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马度米星铵对克氏原鳌虾肝胰腺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方法]将192尾成年雄性克氏原鳌虾(体质量21 g左右)随机分为4组(每组48尾)。除对照组外,各处理组的克氏原螯虾分别采用低剂量(0.7 mg·L~(-1))、中剂量(3.5 mg·L~(-1))和高剂量(7.0 mg·L~(-1))的马度米星铵连续药浴给药28 d。分别在给药后7、14、21和28 d每个处理处死12尾克氏原鳌虾,取其肝胰腺,制备微粒体后,测定细胞色素P450(CYP_(450))、细胞色素b5(CYP b5)含量,Ⅰ相药物代谢酶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活性、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活性和苯胺-4-羟化酶(AH)活性以及Ⅱ相药物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N-乙酰基转移酶(NAT)的活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CYP_(450)、gst、CYP b5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28 d内,7.0 mg·L~(-1)处理组各时间段CYP_(450)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CYP b5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7.0 mg·L~(-1)处理组的Ⅰ相药物代谢酶ERND、APND、AH活性和Ⅱ相药物代谢酶GST、UGT和N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3.5 mg·L~(-1)处理组的ERND、UGT和NAT活性显著升高(P0.05),0.7 mg·L~(-1)处理组ERND活性显著升高(P0.05);马度米星铵对肝胰腺药物代谢酶相关的gst、CYP_(450)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CYP b5基因除7 d显著上调外(P0.05),其余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马度米星铵可以诱导克氏原鳌虾肝胰腺药物代谢酶,其中ERND和GST对马度米星铵较敏感,可以作为早期马度米星铵污染水体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鲫鱼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对马度米星铵的响应。[方法]采用半静态染毒法,分别设置0.112、0.224和0.448 mg·L~(-1)马度米星铵处理组和助溶剂对照组,在染毒后7、14、21和28 d,测定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 1A(CYP1A)、3A(CYP3A)及4T(CYP4T)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测定7-乙氧基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苯胺-4-羟化酶(AH)、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NCCR)的活性及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含量;通过体外肝微粒体孵育法评价马度米星铵对CYP1A活性的影响。[结果]马度米星铵对CYP1A、CYP3A和CYP4T mRNA表达水平有一定诱导作用;0.448 mg·L~(-1)马度米星铵组CYP450含量在染毒后14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224和0.448 mg·L~(-1)马度米星铵组APND和NCCR活性在染毒后14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224和0.448 mg·L~(-1)马度米星铵组EROD活性在染毒后14和21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马度米星铵组ERN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各染毒组的AH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体外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马度米星铵对CYP1A活性的抑制作用小于25%。[结论]马度米星铵对鲫鱼肝微粒体CYP1A活性无影响;马度米星铵对ERND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与CYP3A的转录水平无关;ERND对马度米星铵较为敏感,适合作为马度米星铵污染水体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是细胞色素P450 3A(CYP3A)依赖的酶类,可通过测定该酶催化代谢产物甲醛的量来反映其活性,从而评价CYP3A活性的高低。以草鱼肝细胞系(GCL)为模型,红霉素为底物,采用Nash比色法检测ERND产物甲醛含量,Lowry比色法测定细胞蛋白含量,建立鱼类细胞中CYP3A活性的简便检测方法。研究表明,底物以0.4 mmol/L作用60 m in后进行检测较为合适。细胞样品中ERND产物甲醛平均回收率为78.80%±4.37%,平均日内精密度为2.80%±1.40%,平均日间精密度为3.91%±1.45%,通过计算探针酶ERND活性可为鱼类细胞CYP3A活性的评价提供简便可靠的方法,从而为鱼类药物代谢酶体外诱导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是细胞色素P450 3A(CYP3A)依赖的酶类,可通过测定该酶催化代谢产物甲醛的量来反映其活性,从而评价CYP3A活性的高低。