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鱼菜直接共生型模式对叶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用了生菜、甘蓝、叶甜菜、苦苣、菜心5种叶菜,采用浮板种植,进行鱼菜直接共生型模式试验研究.每种叶菜3次重复,每个重复用100棵幼苗,测定5种叶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生菜的综合指标均优于其他4种叶菜.在这5种叶菜中,最适合鱼菜直接共生型模式的叶菜种类为生菜,可用于鱼菜直接共生型高效生产模式,并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叶菜需要创新生产方式,省力化栽培,集约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结合江苏叶菜生产实际,分析叶菜生产创新发展的技术途径。叶菜生产基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集成应用省力化的土壤培肥技术,培育健康土壤;利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实现减农药栽培;高温季节采用防虫网隔离虫源,建立抗热避雨配套栽培技术。有条件的叶菜生产基地,可以通过生产示范,推广应用有机型集约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设施管道水培叶菜生产作业空间狭小、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团队研发了水培叶菜移植输送关键环节自动化技术及装备,提高了管道水培叶菜的机械化水平,也提升了叶菜生产的产量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规程等为主要内容,制订了一套较系统的无公害叶菜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惠州市无公害叶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改善叶菜品质、提升叶菜生产的质量安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叶菜生产提质增效、保障城市叶菜供应、稳定叶菜价波动,杭州市实施了叶菜功能区建设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介绍了功能区资金投入、产品销售、技术集成、经济效益等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保护设施内,利用泡沫板或塑料穴盘作为栽培容器,以植物营养基质作为栽培介质生产叶菜,可实现叶菜安全、优质、高效、规模化生产和周年均衡供应,有助于提高叶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是一种有机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高效益、低成本的简易叶菜无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苏南地区夏季叶菜生产病虫害严重和产量低造成的叶菜市场伏缺问题,在连栋温室条件下采用遮阳、防虫网等配套设施,从筛选耐热叶菜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降湿减涝等方面总结了夏季速生叶菜设施栽培技术,以提高叶菜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8.
针对温室管式浅液流水培叶菜栽培特点,设计了一种集定位-切割-收集功能的自动化收获系统。该收获系统采用轨道移动式收获机和输送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收,收获机利用往复式移动装置限位装置、转运装置和旋转切刀实现水培叶菜的切割。通过对叶菜切割过程的建模和仿真,切刀输入扭矩在2 N·m以上时对叶菜根茎部具有较好的切断效果。以小白菜为采收对象进行了收获试验,结果表明,当叶菜株距为0.2m,收获生产效率为3.0s/棵时,收获成功率为86.7%,较好地实现对管式水培叶菜的自动化收获。  相似文献   

9.
叶菜在都市高效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叶菜在都市高效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面对南京市叶菜生产基地少、成本高、风险大等诸多挑战,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实施品牌战略、构建农技服务体系、实行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可促进南京市叶菜产业高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清远市郊几种常见叶菜的品质状况,采用均匀分布的方法在清远市内的6个主要菜市场的4种常见叶菜(油麦菜、小白菜、生菜、菜心)进行随机采样。按照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对样品的Vc、可溶性糖、硝酸盐几个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清远市郊常见叶菜的品质偏低,4种叶菜的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仅有0.17%,每100g叶菜总Vc含量为28.75mg,硝酸盐平均含量高达3124.2mg/kg,并呈现出区域的分布性,同一采样区各种品质的差异高达3倍左右。