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菁  赵书岗  王红霞  张志华  李夕勃 《园艺学报》2015,42(11):2144-2152
 以‘赞美’和‘珍珠香’核桃(Juglans regia L.)果实为试材,采用间苯三酚–HCl 法观察 了内果皮木质化过程,测定了其发育过程中木质素、纤维素和酚类物质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 果表明:两个品种核桃硬壳木质化始于6 月初,6 月中旬初步成型,7 月下旬完成。从硬壳木质化至坚果 采收,木质素、纤维素和酚类物质含量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酚类物质含量在采前略有下降,POD 和PAL 活性均呈下降趋势,PPO 活性整体变化不大。相关分析表明,核桃硬壳分化期木质素含量与纤维素含量 极显著正相关,酚类物质含量与木质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素含量显著正相关;POD 活性与木质 素、纤维素、酚类物质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PAL 活性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薄壳扁桃和厚壳扁桃发育过程中内果皮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以薄壳和厚壳扁桃各12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染色、切片、扫描电镜观察来研究其发育期内扁桃内果皮结构差异,测定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及PAL、C4H、4CL、CAD、POD、PPO的木质素积累相关酶活以及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来研究扁桃发育过程中内果皮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扁桃发育过程中,内果皮的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增加,PAL活性变化与4CL活性、CAD活性、PPO活性变化极显著正相关(r=0.6671**、0.6893**、0.6776**),与POD活性变化显著负相关(r=-0.5418*)。4CL活性变化与CAD活性变化极显著正相关(r=0.6701**),与PPO活性变化显著正相关(r=0.552*),与木质素含量显著负相关(r=-0.5566*)。PPO活性变化与木质素含量变化极显著负相关(r=-0.6888**),与半纤维素显著正相关(r=0.5998*)。本研究发现,扁桃内果皮木质素沉积是从导管部分开始,厚壳扁桃比薄壳扁桃能更早完成内果皮的木质化,厚壳扁桃在花后51d即可完全木质化,薄壳扁桃的硬化周期则比厚壳扁桃晚...  相似文献   

3.
核桃(Juglans regia)薄壳品种的裂果和露仁问题影响坚果及种仁的品质。为了研究果壳发育与植物激素的关系,为调控果壳发育提供理论依据,以‘赞美’(厚壳类型)和‘辽核2号’(薄壳类型)核桃为试材,通过Wiesner染色法研究其果壳的发育过程,对硬核关键时期的IAA、GA、ZR和ABA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清香’(中等壳厚类型)核桃为试材,用不同浓度6-BA、GA_3以及GA合成抑制剂多效唑(PAC)处理幼果,对成熟果实果壳外观形态、内部结构和组分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赞美’和‘辽核2号’坚果硬壳发育分别始于花后45和51 d,花后60 d坚果果壳均初步成型,此后果壳内木质素逐渐沉积。硬核期内果皮的GA、IAA、ZR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ABA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50mg·L~(-1) GA_3处理‘清香’幼果后,其果壳石细胞层和纤维化细胞层厚度增大,硬壳变厚,缝合线紧密度增强,100 mg·L~(-1) PAC处理使石细胞层、厚壁化细胞层和纤维化细胞层均减小,木质素和酚类物质含量下降,硬壳变薄,缝合线紧密度下降;100 mg·L~(-1) 6-BA处理后坚果纵径、横径和棱径均显著变小,但果壳结构并未改变。综上,‘辽核2号’坚果果壳发育晚于‘赞美’,50 mg·L~(-1) GA_3处理‘清香’后果壳(石细胞层)增厚,而100mg·L~(-1)PAC抑制果壳(石细胞层、厚壁化细胞层和纤维化细胞层)增厚,说明GA参与了果壳发育的调控过程;100 mg·L~(-1) 6-BA处理后坚果变小但果壳结构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青薯168’块茎浅层和深层损伤愈伤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红  王毅  王斌  张静荣  郑晓渊  毕阳 《园艺学报》2018,45(5):908-918
以‘青薯168’为试材,用不锈钢刀片在块茎中部表面切出2 cm见方,0.3 ~ 0.5 mm深(浅层损伤)和3.0 ~ 3.2 mm深(深层损伤)的伤口,之后置于常温(20 ~ 25 ℃,相对湿度70% ~ 80%)黑暗条件下进行愈伤,通过评价质量损失率和发病率、木质素与聚酯软木脂(SPA)积累的变化、苯丙烷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及产物的积累量,分析浅层和深层损伤对块茎愈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层和深层损伤对块茎愈伤期间的质量损失率无显著影响,但浅层损伤块茎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深层损伤,愈伤14 d时仅为深层损伤的一半。愈伤期间浅层损伤块茎的木质素与SPA沉积速率明显大于深层损伤。愈伤14 d时,浅层损伤的木质化细胞层厚度高出深层损伤107.5%。浅层损伤块茎在愈伤期间表现出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5 h时高出深层损伤34.3%。愈伤前7 d内的木质素和总酚含量也高于深层损伤,愈伤5 d时,分别高出深层损伤24.8%和12.1%。虽然浅层损伤在愈伤初期的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深层损伤,但在中后期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愈伤块茎的发病率与木质化细胞层厚度及木质素的积累呈显著负相关,而PAL活性与木质化细胞层厚度、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浅层损伤比深层损伤块茎具备更好的愈伤能力及更高的苯丙烷代谢活性。  相似文献   

