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周澎  辛颖  付秀  曹平  郝兆刚  曹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34-10535
通过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提出了一套杀虫装置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根据天气条件进行模式和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实现风光互补杀虫装置的可靠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虫口减退率平均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2.
基于单片机89C51和60W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设计了一个小功率风光互补充电控制器,更便携的将分散的风能、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控制核心89C51通过检测电路对整个系统实时管理和监控,51的一个定时器产生高频PWM配合蓄电池的BUCK充电路实现对蓄电池的智能充电.最后通过matlab软件对60W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风光互补电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风、光互补发电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可行性,选择宁夏风光资源较为丰富的中部干旱带,在已有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能够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的日光温棚,并计算分析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相关指标。研究得出:宁夏中部地区风光互补性良好,适合应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合理配置下,该发电系统每年发电量约为15481.3 kW·h,能够在春、夏、秋三季满足日常温棚常规用电需求,而且发电量有盈余,如果条件允许则能够实现并网发电。在冬季由于夜间温度较低,温棚需要采用电暖风机加热,导致用电量骤增,需要外接电源或应用其他供暖方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间歇性、可变等不稳定性特征,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资源互补特性,将风能和太阳能通过转化、储存、控制等手段,形成稳定的电力输出。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开关磁阻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策略, 提出一种适应天气变化较快的基于输出电压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结合蓄电池的智能控制策略,实现智能风光动态互补。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以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作为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反应装置,并采用纯菌种R3为产氢菌株,对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系统的启动和运行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在温度为(35±1)℃、水力停留时间为8h的条件下,反应器具有持续产氢能力,并在16d运行后达到稳定.此时COD平均去除率28%左右,氧化还原电位在-445mV~-420mV,产气量约6.6L/d,氢气体积分数59.4%,产氢效果显著.这表明R3是一株高效产氢菌株,可以应用于连续流制氢工艺.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蕴含着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为了方便、有效的利用城市中的太阳能和风能。基于60 W风光互补电源系统设计了一个小功率便携式风光互补充电控制器,将分散的能源转变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单片机89C51做为智能控制核心来管理和控制风光互补充电系统,并通过89C51的一个定时器产生高频PWM配合蓄电池的BUCK充电路实现对蓄电池的智能充电,通过matlab软件对60 W风光互补电源系统电路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参数选择的正确性和整个电源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桃林口水库路灯照明设施在多年运行中存在着老化严重、运行成本高、耗能大等问题。为彻底改变这个现状,在2008年在路灯改造中,采用了风光互补路灯,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绿色能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制氢和用氢是全国高空探测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该业务存在一定危险性。阐述了致使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因素以及制氢和用氢工作的安全与防范,以为高空探测业务中的制氢与用氢安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内蒙产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互补系统质量可靠,可供家用照明、电视、DVD、炊事、小型机电等。整套设备含风力发电机、塔架、太阳能光电板、逆变器(不含蓄电池)。一套800W风光互补系统只需3200元(运费到付)。太阳能照明灯一台380元(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光催化纳米颗粒对玉米秸秆光合生物制氢工艺的影响机制,提高光合生物制氢产氢效率并增加氢气产量。【方法】分别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TiO2 NPs)和氧化锌纳米颗粒(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ZnO NPs)作为光催化剂添加在光合细菌HAU-M1的产氢体系中,以累计氢气产量、氢气含量及pH值为试验指标,研究光催化纳米颗粒对光合细菌HAU-M1产氢工艺的影响规律。【结果】TiO2 NPs在质量浓度为500 mg·L-1时,可获得最大的累计氢气产量为673 mL,比对照组增长7.4%。可缩短产氢周期24 h,在120 h就可结束产氢。ZnO NPs质量浓度为100、200、300、400、500 mg·L-1时累计氢气产量分别514、533、480、407、368 mL,与对照组(0 mg·L-1)累计氢气产量563 mL相比降低了8.7%、5.3%、14.7%、27.7%、34.6%。...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陶瓷材料作为二氧化钛(TiO2)载体在玉米秸秆光合生物制氢中的作用。【方法】将3种陶瓷材料(氧化铝、氧化锆和碳化硅)负载TiO2,以累计产氢量、pH值和还原糖质量浓度为考察指标,考察负载TiO2陶瓷材料对玉米秸秆光合生物制氢的影响及重复使用效果。