以草鱼肝细胞系(GCL)为模型,红霉素为底物,采用Nash比色法检测ERND产物甲醛含量,Lowry比色法测定细胞蛋白含量,建立鱼类细胞中CYP3A活性的简便检测方法。研究表明,底物以0.4 mmol/L作用60 m in后进行检测较为合适。细胞样品中ERND产物甲醛平均回收率为78.80%±4.37%,平均日内精密度为2.80%±1.40%,平均日间精密度为3.91%±1.45%,通过计算探针酶ERND活性可为鱼类细胞CYP3A活性的评价提供简便可靠的方法,从而为鱼类药物代谢酶体外诱导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人工感染猪链球菌对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猪链球菌感染对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个感染组,后者分别人工感染猪链球菌2型强毒力株HA9801和弱毒力株SS2-H,于感染不同时间测定小鼠体内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感染HA9801菌株的小鼠,细胞色素P450(CytP450)、细胞色素b5(Cytb5)、NADP-细胞色素C还原酶(NCCD)活性从第3日开始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第10日时降至最低(NCCD于第5天时最低),第15日时活性有所增强,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活性从第5日开始极显著地降低(P<0.01),变化趋势与CytP450、Cytb5相似;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ND)活性虽有变化,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苯胺-4-羟化酶(AH)活性在第10日时开始极显著地下降(P<0.01),第15日时稍有上升。感染SS2-H的小鼠,CytP450、Cytb5的活性从第5日开始显著降低(P<0.05),第10日降至最低;NCCD、ERND和AH活性第10日时显著降低(P<0.05),而AND活性在感染期间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HA9801感染组与SS2-H感染组小鼠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H-S-T)活性从感染后第3日开始即显著(P<0.05)降低。HA9801感染组与SS2-H感染组比较,CytP450、Cytb5活性在感染前期均有极显著(第3日、第5日)差异(P<0.01),而在感染后期,差异不显著(P>0.05)。微粒体蛋白浓度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猪链球菌感染可调节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CytP450、Cytb5、NCCD、ERND、AH和GSH-S-T活性,故在感染期间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时,应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避免药物毒性反应产生,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6.
选取40日龄依莎公鸡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 mL/kg,PB组:每日腹腔注射苯巴比妥80 mg/kg。连续处理5 d后,进行体外肝微粒体酶活性测定和体内探针药物安替比林(AP)消除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PB组的肝脏指数、肝微粒体蛋白含量和细胞色素P450含量、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ND)、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和苯胺羟化酶(AH)的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安替比林消除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苯巴比妥对鸡肝微粒体CYP450具有明显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注射不同密度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于注射后6,12,18,48,72h测定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结果表明:5×107cell.mL-1,5×108cell.mL-1组血淋巴中CAT活性均有升高趋势,其中5×108cell.mL-1组在18h极显著增加(P≤0.01),24h显著增加(P≤0.05)。5×108cell.mL-1组SOD活性最初表现为抑制,在12h和18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h后明显升高,5×107cell.mL-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肝脏中ALP活性在18h与对照组相比,5×108cell.mL-1组极显著升高(P≤0.01),5×107cell.mL-1组显著升高(P≤0.05)。注射后ACP活性有明显升高的趋势,5×108cell.mL-1组在12h和18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注射后24h5×107cell.mL-1,5×108cell.mL-1组活性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8.
