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鸡舌下神经核运动神经元的分组:用FHRP和CB—HRP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鸡舌下神经核运动神经元有无背侧组、腹侧组之分,用游离原型HRP(FHRP)和酶标类霍乱原(CBHRP)注入鸡舌下神经所支配的舌部肌肉和气管部肌肉,用四甲基联苯胺(TMB)进行显色,在延髓横断面上清晰地观察到被标记的舌下神经核分为背侧组和腹侧组。即舌下神经起自其神经核的背侧组和腹侧组,而舌下神经气管支是由腹侧组神经核发出的,证实了鸡舌下神经核腹侧组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鸡是具有爬行类许多低级性状的高等脊椎动物,其舌下神经核位置偏外,舌下运动神经元的轴害自胞体发出后先拐向内侧,再行向膜外侧形成舌下神经根。大鼠舌下神经核背侧组及腹侧组分别支配缩舌肌及颏舌肌以及它们的舌内在肌的运动神经元,其轴突的不同内拐,直接行向腹外侧的成舌神经根,只有腹外侧组,即颏舌骨肌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仍保留向内拐的行程。这一比较解剖学事实说明了哺乳类颏知骨肌及运动神经元的保守性,从而提出了舌肌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CB-HRP法研究了鸡喉内肌运动神经元在脑干内的分布,结果如下:将CB-HRP注入鸡喉内肌后,标记细胞位于同侧中间带和疑核,在疑核内的多位于腹内侧。注射前切断迷走舌咽交通支后标记细胞消失,这表明,发自疑核的喉内肌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出脑后加入迷走神经,尔后经迷走舌咽交通支至舌咽神经,随后者分布于喉内肌。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只产蛋高峰期鸡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的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从内侧隔核至Meyner基底核,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呈连续性分布,且各区神经元的密度,大小及着色强度不均。MS、NDBV/H及旧纹体膨大部的阳性细胞分布密集,且突起较明显;原始旧纹体部阳性细胞分布稀疏,突起明显。结果表明,在鸡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广泛分布着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这为鸡的基底前脑-海马投射系统积累了资料,表明该区在鸡的学习、记忆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雏鸡投射向外侧膝状体腹侧核的视顶盖细胞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鸟类的一些视觉信息经由视顶盖Ⅰ层细胞(Ⅰ细胞)传递到外侧膝状体腹侧核(nucleus geniculatus lateralis ventralis,GLv),用于色觉、瞳孔反射和视觉运动.使用羰花青荧光染料DiI逆向神经标记技术研究了这些投射向GLv核的视顶盖Ⅰ细胞的形态特征.根据标记细胞的胞体和树突野大小及树突分枝特点,雏鸡投射到GLv核的视顶盖Ⅰ细胞可分为“矛状树突Ⅰ细胞”和“叉状树突Ⅰ细胞”,前者具有小型纺锤状的细胞体和垂直伸延的1支尖端树突,后者具有较大三角形或多角形的细胞体和多支上行性树突.多数标记树突的末端部水平分布于视顶盖F层,和终止于此层的视神经终末部的形态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家禽动眼神经核簇的细胞构筑及其5-HT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issi染色法和免疫组化SP法研究鸡、北京鸭、鸽子的动眼神经核簇细胞构筑及5-羟色胺神经元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北京鸭的动眼神经核簇系由动眼神经核、E—W核和前背外侧核3个部分所构成,而在鸡和家鸽仅包括动眼神经核和E—W核。他们的核团形态和细胞构筑基本相同。观察到5-HT阳性神经元在鸡、鸭和鸽子动眼神经核及鸡E—W核内的分布,而在鸭和鸽子的E—W核和鸭的前背外侧核内却未见分布。动眼神经核5-HT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多,在各个亚核的分布均匀,胞体着色较深。  相似文献   