5.
比较硬果型番茄TS330 和软果型番茄A57 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硬度变化,结果表明:绿熟期、转色期、红熟期TS330 果实硬度均显著高于A57,其中绿熟期果实硬度差异最大。绿熟期TS330 果皮细胞壁厚度、细胞致密度(单位厚度的细胞层数)和果胶含量显著高于A57。TS330、F1(TS330×A57)、A57 绿熟期果实硬度依次为26.86、21.09、19.11 kg ·cm-2。番茄果实硬度与果皮细胞致密度(相关系数0.96)、果胶含量(相关系数0.99)密切相关。TS330×A57 的F2 果实硬度 趋向正态分布,表明果实硬度受多位点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我所于1989年在抚顺地区发现软籽山楂,2011年9月17日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审定并命名为‘抚红软籽山楂’。研究水平为国内先进,填补了山楂属软籽山楂新品种审定的技术空白。该品种平均果重1.86g,最大果重2.5~3.0g。果肉粉红色,种核薄而软,全果可食,属于珍稀品种。椐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检测,每百克鲜果中含维生素C 97.3mg,总糖10.7g,可滴定酸3.08g。特别是钙元素150.8mg/kg,是苹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软籽石榴种子硬度发育特性,以软籽品种‘突尼斯软籽’、半软籽品种‘以色列酸’和硬籽品种‘青皮’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的种子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籽粒质量,并对其成熟种子种皮细胞进行石蜡切片,间苯三酚和番红固绿染色观察,比较种皮细胞显微结构和木质化程度,同时对不同产地的‘突尼斯软籽’石榴进行种子硬度比较。结果表明,种子最大硬度出现在果实发育后期,而非果实成熟时期,不同品种种子硬度变化趋势一致。‘突尼斯软籽’种子硬度在花后97 d达到最高,为(2.939±0.895)kg;半软籽‘以色列酸’和硬籽‘青皮’在花后106 d到达最高,硬度分别为(5.571±2.106)和(9.203±3.006)kg。在花后124 d(成熟时期),‘突尼斯软籽’、‘以色列酸’和‘青皮’的种子硬度分别为(2.887±0.735)、(4.242±1.036)和(8.192±2.561)kg。5个产地的‘突尼斯软籽’成熟石榴种子硬度没有显著差异,软籽性状不受种植地理环境变化而改变。显微结构观察发现成熟时期石榴种皮外层细胞高度木质化,‘突尼斯软籽’石榴的种皮外层细胞壁厚度显著低于‘以色列酸’和‘青皮’。  相似文献   

8.
珍稀果树‘抚红软籽山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抚红软籽山楂’为蔷薇科(Rosaceae)山楂属(Crataesus)植物。2006年4月在抚顺市东部山区发现,仅1株,树龄18年,经查新,为世界稀有。同年引进我院果树试验地内,高接大树24株,繁殖1年生苗(木质芽接苗)850株,用于区域试验及建园。高接大树第2年(2007年)首次坐果.幼树于2010年开始坐果。  相似文献   

