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海海域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形成了众多的捕捞渔场。近年来,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相较于近海,中南部外海海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渔情分析预报是渔场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已在多种大洋性鱼类预报中应用。渔情分析预报技术在南海外海渔场的开发利用、渔业生产的指导和渔业资源的优化管理上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结合南海外海特有的海洋环境特征、主要渔业资源分布及其捕捞作业方式,分析了适用于南海外海渔业资源的渔情分析预报方法和模型,并就现阶段南海渔情预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西灯光罩网渔船是开发南海外海的主要力量之一。文章采用广西渔船船位监控系统记录的2013年2月~5月广西灯光罩网渔船在南海外海的生产数据,计算各渔区捕捞努力量占同期外海总捕捞努力量的比例作为渔区生产集中程度的指标,据此将渔区按渔船生产集中程度归类为作业高密集区、密集区、低密集区和生产外围区等4类。结果表明,高密集区和密集区的捕捞努力量占总量的2/3以上,构成渔船在南海外海的主要渔场。主要渔场范围包括27个渔区,多分布于南沙海区北部海域,太平岛周围海域是生产集中程度最高的区域。同时分析了灯光罩网主要渔场分布变动情况,讨论当前南海外海渔业开发的态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南海外海渔业生产管理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灯光罩网法的南海鸢乌贼声学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权  李永振  张鹏  汤勇  陈国宝  张俊 《水产学报》2013,37(7):1032-1039
南海中南部深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鸢乌贼资源,为推动南海外海渔业资源开发,实验探索了灯光罩网与声学手段相结合的鸢乌贼资源量评估方法。根据2011年4—5月在南沙群岛海域灯光罩网和Simrad EY60科学鱼探仪同步采集鸢乌贼生物学和声学数据,对鸢乌贼的趋光性行为、种群结构、声学映像和分布水层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灯光诱集结合罩网采样可确定南海鸢乌贼的单体回波,分布于0~100 m水层;通过背景噪声消除、鱼类和浮游动物目标限定、单体目标检测等处理,确定鸢乌贼现场目标强度-67~-52 dB;选择鸢乌贼渔获比例较大的网次,统计得到鸢乌贼胴长10.4~14.2 cm,对应目标强度-60.7~-58.0 dB,胴长与目标强度经验公式为TS=21.23LogML-82.48。研究认为,声学与灯光罩网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可以作为南海今后开展鸢乌贼资源量评估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南海金枪鱼和鸢乌贼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南海中南部深水区蕴藏着丰富的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等大洋性中上层生物资源。文章分别介绍了南海金枪鱼和鸢乌贼的渔业与资源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相关渔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南海大洋性生物资源开发应以鸢乌贼灯光罩网渔业为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5.
上岸渔获调查是调查渔业资源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监测海南岛主要渔港渔情,统计分析渔获上岸量、渔获组成和作业类型,评估南海渔业资源开发现状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低值幼鱼渔获比例超过40%,经济渔获蓝圆鲹(Decapterusmaruadsi)、带鱼(Trichiurushaumela)、马鲛(Scomber-morus)、眼镜鱼(Menemaculata)、金线鱼(Nemipterus)和头足类(Cephalopoda)的总和不足25%;2)蓝圆骖和带鱼是海南岛上岸渔获的优势种;3)拖网是海南岛近海渔获量最高的作业类型;4)海南岛近海底层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远海中上层渔业资源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建议禁止海南岛近海拖网生产,允许南海休渔期间灯光围网和灯光罩网生产,通过增加远海作业船只的柴油补贴等途径扶持灯光围网和灯光罩网生产,构建“养护近海渔业、开发远海渔业”的新捕捞格局。  相似文献   

6.
