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竹林耕作制度、种植方式等的变化,我国毛竹害虫发生日益猖獗,危害程度日趋严重,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检索研究与实地考察,介绍了当前毛竹害虫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发生类群、发生原因。分析讨论了目前毛竹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在虫情监测、营林技术措施、专业人员培训、化学防控方面提出有效的防控管理对策。因此,本研究对中国毛竹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具有切实可行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调查表明,庆元县毛竹害虫共有34科62种,其中食叶类21科36种,竹笋类7科12种,竹材类6科13种。针对庆元县毛竹害虫发生种类和危害特点,结合毛竹主要害虫综合治理工作实践,提出可持续控制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近年尤溪县毛竹主要害虫的种类与发生原因,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毛竹害虫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湖南常德市的毛竹食叶害虫发生历史,分析了主要食叶害虫的发生特点,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常德市16个毛竹乡的食叶害虫发生类型进行了地理区划。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建阳区毛竹主要害虫的种类、危害情况,分析了虫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是近些年来由于林农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以强调集中连片发展毛竹纯林为主,对竹山上的阔叶树进行掠夺性的采伐,造成竹林内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再加上全球冬季气温的上升,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刚竹毒蛾、竹叶螨、黄脊竹蝗等毛竹害虫普遍发生,局部地区爆发成灾,已严重影响竹林的生长,制约竹林经济发展。根据掌握的毛竹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毛竹主要害虫采取科学合理的持续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兴安县是广西毛竹大县,黄脊竹蝗是毛竹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兴安县黄脊竹蝗危害成灾。从当地实际出发,分析了竹蝗危害成灾的发生原因,并探析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提高全县毛竹产量和质量,更好地保护当地毛竹产业。  相似文献   

7.
沙县位于福建中部偏西北,素有“青山绿水金沙县”的美誉。沙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现有竹林面积43.3万亩。1997年至2005年,竹业产值从2、3亿元提高到7亿元。沙县主要经济竹种有10属63种,以散生竹毛竹资源为主,散生、丛生和混生竹种兼容并蓄,如麻竹、绿竹、四方竹、苦竹、茶秆竹、雷竹、石竹、黄甜竹、少穗竹、台湾桂竹、花毛竹、人面竹等。沙县竹农具有传统经营和加工利用竹子的悠久历史,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沙县有竹无业,竹子仅作为农民的一项副业,加工利用停留在笋干、土纸和竹编生产生活用品上,  相似文献   

8.
刚竹毒蛾是毛竹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时会引起竹林毁灭性灾害。该文介绍毛竹刚竹毒蛾的形态特征及其发生规律,并总结刚竹毒蛾的分时段、分步骤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试析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在毛竹的种植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会直接关系到毛竹的产量和品质。分析了毛竹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提出了毛竹病虫害的防控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毛竹低产林应用草甘膦除草效益周东雄,魏淦(福建省沙县林科所,沙县,365500)杂草是毛竹林丰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人工除草耗费大量劳力和时间,也不经济。为此,我们于1990~1992年在毛竹林中应用草甘膦进行化学除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由于对毛竹林经营重视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许多毛竹林地力衰退,毛竹生长不良。文章研究了不同改造措施对毛竹林生长及林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毛竹低产林进行适当疏伐、调整林分结构,再加上林地除草、垦复、施肥等抚育措施,可以大大改善毛竹林的生长条件,促进毛竹林生长,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同时也明显改善林地的土壤条件,土壤肥力明显提高。相对于将毛竹低产林转变为毛竹纯林而言,转变为保留一定数量杉木的混交林,林分生长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低产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省遂昌县毛竹主要分布区设置调查样地,于2017年3—11月每月1次对各样地竹冠层、竹秆以及地表节肢动物群落进行抽样调查,比较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不同毛竹林分布区物种多度和多样性。结果显示:遂昌县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由10目43科98属111种组成,其中螟蛾科昆虫丰富度最高;不同区域毛竹林,昆虫物种数量呈现三仁乡 > 妙高街道 > 安口乡 > 高坪乡 > 应村乡 > 北界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揭示了遂昌县不同区域毛竹林节肢动物多样性状况,可为毛竹林经营措施的制定和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设置4种施肥方式:竹腔施毛竹增产剂BNP、竹蔸施尿素、竹腔施BNP+竹蔸施尿素、竹腔施植物生长调节剂GGR,不施肥为对照,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雪灾后毛竹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竹腔(蔸)施肥,可以明显提高毛竹林立竹数和平均胸径,促进雪灾后毛竹林尽快恢复;连续施肥3年后,毛竹林立竹数和平均胸径分别较对照提高16.8%和5.6%。不同施肥方式比较,以竹腔施BNP+竹蔸施尿素效果最好,其次为竹腔施BNP和竹蔸施尿素,而竹腔施GGR则对毛竹胸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几种施肥方式均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毛竹笋用林采用覆盖技术后,竹笋产量和产值均可得到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覆盖的主要技术为选择立地条件好、经营水平较高的毛竹笋用林,通过肥水管理,达到竹笋高产。在覆盖过程中,应注意覆盖厚度和覆盖时间,特别是覆盖时间,应在平均气温10℃以下时进行,并使地温保持在16℃以上,即可达到提早出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时间对毛竹新竹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材用林纯林中,研究了不同施肥时间(5月份和8月份)对毛竹新竹株数、胸径和新竹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极显著地增加毛竹新竹株数、胸径和新竹高;不同月份施肥对毛竹新竹各项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以5月份施肥毛竹新竹株数、胸径和竹林高度表现最好。因此,在毛竹材用林经营中,要获得竹材高产、经济高效,最佳施肥时间为毛竹春笋小年的5月份。  相似文献   

