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决牦牛人工授精中所遇到的发情鉴定不准确、受胎率低、繁殖员对人工授精技术掌握不够等诸多难题,以提高母牦牛受胎率及繁殖成活率。[方法]我们在牦牛杂交改良中采用牛可视输精枪和排卵测定仪进行人工授精操作,取得了明显的杂交效果。[结果]采用娟姗牛冻精用排卵测定仪和可视输精枪进行人工授精的母牦牛受胎率、产仔成活率、繁殖成活率等指标均比用直肠把握输精法人工授精的高。其中,用可视输精枪人工授精的受胎率为73.78%,比直肠把握输精法(57.48%)提高16.30%,产仔成活率为96.52%,比直肠把握输精法(92.80%)提高3.72%,繁殖成活率为62.03%,比直肠把握输精法(49.49%)提高12.54%。[结论]应用可视输精枪在深入子宫授精时直观、清晰度高,容易掌握授精位置,对初学牛人工授精者是非常好的应用技术,可以轻松通过子宫颈,直接输精到准确位置,真正实现子宫内输精,大大提高了人工授精受胎率及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取金定鸭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不同输精参数(输精量0.03 mL、0.05 mL、0.10 mL、0.20 mL,输精深度3 cm、6 cm,输精间隔2 d、4 d、6 d,输精时间8∶00~11∶30、14∶00~17∶30)对蛋鸭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输精深度为6 cm的种蛋受精率最高可达92.81%,极显著高于输精深度为3 cm的种蛋受精率(P0.01);输精深度相同(3 cm、6 cm),输精量不同(0.05 mL、0.10 mL、0.2 mL)对种蛋的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高于输精量为0.03 mL的种蛋受精率(P0.01);8∶00~11∶30输精与14∶00~17∶30输精的平均受精率分别为90.62%和89.52%,表明输精时间对种蛋的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输精间隔为2 d、4 d时的种蛋受精率极显著高于输精间隔为6 d的种蛋受精率(P0.05),而输精间隔为2 d、4 d的受精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输精间隔效应(2 d、4 d、6 d)对种蛋受精率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蛋鸭的人工授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马匹人工授精受胎率及迅速扩大良种马数量,试验于2017—2019年对北京市2个马场健康无繁殖疾病且发情周期正常的139匹马,按年度分3个批次通过月份、输精部位及输精次数对马匹情期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繁殖季节,3,4,5月份平均情期受胎率较高,分别为64.45%、68.45%和64.68%,与7,8月份(平均情期受胎率为52.38%和47.62%)相比差异显著(P0.05);6月份(平均情期受胎率为58.93%)较3,4,5月份有下降趋势,但也还比较理想;子宫体深部输精平均情期受胎率(65.72%)显著高于子宫颈输精(56.13%,P0.05);输精次数为1,2,3次的平均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9.73%、64.08%和51.85%,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输精2次效果最好。说明北京地区马匹人工授精最佳时间是在3,4,5,6月份,饲养条件允许可以采取子宫体深部输精,最好进行2次输精。  相似文献   

4.
提高母兔的繁殖效率是养兔业的主要目标,而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母兔繁殖效率、实现规模化和工厂化养兔的必要手段。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实现兔批次化生产,支持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人工授精的关键技术环节主要包括母兔的同期发情、公兔采精、精液检测、精液稀释、母兔输精和输精后处理等环节。  相似文献   

5.
提高母兔的繁殖效率是养兔业的主要目标,而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母兔繁殖效率、实现规模化和工厂化养兔的必要手段。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实现兔批次化生产,支持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人工授精的关键技术环节主要包括母兔的同期发情、公兔采精、精液检测、精液稀释、母兔输精和输精后处理等环节。  相似文献   

6.
国营德惠种马场从一九五八年以来,为了加速马匹繁殖改良,充分发挥种公马利用率,满足没有设马匹人工授精站地区群众对马匹繁殖改良的迫切要求,在若干地区设立了输精站(点)进行运输精液配种。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马匹人工授精站精液有余的情况下,开展运输精液配种,所获得的受胎效果并不低于有马站的受胎率。今年达家沟输精站配马215匹,受胎率达到69.7%,杨树输精站配马  相似文献   

