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蝴蝶兰无性快繁规模化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影响蝴蝶兰( Phalaenopsis) 无性快繁规模化生产中常见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基本培养基的类型和继代时间直接影响蝴蝶兰类原球茎( Protocorm-like-body, PLB) 的增殖速率, 在改良狩野和改良KC培养基中类原球茎的增殖速率明显高于MS培养基; 对培养215个月的类原球茎进行转接继代增殖率最高; 采用两步成苗法培养幼苗, 可将幼苗的出瓶时间缩短到7~8个月; 对5个品种扩繁20代的类原球茎的开花株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是各品种开花株群体性状稳定, 3个品种无变异现象发生, 2个品种的类原球茎在18~20代时变异率低于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蝴蝶兰快速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综述了我国有关蝴蝶兰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着重阐述了不同外植体、培养基等因素对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扼要介绍了种子的无菌播种快繁; 并对我国未来蝴蝶兰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选用热带兰花中的蝴蝶兰、文心兰、大花惠兰各1个品种,采用1、2、3个类原球茎块状分切方法,接种在兰花扩繁培养基上进行增殖试验。结果表明,3个种类的兰花品种均以带2个类原球茎的块状分切,增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冯光惠 《现代园艺》2014,(16):11-11
以蝴蝶兰组培苗花梗节间为材料,通过对原球茎状体的诱导和增殖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培养基对蝴蝶兰组培快繁的影响,根据试验及数据分析,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以期探讨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建立蝴蝶兰组培再生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最适宜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mg/L+NAA 0.2mg/L;最适宜原球茎的增殖培养基为:1/3MS+6-BA 2mg/L+NAA 0.2mg/L+30g/L香蕉汁。  相似文献   

5.
应用反应面设计法探讨蝴蝶兰类原球茎的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成慧 《北方园艺》2006,(6):133-134
采用反应面设计法探讨了5个因素(NAA、蔗糖、麦芽糖、VB1、VB6)对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类原球茎增殖来说NAA的浓度最为重要,其次是蔗糖、麦芽糖和VB1,而VB6对类原球茎增殖没有影响.并且筛选出了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的最优组合是:NAA为0.9 mg/L、蔗糖10 g/L、麦芽糖15 g/L、VB1 mg/L,类原球茎的增殖系数可以达到理论最大值7.33.  相似文献   

6.
蝴蝶兰类原球茎玻璃化产生的原因及恢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蝴蝶兰(Phalaenopsis)组培生产中引起类原球茎玻璃化的原因以及玻璃化类原球茎再利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增高和继代培养的时间延长,类原球茎玻璃化程度加重.当NAA浓度为5 mg/L、BA浓度为10 mg/L,继代培养到第9代时,2种培养基中玻璃化率分别高达71%和65%.玻璃化类原球茎的平均增殖率仅为2.2,再生植株率为183株/瓶,明显低于正常类原球茎的5.3和1 297株/瓶.玻璃化类原球茎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中经2~3代恢复培养后,数量下降到0.84%,玻璃化现象可得到明显恢复,恢复后的类原球茎的分化能力和植株生长状态与正常类原球茎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可继续应用于组培生产.  相似文献   

7.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天鹅”蝴蝶兰为试材,研究了6-苄氨基嘌噙(6-BA)浓度、取样节位、附加物对花梗腋芽诱导分化及不同外植体诱导原球茎分化的影响,以期建立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6-BA浓度为3.0 mg/L时,花梗腋芽分化率最高,为96%;取基部2、3节位幼嫩、粗壮的花梗腋芽诱导分化效果最好,分化率可达100%;以土豆替代香蕉、白砂糖替代蔗糖,可大大降低培养基的生产成本;根座和芽座是诱导原球茎分化的最佳外植体,诱导率可达90%以上.该试验筛选出了2条蝴蝶兰高效组培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生长健壮的蝴蝶兰无菌苗幼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激素配比(6-BA、NAA)、培养基蔗糖含量和原球茎大小对蝴蝶兰愈伤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6-BA、NAA有利于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中蔗糖含量高及暗处理促进愈伤生长与增殖;接种原球茎大小影响蝴蝶兰继代增殖;在添加6-BA4.0 mg/L+NAA 0.5 mg/L+蔗糖20 g/L+15%椰乳的培养基中蝴蝶兰原球茎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40%。在添加6-BA 5.0 mg/L+NAA 0.2 mg/L+15%椰乳的培养基中蝴蝶兰原球茎增殖最好,增殖系数达3.5;原球茎直径大小在1.0±0.05 cm左右对蝴蝶兰继代增殖效果较好,可为蝴蝶兰原球茎诱导与增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蝴蝶兰嫩叶、茎尖、花梗侧芽、花梗节间为外植体,进行原球茎诱导,探求蝴蝶兰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通过不同培养基及各种激素配比组合进行原球茎诱导、增值及试管苗生根试验,探索各阶段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茎尖和花梗腋芽是蝴蝶兰形成原球茎的较佳外植体;M S+0.5 mg/LN AA+1.0 m g/L 6-BA+100 mL/L椰乳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8.98;1/2 MS培养基最利于侧芽萌发形成丛生芽;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 S+1.0 mg/LIBA+0.5 mg/LN AA。  相似文献   

