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张翠华 《农业机械》2012,(15):68-70
在盘锦稻作区推广稻谷干燥机械化技术是个新课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除育苗和插秧等种植环节外,还应包括谷物干燥机械化这最后的一"化",才能称之为"全程机械化"。本文就这一新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以飨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2.
稻谷干燥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因未能及时干燥到安全存储含水率而造成的粮食霉变损失达到5%,自然晾晒已经不能满足稻谷干燥需求,稻谷机械化烘干需求日益增长。机械化干燥是提高稻谷烘干效率、均匀含水率、提升稻米口感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阐述稻谷机械化干燥技术要点、目前国内主要稻谷烘干机型工作原理及其特点,为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粮食收获后烘干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稻谷干燥是水稻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传统的稻谷干燥方法主要是在晒场上依靠自然晾晒,虽然简便易行,但干燥时间长、损耗大、稻谷品质低,且受气  相似文献   

4.
日本稻谷干燥机械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稻谷干燥机械化程度已达到95%以上.在日本,水稻收割后实施产地及时烘干贮藏,大米品质好,米价高出我国10倍.我国稻谷干燥机械化程度低,干燥机械普及率低,直接影响稻谷生产效益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借鉴日本成功的稻谷干燥机械化发展经验,推广和普及稻谷干燥设备,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搞近几年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很快,而稻谷烘干机械化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发展缓慢。文章分析了稻谷烘干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叙述了稻谷烘干机械化的重要作用和有利因素,以及农民用户需求情况,提出了稻谷烘干机械发展的建设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跳出误区推广干燥技术不容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推广机械干燥技术是提高水稻生产效益的必经之路 收获后的稻谷在1h之内立即进行干燥,与放置5h、10h、20h甚至数日再进行干燥,其米质都不一样。在日本,含水率24%的稻谷放置10h以后再进行机械干燥,就只能作为饲料粮。日本和我国台湾省谷物干燥机械化都已达到95%以上,台湾省的米价是我们的五六倍,日本的米价更高于我们10倍,甚至高出100倍。江苏省盱眙县三河农场因为率先使用机械干燥稻谷,加工大米特供武汉  相似文献   

7.
稻谷收获、干燥和储藏是收获后处理的三个重要环节,是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国策,这三个环节不是独立事项,互有关联,前者影响后者。在实际生产中很多生产者不在最佳时期收获水稻,少部分割晒提早收获,大部分为好脱粒而在完熟初期后期收获,北方还有在下霜后收获;南方稻谷干燥前在场地上堆放,时间一长就会霉变和腐烂;稻谷常温通风储藏,高温高湿天气易使仓内稻谷发热、结顶、病虫害等。这些传统的方式都会不同程度的造成稻谷损失和营养损失。所以本文重点对我国稻谷收获、干燥和储藏三个环节的现存问题和节粮减损的具体措施,提出新的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方法,供研究探讨和逐步实施,以促进三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进步,使稻谷的损失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8.
稻谷收获、干燥和仓储是收获、处理的3个重要环节,这3个环节不是独立事项而是互有关联,前者影响后者。在实际生产中很多生产者不在最佳时期收获水稻,少部分割晒提早收获,大部分为方便脱粒而在完熟期收获,北方还有在下霜后收获。南方稻谷干燥前常在场地上堆放,时间一长就会霉变和腐烂。稻谷常温通风储藏时,高温高湿天气易使仓内稻谷发热、结顶、发生病虫害等。这些传统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稻谷损失和营养损失。针对我国稻谷收获、干燥和仓储3个环节的现存问题和节粮减损的具体措施,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方法,供研究探讨和逐步实施,以促进这3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进步,使稻谷的损失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9.
稻谷保质循环干燥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物干燥是谷物收获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干燥设备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场院晾晒粮食干燥方法受气候影响大,易造成谷物发芽和莓变。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国每年由于干燥不及时造成霉变损失的保物达5亿kg之多,约占全国每年粮食总产量的1.5%-3%。在南方霉雨季节较长的省份,每年粮食霉烂损失高达10%左右,可见谷物干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使水稻机械化收获顺利进行,保证收获后的水稻能够安全存贮,哈尔滨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了稻谷保质循环的干燥设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使用稻谷干燥机械化技术的好处、制约因素、采取措施三个方面探讨稻谷干燥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 ,其中南方水稻的总产量要占到全国水稻总产量的90 %以上 ,对全国的水稻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但是 ,南方水稻收获期正值降水较多时期 ,月最多降雨日可达20多天 ,并且常遇台风 ;同时 ,空气湿度大、气温高 ,使得收获后的稻谷含水率偏高 ,有时高达25 %~35 % ,这使得大量稻谷因来不及干燥而霉变发芽 ,损失很大。与此同时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 ,机械化收获已成为目前农机发展中的一大热点 ,但随之而来的高水分粮食的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 ,发展稻谷干燥机械化 ,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 ,…  相似文献   

