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生产形态也须与时俱进。介绍了"互联网+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实践意义,并从北京休闲农业现状入手,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北京市"互联网+休闲农业"新模式的类型,最后提出了北京市"互联网+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休闲农业是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进入到"互联网+"的全新时代,休闲农业为"互联网+"提供发展的空间,"互联网+"将为休闲农业的创新升级提供动力源泉。基于此,在总结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对休闲农业的深刻影响,探讨"互联网+"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台湾休闲农业区发展历程、建设布局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休闲农业区主要由当局规划划定,从属公经济范畴,政府从经费投入、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辅导协助,发展政策历经多次调整,促进了休闲农业区的规范、有序发展。台湾现有71个休闲农业区,主要是依托区位资源和经济优势,形成以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为主的区域分布格局,主导产品形态包括田园采果、花卉欣赏、自然生态、单车旅游、登山保健、品味美食等,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经营运作上主要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理念来推动共同经营。研究认为,休闲农业区建设对休闲农业的产业配套和集约经营具有良好的功能促进、产业集成作用。休闲农业区是休闲农业集聚产业、乘数发展的必经途径,是引导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是构建休闲农业多功能产业形态的综合载体,休闲农业区建设有序发展应着重科学规划与严格审核,社区经营、分类辅导则是休闲农业区有效管理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
休闲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产业形态或一种经营模式,既有农业的产业属性,又有旅游业的特性,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和旅游业。近年来,江苏武进积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坚持以规划为导向,持续推进农业由"一产"向"三产"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貌。为促进江苏武进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现对武进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特点及发展举措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搭台+旅游唱戏"的一种农业发展新型业态,是利用农业原生态的资源吸引市民前来观赏、游玩、吃住、体验农耕生活的一种新型生产生活经营形态。分析当地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有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发展对策,对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的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迅猛,但仍存在很多弊端。天津市郊区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天津农业历史悠久,孕育了丰富的水乡、山区、平原及沿海渔村文化,这些都为天津市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从全国的角度上来看天津市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分析了天津市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为天津休闲旅游农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上海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并将上海休闲农业划分为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园、休闲乡村、休闲园林、休闲农业旅游节庆型6种基本形态。对比分析了江苏、浙江、北京、广州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优势,总结其有益经验,以期为上海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上海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并将上海休闲农业划分为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园、休闲乡村、休闲园林、休闲农业旅游节庆型6种基本形态。对比分析了江苏、浙江、北京、广州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优势,总结其有益经验,以期为上海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化内涵是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研究休闲农业的文化价值,对于挖掘并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特质、文化优势,激发现代人的文化情怀,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解析了休闲农业的文化现象,然后从文化"化人"和文化创造两个方面揭示休闲农业的文化机理,最后从4个方面发掘了休闲农业的文化规律。研究发现,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维文化价值,成为新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起着特殊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作用;休闲农业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表现出其特有的文化机理,通过文化"化人"作用和文化创造过程,体现着休闲农业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休闲农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演绎着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和生态文化,从而表现出了伴随休闲农业发展过程的独特文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湖南衡阳关于发展休闲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随着我国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这种新型业态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拉动力.近日,笔者对衡阳市的休闲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农业旅游示范区旅游设施建设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苏南地区农业旅游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有效推动农业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旅游设施建设差异性分析。[结果]游客对旅游设施的总体满意度为47.2%,基本满意;对公共卫生设施最不满意,为31.8%;其次是游憩设施和解说。[结论]农业旅游以生态体验和回归自然为特征,其设施的建设应切合农业旅游的主题,以体现农业特色,彰显乡土气息为首要原则,在规划设计规模、建设风格和选材上,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应开展游客资源调研,有效地进行建设,搞好交通绿化和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留住游客,争取回头客,使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丽江农业休闲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休闲旅游是农业休闲观光体验与传统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是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延伸发展。对丽江市农业休闲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丽江市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需要加强规范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丰富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内容,塑造旅游特色品牌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河南应借助本省资源优势发展农业旅游.本文分析了河南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业旅游是农事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形式,是传统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新途径.本文简要概括了洞庭湖区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并阐述了农业旅游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从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洞庭湖区发展农业旅游的可行性.探讨了洞庭湖区发展农业旅游的具体项目:即农事体验、农家宾馆、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和农史馆等.分析了农业旅游带动洞庭湖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5.
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海南农业是当前海南热带农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剖析海南发展大农业旅游的优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从大农业的角度.分析海南发展大农业旅游的可行性。并提出发展海南大农业旅游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璐  韦松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90-8991
分析了农业旅游产品的内涵与主要特征,探讨了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原则以及矛盾与对策,突出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为例,从旅游资源、客源优势、旅游形势、交通环境和旅游效益方面阐述了农业城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指出绥化市发展农业旅游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景点整合度不高和开发主体合作缺乏等问题。对此提出了绥化市发展农业城市旅游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旅游资源重组、制订合理合作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居民收人水平的不断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旅游市场需求体现出渴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需求特点,尤其希望能在优美的农村环境中增加体验,于是农业旅游应运而生。简要概述河南概况和农业旅游的概念、介绍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典型类型,分析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对河南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议。加快河南省农业旅游的发展,最终就是为了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挥农业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生态农业景观类型,决定了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根据咸宁市农业景观的空间差异,将咸宁市划分为6个农业景观生态区,并针对性地构建了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农业模式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并设计了几种新型旅游产品,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前我国旅游业出现的新形势与新趋势,需要优化风景园林建设,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园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可行途径,包括革新城市园林、郊野园林、名胜园林的规划设计与经营思路,以及开拓观光农业园等新园林和体制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