7.
用HRP技术对8只狗肾上腺交感节前神经元位置及节段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将CB-HRP注入一侧肾上腺,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分丰于注射侧脊髓T3-L3节段,高峰在T6-T9,占标记细胞总数58.74%。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注射侧脊髓中间外侧核主部,其次是中介核,中间外侧核索部,中介核室管膜旁部;以卵圆形,梭形,多边形的中细胞为主,平均直径为23μm。标记细胞树突野广阔,横向伸延于同侧侧索,中间带区,还有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HRP法研究了鸡胃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定位,结果如下:1.将HRP注入腺胃左侧壁后,标记的感觉神经元位于双侧颈静脉神经节和运神经节,以颈静脉神经节占优势(63.2%);标记的运动神经元位于双侧走神经背侧运动核的大细胞亚核后部、中间小细胞亚核和腹侧小细胞亚核前部,在多形细胞亚核及疑核内也出现少数标记细胞。2.将HRP注入肌胃左侧壁后,标记感觉神经元位于双侧大细胞亚核、多形细胞亚核和  相似文献   

9.
应用RT-PCR方法从鸡胚中扩增CDC25B基因片段,将其连接于pGM-Teasy。分别利用pGM-Teasy中T7和SP6启动子及其RNA聚合酶,以线性化的CDC25B/pGM-Teasy为模板转录合成正、反义DIG标记RNA探针。以合成的地高辛(DIG)标记的CDC25B-mRNA为探针,进一步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in situ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ISHH)探查CDC25B-mRNA在鸡十二指肠黏膜的分布。结果表明,成年鸡十二指肠肠腺上皮细胞中有丰富的CDC25B-mRNA的转录,其中CDC25B-mRNA探针杂交阳性细胞在肠腺基底部和小肠绒毛中部分别占上皮细胞总数的81.60%±9.63%和36.21%±8.81%。原位杂交阳性产物大部分分布于十二指肠肠腺上皮“干细胞部”和“增生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肠腺基底部杂交信号由下至上逐渐减弱,至小肠绒毛下部消失,转为阴性。在黏膜肌层以及肌肉层杂交反应呈阴性。本研究从基因水平证明了鸡十二指肠黏膜肠腺上皮“干细胞部”和“增生部”细胞中有CDC25B-mRNA的存在,表明该区域有活跃的增殖过程,以补充绒毛上端死亡脱落的细胞。  相似文献   

10.
用自然感染心包积水综合征(HPS)病鸡肝制成悬浮,经肌肉或口服途径接种25日龄肉用雏鸡,未接地照鸡与接种鸡同舍饲养。肌肉或口服接种雏鸡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30%,同群饲养的未接种雏鸡死亡率分别为60%和53.3%。死亡鸡最突出的共同病变为心包积水,肝和肾出现肉眼病变。在肝、肾、法氏囊和脾可见显微病变,在一些肝细胞中含有嗜硷性核内包涵体。  相似文献   

11.
以CTB-HRP为顺行示踪剂,经微电泳引入鸡一侧古纹状体,追踪其向脑桥和延髓的下行投射。结果观察到双侧的许多核团均有顺行标记终末出现。在脑桥水平,出现于三叉神经运动核簇、面神经运动核簇、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上橄榄核、蓝斑核以及内、外侧桥核。在延髓内,出现于前庭核簇、耳蜗核簇、孤束核、下橄榄核、小细胞网状核、大细胞网状核、疑核、疑后核、舌下神经核、三叉神经脊核以及背索核(包括楔束外核)。  相似文献   

12.
IFN-γ在大鼠腰骶髓段脊髓内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免疫-神经-内分泌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大鼠腰骶髓段脊髓内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广泛分布于腰骶髓段脊髓各板层,其中背角I、Ⅱ、Ⅲ层,中间带骶髓副交感运动核、后连合核,腹角Ⅸ层内可见到较高密度的阳性胞体和树突。中间带和腹角内的阳性胞体的树突还伸向外侧索和腹索,有时可达脊髓边缘。本试验证明了IFN-γ在腰骶髓段脊髓内的分布,从而在细胞水平为“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学说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取健康成鸡(星杂288)10只,经秋水仙素处理,灌流固定后取脑,作冰冻连续切片,ABC法显示,鸡脑强啡肽A1-13(DynA1-13)免疫反应神经元分布于端脑的上纹状体、新纹状体、旧纹状体、外纹状体、海马、旁嗅区和伏隔核;间脑的下丘脑外侧核、丘脑背内侧核后部、丘脑背外侧核后部、室旁核和视前大细胞核等;中脑和延髓的视峡核、中脑外侧核背侧部、峡核、视叶脑室室周灰质、螺旋外侧核、被盖背外侧核、三叉神经中脑核、动眼神经核、中脑中央灰质、前庭核和延髓背侧网状核等。在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和视叶脑室的室管膜上有阳性细胞和纤维分布,与脑脊液接触。结果表明,鸡脑DynA1-13阳性神经元分布十分广泛,提示DynA1-13可通过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和视叶脑室释放入脑脊液。  相似文献   

