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扁桃砧木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扁桃砧木品种‘Nemaguard’试管嫩茎为试材,在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同时对其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管嫩茎不定根的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形成层细胞分裂期,不定根原基形成期,不定根的分化形成期.扁桃砧木不定根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与射线交接处,根的发生与愈伤组织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兔眼蓝浆果粉蓝嫩枝扦插生根的形态和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兔眼蓝浆果品种粉蓝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愈伤组织及不定根发生的形态和解剖观察,研究了粉蓝扦插生根诱导方式、生根部位、愈伤组织形成以及不定根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在扦插前,粉蓝插条内无潜伏根原基存在,不定根由扦插后形成的诱生根原基发育而成,属诱导生根型树种;在扦插过程中,除了在维管形成层及附近薄壁区域产生根原基外,还可见少量愈伤组织分化成不定根,但维管形成层生根的数量和质量明显高于愈伤组织生根。  相似文献   

3.
以四年生艾纳香当年生枝条为研究对象,采用硬组织切片法对艾纳香插穗进行解剖学观察,研究艾纳香茎的次生结构及不定根的发生及发育过程,探讨影响不定根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从外部形态观察,艾纳香属于皮部生根型;从解剖学角度观察,艾纳香插穗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属于诱导生根型。艾纳香茎的次生构造从外至内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部分组成。不定根发育过程分为4个阶段:①维管形成层与木射线交叉处的细胞活动,产生薄壁细胞团;②薄壁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不定根原基原始细胞;③不定根原始细胞继续分裂分化,形成不定根原基;④不定根原基分裂,形成不定根,并突破皮层。  相似文献   

4.
葡萄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葡萄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组织解剖研究发现,藤稔与全球红两品种葡萄在离体茎段培养诱导生根中表现差异较大,全球红在外源激素的诱导下能很好地发出不定根,而藤稔则诱导不定根较为困难,个体生根数目差异较大,且诱导出的不定根生长缓慢,愈伤组织大量生长。利用组织切片观察它们在根原基发生发育各个时期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现两品种不定根根原基起源部位相同,都是在形成层与髓射线交接处形成不定根原基,培养第6~8天开始不定根原基的分化,此后逐步进行根的组织分化。不定根的维管组织与茎段中的维管组织衔接很好。外观上的差异只是因为不同品种对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富贵菜叶片、茎段为外植体,诱导过程中定期取样进行石蜡制片,观察不定芽分化过程中细胞组织学变化及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脱分化始于叶缘周嗣细胞;形态发生的主要方式是由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再生植株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起源于束间形成层,约12 d后,不定根原基发育为幼小不定根并伸出周皮之外.  相似文献   