【结果】添加负载TiO2陶瓷材料可以提高玉米秸秆光合生物制氢累计产氢量,其中负载TiO2氧化铝陶瓷材料效果最好,累计产氢量相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25.7%,最大产氢速率为12.08 mL·h-1;添加负载TiO2陶瓷材料对光合生物制氢pH值和还原糖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小,仅在12~48 h内导致还原糖质量浓度明显降低。在重复使用试验中,负载TiO2氧化锆陶瓷材料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使用中效果更好,累计产氢量相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24.7%和28.0%,可以有效提高TiO2的重复利用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使用后的陶瓷材料,发现TiO2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太阳能光合生物连续制氢运行工艺的要求,设计了太阳能加热温度补偿自控系统,以STK12C5A088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选用Pt100型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实现实时温度调节曲线的在线显示.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制冷和制热的切换由继电器控制,软件设计采用了PID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调节精密,控制稳定,数据在线记录及监测等优点,系统检测响应是时间小于10 ms,调控响应时间小于30 s,可将温度控制在(30±2)℃,温度波动小于±2℃,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的温度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鱼蟹稻田飞虫捕食装置的离网型户外供能需求的问题,着重研究该装置的供能系统方案。基于户外供能合理性要求,采用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自主互补发电来进行能源供应;对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分别进行Matlab/Simulink建模,着重对叶轮的风能利用系数、叶尖速比和桨距角的相关性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分析;在桨距角确定的条件下,适当取值叶尖速比,能够获得最大风能利用系数。同时,在不同温度和辐射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取得功率曲线的峰值,为风光互补的最大功率获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针对离网型风光互补系统能源的合理化利用,提出混合供能的能量管理策略,符合该装置的供能需求,对户外同类型装置供能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蜂群转地饲养中,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蜂农的生产、生活难以获取现有交流市电的支持,经过实地蜂场调研,目前蜂农多数使用光伏组件收集太阳能作为能提供源。蜂农在户外难免遇到连续阴雨或者多云天气,无法为蓄电池充电,现有装置就无法满足蜂农的要求。针对这种现状,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作为切入点,针对转地饲养蜂农供电问题进行研究,将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结合起来,弥补连续阴雨天供电不可靠的缺陷,同时能够保证用户均衡充足的用电需求,为蜂农野外养蜂作业提供新的技术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作为传统电网延伸和补充的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对其电能质量问题进行研究成为必然。为了解决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对该系统电能质量扰动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对理论分析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谐波和闪变是系统主要电能质量扰动因素,最大功率跟踪控制、风速和光照等自然环境的改变、LC滤波器参数设置和非线性负载都会对系统电能质量产生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电能质量的提高及更广阔的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氢能源开发与生物制氢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氢能是高效清洁环保型能源 ,在我国发展氢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物制氢在开发氢能源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地位 ,生物制氢技术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应加快发展生物制氢技术研究的步伐 ,早日实现这一技术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李亚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039-19041
[目的]为光合细菌制氢的工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以光合细菌混合菌群为试验菌种,研究其在连续制氢反应器中的浓度变化、产氢特性及细菌数量与产氢量的关系。[结果]连续制氢反应器的2#、3#隔室光合细菌浓度最大,产氢量也最大。同一隔室内,第2、3 d光合细菌浓度和产氢量均达到最大。[结论]产氢量随反应器中光合细菌数量的减少而减少。  相似文献   

18.
<正>由水电十四局投资建设的宾川干海子光伏电站投产发电,标志着云南省首个"风光互补"电源项目建成投产。据新华网记者了解,"风光互补"是一套发电应用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用电时,逆变器将蓄电池组中储存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通过输电线路送到用户负载处。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发电。风光互补发  相似文献   

19.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具有转化率高、可再生和无污染等优点。与传统制氢方法相比,生物制氢技术能耗低,对环境无害,其中发酵生物制氢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农业废弃资源发酵制氢不但能够生产出理想的清洁能源,同时还能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农业垃圾,一举两得。主要介绍了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技术的方法和机理,分析了利用农业废弃资源发酵制氢的可行性,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氢气是一种清洁的、可更新的能源.与其他制氢方法相比,生物制氢具有无污染、成本低、可再生等优点,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制氢技术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详细描述了光合产氢细菌及发酵产氢细菌等主要产氢生物的产氢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