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试验共设6个组,在各组饵料中高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依次为每千克体重0mg(对照组)、600.0mg(试验Ⅰ组)、800.0nag(试验Ⅱ组)、1000.0mg(试验Ⅲ组)、1200.0mg(试验Ⅳ组)和1400.0mg(试验Ⅴ组)。投喂30d后,从每组中各取10只中华鳖幼鳖采血,测定了中华鳖幼鳖血液中自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和补体活性;另从每组分别取30只中华鳖幼鳖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方法行人工感染,检测其抗病力。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中华鳖幼鳖血液中自细胞的吞噬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Ⅰ和第Ⅱ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试验Ⅲ、Ⅳ组和Ⅴ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Ⅱ、Ⅲ、Ⅳ和第Ⅴ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补体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第1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投喂高活性干酵母能增强中华鳖幼鳖对人工感染A.hydrvphila活菌的抵抗力。研究结果证明在中华鳖幼鳖饵料中添加高活性干酵母的量以每千克体重1200.0mg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揭示多杀菌素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理,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体内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处理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后,其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明显变化,而酚氧化酶(PO)的活性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同样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其中在处理3~6 h时,对酶的激活作用达到最高(P 0.01);但对5龄幼虫体内这两种酶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其中在处理3 h时,对酶的激活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1.543和1.716倍,差异极显著(P 0.01),6 h后无明显差异。多杀菌素对舞毒蛾幼虫体内几丁质酶也存在影响,其中对处理3~12 h 3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激活作用,处理12~24 h对5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多杀菌素能有效干扰舞毒蛾幼虫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起到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肝微粒体体外孵育实验,研究黄芩、柴胡、连翘、吴茱萸和野菊花5种中药提取物对异育银鲫肝微粒体CYP450的影响。体外给药测定IC50以及相关酶动力学参数,并推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 5种中药对7乙氧基异吩唑酮-O-脱乙基酶(EROD) (CYP1A标志酶)的抑制程度为黄芩>连翘>野菊花>柴胡≈吴茱萸,半抑制浓度(50)依次为0.27,2.88,7.62,16.20和16.42 mg/mL,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Vmax 和Km为(83.33±11.32) pmol/(min·mg)和(3.05±0.89) μmol/L。据此计算黄芩、连翘、野菊花、柴胡和吴茱萸的抑制常数分别为0.16、0.39、0.61、0.40和0.59 mg/mL;黄芩、连翘和吴茱萸对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CYP3A标志酶)有很弱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90.9,70.8和43.5 mg/mL。柴胡和野菊花未检测到对ERND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5种中药对CYP酶的影响因亚型不同而差别较大,对CYP1A的抑制均较显著,而对CYP3A的抑制则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它们对CYP1A的抑制机制,推测黄芩、柴胡和吴茱萸对EROD的抑制为竞争性抑制,野菊花和连翘则是反竞争性抑制。建议这5种中药与其他渔药合用时,要注意其引起其他渔药的药动学的变化,使疗效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讨杠柳新苷类化合物在昆虫体内的代谢机制。比较研究高活性杠柳新苷P(Periploca sepium P,PSP)和无杀虫活性的杠柳新苷E(Periploca sepium E,PSE)对6龄粘虫幼虫(Mythimna separata)与小地老虎幼虫(Agrotis ypsilon)中肠3种代谢酶[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后8h,PSP和PSE使粘虫幼虫GST活性增加,但PSP上升趋势比PSE更高。而2种化合物对试虫CarE活性均无明显影响。药后12h,PSP和PSE使粘虫中肠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酶酶比活力显著下降,而小地老虎中该酶活性无明显变化。因此,可推测GST可能参与昆虫对杠柳毒素的解毒作用,而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酶活性被杠柳毒素抑制可能是造成粘虫中毒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型番鸭呼肠孤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引起鸭严重疾病的病原,该病毒与经典MDRV主要在病毒宿主范围、体外培养特性、临床致病性和免疫保护特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RT\|PCR扩增新型呼肠孤病毒σC基因,经NcoⅠ和XhoⅠ双酶切处理,插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ET\|28a(+)\|σC。将重组阳性质粒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电泳对σC蛋白进行初步分析,蛋白分子量约为36 kDa。重组蛋白经纯化后免疫实验兔,获得抗σC蛋白的高效免疫血清。通过Western Blot与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初步表明,新型鸭呼肠孤病毒σC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3.
将健康日本沼虾[(1.40±0.12)g]随机分为3组,注射2针PBS的对照组,第1针注射PBS、第2针注射停乳链球菌活菌的感染组,第1针注射停乳链球菌死菌、第2针注射停乳链球菌活菌的免疫组,2针相隔24 h。第2针注射后6 h、12 h、24 h、5 d和10 d分别采集肝胰腺、肌肉和鳃组织,测定其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试验结果显示:感染组活菌注射6、12 h肌肉以及5 d肝胰腺中SOD活性相对于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活菌注射6 h后肝胰腺、肌肉和鳃中SOD活性显著高于感染组,而MDA含量显著低于感染组(P0.05);6、12、24 h肌肉、24 h肝胰腺、5 d鳃中SOD活性均为免疫组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12 h的肌肉和5 d的鳃中MDA含量,免疫组显著小于感染组(P0.05)。结果表明,灭活链球菌注射日本沼虾24 h后再注射活菌,6 h后可提高日本沼虾机体免疫活性,降低机体MDA含量。  相似文献   

14.
