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玄参浙玄1号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玄参新品种浙玄1号不同栽培密度、不同氮磷钾肥配比、不同药剂防治白绢病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玄参适宜种植密度为40 cm×30 cm(8.25万穴·hm-2)或40 cm×40 cm(6.00万穴·hm-2);肥料施用以N 270 kg·hm-2,P2O5 270 kg·hm-2,K2O 150 kg·hm-2为宜,在施好氮、钾肥的基础上,增施磷肥能促进早期根系形成和生长,增加根粗度、长度和每穴根数,提高产量。玄参白绢病防效以50%异菌脲悬浮剂1 000倍液为好。  相似文献   

2.
互助县高位水地油菜最佳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助县高位水地春油菜采用3414平衡施肥试验设计,分析N、P、K营养元素之间的肥料效应,得出肥料效应方程和最佳施肥量.推荐该地区油菜施肥量分别为N:114kg·hm-2,P2O5:60.6kg·hm-2,K2O:18kg·hm-2.此时的最高产量为4185kg·hm-2.  相似文献   

3.
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的配施对加工番茄的产量影响,结果表明:T3(N 300kg·hm-2P2O5210kg·hm-2K2O 150kg·hm-2)、T5(N 300kg·hm-2P2O5105kg·hm-2K2O75 kg·hm-2)、的肥料配比及施用量适合于加工番茄的高产,产量分别达到111360 kg·hm-2、111450 kg·hm-2,但从经济效益分析T5的经济效益最好,每公顷比对照CK(N Okg·hm-2P2O50kg·hm-2K2O0 kg·hm-2)净增收2487元.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镁锌混合施用对油菜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解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需肥特性,采用混合均匀设计,以中油杂11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肥料配比对油菜子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寻优探讨最优肥料组合.结果表明,5种肥料与单位面积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回归方程显著性概率分别达到0.039 3,0.043 7.不同肥料时产油量的影响顺序为N(x1)>P2>P5(x2)>Zn(x5)>K2O(x3)>MgO(x4),对蛋白质产量的影响顺序为Zn(x5>N(x1)>K2O(x3)>P2O5(x2)>MgO(x4).获得产油量≥1 206 kg·hm-2和蛋白质产量≥604 kg·hm-2的适宜施肥量为氮243.14~245.26 kg·hm-2、磷153.84~154.56 kg·hm-2、钾130.66~132.38 kg·hm2、镁8.45~8.73 kg·hm-2、锌4.00~4.16 kg·hm-2.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泉州市短葶山麦冬施肥的田间试验结果和分析数据为依据,经过多年试验资料的归类,建立福建省短葶山麦冬的肥料效应数学模型,提出短葶山麦冬的施肥模型,得出科学施肥方案:N 330kg.hm-2,P2O554kg.hm-2,K2O 270kg.hm-2。  相似文献   

