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提高半干旱山地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干旱山地水土流失严重,通过生物措施增加山地植被是治理山地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半干旱山地造林成活率低的根本原因是缺水,提出了采取挖水平沟、鱼鳞坑、施用ABT生根粉等措施蓄水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强半干旱山地的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2.
紫色土是宁化县的主要土壤类型,因其水土流失面积大而集中、流失程度强烈、治理难度大而闻名全省。紫色土具有土层浅薄、结构性差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成土速率快、生产性能高的优点。近年来,宁化县推行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引进了营养丰富、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的猕猴桃在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进行栽培实验,以促进水土流失治理持续、高效地推进,取得较好的效益。笔者通过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栽培猕猴桃的引种试验、栽培管理、跟踪观察、分析探索,从建园、定植、管理和采收等方面总结了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栽培猕猴桃技术。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南山地型城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重庆都市区为代表的西南山地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影响水土流失产生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并针对重庆都市区山地城市水土流失较平原城市来说自然因素影响大,危害严重,复杂的特点,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预防与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赣南山地红壤丘陵区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严重地区之一,江西省信丰县崇墩沟项目区因大面积低效林分布、山地果园建设和稀土矿开采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具有区域的代表性和典型特征。以崇墩沟流域为对象,通过全面调查及系统分析诊断,查明生态系统中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采取优化土地利用方式,配置适宜生物措施类型,并与工程技术措施组装配套,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方案,为赣南山地及同类地区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赞红 《水土保持研究》2001,8(2):88-89,156
分析了冀西北山地水土流失的现状与原因,认为造成其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脆弱生态因子导致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应依靠含有人工投入的生态重建方式.提出治理冀西北山地水土流失的有效生态重建途径是植被建设体系、径流调节体系、经济开发体系和社会行为体系.  相似文献   

6.
粤东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植被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粤东山地丘陵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和植物特征与水土流失相互关系的分析,指出了植被破坏是引起当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而植被重建是根治和控制当地水土流失的根本大计,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治理粤东山地丘陵区不同水土流失类型的植被工程措施,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完成这些不同植被工程措施的首先植物。  相似文献   

7.
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土壤固结性、透水性和持水性差,土层单薄,甚至母质、母岩裸露,生态环境恶劣,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油茶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特点,在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能种植,且产出的茶油品质上乘。本文结合水土保持措施,从园地建设、育苗定植、园地管理三个方面介绍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种植油茶技术,既能治理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又能促进油茶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水土流失面积达40393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9.07%,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从地理、气象、人为等因素对湖南省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高北低的地理特征,降雨量山地大于平原的气候条件,植被破坏的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从山地到平原,从支流到干流,从生态集雨到灌排结合的治理模式,从而达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于都属南方丘陵山区县,1989年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山地面积的50.7%,乡村水土流失是头号生态环境问题。1993年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后,于都大规模连片营造水保林草、开发果业、开展崩岗治理、开发水保旅游资源、建设庭园水保农庄、治理乡村水土流失,取得了显著成效,水保治理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作用与成效明显。介绍了于都县乡村水保治理的成效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山地茶园水土流失及生态调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福建是我国的产茶大省,近年来随着山地开发热潮,大面积的山地被开发成茶园.茶园的开发加剧了山地的水土流失,大量肥沃表土的流失降低了茶园的经济效益.2003年福建省茶园水土流失面积高达6.35万hm2,占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2.73%.占茶园总面积的比率高达46.62%.以乌龙茶之乡安溪县为研究区,在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开垦茶园、不同开垦年限、不同耕作方式和山地茶园不同部位水土流失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新开垦茶园水土流失较严重;3 a生以下茶树的茶园土壤侵蚀显著高于5 a生茶树的茶园;茶园的顺坡种植会加剧茶园的水土流失;山脚的茶园土壤侵蚀最严重,其次是山顶茶园,而山腰茶园土壤侵蚀最轻.根据山地茶园各种情况下水土流失状况,提出对新建茶园应进行铺草覆盖或间种绿肥,提高茶园的覆盖度以降低茶园水土流失;改梯壁锄草法为割草覆盖;在山地茶园内合理设置排灌工程等相关措施,为从整体上治理茶园水土流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闽侯县充分利用区域气候、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山地开发治理,发展特色产业;加强部门协作,加快“青山挂白”治理进度和荒山造林工程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从1995年和2000年土壤侵蚀遥感数据对比看,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55.9%提高到2007年的57.