南海南部拖网渔场开发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南部拖网渔场是我国拖网渔船在南海南部海域的最主要作业渔场,该渔场的开发为保证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顺利实施、拓展南海外海渔业生存空间、开发南海渔业资源及维护国家在南海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分析南海南部拖网渔场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开发价值和潜力,探讨进一步推进渔场开发,加强我方对该渔场的有效管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灯光罩网渔获组成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近年来,灯光罩网在南海区迅速发展,给南海区北部沿岸浅水域幼鱼资源增大了捕捞压力.为了查明南海区灯光罩网渔业的渔获组成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2006年4月27日~5月2日在阳江沿海水域进行了灯光罩网海上渔获组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主捕对象是趋光性鱼类和头足类,枪乌贼Loligo sp.、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康氏马鲛Scomberomorus commerson、刺鲳Psenopsis anomala、乌贼Sepia sp.、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乌鲳Formio niger、杜氏棱鳀Thryssa dussumieri和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是南海北部灯光罩网的常见渔获种类;(2)幼鱼渔获比例高,损害海洋渔业资源严重;(3)网目尺寸小、灯光照度大和近岸渔场是导致幼鱼渔获比例高的主要成因.笔者建议规定最小网目尺寸和加强渔具管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产》2014,(1):25-25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7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渔业调查船圆满完成我国南沙海域2013年第4航次调查任务,顺利抵达广州,标志着我国南沙海域2013年渔业调查任务全面完成。南海所承担的"南海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项目2013年共安排4个航次南沙海域渔业调查任务,其中第4航次自11月8日启航,到12月7日返航,历时30天,航行4746海里,完成了46个站位的渔业资源、渔场环境要素、渔场生物要素等调查内容。全年4个航次累计出海调查138天,航行2.1万海里,最远处到达了北纬3度58分的曾母暗沙。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涉海工程深水渔业资源评估的问题,于2014~2015年在南海北部局部海域开展底拖网与灯光罩网联合调查渔业资源活动。结果表明:在深水区底拖网渔获组成与灯光罩网有明显的不同,并受到季节与海域的影响(P0.05)。拖网渔获物中鱼类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93.36%,头足类占3.53%,甲壳类占3.11%;灯光罩网渔获物中鱼类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63.33%,头足类占36.65%,甲壳类占0.02%。两种调查的相同渔获物1~6种,主要为鱼类和头足类,在拖网中所占比值较低,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2.07%,而在灯光罩网中比值极高,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67.03%。灯光罩网与底拖网调查的渔业资源密度直接比值平均为0.06,灯光罩网与底拖网扣除相同渔获种类后的资源密度比值平均为0.06,相应的质量密度直接比值平均为0.62,扣除相同渔获种类后的比值平均为0.67。研究认为,深水海域的渔业资源量应该是两种渔具调查结果之和,对两种渔具调查中出现的相同渔获物,宜取其评估数据的平均值。由于各站点调查结果差异较大,采用所有站点的平均值来计算评估海域的损害赔偿较为合适。建议对SC/T9110-2007技术规程修订,规范中上层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外海渔业资源,实施向台湾海峡南北两翼进击的战略决策。漳州市海洋捕捞协调小组组织部份科技力量,先后对闽东北外海渔场和南海场渔进行了调研考察。特别是今年5月至6月上旬,对华南三省水产部门及海口,三亚、北海等重要渔港作了实地调查,获取了一些有益的资料。本文仅就南海渔业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发展前景作一综述,着重供有志参与西南沙开发的地区和大型作业研讨参考。一、南海渔场概况及资源特点南海地处热带环境,水产资源富有潜力,堪居目前我国四大海域中的上乘地位。按其地理位置划分,南海北部仅鱼类种类即在1千种以上;南海南部的鱼类,如金线鱼、蛇鲻、鹦嘴(哥)鱼、鲀头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6年4~8月在南海北部大陆架渔场广西生产渔船的捕捞信息,通过对比休渔前后的渔获指标,评价了休渔在恢复渔业资源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1)单双拖网、桁杆拖虾网和灯光罩网的产量分别占渔船总产量的64.92%、8.70%和24.70%,是该渔场最主要的捕捞类型;(2)休渔后,单双拖网、桁杆拖虾网和灯光罩网渔船的渔获率(CPUE)分别提高了28.78%、96.27%和4.20%,比2015年同期分别提高了24.00%、65.41%和13.35%;(3)单双拖网和桁杆拖网捕获的主要经济种类产量所占比例较休渔前增加了41.74%和3.04%;(4)主要经济种类中,多数种类的CPUE提高,且CPUE提高显著的种类多为经济价值较高的南海传统捕捞对象.研究结论:休渔促使南海北部大陆架渔场的渔业资源量增加,资源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2.