12.
湖南粮食产地烘干技术推广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省水稻生产的耕、种、收三个作业环节中,机耕率为70%、机收率为40%,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水稻栽植环节机械化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农机部门的推动下,呈快速发展态势。但粮食产后烘干为我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薄弱环节,农民至今仍延用原始的自然晾晒方式作业。  相似文献   

13.
稻谷含水率分布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计算机和单粒水分测定装置,测定稻谷干燥、缓苏、混合过程中稻谷的含水率分布,研究了稻谷与稻谷、稻谷与介质之间的水分交换机理和宏观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在干燥初始阶段,如果谷层较厚或风量较小,高湿稻谷含水率偏差可能会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而有增大的趋势,但最终的稻谷含水率趋向一致,加大风量可以提高干燥的均匀性;干湿稻谷混合后,稻谷含水率偏差随着混合时间的增加,按指数规律减小,稻谷的平均含水率越低,混合后的含水率偏差就越小。  相似文献   

14.
稻谷干燥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稻谷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爆腰的原因及其干燥影响因素,指出了评定稻谷粒内应力的两个独立参数,概括地说明了我国目前稻谷干燥操作的难点和控制手段上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干燥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稻谷的石墨烯低温远红外干燥特性及其对稻谷干燥品质的影响,以辐射温度、排粮流量和除湿风量为影响因素,以整精米率和应力裂纹指数增值为评价指标,用自制的循环式石墨烯低温远红外干燥机进行稻谷干燥试验,通过BBD(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分析了低温远红外干燥对稻谷干燥品质的影响以及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稻谷干燥特性和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是辐射温度,其次是排粮流量和除湿风量。随着辐射温度的升高,稻谷干燥速率和应力裂纹指数增值逐步增大,整精米率则逐步降低。与同温度的热风干燥相比,石墨烯低温远红外干燥平均干燥速率和干燥品质均有显著提高。经优化后,稻谷最佳石墨烯低温远红外干燥工艺条件为:辐射温度43℃、排粮流量4kg/min、除湿风量193m3/h,此时应力裂纹指数增值为9,整精米率为79.75%,稻谷干燥品质最佳。这说明利用石墨烯低温远红外干燥稻谷,可以明显提高干燥速率并改善稻谷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16.
稻谷热风、微波干燥品质与玻璃化转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函数拟合、近红外检测及发芽率测定,研究稻谷热风、微波干燥的去水性能及其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与出芽品质;结合TG/DSC测试,探讨2种热源干燥稻谷的玻璃化转变对其干燥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对数函数拟合稻谷热风、微波干燥去水性能的准确度高;经2种热源干燥稻谷的蛋白质、淀粉含量过程差异不显著;但热风干燥稻谷初期蛋白质含量差异明显。鲜稻谷发芽率显著低于其经热风、微波干燥后的发芽率,三者分别为0.65±0.19、0.93±0.03、0.77±0.02。随含水率降低,经热风、微波干燥稻谷的热重损失与热流则呈不同趋势变化,二者中点温度均减小,综合影响干谷品质。  相似文献   

17.
1稻谷干燥意义重大我国全国稻谷总产量为19510.3万t。据统计,目前我国水稻产区因为缺少必要的烘干仓储设施装备,稻谷常年产后损失1000万t以上,相当于133.33万hm2(2000万亩)以上(占总面积的6%以上)的水稻产量(折合200亿元以上的收入)。我国南方水稻产量约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40%,而南方气候湿热多雨,干燥储藏环境更加恶劣。如广东省稻谷年损失近100万t,相当于13.33万hm2(200万亩)的水稻产量(折合20亿元的损失)。因此,解决好南方稻谷干燥问题,减少产后损失,对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稻谷干燥的认识和设备开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文介绍了稻谷干燥的特点,我国稻谷干燥设备开发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建议,重点阐述了稻谷干燥过程中爆腰、缓苏和干燥速率等关键技术问题,简单论述了目前稻谷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在我国实现稻谷干燥机械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稻谷籽粒内部热湿传递三维适体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稻谷热风干燥过程中出现爆腰,而其机理又尚未明确的问题,以图像法构建稻谷籽粒三维适体网格,TPS法测定导热系数,逆推法计算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计算热风干燥过程中稻谷籽粒内部的温度和水分分布,并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三维适体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干燥过程中稻谷籽粒干基含水率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最大误差低于8%;稻谷籽粒内部温度和水分分布梯度沿径向(短轴)比沿轴向(长轴)大,且水分梯度维持时间远大于温度梯度;沿籽粒径向由外表面至中心1/3长度内的水分梯度较径向其它部分的水分梯度大,与实验观察的爆腰由籽粒表面向内扩展相吻合。研究结果为准确预测籽粒内部的干燥应力,揭示稻谷爆腰机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稻谷爆腰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稻谷爆腰的内在机理,并对稻谷生产各环节如收割前、干燥方式、贮藏、加工过程产生爆腰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减少爆腰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