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广西乡镇企业总体发展水平低,技术改造任务十分迫切,目前又面临着资金缺短,技术力量薄弱等多种困难,必须深化改革,多渠道筹集技改资金,培养和使用好企业各种人才,用“科技扶贫”等办法来加速乡镇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接纳了香港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外向型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带来大量的外来人员,人口迅速膨胀,从而引起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本简单分析了乡镇工业“三废”排放,乡镇企业带来人口膨胀及乡镇企业发展盲目土地开发等对农业生态一半的影响,并总结了农业发展存在的环境威胁与问题。最后对协调乡镇企业与农业同步发展,保护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环境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简要分析了我国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今后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种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及有机无机相结合的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4.
卢维宏  王要芳  刘娟  任利娟  张乃明 《土壤》2023,55(4):699-707
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磷石膏(Phosphogypsum,PG)无害化改性及在土壤改良中的资源化应用是缓解磷化工产业废弃物大量堆积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磷石膏在农田土壤改良中调控酸性及受污染土壤、补充土壤养分及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缓解连作障碍和促进作物生长、降低农田温室气体碳排放等方面的应用和效果,并总结了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而,从物理、化学、生物及其他技术方面系统探讨了磷石膏在农业资源化应用过程中需进行的无害化改性措施,阐明了改性磷石膏的主要作用机理(阴离子吸附、调控pH、增效缓释、调控根区微生物环境等)。最后,提出了无害化改性磷石膏在农业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研究及磷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环境污染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危害,分析了乡镇企业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与症结,提出了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与措施,喻示了乡镇企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共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科技扶贫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扶贫正在由"单边输入模式"转向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及市场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双向合作模式",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成效。同时,科技脱贫为以贫困县、贫困村镇为主战场的产业扶贫,融入技术、资金、平台、人才和品牌等创新要素,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的各个环节,凝聚合力推进产业扶贫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环境。基于此,深入剖析了广西科技扶贫全面融入产业扶贫的实际案例,从战略高度探索科技带动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省乡镇企业发展概况,乡镇工业污染源及其主要环境现状问题,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对策要点。讨论了乡镇企业与环境保护之间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方向,道路、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省乡镇企业发展概况,乡镇工业污染源及其主要环境现状问题,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对策要点。讨论了乡镇企业与环境保护之间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方向,道路、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平  王绍芳 《农业环境保护》1994,13(6):283-284,261
改革开放给农村乡镇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也给农村生态带来了较大压力,本文探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的对策,指出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北方寒区规模化养牛场牛粪无害化处理模式,确定牛粪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编制牛粪无害化处理操作规程。2007—2008年,以牛粪为原料进行了不同调理剂、翻堆次数、接种剂和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无害化处理试验,对牛粪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调理剂都能完成牛粪无害化处理过程,调理剂不同可影响堆肥的养分含量,调理剂的选择要根据应用目的而定;翻堆次数对牛粪无害化处理指标影响不大,为节省成本,可3d左右翻堆1次;不同环境温度对牛粪无害化处理进程影响较大,环境温度≥10℃时,牛粪可在7~10d内完成无害化处理,环境温度在10~-10℃时,无害化处理时间一般为15~20d,北方寒区能满足这一条件的时间是每年的4—11月;环境温度低于-10℃,需采取保温措施才能完成牛粪无害化处理过程;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接种菌剂对牛粪无害化处理进程影响不大,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接种菌剂可促进牛粪无害化处理进程。  相似文献   

11.