14.
用HRP技术对8只狗肾上腺交感节前神经元位置及节段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将CB-HRP注入一侧肾上腺,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分布于注射侧脊髓T3-L3节段,高峰在T6-T9,占标记细胞总数58.74%。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注射侧脊髓中间外侧核主部(ILp,90.82%),其次是中介核(IC,6.28%)、中间外侧核索部(ILf,2.03%)、中介核室管膜旁部(ICpe,0.87%);以卵圆形、梭形、多边形的中小型细胞为主,平均直径为23μm。标记细胞树突野广阔,横向伸廷于同侧侧索、中间带区,还有少数至中央管室管膜层或沿灰质背联合伸至对侧中间带区。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出壳前17,20胚龄和出壳后5,10,15日龄鸡丘脑内生长相关蛋白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及 末分布及发育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GAP-43在17胚龄鸡丘脑内的分布范围较局限,仅在圆核,卵圆核,圆核与卵圆核间区,纹状体被盖束和纹状体小脑束中观察到GAP-43阳性神经纤维及母天,以后随丘脑的发育,其发布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6.
强啡肽A1—13免疫反应神经元在鸡脑的定位:ABC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健康成鸡(星杂288)10只,经秋水仙素处理,灌流固定后取脑,作冰冻连续切片,ABC法显示,鸡脑强啡肽A1-13(DynA1-13)免疫反应神经元分布于端脑的上纹状体,新纹状体、旧纹状体、外纹状体、海马、旁嗅区和伏隔核;间脑的下丘脑外侧核、丘脑背内侧核后部、丘脑背外侧核后部,室旁核和视前大细胞核等;中脑和延髓的视峡核,中脑外侧核背侧部、峡核、视叶脑室室周灰质、螺旋外侧核、被盖背外侧核、三叉神经中  相似文献   

17.
30%HRP水溶液注入鸡小脑的Ⅵ、Ⅶ、Ⅷ叶内,逆行追踪鸡桥核向小脑的投射。结果表明:鸡具有内、外两对桥核、各核均可投向小脑Ⅵ、Ⅶ、Ⅷ叶,说明鸡虽无明显的脑桥延髓界线,但确实存在脑桥部。与桥核同时出现的标记核团有蓝斑核、前庭上核、三叉神经脊束核极间亚核、网状结构等。  相似文献   

18.
大鼠颌—面运动核的肌肉布局式定位及神经调控回路左志林万选才(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02206)(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哺乳动物由脑干支配的头面部肌肉运动神经元柱有两大类:一般躯体运动柱和特殊内脏运动柱。第一类是分别...  相似文献   

19.
以CTB-HRP为顺行示踪剂,经微电泳引入鸡一侧古纹状体,追踪其向脑桥和延髓的下行投射。结果观察到双侧的许多核团均有顺行标记终末出现,在及脑桥水平,出现于三叉神经运动核簇,面神经运动核簇、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上橄榄核、蓝斑核以及内、外侧桥核。在延髓内,出现于前庭核簇、耳蜗核簇、孤束核、下橄榄核、小细胞网状核、大细胞网状核、疑核、疑后核、舌下神经核、三叉神经脊核以及背索核。  相似文献   

20.
鸡包涵体肝炎(IBH)是由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鸟类腺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以肝脏广泛变性、贫血和肌肉出血及血液稀薄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有关本病报道较少,今秋在送检的病鸡中首次发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