6.
肥料运筹和覆膜对小麦营养特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优质小麦贵农18号为材料,设计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分析了肥料对覆膜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对覆膜小麦植株氮、磷、钾素和籽粒产量、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等施肥条件下,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覆膜小麦植株氮、磷、钾素含量都随之增加,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相同施肥用量前提下,前氮后移喷施能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高达10.4%,植株氮、磷、钾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P2O5 135 kg·hm-2、K2O 135 kg·hm-2,氮肥施肥量为N 270 kg·hm-2,且于前期一次性施肥是实现覆膜小麦超高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马铃薯的合理栽培模式,在青海省乐都县开展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田间试验,其中,农户模式N和P2O5肥料用量分别为238.5和345.0 kg·hm-2,不施钾肥,春季露地人工播种;现有模式中N,P2O5和K2O肥料用量分别为240.0,210.0和150.0 kg·hm-2,春季人工起垄覆膜、播种;创新模式中N,P2O5和K2O肥料用量分别为180.0,157.5和112.5 kg·hm-2,春季机械起垄覆膜、播种,对比不同模式下马铃薯产量、养分含量及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创新模式中马铃薯产量与经济效益最高,产量达35 670 kg·hm-2,毛收入52 078元·hm-2,与农户模式间差异显著;创新模式中作物养分积累量最高,且合理施肥促进了氮磷钾向块茎的转移,提高了养分利用率,氮磷钾的偏生产力也较高,尤其是磷和钾,超过了200 kg·kg-1。综合来看,该创新模式是适合青海浅山地区马铃薯种植栽培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对荞麦种子产量的二次回归方程,研究不同肥料配施方案对荞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肥料作用效果强弱依次为:磷肥有机肥钾肥氮肥;适当增施磷肥对荞麦产量有显著提高;氮肥与钾肥、磷肥与有机肥配施有正交互作用,均可显著促进荞麦增产。N、P2O5、K2O和有机肥的最适配比为7∶1∶3∶1 088。最适施肥量为:N为447.75~512.25 kg·hm-2、P2O5为70.8~75 kg·hm-2、K2O为209.85~240.15 kg·hm-2、有机肥为76 752~82 656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永定区烟后稻氮磷钾施肥效应与肥料利用率,结合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在坎市镇清溪村和大溪乡大溪村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全肥区处理化肥用量投入N 150 kg·hm-2、P2 O543.5 kg·hm-2、K2 O 100.5 kg·hm-2时烟后稻整体经济性状表现最佳,稻谷和稻草产量最高,稻谷产量比缺氮、缺...  相似文献   

10.
在互助县台子乡进行旱地种植蚕豆增施钾肥试验研究,为山旱地蚕豆高产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施N、P肥基础上增施钾肥,能够提高蚕豆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蚕豆产量达到3017-4212kg·hm-2,增产13.8%-39.6%,新增收益1251-3402元·hm-2,产投比达到2.2-6.0∶1。钾肥对产量的效应符合"抛物线"肥料效应方程y=-0.075x2+19.187x+2936.9,(y=产量,x=施K2O量)。该试验条件下,K2O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127kg·hm-2,蚕豆最高产量可达4164kg·hm-2;考虑肥料成本和蚕豆价格,蚕豆的最大利润施钾量为K2O 113.7kg·hm-2。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干旱区农业发展新途径,研究在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3P2K2(N 326.25kg·hm-2,P2O5138kg·hm-2,K2O 90kg·hm-2)处理下马铃薯株高、大(中)薯数、单株薯重明显提高,小薯数明显降低。在N3P2K2处理下马铃薯产量达到最高,达61 516kg·hm-2。施氮量217.50kg·hm-2处理下,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9.31%;施磷量69kg·hm-2处理下,磷肥利用率最高为16.09%;施钾量45kg·hm-2处理下,钾肥利用率最高为64.67%。N3P2K2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达到了80.17kg·hm-2·mm-1。  相似文献   

12.
硅、钾、镁配比施用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设计对硅钾镁三元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硅、钾、镁合理配施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光合特性.(2)本试验条件下,合理配施硅、钾、镁肥最高理论产量可达17602.5 kg·hm-2,相应的SiO2、K2O、MgO的用量为11.25,82.8,29.2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理论产量为17592 kg·hm-2相应的SiO2、K2O、MgO施肥量为9.6,82.8,29.25 kg·hm-2.(3)三种肥料中,钾肥最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千粒重和平方米穗数,对水稻产量的贡献最大,镁肥次之,硅肥对水稻产量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13.
为指导黔西北山区麦田的科学施肥,在毕节市海子街镇红堰村通过"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小麦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氮磷钾肥配施能够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达到6 193kg·hm-2,比不施肥时提高55.49%;2)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施磷和钾肥虽然能够提高小麦产量,但是增产效果不显著;3)小麦的最大产量施肥量为纯氮107.38kg·hm-2、P2O598.70kg·hm-2、K2O 85.11kg·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3414"试验,确定甬优12在高肥力水平下的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N 379.2 kg·hm-2,P2O5136.35 kg·hm-2,K2O 181.2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351.3 kg·hm-2,P2O5135.15 kg·hm-2,K2O180 kg·hm-2。  相似文献   