松油烯-4-醇对粘虫几种代谢酶及酚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杀虫植物砂地柏Sabina vulgaris精油中主要杀虫成分松油烯-4-醇的作用机理。【方法】以点滴法处理粘虫5龄幼虫后,测定兴奋期、痉挛期、麻痹期及复苏期等4个中毒阶段试虫体内4种代谢酶及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松油烯-4-醇仅在麻痹期对酸性磷酸酯酶(ACP)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其它时期均可明显激活ACP及碱性磷酸酯酶(AKP);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则表现出先抑制后恢复的趋势;可显著抑制细胞色素P450 O-脱甲基活性,各中毒阶段酶抑制率分别为26.27%、46.03%、80.24%和90.22%;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均可显著抑制PPO活性。【结论】松油烯-4-醇对粘虫代谢酶系细胞色素P450、GSTs及PPO的抑制与其毒杀活性有关,而中毒试虫的复苏可能与GSTs活性的恢复有关。该化合物可开发为新型农药或增效剂,在害虫抗性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盐酸克伦特罗对小鼠心肌SOD和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小鼠为试验动物,采用腹腔注射法给药,注射不同浓度的盐酸克伦特罗,1次/d,连续给药30 d,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脊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迅速取出心脏,匀浆后测定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盐酸克伦特罗可使小鼠心肌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大剂量盐酸克伦特罗可降低心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将草鱼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试验期内置于正常养殖用水中饲养,处理组先暴露在Hg2+浓度为0.5 mg·L-1水体中,24 h后置于正常养殖用水中进行恢复饲养。各组分别于恢复饲养0(即Hg2+暴露24 h)、5、12、21 d取样,测定鳃、肝胰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and peroxidase,GPx)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鳃SOD、GPx活性(0、5 d)和CAT活性(0、5、12 d),以及GSH(5 d)、MDA(5、12、21 d)含量显著上升(P<005),GPx活性(12、21 d)和GSH、MDA含量(0 d)显著下降(P<005,P<001);肝胰脏SOD、CAT、GPx活性(0 d)和GSH(21 d)、MDA(0、5 d)含量显著上升(P<0.05),CAT(5、12 d)活性、GSH(0、5、12 d)和MDA(12、21 d)含量显著下降(P<0.05)。处理组脾脏SOD、CAT、GPx活性在试验期内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GSH含量(0 d)极显著下降(P<001),GSH(12 d)和MDA(0 d)含量显著上升(P<0.05);肾脏SOD(0、5、12 d)、GPx(0 d)活性和GSH(12 d)、MDA(0 d)含量显著上升(P<0.05),CAT(0、5、12 d)活性和GSH(0、5 d)含量显著下降(P<0.05)。试验期内,处理组各组织SOD、CAT活性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肝胰脏GSH含量得到反弹性恢复,MDA含量降到了较对照组更低的水平,鳃GPx活性及MDA含量一直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7.
