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临海农场社区是江苏垦区开发较早的社区之一,辖区内户籍人口5490人,常住人口3100余人。近年来,临海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将社区建设工作作为构建厚德临海幸福家园的重要载体,在全面推行居民自治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以“强化自治功能、提升治理水平”为核心,积极探索民情协商治理新体系,完善知民情、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形成了以党建为核心引领,多元共建共治共享,运用互联网信息平台以及居民(村)代表提案制等城乡社区协商治理模式.河南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农村"空心化"、合并社区管理难度大、社区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协商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与治理困境,因此,需进一步探索优化完善河南城乡社区协商治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强化社区管理能力,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共同管理,兰州市西湖街道研发了"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开展了"民情流水线"工程等创新性社区服务项目。该文以建工社区为例,从居民参与的角度,在总结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基础上,通过对社区居民参与意愿、现状、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发现自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社区居民有比较积极的参与意愿,对社区工作整体上是满意的,但在政治参与上,居民受参与方式、内容、自身意愿等影响,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202-203
"三社联动"是新时代我国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但由于理论基础薄弱、权责不够清晰、群众民主意识不足等原因,"三社联动"模式存在着联动不足、居民参与不足等问题,加强基层党建是破解"三社联动"瓶颈问题的重要抓手。如何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和促进"三社联动"对于新时代社区治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7):225-226
农村基层协商治理在中国式特色民主框架内占据独特优势,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思路。邓小平农村基层协商治理思想集中体现了基层民主、乡村治理与利益协调的制度属性,确立了党的领导、村民自治及权力监督的政治内核,塑造出中国共产党农村治理的新权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梳理了协商民主的本质内涵,制定了实现农村"第五个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在此历史契机下,邓小平相关理论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机构——居民委员会的制度建设是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因此,改革居民委员会的制度建设,从原有的准行政管理型模式逐步过渡到民主协商、合作型治理模式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乡村治理中进一步推动协商民主必不可少,同时,当前乡村发展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具备了实行协商民主的基本条件,因此,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以协商民主推进乡村治理都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治理效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不少地方开始积极探索协商治理模式,有助于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协商治理强调对协调、沟通和参与等主体行为的关注,注重公民参与决策的程序,对民主主体和民主过程有着明确的要求。构建适应逻辑—核心问题—保障机制的协商治理分析框架对乡村具体事件进行全过程考察。选取江苏省M村协商对话案例,分析协商民主在乡村治理中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以互信互赖为前提的治理路径时代化、以多元合作为基础的治理资本组织化及以资源共享为支撑的治理治理模式开放化为乡村协商治理赋能,为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社区治理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环节,至关重要。南京市L社区基于深厚的社区文化底蕴,通过对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的优化,在"乡贤+社工"模式的带领下,在共建单位与商户的支持下,搭建了社区居民自治的舞台——贤爱堂,社区居民自治初见成效,社区治理模式得以创新,乡贤文化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环节。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村转居"社区治理体系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苏州市枫桥街道在"村转居"之后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得益于"政经分离"改革。通过对枫桥街道"政经分离"实践中组织架构、章程规划、运作方式的探索,认为多主体协同、信任认同、监督调控、协商沟通是促进"村转居"社区治理发挥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睿  李星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51-6152
在对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居民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社区居民与保护区主要存在3大矛盾,即资源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被动管理与民主参与之间的矛盾、群众责任具体与权利抽象之间的矛盾。分析认为保护区内及周边少数民族村寨众多、社区大量集体林被划入保护区范围和社区居民贫穷落后是造成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并从保护区内居民搬迁、发放林权证、解决补偿问题和社区帮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3):215-217
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仪征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全市陆续诞生了一批万人居住的新型社区。如何把这些新型社区治理好,维护社区和谐稳定,保障居民安居乐业,则是摆在社区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全新课题。可喜的是经过几年的实践,仪征在党组织建设、网格化管理、便民服务、自治组织参与等领域,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常态化、规范化的新型社区治理之路。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还存在着社工队伍能力提升不够、治理隐患较多、物业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培养打造社工人才队伍、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做好协商宣传教育工作、推动构建新型服务体系等加强新型社区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治理中,政府协商是解决农民利益诉求问题,推进政府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发端于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模式是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对政府协商的有益探索,其呈现出公众参与性、公开透明性、主体平等性、结果协商性四个方面的特征。在农村基层治理中推进政府协商,需要探寻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模式、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基层民主协商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治理中涌现了大量的"能人",这些能人在社区治理中起着联系党政、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关键作用,围绕"社区能人"形成了城市社区治理格局。本文通过对城市社区能人政治生态圈的分析,认清能人在城市社区治理格局中的不同角色及关键作用,同时总结当前挖掘和培育社区能人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和完善社区人才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当前农村基层协商民主也面临着发展瓶颈,主要问题有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性未被准确地认识、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协商形式落后等,因此,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需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广大村民的思想政治水平、努力实现基层协商民主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6.
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阐述了"三社联动"机制的政策背景与治理作用,探索了关于"三社联动"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参与安宁区社区治理的运行模式,以及"三社联动"机制试点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居民参与度、加强社区自治运行机制的制度化建设等对策,以便于给"三社联动"模式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可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探索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增强乡村自治活力,促进乡村善治,维护村民权益的内在要求。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村民说事”是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典型实践,探索形成了“村民说事、多方议事、高效办事、规范评事”协商议事制度。“村民说事”提高了“接诉即办”工作水平、维护了村民权益、促进了乡村治理、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新时代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领导力;坚持人民至上,增强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凝聚力;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吸引力;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创造力;完善协商制度,提高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组织力。  相似文献   

18.
"合村并居"社区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城乡社区治理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稳定社会长治久安的一项关键内容.农村"合村并居"社区作为城乡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区治理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基于农村社区治理相关理论,通过归纳农村"合村并居"社区的典型特征,以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农村社区为例,对其社区治理中存在的资金不足、人才缺乏、信任降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建立多元化治理体系、引导居民主体社区参与、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等,从而提高"合村并居"社区治理能力,以期为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城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城市社区特点又保留农村社区特征的"过渡型社区".失地农民、流动人口等"过渡型人群"共存于这一特殊的空间形态之下,产生了一系列治理难题.促进社区的有效治理,有赖于培育丰富的社会资本.传统强关系破碎、人口流动性提高、居民异质性增强和缺乏信息沟通桥都会影响"过渡型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和质量,为此必须重构社区的社会资本.发掘和培育"过渡型社区"的社会资本,需要通过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等多方的努力,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培养居民间的信任关系,提高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参与热情,增进失地农民和流动人口的互助合作,从而促进社区的善治,推动"过渡型社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国社区治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种主要类型: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社区合作型治理模式;居民自治型治理模式。针对目前社区治理模式的主要问题,构建城市社区治理的多元互动模式主要体现为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性权利,实现社区治理主体、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社区制度建构等层面的分权参与。基于和谐社区构建要求,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互动模式的路径选择主要在于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强化多元合作关系、重视公民社会的主体权威维护、构建和谐治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