10.
以60Co-γ射线为辐射源,采用不同剂量(15、20、25、30、60、90、120 Gy)进行处理,观察并分析了γ射线对蝴蝶兰原球茎存活率、增殖率和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辐射对蝴蝶兰原球茎生长情况影响不大,但是,高剂量处理后,其存活率、增殖系数和分化率均明显下降.初步确定了60Co-γ射线对蝴蝶兰原球茎的半致死剂量(LD50=50~68 Gy),为蝴蝶兰辐射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蝴蝶兰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分类研究将兰科蝴蝶兰属分为5个亚属63个种。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是研究和育种的重要基础工作,已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蝴蝶兰无菌播种技术促进了杂交技术应用,迄今为止,仍是其新品种培育的重要途径,已培育近20万个杂交品种,可分为标准大花类、珍奇类、斑点花类、多花类及朵丽蝴蝶兰类5大类别。物理和化学诱变技术已应用于蝴蝶兰的育种,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在蝴蝶兰品种培育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株型改良、抗性提高和增加香味是未来蝴蝶兰育种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用RT-PCR方法从‘大辣椒’蝴蝶兰叶片中克隆得到4个AP2/ERF家族基因,命名为PhAP2/ERF1 ~ PhAP2/ERF4。蛋白结构域和序列比对发现PhAP2/ERF1 ~ PhAP2/ERF4均含有1个AP2结构域, PhAP2/ERF2还含有1个B3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4个蛋白与兰科AP2/ERF家族成员亲缘关系最近,PhAP2/ERF1属于AP2/ERF家族DREB亚家族中的A1类,PhAP2/ERF2属于RAV亚家族,PhAP2/ERF3属于ERF亚家族的B4类,PhAP2/ERF4属于DREB亚家族中的A2类。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低温驯化和低温胁迫条件下PhAP2/ERF1 ~ PhAP2/ERF4在‘大辣椒’和‘富乐夕阳’蝴蝶兰叶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4个基因在‘大辣椒’叶片中的表达趋势一致,表达量在低温胁迫早期达到最高,在胁迫中晚期有所下降;而4个基因在‘富乐夕阳’叶片中的表达趋势有较大差异,PhAP2/ERF1和PhAP2/ERF2的表达在低温处理整个过程中没有被诱导或仅有较小幅度增加,PhAP2/ERF3对低温的响应时间显著晚于‘大辣椒’,PhAP2/ERF4的表达趋势与‘大辣椒’差异较小。蝴蝶兰AP2/ERF在抗冷品种‘大辣椒’和不抗冷品种‘富乐夕阳’叶片中的表达差异暗示AP2/ERF基因家族在蝴蝶兰低温胁迫响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漳州市发展蝴蝶兰的优势及产业现状,分析漳州市蝴蝶兰产业在品种、栽培技术、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漳州市蝴蝶兰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红 《北方园艺》2021,(1):53-58
以蝴蝶兰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炭基肥和椰糠、水苔以不同比例混合对移栽前基质理化性质和移栽后基质理化性质、蝴蝶兰组培苗的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蝴蝶兰的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椰糠和水苔中加入炭基肥,显著改变了基质的理化性质,提高了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蝴蝶兰成活率提高了3.71%~10.18%,叶宽增加7.74%~25.54%,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其中,椰糠和炭基肥以4∶1生长状况最好,水苔和炭基肥以6∶1生长状况最好,说明炭基肥在蝴蝶兰组培苗基质中的应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蝴蝶石斛兰花色表型及类黄酮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光色差计测定了不同颜色蝴蝶石斛兰品种的花色表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花朵中类黄酮色素的组成,探讨花色表型与所含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蝴蝶石斛兰品种花色主要分布在紫红色和粉红色区域,且唇瓣颜色比花瓣和萼片暗。花色与类黄酮含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而花青素苷是影响蝴蝶石斛兰花色的主要因素:总花青素苷含量与花色的明度L*值和色相b*值以及色相角h值负相关,与色相a*值正相关。从蝴蝶石斛兰花朵中共检测出28种花青素苷(均为酰基化的矢车菊素–3,7,3’–三葡萄糖苷)和19种黄酮醇苷(苷元有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3种),由此推测了蝴蝶石斛兰品种花中的类黄酮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许申平  曾兰婷  叶庆生 《园艺学报》2015,42(8):1599-1605
研究了长期(240 d)增施CO2(800 ± 50)μmol ? mol-1和大气CO2浓度约400 μmol ? mol-1(对照)对蝴蝶兰‘内山姑娘’净CO2吸收速率、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蝴蝶兰属CAM植物类型,叶片净CO2吸收速率在22:00左右达到最大值,可滴定酸的积累在6:00左右达到顶峰。增施CO2显著提高蝴蝶兰夜间的净CO2吸收速率,并达到对照的两倍,可滴定酸的积累比对照增加44%。蝴蝶兰生物量的积累在增施CO2条件下也显著增加,植株干样和鲜样质量分别增加31%和28%。此外,增施CO2使蝴蝶兰的花期提前了5.4 d,提高了蝴蝶兰的产量和花部品质,其中花朵数比对照增加了66%。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营养液配方对蝴蝶兰(Phlaenopsis amabili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B处理植株的各项形态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它配方,叶绿素和全氮、全磷含量也高于其它配方.  相似文献   

18.
不同外植体对蝴蝶兰组培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蝴蝶兰可以利用其茎尖、根尖、叶片等外植体进行组培繁殖。其中,不同外植体的增殖速度和增殖系数各有差异,利用不同外植体诱导原球茎形成的效果也存在差异。在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激素对于诱导原球茎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蝴蝶兰催花及开花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蝴蝶兰的生长发育状态将蝴蝶兰催花及开花过程分为4个时期:抽梗前期,抽出花梗期,出现花苞期,开花期。对蝴蝶兰花梗诱导及开花过程中可溶性糖在植株各器官间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蝴蝶兰花梗诱导及开花过程中不同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有各自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