15.
高效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水稻专用肥配方,以水稻为供试作物,在建三江研究所试验地进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研制的高效硅肥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不仅促进了水稻植株的提前成熟,增加了抗倒伏能力,而且提高了叶绿素含量。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籽粒的充实,降低了空秕率,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中硅肥Ⅰ(基肥施用高效硅肥225kg·hm-2,追返青肥30kgN·hm-2,追穗肥30kgN·hm-2+30kg K2O·hm-2)和硅肥Ⅱ(基肥施用高效硅肥375kg·hm-2,追返青肥16kgN·hm-2,追穗肥24kgN·hm-2+24kg K2O·hm-2)两个处理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14.5%和10.1%。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地区西红花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索长三角地区西红花栽培的高产关键技术,更好地指导生产.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球处理方式、不同肥料配比及栽种时间、种植密度和球茎大小等因素对西红花生产和球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适种球处理方式为整球茎保留膜质鳞片并去除多余侧芽;肥料施用以N450 kg·hm-2,P2O5 225 kg·hm-2和K2O 225 kg·hm-2为宜;栽植选用大球茎,最适种植密度为10 cm×10 cm,最佳栽种时间为11月下旬至12月初,采用精细管理,可获得较高的球茎产量.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配施对红小豆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磷、钾配施对红小豆产量的影响,同时建立氮、磷、钾用量与红小豆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本区域内红小豆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三因素对红小豆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通过方程模拟寻优得出,红小豆单产大于2 050 kg·hm-2的氮、磷、钾优化组合方案为:N 68.9~85.3 kg·hm-2,P2O85.5~102.4 kg·hm-2,K2O 46.3~64.0 kg·hm-2,其比例为N∶P2O5∶K2O=1∶1.22∶0.72。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完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庆安县水稻主产区黑土和草甸黑土水稻高产优质适宜的氮磷钾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产条件下,庆安县水稻氮磷钾适宜用量为:N 100~150 kg·hm-2、P2O5 60~90 kg·hm-2、K2O 75~125 kg·hm-2,氮磷钾适宜比例为1.7 ∶ 1 ∶ 1.3.在高产条件下,水稻氮磷钾适宜用量为:N100~200 kg·hm-2、P2O5 60~90 kg·hm-2、K2O 75~125 kg·hm-2,氮磷钾适宜比例为2.5∶1∶1.3.从产量和品质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庆安县水稻施肥氮、磷、钾的适宜用量为N 100~150 kg·hm-2,P2O5 60~90 kg·hm-2,K2O 75~125 kg·hm-2为宜,过高或过低对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磷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合理地施用磷肥,通过施用不同数量磷肥研究其对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对大豆株高和叶绿素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盛花期和鼓粒期,NP3K(N 10.13kg·hm-2,P2O577.63kg·hm-2,K2O 60kg·hm-2)和NP2K(N 10.13kg·hm-2,P2O551.75kg·hm-2,K2O 60kg·hm-2)处理与NP1K(N 10.13kg·hm-2,P2O525.88kg·hm-2,K2O 60kg·hm-2)处理相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盛花期根瘤数和根瘤干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固氮酶活性NP2K处理最强,能够显著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得到较高的产量,并改善大豆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20.
双季晚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浙江省义乌市双季晚稻中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显示,从谷物产量和肥料投入回报率综合评价,以N2P2K2(N 229.5 kg·hm-2,P 45.0 kg·hm-2,K 112.5 kg·hm-2)和N2P3K2(N 229.5 kg·hm-2,P67.5 kg·hm-2,K 112.5 kg.hm-2)配方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