广州乡镇企业发展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广州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给广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个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规划的模型系统。它由三个模型构成:一是乡镇企业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模型;二是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综合平衡模型;三是经济效果模糊评价模型。文中对三个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在新疆乌鲁木齐县的应用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由农牧民创造并维护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其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蕴含有丰富的生物、技术和文化等因素,深入认识这些因素在乡村产业中的地位和价值,不仅可为乡村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而且还可推动乡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二,充分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这集中体现在传统品种和知识技术的保护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利用,生态产品和现代社会消费群体的有效对接。其三,创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些创新主要包括:创新消费对象,明确目标消费者的界定;创新服务功能,强化生态维护的价值;创新服务内容,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创新服务空间,推广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各种资源;创新服务手段,发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国家政策充分结合的优势。总之,借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创新,时下的乡村产业发展可选择不同途径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秦皇岛市灌溉农业项目是“九五”期间重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根据项目工程及项目区农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特点,对项目实施后通过改变种植结构及耕作方式,开发利用水资源,增施化肥、农药及林业建设项目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施肥,控制农药用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及加强乡镇工业环境保护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A waste water reuse engineering was designed and then operated in Hongshan,a small town in Zhejiang Province,China,in order to solve pollution and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nterpris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ries-structure design and cycling model were two effective modes of saving water and decreasing pollutants into environment,and wetland strategy should be a component part of the integrated planning for waste water reuse of rural enterprises.This case study coul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optimum utilization and pollution avoidance of 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6.
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之间的匹配程度,亦能为乡村聚落重构及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乡村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及生态位理论方法,以岷江上游典型县域理县为研究区,采用遥感影像、社会经济统计、土地利用现状等多源数据,通过景观格局分析、数理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首先判识了理县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研究的最佳空间尺度,然后借鉴生态位适宜度测算模型,对理县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根据8个乡村聚落景观指数对20种乡村聚落空间粒度的响应变化情况,综合8个景观指数的第一尺度域判识得到理县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及适宜性研究的最佳空间尺度为60 m;2)在60 m最佳空间尺度下,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得到理县乡村聚落适宜性土地面积占县域国土面积的4.58%,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东北部乡镇及杂谷脑河下游、317国道沿线;3)理县乡村聚落低度适宜区主要位于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及地质灾害多发区,不适于人类长期生存发展;中度适宜区在自然资源、区位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特色产业突出,具备现代农业发展潜力;高度适宜区在区位、经济、自然与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乡村发展功能较齐全,应作为乡村人口和产业的主要聚集区;中、高度适宜区是理县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支撑空间。  相似文献   

17.
乡村聚落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是三峡库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重庆三峡库区各县域的乡村聚落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影响乡村聚落人地系统发展的包括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社会五个方面的20个指标,构建了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人地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库区乡村聚落人地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并引入两系统之间发展协调度模型,对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人地系统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人地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是不断提高的,但县域之间差距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的主城各区其乡村聚落人地系统发展速度及综合发展水平高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库区下属各区县;(2)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人地系统正向总体协调的方向发展,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主城各区其乡村聚落人地系统协调度也相对较高,而库区下属各区县由于乡村自然环境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乡村聚落人地系统协调度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论乡村多功能演化与乡村聚落转型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乡村多功能理论是对乡村价值进行再认知的新范式,是探索乡村多元化发展路径的新视角。乡村聚落是承载乡村多功能的空间载体,为乡村多功能提供基础支撑作用。该文基于乡村多功能与乡村聚落的基本理论认知,系统梳理中国乡村多功能演化与乡村聚落转型的基本态势,探讨乡村多功能演化与乡村聚落转型的相互作用机理。乡村多功能演化是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不断分化与重新整合的过程,在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力量的共同驱动下,乡村地域经历了弱功能低水平-功能分化发展-功能冲突-多功能高水平协同发展等4个阶段。乡村聚落转型呈现五大基本趋势,即聚落总体规模缩减、聚落布局的集聚与收缩、聚落体系的层次化与网络化、聚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聚落景观多元化与功能复合化等。乡村多功能演化与乡村聚落转型是双向耦合的2个过程,共同驱动乡村地域系统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以县为单元的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是中国农村能源建设的必由之路:(1)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日趋成熟的单项农村能源技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综合开发方可发挥最佳效益;(2)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特点及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应以县为单元开展工作;(3)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在项目选择、规划、管理与实施等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及现代管理方法;(4)已鉴定的18个县级农村能源综合建设试点,其能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以武进港流域的跃进河、陈巷浜、西大河浜为例,开展了河网水体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在河道中分别实施生态修复技术,缓流纳污河浜原位增氧-动态生态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技术(ODBP)工艺及ET生化与生态系统组合处理工艺,对3个示范工程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了适用于流域河网地区的污染控制技术。负荷削减效果分析表明,3种工艺技术对水中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通过进一步优化,可形成适合于太湖流域河网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