7.
定时输精技术综合了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对解决生产中母羊发情不集中、非繁殖季节发情率低、常规人工授精受胎率低等问题,以及规模化羊场批次化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绵羊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现状,以期为肉羊繁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工授精技术为养猪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公猪精液品质、繁殖母猪生理状态、输精操作等因素均会影响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本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从采精公猪训练、公猪采精操作、精液处理、母猪发情鉴定和输精操作介绍猪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以期为猪人工授精规范化操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难度比较大,讲究技巧的先进繁殖技术.笔者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采用以下措施,熟练掌握发情鉴定、饲养管理、适时输精、输配操作技术等,认真遵守"一严、二准、三快、四慢"的原则.即输精器械消毒要严;适时输精时间和输精部位要准;取冻精速度要快,解冻精速度要快,输精过程要快;直肠把握输精操作要轻要慢,插输精枪时要慢,注入精液速度要慢,取出输精枪时要慢.自采取以上措施后,使牛的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从2001年的27%提高到现在的82%,为养牛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牛人工授精技术是牛的繁殖和育种中最重要的技术,为牛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在人工授精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如发情鉴定不准、精液存储不当、输精时间把握不准、输精操作技术不当等,这些问题导致母牛怀孕的成功率下降,使牛场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针对以上问题,必须采取准确鉴定发情、合理保存精液、严格把控输精时间、科学进行输精操作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牛人工授精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犬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繁殖技术.针对人工授精中精液采集及品质检测、稀释液筛选、精液冷冻与解冻、输精部位等各个环节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而为犬精液冷冻以及犬的繁殖与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探讨了山羊人工授精技术的发情鉴定、输精方法、输精时间、输精位置与深度、输精次数。6年来累计输精1 298头,妊娠1 073头,受胎率达82.7%,与对照组本交的82.2%差异不显著。表明山羊人工授精技术较成熟,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高低与精液的质量、母牛的繁殖状况以及输精是否适时直接相关。在输精前给母牛按摩,可收到刺激性欲、提高受胎率之效果。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子宫角输精技术是家畜育种和繁殖工作中最新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近年来在畜牧生产实践及绵羊品种改良过程中应用广泛,成绩显著,极大地提高了绵羊人工授精效率。甘肃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显示,此项技术输精效果明显,情期受胎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优秀种公畜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人工授精成功的关键是输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如何准确预测排卵时间及输精时间是提高人工授精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畜牧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家畜的发情排卵受到体内生殖激素的精密调控,定时输精技术就是在利用生殖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同期排卵的基础上,通过调控母畜的发情和排卵来确定人工输精的最佳时间,以期达到提高家畜繁殖性能、减少发情鉴定工作量和促进养殖场批次化管理的目的。作者综述了家畜定时输精的原理及当前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畜牧业繁殖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鸡人工授精是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工厂化养鸡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繁殖技术。它不仅能高度发挥种公鸡的利用率、降低种蛋成本,而且是育种和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繁殖手段。对于人工授精率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我们认为输精剂量是其中的主要因素。究竟多大的输精量既能满足受精所需的精子数量,又能扩大公母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人工授精技术较大规模的应用于马匹繁殖改良是从1949年吉林省农安县开始的。当时在技术操作上沿用日本的方法,即在发情鉴定上采取阴道检查法,采精技术上采取阴茎套(育种袋)采精法,输精技术上采取佐藤氏输精法(用佐藤输精器实行子宫颈口内输精)。12处配种站30匹种公马一个配种期(4~7月)累计人工授精配种母马3,170匹,受胎率31.7%。1950年春,我国从苏联引进数以千计的种公、母马,在东北、华北等重点产马地区建立了许多种马场和配种站,广泛地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马匹繁殖改良工作。为了提  相似文献   

18.
王燕春  叶放  任广辉 《猪业科学》2022,39(3):106-107
文章主要分析了在一个猪场中深部输精技术和自动仿生输精管(快配舒)两种输精方式在操作方式和繁殖成绩的比较,结果表明自动仿生输精管(快配舒)授精方式从人工效率方面提高2.3倍,节省人效. 1 介绍 猪人工授精技术先后经历了4个发展历程,分别是自然配种、20世纪90年代后的常规输精(人工授精发展代次)、本世纪初普及的深部输精...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奶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论述了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因素,并从奶牛的繁殖机能、母牛的管理、发情鉴定、冻精质量检测、冻精解冻温度和时间、适时输精、输精技术、早期妊娠诊断和繁殖疾病的治疗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奶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人工授精员完成一头母猪的输精操作后,主要从母猪呆立反应情况、子宫颈锁住输精管情况及精液倒流情况三个方面来综合分析猪人工授精质量,除去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精液品质等因素,猪人工授精质量的高低与输精后受配母猪是否受孕及产仔数的多少呈明显的正相关。对受配母猪的呆立反应情况、子宫颈锁住输精管情况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