9.
菜豆荚壁纤维含量直接影响口感品质,是品种选育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不同种质资源中菜豆荚壁纤维的含量及其组成成分,对158份菜豆商品种质荚壁的粗纤维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次分别对粗纤维素含量高和低的两个种质不同发育时期的荚壁纤维含量、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和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可将158份菜豆种质按粗纤维素含量的高低分为3类:第Ⅰ类为高纤维含量,第Ⅱ类为中纤维含量,第Ⅲ类为低纤维含量。木质素是引起菜豆荚壁纤维含量升高的主要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越高越不利于木质素的积累,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则加速其木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李晓博  李晓  李玉 《食用菌》2009,31(2):6-8
测定培养料不同发酵阶段和接种双孢菇后不同生长阶段的酶活性变化及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料发酵及双孢蘑菇生长发育期间,纤维素、半纤维索和木质索的降解与酶活性变化有关,酶活性高降解速率就决,酶活性低降解速率就慢。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阶段和蘑菇发育阶段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都有降解作用,但是前者低于后者,其中木质素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蘑菇发育阶段。处理1(稻草)对木质素、纤维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最高,产量也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1.
关志华  程智慧 《园艺学报》2010,37(2):229-234
以加工番茄品种‘里格尔87-5’和‘石红12’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期果(叶)面喷施低、中、高浓度NaCl(3.0、6.0和9.0 g·L-1)和CaCl2(2.0、4.0和8.0 g·L-1)对果皮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里格尔87-5’品种,中浓度CaCl2处理使外果皮细胞层数显著增加,不同浓度CaCl2和低浓度NaCl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延缓细胞间隙的增大,低、中浓度NaCl和CaCl2处理使外果皮厚度和外果皮外侧细胞壁厚度增加;对‘石红12’品种,高浓度CaCl2理使外果皮细胞层数显著增加,中浓度CaCl2处理使外果皮外侧细胞壁厚度增加,并延缓细胞间隙的增大,低浓度NaCl处理亦能延缓细胞间隙的增大,低、中浓度NaCl和CaCl2处理使外果皮厚度增加,高浓度NaCl处理显著减小外果皮外侧细胞壁厚度,但增加中果皮维管束数量。综合分析认为,在果实发育期间果(叶)面喷施低、中浓度的NaCl和CaCl2可以改善加工番茄果皮结构,有利于提高采后果实的耐贮运性。  相似文献   

12.
山楂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8份山楂种质资源的24个数值性状和10个二元性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9个数值性状(包括一年生枝长度、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果实大小、果肉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种仁率等)上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超过30%且极差较大,多样性明显。但在雄蕊数量、花冠大小和可食率上变异系数小于10%,多样性不明显。在二元性状的综合表现上资源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发现:在距离系数4.83时可将黑果绿肉和野生小山里红与其他26份资源相互分开;在距离系数3.86时可将26份资源分为软籽山楂、伏山楂(4份)和大果山楂变种(21份)3个亚类。该研究结果可为山楂资源的分子鉴定、亲缘关系研究、核心种质建立和种质资源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琯溪蜜柚果实汁胞粒化过程中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以揭示汁胞粒化过程中木质素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花后135、165、195、215 d 4个时期的琯溪蜜柚果实,测定汁胞粒化率及木质素含量以及分析转录组数据筛选到的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差异表达和相关酶活性变化,并进行汁胞细胞壁木质素沉积的显微观察。【结果】在琯溪蜜柚花后195至215 d果实发育成熟期,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CrPAL1、CrPAL3、CrC4H1、CrC4H2、Cr4CL、CrCCR3、CrCAD3、CrPOD2和CrPOD7等9个基因的表达量都显著增强,q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数据一致。这期间果实汁胞粒化明显加速,木质素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肉桂醇脱氢酶(CA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明显上升,木质素含量显著积累,番红染色显示木质素在蜜柚汁胞细胞壁中明显沉积。【结论】琯溪蜜柚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参与调控汁胞粒化过程中细胞壁木质素的合成。研究结果为今后琯溪...  相似文献   

14.
李慧  刘凤栾  郗琳  高彬  严珊  王玲  马男  赵梁军  杨春起 《园艺学报》2012,39(7):1321-1329
 以月季‘伊丽莎白女王’的幼嫩皮刺为试材,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皮刺的组织结构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1)皮刺具有组织层次,表面角质化并被厚蜡质;表皮层细胞较小,呈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细胞腔较大;紧靠表皮层内侧的1 ~ 2 层细胞,其形态类似形成层的分生细胞,细胞较小,排列紧密;再向内的5 ~ 7 层细长形细胞,细胞内腔为多孔的柱状结构;皮刺中心部为薄壁细胞组织,其细胞大而圆,细胞壁薄,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2)皮刺基部存在着由3 ~ 5 层细胞组成的“似离区”,与叶柄离区相比,其胞间连丝和叶绿体、线粒体及内质网等细胞器丰富且细胞间隙较多;在乙烯诱导下,“似离区”不形成离层,皮刺不脱落。(3)皮刺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木质素、木栓质、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皮刺外部组织比内部组织木质素和木栓质含量高,“似离区”下部组织的木质素及木栓质含量较上部组织高。  相似文献   