6.
根系的发育及其激素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及其激素调控的研究进展。侧根的发生起源于特定的中柱鞘细胞,发生过程可分为起始、侧根原基的形成、侧根分生组织的形成与活化。不定根由根原基发育而来,不定根原基按其形成的时间、部位和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先生根原基和诱生根原基。生长素、赤霉素等生长调节剂都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7.
利用扦插繁殖研究新疆野生樱桃李绿枝扦插的生根机制及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扦插前,新疆野生樱桃李的茎中没有根原始体细胞,属于诱导型生根。其生根形式主要是愈伤组织生根和皮部生根。绿枝扦插生根包括切口处愈伤组织的形成、根原基的形成和不定根的发育3个过程。愈伤组织由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并对不定根的形成起诱导和促进作用;不定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发生部位是形成层与韧皮部射线相交叉的区域。外源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硬枝扦插的成活率,其中IBA+NAA(1∶1)2 000mg/L蘸根处理插条成活率为30.2%,并且蘸根处理时间以20s为宜。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和平均根径变化不大,但平均生根率与成活率的关系密切,说明生长调节剂主要诱导不定根的形成,对根后期发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高频率和高同步性不定根发生体系。[方法]以长期继代培养的741杨无根苗或有根试管苗[Populus alba×(P.davidiana+P.simonni)P.tomentosa]的叶、嫩茎、叶盘和叶柄等外植体为试材,在试管内分别诱导不定根发生。[结果]从不定根发根时间、生根率和生根同步性等方面看,所有生根试管苗上的叶明显优于嫩茎、继代苗上的叶、叶盘和叶柄,而试管生根初期苗上的叶又好于生根后期苗上的叶。进一步优化试管生根初期苗上的叶的不定根诱导条件,在1/2 MS+0.5 mg/LIBA生根培养基上,培养6 d可见根原基突起,6~8 d为不定根高发期,8 d后生根率可达100%,单叶平均生根数为3.7条。不定根发生进程的形态学观察发现,不定根发生部位为叶柄基部及向上至3 mm处,不定根起始分化时间集中为诱导后2 d,不定根发生起源于维管形成层,特别是维管射线正对的形成层。[结论]杨树是木本植物的模式植物,建立高频率和高同步性不定根发生体系,可为深入研究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调控机制提供良好的试验体系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9.
油松针叶束离体培养下器官建成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松针叶束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的整个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愈伤组织的起源与形成;根原基的发生和不定根的形成;芽的萌动与生长。发生在针叶束切口上的愈伤组织起源于形成层和韧皮部的薄壁细胞,经脱分化恢复分生组织的生理机能,并进行分裂活动形成愈伤组织。根原基主要是从愈伤组织内发生,属于愈伤组织生根类型。在愈伤组织内分化出来的分生组织结节和维管组织结节,经单向极性分裂活动形成根原基,并继续生长突破愈伤组织成为不定根。芽在愈伤组织出现后起动,生长锥进行缓慢的分裂活动,由扁圆形芽体变为长圆形,并形成初生叶原基与幼叶紧包生长锥。移植后芽生长迅速,长出数枚窄条状初生叶,不久即抽梢。  相似文献   

10.
沙棘微扦插不定根发生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沙棘微扦插不定根的发生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属于诱导型生根,观察到其不定根原基起源于2个区域,一部分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细胞,另一部分起源于韧皮部薄壁细胞区域。沙棘不定根原基继续发育时,一部分沿射线向外生长,另一部分向外生长的同时会与茎段的髓连接起来,这种现象在其他树种中尚未发现。沙棘插穗不定根的发生整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细胞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分裂出一些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具有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团;2)新形成的薄壁细胞团不断分裂并且脱分化,形成具有很强分生能力的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根原基发端细胞继续分裂,沿着射线向远离轴心的方向伸展,从而形成根原基;4)根原基穿过韧皮射线和皮层,向外继续朝皮孔方向发展,最终从皮孔伸出形成不定根,不定根伸出皮孔前内部维管系统发育完善并与茎部维管系统相连接。   相似文献   

11.
扦插作为一种无性繁殖的重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然而目前一些优良植物的扦插生根率低,制约着其扦插繁殖技术的长足发展,而探明植物的扦插生根调控机理是提高植物扦插生根率的关键。本文从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形态解剖学、生理学及分子学研究三方面对植物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进行综述。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解剖学角度对不定根形成的进程和机理进行说明,分析了插穗内含物质与生根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不定根形成和发育的关键分子调控机理。目前植物的扦插生根机理研究已从解剖学、生理学深入到分子学水平,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提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升植物扦插繁殖技术,以实现植物扦插繁殖的技术创新,提高繁殖数量和质量,适应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扦插繁殖以其高效、成本低廉和能保持繁殖材料的遗传性状等优点成为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插穗生根则是这种繁殖方式成功应用的关键。插穗不定根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扦插生根机理对苹果尤其是苹果矮砧的无性繁殖意义重大。文章从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形态解剖学、插穗生根的生理生化基础和扦插生根的分子生物学研究3个方面对苹果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已明确苹果不定根发生和发育的形态解剖学结构,对影响生根的激素、酶、营养物质、水分及其他生理生化物质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相关研究结果对调控不定根的发生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香榧种植规模大幅度增加,但香榧多嫁接繁殖,生产周期长,而扦插繁殖在生产上尚未广泛应用。为解决香榧生产上苗木供应短缺的问题,深化香榧繁殖方面的研究,从解剖学与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变化开展研究,并且比较了标典3721扦插专用生根液和双吉尔6号生根粉(GGR6)对香榧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一年生枝条内有厚壁组织但不连续,无潜伏根原基,根原基起源于愈伤组织;在扦插后约一个月能较快形成根原基,但是其发育并形成不定根突破愈伤组织所需时间较长。标典处理的香榧插穗生根率和愈伤率高于GGR6处理和对照。香榧插穗基部皮层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变化与插穗生根密切相关。扦插初期,POD、SOD活性上升,IAAO活性则下降;PPO活性先下降后上升。随着切口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根原基的发生,POD、SOD活性逐渐下降,IAAO活性、PPO活性上升。扦插后期,POD和IAAO活性的上升促使不定根的伸长和生长,SOD活性又开始恢复,PPO活性趋于平缓。香榧扦插生根的诱导与生长过程中,这些酶活性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扦插初期各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上升趋...  相似文献   

