋势为轻度>对照>中度>重度,产量的变化趋势为对照>轻度>中度>重度。  相似文献   

14.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研究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以成熟期植株倾斜角度代表的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第1伸长节间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基部茎秆粗度、厚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株高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施氮对水稻群体倒伏具有重要影响。就产量来说,最高产群体一般出现在750kg/hm2的中肥区。研究认为,通过降低第1和第2伸长节间长度,适当加强茎秆基部物理性状的强度、降低穗位、增加穗长和穗颈长度等,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倒性,使倒伏与株高和生物产量的矛盾在更高产水平上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滩涂盐碱地区大麦植株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对大麦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通径分析,结合大麦生长发育特点,确定了影响大麦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第一节间长第二节间长单株有效穗数总穗数成穗率株高茎粗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0.934)、总穗数(0.893)、株高(0.820)、成穗率(0.764)和第二节间长(0.762),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入选的6个因子(茎粗、第一节间长、穗长、总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大麦产量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0.954;通径分析表明株高、成穗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正效应最大。在滩涂盐碱地区大麦高产栽培中,建议优先选择植株高、籽粒大而饱满的品种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水稻品种粤香占在9 000 kg/hm2的条件下收获指数达到0.6以上,比普通品种提高约0.1.以粤香占为材料、七丝占(收获指数为0.4)为对照进行水稻收获指数相关性状研究,结果表明:获得高收获指数不是仅靠增加单株产量,而要在增加单株产量的同时适当增加抽穗前植株高度使茎叶重达到一定的程度,同时使始穗期后物质运输主要贡献在穗部,而非茎长增量;收获指数遗传力极低,表现为典型的数量性状特点,各收获指数有关性状间关系十分复杂,茎长增量、始穗株高和成熟株高也许可作为间接影响收获指数的要素.  相似文献   

17.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1,自引:2,他引:89  
研究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以成熟期植株倾斜角度代表抗倒伏能力,倾斜角度与茎秆第一伸长节间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基部茎秆粗度、厚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株高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施氮对水稻群体倒伏具有重要影响,最高产群体一般出现在750kg·hm-2的中肥区。研究认为通过减少第一和第二伸长节间长度,适当加强茎秆基部物理性状的强度,降低穗位,增加穗长和穗颈长度等,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倒性,使倒伏与株高和生物产量的矛盾在更高产水平上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8.
土壤盐碱度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盐碱地利用效率,实现小麦盐碱土壤的精准栽培,本研究是在不同盐碱度土壤条件下研究所选用的5个品种(系)生育时期、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结果表明:随土壤盐碱度上升,小麦主要性状受负面影响程度普遍加大;多数检测性状存在依赖于盐碱度的反应特性,即在轻度、中度盐碱度条件下,品种(系)的性状盐碱耐受性或者反应特性并不一致,有必要根据盐碱度差异进行栽培管理。轻度盐碱条件下,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穗数,穗数受到最大分蘖、成穗效率的影响;中度盐碱条件下,穗数和籽粒粒重均显著影响产量,粒重主要受到籽粒饱满度的影响。轻度盐碱土壤中适宜种植多穗型、中大穗型小麦;中度盐碱土壤中应以多穗型为主。在盐碱土壤小麦栽培过程中,针对不同盐碱条件下小麦品种(系)的表现,采用相应栽培措施,弥补性状发育缺陷,可以提高小麦产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盐碱化的土壤对水稻生育性状的影响。本文选用耐盐碱长白9号和盐碱土(PH7.47-9.90)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法,进行分组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大,水稻叶片面积指数也相应变小;导致整个生育期相应延长。在土壤盐碱化胁迫下,水稻分裂数、穗长、麦穗粒数等等都受了严重的抑制,从而导致水稻减产。含盐碱程度越大,水稻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20.
朱家骝  严中琪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0):1913-1915
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国内引进32个耐盐碱品种(系),进行水稻耐盐碱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水稻耐盐碱性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筛选出甬优12、桂晶丝苗、甬优1540、玉香油占等4个耐盐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