16.
为开展鞭笋高产技术研究,提高竹林总产值,对毛竹鞭笋与冬笋、春笋的笋芽萌发数量、竹笋个体质量和竹笋生长方向等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冬笋和春笋相比,鞭笋笋芽萌发数量少、笋个体质量小,竹鞭平均直径比立竹平均胸径小4倍,且被挖出利用的鞭笋只占鞭笋总量的40.3%。分析表明,单位面积鞭笋产量低于冬笋和春笋的原因是由毛竹自身的内在特性所致。为提高鞭笋产量,应及时采挖鞭笋,促使岔鞭多发,并适时施肥,促进支鞭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17.
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竹种园和江西省遂川县五指峰林场栽植的花毛竹为研究对象,观测研究了花毛竹秆黄绿色条纹的数量、宽度等秆色特征,拟定了花毛竹类型的划分标准并进行了类型划分。结果表明:花毛竹秆黄绿色条纹总数为8~44条,平均值为24条,花毛竹秆黄色条纹宽度所占比率为9.15%~87.50%,绿色条纹宽度所占比率为12.50%~90.85%,黄色条纹最小宽度变幅比绿色条纹最小宽度变幅小,而黄色条纹最大宽度变幅与绿色条纹最大宽度变幅相近。花毛竹秆黄色条纹比率在不同单株和不同节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将其作为花毛竹类型的划分指标。以秆色条纹出现部位和黄色条纹比率为划分指标,将花毛竹分为金丝型花毛竹、绿条型花毛竹、黄条型花毛竹、金条型花毛竹、黄槽型花毛竹和绿槽型花毛竹6个类型。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云南、福建、浙江、重庆、四川、广东等地竹种进行了调查,选择当地主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竹子开展组培快繁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6个竹种在主产地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2)组培外植体以播种苗枝条为最佳,其次依次为种子、无性繁殖苗枝条、成年竹枝条;3)16个竹种的组培效果表现为:马来龙竹 > 麻竹 > 绿竹 > 龙竹 > 香糯竹 > 巨龙竹 > 高氏甜龙竹 > 勃氏甜龙竹 > 版纳甜龙竹 > 筇竹 > 金佛山方竹 > 云南方竹 > 苦竹 > 毛竹 > 雷竹 > 中华大节竹;4)16个竹种组培苗的造林效果表现为:马来龙竹 > 龙竹 > 麻竹 > 高氏甜龙竹 > 勃氏甜龙竹 > 巨龙竹 > 绿竹 > 版纳甜龙竹 > 香糯竹 > 毛竹 > 雷竹 > 中华大节竹 > 金佛山方竹 > 云南方竹 > 苦竹 > 筇竹。组培技术的应用极大促进了重要经济竹种的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喷雾技术防治刚竹毒蛾幼虫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明确无人机喷雾与人工喷雾在防治效果和成本上的差异,揭示植保无人机喷雾施药技术的优点,在福建邵武发生刚竹毒蛾为害的毛竹林建立试验区,选用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生物农药,开展无人机喷雾和人工地面喷雾施药技术的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喷雾对刚竹毒蛾幼虫的防效显著好于人工喷雾,且在防治工效、人工费用和防治成本上均优于人工喷雾,表明植保无人机喷雾是一种便捷高效且节时、省力、降费的施药技术,可推广应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春天我国南方发生的严重雨雪冰冻天气对毛竹林造成严重危害,作者调查了富阳区毛竹林的受灾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受灾毛竹林恢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竹林受灾程度与其所处的海拔、坡向、坡度、坡位、竹林地土壤厚度等环境因子以及毛竹林林分结构密切相关,其中海拔高度的影响最为显著;2)不同施肥处理对毛竹林恢复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在试验的几个处理中,以在高海拔(500 m)区使用大剂量施肥(生物肥料160 kg/667 m2和复合肥40 kg/667 m2)和在低海拔(300 m)区使用小剂量施肥(生物肥料100 kg/667 m2和复合肥20 kg/667 m2)的新竹产量为高,每年产量分别达到2 243.3 kg/667 m2和2 258.3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增加65.4%和63.3%;3)高海拔地区的毛竹林因受损严重,在适当施肥后其新竹萌发量比低海拔地区的要高,但立竹直径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