104羽海蓝蛋鸡随机分为空白组(Ⅰ)、模型组(Ⅱ)、复方甘草酸单铵可溶性粉(CAG)预防组(Ⅲ)、CAG治疗高剂量组(Ⅳ)和CAG治疗低剂量组(Ⅴ),除Ⅰ组外,各组连续灌服恩诺沙星100 mg.kg-1,1次.d-1,第3天灌药同时腹腔注射脂多糖粗提液(LPS)4 mL.kg-1以建模。Ⅲ组在灌服恩诺沙星前3 d混合饮用CAG 40 mg.L-1至建模止;Ⅳ、Ⅴ组腹腔注射LPS同时分别灌服22.5和7.5 mg.kg-1CAG,2次.d-1,重复3 d。各组均在腹腔注射LPS后分别于6、24和48 h采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试验结果如下:Ⅱ组鸡血清ALT、AST、γ-GT、TBIL、MDA和NO水平在6、24和48 h均显著高于Ⅰ组,而TP、ALB、SOD和GSH均显著低于Ⅰ组。与Ⅱ组相比,Ⅲ组各指标多在6和24 h差异显著,只MDA、ALB和GSH持续至48 h仍显著,Ⅳ组各指标均在24和48 h差异显著,Ⅴ组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仅Ⅳ组DBIL浓度在24和48 h较Ⅰ组显著升高,其余组无显著差异;Ⅳ组较其他组鸡肝细胞病变改善最大。结论:在自由基损伤介导肝损伤过程中,CAG有一定保护作用,效果受给药时机和剂量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肝胰脏、肾、鳃、肠和肌肉等组织器官中细胞色素P450(CYP450)主要药酶活性进行检测,研究其在异育银鲫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显示:以CO还原差示光谱法测得异育银鲫肝胰脏、肾、鳃、肠、肌肉微拉体的细胞色素P450及b5含量均以肝胰脏微粒体中最高,其次为肾、鳃、肠微粒体,肌肉中最低。以氨基比林N-脱甲基、红霉素N-脱甲基、苯胺-4-羟化反应分别作为CYP2B、CYP3A和CYP2E的探针反应,测得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D)及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活性在上述组织中分布差异性类似,均表现为肝胰脏微粒体中最高,分别为(1.668±0.104)、(0.941±0.061)nmol/(min.mg),其次为肾、鳃、肠微粒体,肌肉微粒体中最低,分别为(0.245±0.011)、(0.078±0.019)nmol/(min.mg);苯胺-4-羟化酶(AH)活性以肝胰脏微粒体最高,为(0.052±0.009)nmol/(min.mg),其次为鳃微粒体,肌肉微粒体中最低,不能检出。研究表明,异育银鲫主要组织微粒体中具有细胞色素P450亚型活性,且它们在异育银鲫体内的分布和活性存在着组织和器官差异性,以肝胰脏组织中的含量和活性为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乳房炎奶牛单剂量乳房灌注1%恩诺沙星(50 ml/头)后乳中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乳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用统计矩原理处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在给药区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均于给药后2h左右乳中浓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3.16±3.10)μg?ml-1和(2.79±0.94)μg?ml-1,然后逐渐下降;12 h后检测不到恩诺沙星,24 h已检测不到环丙沙星。对于非给药区,恩诺沙星给药后1h左右乳中浓度达到最高值(0.19±0.02)μg?ml-1,然后逐渐下降;6 h后检测不到恩诺沙星,而代谢产物环丙沙星于给药后4 h乳药浓度可达最高峰(0.51±0.07)μg?ml-1,24 h已检测不到乳药浓度。给药区代谢物环丙沙星的消除半衰期较恩诺沙星长,平均为(1.67±0.20)h,平均滞留时间(MRT)亦长。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临床休药期不少于3 d。【结论】恩诺沙星吸收较迅速 ,代谢较快、清除较快 ,表明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在乳中不会形成残留。  相似文献   

20.
从生产乙草胺的农药厂排污口污泥中分离到一株乙草胺降解菌,命名为DC\|6。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其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该菌能够降解甲草胺、乙草胺和丁草胺,而对于异丙甲草胺、丙草胺和异丙草胺却没有任何降解效果,48 h对丁草胺、乙草胺和甲草胺的降解率分别为76.7%、93.6%和98.6%,对甲草胺的降解效率最高,而对丁草胺的降解效率最低,表明侧链烷基长短影响着该类除草剂的降解速率,随着侧链基团碳原子的增加以及支链的增多降解效率呈下降的趋势。通过气相色谱-质谱鉴定了该菌降解乙草胺的代谢产物并分析了乙草胺的代谢途径,发现乙草胺首先N\|脱烷基形成2\|氯\|N\|(2\|乙基\|6\|甲基苯基)乙酰胺(CMEPA),然后水解生成苯胺衍生物2\|乙基\|6\|甲基苯胺(MEA),MEA能够进一步完全降解。但苯胺类化合物降解途径中的关键酶苯胺双加氧酶没有参与MEA降解代谢,表明菌株DC\|6对MEA的降解不同于已报道苯胺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