14.
根生长法测定柳树对重金属的耐性研究(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柳树对单一或复合重金属的耐性大小,为木本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根生长法研究重金属Cu^2+、Pb^2+、Zn^2+及3者混合液对柳树枝条不定根生长的影响。调查项目包括柳树枝条不定根的数目及长度,并由此计算生根率、抑制率和耐性指数。[结果]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溶液对柳树枝条不定根的生长存在显著影响。当Cu^2+浓度高于15mg/L、混合溶液浓度高于20mg/L、Zn^2+浓度高于30mg/L时,柳树枝条均无不定根生成;溶液浓度达到40mg/L时,只有Pb^2+处理组能长出不定根;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柳树枝条不定根的数目逐渐下降;浓度为5mg/L的Zn^2+处理组柳树枝条不定根数目最多。其他浓度中,Pb^2+处理组不定根数目最多、根长及平均根长最长、生根率最高。[结论]柳树枝条对Pb^2+的耐受性最强,对Cu^2+的耐受性最弱。柳树对3种重金属及3者混合液的耐受性大小依次为Pb^2+〉Zn^2+〉Cu^2++Pb^2++Zn^2+〉Cu^2+。  相似文献   

15.
Rice roots include seminal roots, adventitious roots, lateral roots and root hairs, At present, progresses in the research of rice roo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root morphology, root activity, root reaction to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 a contribution of root growth and rice yie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ot growth and stems/leaves/flowers/rice, genetic laws of root characters, etc. However, there are very few researches on lateral root mutant. This paper reviewed progresses of the lateral root mutant of ri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hytomorphology to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to the gene mapping, consisting of mechanism of developing lateral root of rice, gene cloning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lateral root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xin and lateral roots, agronomic traits of lateral roots mutant,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root hairs, gravity anomaly of root, redox metabolism and proteomics researches of the mutation in lateral root of rice.  相似文献   

16.
绞股蓝扦插生根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茎的扦插繁殖试验表明,其插条极易长出不定根,扦插成活率高,无需生长素处理.扦插后第10天,95%以上的插条在茎节、节间处长出大量不定根.经观察,绞股蓝扦插生根过程可归纳为3个结构变化阶段:部分髓射线细胞分裂活动→根原基的产生→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POD与吉贝插穗生根过程的关联性及其机理,取吉贝2年生采穗圃母树上当年生枝条制穗,比较3种配方处理插穗后,生根过程中POD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吉贝插穗生根过程可分为愈伤组织形成期(0~7 d)、不定根形成期(7~14 d)及不定根伸长期(14 d以后)3个阶段;3种配方处理插穗生根过程中,在0~21 d时POD活性均呈现“升高-下降-升高”趋势,峰值出现在不定根形成期,且第14天时POD活性与生根率呈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显示,不同配方对吉贝生根有相似作用;每种配方处理生根的不同阶段POD活性差异达显著水平.POD活性变化与吉贝插穗生根密切相关,且不定根形成期维持较高POD活性利于生根.  相似文献   

18.
水稻根系性状与地上部的相关及根系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为开展水稻根系性状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选择指标,本文对12个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根系形态特征与地上部关系及根系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数、根重和根直径分别与地上部有关性状相关显著,可作为水稻育种中的根系选择指标。遗传分析显示,上述3个根系性状均为数量遗传,与细胞质基因无关。3个根系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加性、显性和上位性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