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67万hm^2。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山地丘陵土壤保持水质维护区就是松辽流域三级分区的一个区域。由于自然和人为扰动,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多年工作,对该区域自然情况、水土流失情况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进行分析,总结水土流失成因,提出水土流失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子长市某风电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项目区概况和项目建设基本情况,探讨项目建设特点和水土流失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风电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及需采取的治理措施,构建风电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以期为陕北高原山地风电项目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红壤侵蚀退化地综合治理范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壤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尤其是一些山地丘陵,土壤贫瘠,水土流失剧烈,治理难度较大。为了加快这些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恢复,开展治理范式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和社会需求。本文在介绍范式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红壤侵蚀退化地的概况,系统总结归纳了现有综合治理模式的类型、功能、特点等研究现状。针对目前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从结构、功能、调控机理及适宜性方面开展红壤侵蚀退化地治理范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紫色土富含钙、磷、钾,但有机质含量低,物理风化强烈,土壤固结性差,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宁化是全省闻名的紫色土水土流失重点县,到处可见紫褐色荒山秃岭,如何开发性治理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已成为农业和水保技术人员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研究,采取“坡改梯+经济作物(油茶)+草(圆叶决明)覆盖”模式进行开发性精准治理,达到开发与治理有机结合的效果。本文从紫色土理化性状入手,分析“坡改梯+经济作物(油茶)+草(圆叶决明)覆盖”模式进行开发性精准治理优势,总结其技术,重点总结圆叶决明的种植技术,为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福建省的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开展了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山地开发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水土保持重点县小流域普查等基础工作;二是建立了水土流失预测模型和小流域数据库;三是筛选出水土保持先锋植物,研究出多项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四是推广了治理新模式,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近期研究的重点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侵蚀劣地植被快速覆盖技术研究,面源污染水土保持控制技术研究,水土保持优良植物的筛选、引进及推广,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和水土保持治理示范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长汀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长汀县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2000年以长汀县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被列为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已连续几年实施重点治理。应用2000年和2003年的SPOT数据,对长汀县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长汀县水土流失集中分布在以河田为中心的中部低丘区,向周围山区呈辐射下降趋势,87.21%水土流失分布在海拔200~500m的丘陵地带;近4a来,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都呈下降趋势,尤其以河田镇下降最大,但是剧烈流失在空间分布上呈扩散的现象。多年有效的治理是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且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燃料结构的变化保护了植被也是重要因素。由于开发建设项目和山地农业开发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是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和全省其它地方相比,长汀县水土流失仍然严重,治理任务还相当艰巨,应继续加大自然生态修复的力度,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开展水土流失监测等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南方红壤区林下水土流失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发现南方红壤区林下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马尾松林、杉木林、桉树林及山地茶果园,而树种结构单一、林下植被匮乏、人为干扰频繁是当前造成林下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针对南方林下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原因,总结了复合经营、人工补植、施肥改良等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得卡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利部样板小流域——得卡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调查,总结了该流域治理的指导思想、原则、治理内容和措施配置形式,并对治理模式效益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开发性治理和观光型治理是山地小流域治理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阐明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循环农业开发有效结合的协同性,并以长汀县、宁化县、平和县等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为例提出提升建议。结果表明:1)进行山地植被恢复,可推广"乔-灌-草"立体覆盖种植;2)山区开展生态养殖,可采用"林-草-牧-肥"优化耦合模式,有利于农牧结合优势的充分发挥;3)应用固液分离收集处理猪粪技术,生产果树专用肥,COD累积去除率达99.8%;4)长汀县79.94%耕地适宜烟稻轮作,并可循环利用秸秆培肥地力;5)紫色土壤区的山地适宜发展"草-牧-沼-油茶"生产模式。提出的提升建议:水土流失治理要实施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应与循环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双赢互利发展;要健全政策机制,鼓励更多企业、个人投入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循环农业综合开发之中,以取得经济、社会与生态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