15.
龙治坚  胡尚连  罗学刚  任鹏  曹颖  卢学琴  徐刚 《园艺学报》2020,47(Z2):3139-3140
‘西科1号’是由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通过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再进一步筛选出的新品种。一年生竹秆厚被少量白粉,多年生的主枝不明显,纤维素含量高(55.28%),木质素含量低(20.02%),良浆得率高(39.29%),硫酸盐浆的撕裂指数大(16.96 mN · m2 · g-1),耐折度强(2.1),竹材性能好,笋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观赏性,是优质的工业用、笋用和观赏用竹种。  相似文献   

16.
菌糠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品质,推广菌糠生物有机肥的绿色施肥技术,以青薯9号为供试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667 m2施菌糠生物有机肥120 kg+常规施肥)和处理2(667 m2施菌糠生物有机肥基质120 kg+常规施肥)产量极显著高于处理3(常规施肥),分别增产7.04%和7.93%;处理1淀粉含量和VC含量最高,还原糖含量最低,分别为20.6%、166 μg/g,0.52 mg/g;说明增施菌糠生物有机肥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增加结薯数、单株块茎质量,还可增加淀粉含量和VC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建议在试验区推荐施肥方案为:667 m2施菌糠生物有机肥120 kg+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破壁灵芝孢子铁皮石斛粉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破壁灵芝孢子铁皮石斛粉0.17 g/(kg BW)、0.33 g/(kg BW)、1.00 g/(kg BW)。4周后进行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血清溶血素测定、脾淋巴细胞抗体生成试验、碳廓清试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NK(natural killer)细胞活性测定等。结果:破壁灵芝孢子铁皮石斛粉可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血清溶血素半数溶血值及碳廓清吞噬指数。结论:破壁灵芝孢子铁皮石斛粉可显著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及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萌  屈魏  冉昪  饶景萍 《园艺学报》2020,47(7):1289-1300
以猕猴桃‘徐香’(较不耐贮藏)和‘海沃德’(耐贮藏)果实为试材,研究其在0 ℃贮藏期间生理及组织结构的变化差异,从而探究其与耐贮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贮藏期间两品种果肉硬度均不断下将,‘海沃德’果肉硬度降至10 N的时间为150 d,而‘徐香’仅为95 d;‘徐香’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分别较‘海沃德’早20 d和10 d,且峰值分别高出16%和250%。贮藏期间‘徐香’果实的质量减少率也显著高于‘海沃德’。在整个贮藏期间,‘海沃德’果实的淀粉、原果胶、纤维素含量均高于‘徐香’,而淀粉酶(AM)、果胶代谢相关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E、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纤维素酶(Cx)的活性高峰值均低于‘徐香’。‘海沃德’的表皮毛极显著细短于‘徐香’;且角质层厚度及表皮细胞层数都大于‘徐香’;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形变程度‘海沃德’小于‘徐香’;‘海沃德’的细胞壁厚于‘徐香’,且贮藏期间中胶层分裂缓慢,线粒体较完整。总之,耐贮性好的猕猴桃品种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厚,质量减少率较低,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慢,细胞壁酶活性低。  相似文献   

19.
GL生根剂对扶桑插条生根及碳水化合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玲  黄得兵 《园艺学报》1997,24(1):67-70
用GL生根剂(IBA1000mg/L+粉锈宁150mg/L+PP3332mg/L)50mg/L浸泡扶桑插条基部24小时,提高了插条的生根率、生根数、根干重,并扩大了生根范围。插条叶光合速率高于对照82.8%,分配到叶的14C-光合产物比对照少,而分配到茎和不定根的光合产物高于对照。插条叶和不定根中的可溶性糖、淀粉和纤维素含量低于对照,并随处理后天数的延长逐渐减少,木质素含量增加;茎和插条基部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淀粉和木质素含量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苹果树腐烂病斑结构的周年变化及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玉成 《中国果树》1996,(3):15-16,20
对休眠期及生长季节的苹果树腐烂病斑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生长季节病斑的病、健部交界清晰,有大量愈伤组织产生,形成几层至数十层的木栓化细胞,阻止了病原菌菌丝体的蔓延,使病斑不再扩展;而休眠期病、健部交界不明显,无木栓化细胞层形成,病原菌的菌丝体以单菌丝状态蔓延,病斑扩展迅速。在含腐烂病树皮和一般坏死树皮组织的乙醇提取物培养基上,培养72小时的病原菌菌落直径和厚度,明显大于用含健康树皮组织提取物培养基上培养病菌的菌落大小和厚度,表明腐烂病病皮和树皮死组织内含物对病原菌具有诱发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