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三酚和间苯三酚四组分体系同时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按正交设计表L9(34)配制9组不同浓度组成的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三酚和间苯三酚标准混合溶液,弱酸性条件下,波长240~290 nm,每隔1 nm测定四组分体系的吸光度,建立偏最小二乘法测定四组分的校正模型,同时测定模拟混合样和水样中四组分的含量.[结果]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三酚和间苯三酚四组分在模拟混合样中绝大部分分析结果的相对预报误差(RPEs)在允许范围内.[结论]偏最小二乘法测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三酚和间苯三酚四组分,测量体系稳定,结果可靠,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果蔬中2,4-二氯苯氧乙酸、乙萘酚、乙氧基喹、对苯基苯酚、联苯醚和苯甲醇同时测定的气-质联用法.[方法]样品用丙酮-乙酸乙酯(V/V=50/50)超声萃取,脱水,浓缩定容,经GC/MS分析.[结果]测定中6种组分分离良好并排除了样品中杂质峰的干扰,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0.7;~94.7;,相对标准偏差为2.11 ;~4.25 ;;检出限50~80 μg/L.[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作为测定果蔬中防腐杀菌剂的仲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贵阳市渔洞峡河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方法]采集贵阳市渔洞峡水样共计9份,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其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渔洞峡河水中硝酸盐含量为2.5 ~3.1 mg/L,亚硝酸盐含量为0.002~0.006 mg/L.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渔洞峡河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Ⅱ类饮用水源限值.[结论]该研究为水资源污染的科学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生物絮团技术对彭泽鲫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为生物絮团技术在鲫鱼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设生物絮团组和对照组,生物絮团组通过添加葡萄糖控制碳氮比(C/N)为20:1,对照组仅投喂配合饲料.试验周期60 d,期间每隔6d测定一次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试验结束后测定彭泽鲫的生长指标.[结果]生物絮团组彭泽鲫的终末均重、个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蛋白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饵料系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养殖水质方面,从整个养殖周期来看,生物絮团组的氨氮浓度相对较稳定,维持在1.00 mg/L左右;亚硝酸盐氮浓度变化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硝酸盐氮浓度也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10.00 mg/L以下.[结论]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彭泽鲫养殖中可有效改善水质,并可促进彭泽鲫生长和提高饵料利用效率,实现饵料蛋白的二次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氮和磷营养盐对广东鲂仔鱼的毒性.[方法]采用磷酸盐、亚硝酸盐、氨氮和硝酸盐对广东鲂仔鱼进行毒性试验,分析氮和磷营养盐对广东鲂仔鱼生长的影响.[结果]当磷酸盐浓度高于0.4 mg/L、亚硝酸盐浓度高于0.07 mg/L、氨氮浓度高于0.15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广东鲂仔鱼的致死作用逐渐增大.当硝酸盐浓度为0— 22 mg/L时,对广东鲂仔鱼的致死作用不明显,在0— 22 mg/L浓度范围内广东鲂仔鱼的致死率不会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论]高氮磷营养盐浓度会影响广东鲂仔鱼的存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组建流动分析模块,并用于检测烟草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方法]收集可用材料、配件组装模块,然后对样品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检测,确定其重复性、回收率、检测限,以验证模块可用性。[结果]通过反复改进组装模块,对多个烟草样品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分别测定多次,测定模块重复性,结果RSD〈2.92%;向样品中加入标准溶液测定回收率,回收率为97.2%~104.9%。[结论]组装模块能够满足烟草及烟草制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检测需要,节省了新购仪器的费用,同时提高了现有仪器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羽毛藻作为养殖池塘生物过滤器对海水养殖废水的净化作用。[方法]通过在石斑鱼养殖废水中接种适量羽毛藻藻体,测定其对养殖废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吸收效果。[结果]羽毛藻对氨氮、硝酸盐的去除率作用较强,第5天对氨氮的吸收率可达97.5%,第2天对硝酸盐氮的吸收率可达96.7%,对于磷酸盐的吸收不明显,通过对氨氮和硝酸盐氮的吸收作用可以将水体中亚硝酸盐氮浓度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结论]羽毛藻对氨氮、硝酸盐的去除作用较强,可将羽毛藻作为养殖废中水处理接种藻体的一个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8.
凤凰茶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邱贺媛  严赞开  黄瑞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27-15828
[目的]研究凤凰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为凤凰茶的安全饮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区生产的3批21个茶叶样品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结果表明,3批茶叶21个样品中,硝酸盐的含量在1445.01—4623.99mg/kg,含量最低的是第1批茶发酵4h后的样品,含量最高的是第3批茶叶中的成品茶;亚硝酸盐含量在3.56~6.87mg/kg,含量最低的是第1批茶样发酵6h后的样品,含量最高的是第2批茶叶中的成品茶。[结论]不同茶园的茶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有较大差别,海拔1200m茶园茶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低,海拔10m左右茶园茶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同一茶园不同采收时间茶叶随时间延长硝酸盐含量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差别不大;硝酸盐含量随发酵时间不同变化不大,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时间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银耳汤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银耳样品经纯水蒸煮提取,3%乙酸沉淀蛋白质后,低温离心,上清液依次过C_(18)小柱、Ag柱、Na柱,经滤膜过滤净化后,由电导检测器检测样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硝酸盐(以NO_3~-计)和亚硝酸盐(以NO_2~-计)分别在0.2~2.0和0.02~0.20 m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9 6。该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出限分别为0.4和0.2 mg/kg,硝酸盐的回收率为89.8%~96.1%,亚硝酸盐的回收率为85.1%~95.3%。[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银耳汤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对维持池塘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探讨罗非鱼高密度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的碳氮代谢特征与季节变化规律.[方法]在养殖季采集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样品,检测底泥中的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和总氮含量,并通过Biolog-ECO平板技术分析底泥微生物对含氮碳源、含磷碳源和只含碳的碳源代谢的平均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