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俊  吴祖河  唐劲天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262-4263,4294
宁夏枸杞的转基因研究发展已有20多年,文中通过文献整理,对其方法和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目前,转基因枸杞的系统研究只限于中国,应用领域包括抗性研究和植物疫苗制备。文中主要对以上不同应用的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转基因枸杞应用的广阔前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学习研究植物工程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各种新型土壤改良剂在酸化土壤和盐碱地的应用、在贫瘠地和土壤板结上的应用以及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的应用的研究,并且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问题与不足,为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研究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鉴于近年来固原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实践,总结了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探讨了当前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技术推广应用的前景,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农田基本建设、技术引进开发、专业机具研改、技术人员培训和试验示范宣传5个方面提出今后技术推广应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白璐  孙启宏  乔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553-2555
近年来,生命周期评价成为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生命周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方法学和应用研究这两个方面,此外相关软件、数据库的开发应用也是研究重点。其中,方法学研究主要针对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和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研究则在行业、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工程中均有体现。通过对国内LCA研究进展的回顾性评述发现,近年来我国生命周期评价在国际研究成果的本地化方法学上有了很大突破。另外,基于生命周期思想而开发的环境管理手段正逐步被企业和政府所接受并应用,此方面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在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开发应用方面,多项研究正努力填补我国至今没有成熟的生命周期软件系统的空白。随着LCA研究和应用的逐渐深入,对权威的LCA基础数据库的迫切需求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5.
以德温特系列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可视化工具从技术发展历程、技术研发力量分布、技术热点与前沿等方面对近十年区块链农业应用研究的发明专利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区块链农业应用研究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区块链技术强国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在区块链农业应用研发强度上较为领先,但创新性不足,研发主体以企业为主;商业应用模式、数据处理与数据传输、安全管理等相关研究是区块链农业应用研究热点,数据库应用和软件技术相关研究是区块链农业应用研究前沿。在这种形式下,我国应重视技术成果质量、把握技术前沿、追求技术创新与农业领域应用深度融合,提高我国区块链农业应用的全球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孙科  杨培  闫微 《现代农业科技》2007,(19):115-117,119
生物技术运用为药用植物的研究和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综述近年来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在药用植物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介绍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的基础上,较全面地论述了专家系统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农业机械化专家系统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农业机械化专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经济林研究中植物营养学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文研究通过对当前植物营养学在经济林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品种选育、养分管理、树体调控及抗性研究等方面对植物营养学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植物营养学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应用远程数据监控系统采集研究数据,采集信息具备实时性,准确性和精确性。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新品种选育、病害防治研究,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研究效果,促进研究进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准施肥研究,可精确地给农田地块施肥,方法简便;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作物调亏灌溉研究,对作物生理特性改进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能有效地提高节水农业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0.
GIS在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国内外GIS在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利用现状和实例 ,分析了GIS在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应用的必要性 ,阐述了其应用的基本方法和形式并介绍了应用现状 ,探讨了GIS在此领域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推导了惠斯通电桥灵敏度的公式.利用实验,从电源电压、检流计灵敏度、检流计内阻、检流计和电源接入线路的位置、电桥桥臂参数等几个方面探讨分析了影响电桥灵敏度的各个因素,得出电桥灵敏度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提高电桥灵敏度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用22种抗菌药物,对70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进行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抑菌作用最强的是:氟呱酸(高度敏感菌株占100%)、丁胺卡那霉素(高敏、中敏菌占100%)、妥布霉素和先锋霉素_4(高敏、中敏菌均为94.28%),其次为庆大霉素(91.42%)新霉素(90%)和卡那霉素(88.57%)。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综述了蔬菜作物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的光温敏特性以及在遗传学、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对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 (甲亢、甲减及正常 )对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甲亢患者 36例 ,甲减患者 32例和正常对照 36例并测定其甲状腺激素、血脂、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2 h血糖及胰岛素浓度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结果 :校正体重指数 (BMI)、甘油三酯等因素后 ,甲亢、甲减组 IS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正常甲状腺功能状态可能是维持人体胰岛素敏感性和正常糖代谢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生态敏感性分析对于生态建设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综合分析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敏感区提出相应优化建议策略,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今后生态规划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根据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特征,选取坡度、高程、坡向、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水域缓冲6个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到评价因子权重,结合GIS的加权叠加工具完成研究区的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重度敏感区、极度敏感区占研究区总面积分别为0.71%、27.68%、35.20%、27.18%、9.23%。可见研究区域敏感性主要集中在轻度敏感到重度敏感,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目前宁乡白背飞虱对常用化学药剂的敏感性,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宁乡白背飞虱若虫对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和烯啶虫胺)、生长调节剂(噻嗪酮)、吡啶杂环类(吡蚜酮)和有机磷类(毒死蜱)7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烟碱类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的敏感性优于生长调节剂、吡啶杂环类和有机磷类,7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虫啉呋虫胺吡蚜酮毒死蜱噻嗪酮,其中敏感性最好的噻虫嗪,对白背飞虱LC_(50)为0.217 5 mg/L,噻嗪酮敏感性最差,LC_(50)为1.476 0 mg/L。  相似文献   

17.
用4种药物对青虾做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青虾对4种药物的敏感性为:P(敌百虫)>P(富氯)>P(孔雀石绿)>P(高锰酸钾),各种药物对青虾的安全浓度依次分别为0.022mg/L、0.672mg/L、2.416mg/L、2.900mg/L。  相似文献   

18.
以长治市为例,从复合生态敏感性的角度对长治市土壤侵蚀、生境及石漠化的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以5个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级,可将长治市的区域生态敏感性分为3个区域,其中轻度生态敏感区域面积为3 097.7 km2,占总面积的22%,主要分布在太岳山东部的沁源县境内、长治盆地及周边平原地区;中度生态敏感区域面积为9 069.5 km2,占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太岳山山区;高度生态敏感区域面积为1 778.5 km2,占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武乡县、沁县、襄垣县、屯留县以及长子县境内的黄土丘陵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地区。  相似文献   

19.
XRF系统灵敏度曲线的标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整体会聚透镜0301组合到XRF分析系统,并使用最小焦斑为15的OXFORD高亮微聚焦X射线源作为光源.使用不锈钢合金、化合物、单元素3种薄膜标样标定了此XRF分析系统的灵敏度曲线,并对比了使用透镜和使用光阑两种情况下系统灵敏度曲线的不同.通过计算可知,X光透镜显著提高了系统的灵敏度,两种情况荧光产额数之比对于元素Ni最大,约为2 386;Se元素的比值最小,为575.  相似文献   

20.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感温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感温性主要表现:①不同稃尖性状的不育株感温效应不同,红色稃尖的不育株比白色稃尖的不育株感温效应更强;②不同遗传背景的不育株感温效应不同;③同一株系不同单株感温效应不同;感温性强的单株其后代不育材料感温性也强。说明显性核不育材料的感温性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效应,通过理想亲本选择可削弱不育材料的感温性。本文提出了通过高温筛选减少温度对不育性影响,使显性核不育基因更好地利用于育种实践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