1971年7月,日本曾私自派“鹤丸”进入我国台湾省西南的南海,为掠夺我南海渔业资源作准备。1972年5月初,长崎水产试验所、日本远洋围网协会和长崎县围网协会等三个单位,又在长崎召开了“开展围网渔场协商会议”,并擅自决定对我南海渔场继续作调查,以便明确其作业价值。会上研究和确定派长崎水产试验所的“鹤丸”,继续对我南海进行调查。并增派了渔业技术科长、渔况科长、研究员及有围网作业实际经验的渔捞长共五名。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近海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和我国与周边国家渔业协定的正式签署并实施 ,我国海洋渔业的作业空间越来越小 ,已经严重影响我国海洋渔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渔业经济除了发展近海养殖外 ,还必须尽快参与国际竞争 ,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特别是大洋性渔业(利用公海渔业资源 )。1 开发大洋性金枪鱼渔业的必要性面对目前海洋渔业形势的新格局 ,大力发展我国大洋性渔业已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 ,调整海洋捕捞结构 ,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辟新渔场 ,开发新资源 ,实现由近海捕捞向外海远洋捕捞的转变 ,就成为我们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1年春季南海中南部海域灯光罩网渔业海上调查数据,对南海中南部海域灯光罩网渔获组成、主要鱼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是南海中南部灯光罩网的主捕鱼种,占绝对地位,优势胴长组为110~130 mm;其他主要鱼种有长体圆!(Decapterus macrosoma)、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es)、鲔(Euthynnus affinis)和鲣(Katsuwonus pelami)。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作为鱼种优势度的度量指标,得出灯光罩网渔获优势种只有鸢乌贼一种,IRI 值高达19418.013(IRI≥1000),重要种有2种,长体圆!和黄鳍金枪鱼,IRI 值分别为176.731和175.703(1000﹥ IRI≥100)。灯光罩网是南海捕捞中上层鱼类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发展前景好,应合理开发,实现南海渔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现代化热带海洋牧场是养护南海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对中国南海渔业资源养护与科学利用具有深远意义。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生境营造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南海水深较深,常规鱼礁难以发挥作用,而浮鱼礁可以利用中上层的水体空间,是营造深水渔场的最佳设施。本研究综述了浮鱼礁的类型、功能和应用场景,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浮鱼礁未来在南海海洋牧场信息化监测、休闲渔业、中上层鱼类资源养护和构建大洋性海洋牧场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产》2010,(11):65-65
5月13日至9月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遥感信息实验室唐峰华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大洋渔场渔情信鼠应用技术系统开发”项目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北太平洋柔渔场资源与环境调查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场实测资料和历史鱿钓产量数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2012年9月~10月灯光罩网探捕调查的数据,分析了秋季南海中南部海域罩网的渔场分布和主要渔获组成。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和鲣(Katsuwonus pelamis)是优势种渔获,鲔(Euthynnus affinis)、扁舵鲣(Auxis thazard)和圆舵鲣(A.rochei)是重要种渔获,细鳞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和长体圆鲹(D.macrosoma)等是常见种渔获。鸢乌贼、金枪鱼类和圆鲹属是居前3位的渔获类群,分别占总渔获量的48.35%、48.33%和0.98%,其中小型金枪鱼类占比47.77%;渔获率区域差异明显,西中沙海域411.47 kg·h-1,南沙海域25.66 kg·h-1,中心渔场位于12°30'N~15°30'N、110°30'E~115°00'E海域。结果表明,秋季依然是南海外海深水区灯光罩网主要的作业渔汛期,除了鸢乌贼和大型金枪鱼类以外,还需要加强外海小型金枪鱼类和圆鲹属鱼类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南海南部渔场是广西拖网渔船在南海外海的传统作业区域之一。然而,近年来该海域渔业涉外事故频发,广西渔船损失惨重。为了规避涉外事故,广西拖网渔船不得不频频中断正常生产,转移到南海外海其它涉外风险较低的渔场作业。2013年5月以后,在南海外海生产的广西拖网渔船陆续撤出南海南部,至今未恢复生产。本文采用南海捕捞信息动态采集网络和信息渔船2013年的生产记录,通过统计及对比,分析拖网渔船从南海南部转移后面临的困境和成因。结果表明,渔船转移到6°N以北的南海外海渔场生产,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减少31.25%、优质鱼类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全部航次亏损,生产难以为继。目前南海南部的生产态势明显不利于南海外海渔业的发展。本文提出恢复和坚持南海南部生产是南海外海拖网渔业发展的基础,有关部门应加强渔场巡航护渔、组织综合编队生产及加大对渔船开发南海南部渔业资源的支持力度。为了进一步发展南海外海拖网生产,建议在南海南部探索试验共同渔区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5月13日,由南海水产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共同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南海渔业资源增殖养护与渔场判别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南海项目")在广州启动。据项目首席专家、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纯厚研究员介绍,目前南海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中南部渔场分布状况基本不清,已经明显制约了南海渔业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因此亟需在南海近海开展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关键技术研究,实现近海资源恢复性增长,突破南海中南部中心渔场判别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特等奖1项序号成果名称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T-01高海况打捞设备技术设计与应用周彤、谌志新、候鹰、王中新、谭文先、江涛、宋伟、徐正轨、李昶、梁建生、黄一心、徐皓、崔建章、苏世强、储晓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中国水产》2005年第5期15序号成果名称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2-01东、黄海渔业资源状况及其对划界的影响2-02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精子和胚胎冷冻保存及种质冷冻库建立的研究2-03南海渔业资源声学调查与评估2-04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研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