说明清远市郊叶菜的生产缺乏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菜心和鸡毛菜两种叶菜为试验材料,研究酸性电生功能水对其生长、品质及虫害防效的影响,探索喷施酸性电生功能水进行叶菜绿色无公害栽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酸性电生功能水处理可显著促进叶菜的生长及提高产量,弱酸性处理的产量低于强酸性处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酸性特别是弱酸性电生功能水更利于改善叶菜品质;酸性电生功能水能显著降低叶菜虫害的危害指数,其中强酸性处理的防治效果强于弱酸性处理,且与杀虫剂处理差异不显著;从主成分分析及环保、成本综合评价可知,弱酸性电生功能水为最优处理。总之,酸性电生功能水在海南干季叶菜栽培中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杭州夏秋季叶菜生产品种单一的情况,引进了12个速生叶菜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比较试验,以选耐热、抗病且品质较佳的品种。结果表明,早熟8号各方面表现优良,最适合本地区夏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植物工厂的发展,各种无土栽培新技术在植物工厂中得到应用。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的基础上,通过将现有温室改造为半密闭式自然光型植物工厂,结合营养液温度管理调控技术,以人工光育苗+自然光栽培的方式生产叶菜,可实现叶菜高效、优质、安全、规模化生产和周年连续供应,是一种生产计划性强、单位面积产量高、劳动强度低、资源利用率高的叶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采集珠三角某地区近郊6块典型菜地的不同叶菜,分别进行清洗和不清洗处理。结果表明,叶菜中Pb、Cd、Hg、Cr、As的含量表现为不清洗处理大于清洗处理,经t检验发现,清洗和不清洗处理对叶菜Pb、Cr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叶菜清洗后,Pb、Cr、As的去除率高,分别达到50%、75.4%和42%;而Cd、Hg的去除率较低,分别为11%和14.6%。表明清洗有利于减小叶菜附着污染物中的重金属含量,从而降低叶菜重金属进入食物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Pb、Cd在叶菜不同部位(根、茎、叶)中的富集状况,以及对叶菜生长状况的影响,进行土培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当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重金属时,3种叶菜不同部位Pb、Cd的富集量均表现为随着土壤中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在土壤中添加同一浓度重金属时,Pb在3种叶菜的富集量表现为菠菜苔菜油菜,叶根茎;Cd在3种叶菜的富集量表现为菠菜油菜苔菜,根茎叶;当土壤中重金属Pb和Cd超出一定浓度时会影响叶菜的出芽率和出芽时间,并使之出现萎蔫、发黄、等现象,而高浓度的Cd还会使3种叶菜出现斑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餐桌上常见的甘蓝等叶菜在生产中存在的肥料用量大、流失严重、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就甘蓝等结球类叶菜施肥过程,提出了局部全层施肥机械化作业技术及装备,以提高施肥效果和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特色叶菜品质比较及硝酸盐累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特色叶菜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特色叶菜产量、营养品质的差异及生长期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期筛选出品质好、硝酸盐含量低的特色叶菜品种,并为硝酸盐含量的降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特色叶菜的产量、营养品质及硝酸盐累积存在显著差异。芝麻菜6个品种中,‘板叶芝麻菜1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和叶绿素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苦苣4个品种中,‘北京花叶苦苣’的含水量、VC、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京水菜3个品种中,‘白梗千筋京水菜’的单株鲜质量、叶片数、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最高。在整个生长过程中,3种特色叶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对3种特色叶菜及其品种间产量、品质比较,筛选出‘板叶芝麻菜1号’‘北京花叶苦苣’和‘白梗千筋京水菜’3个最优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宁夏地区桥式塑料大棚叶菜安全越冬的合适播期,以5种半耐寒叶菜为供试材料,分析比较其生育期内环境因子以及叶菜生育特性、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应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各种叶菜的最适宜播期。结果表明:冬季棚内最低气温为-4.4℃(大于5种叶菜生长所需最低温度),宁夏地区桥式大棚内叶菜可越冬,5种叶菜均在第5播期(1月10日)的生育期最短,第1播期(12月1日)部分品质略优于其他播期,但产量和经济效益在第2播期(12月11日)整体较高。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宁夏地区冬季桥式塑料大棚内芫荽、菠菜、油菜、苔菜和苦菊安全越冬的最适播期分别是12月11日、12月11日、12月21日、12月21日和12月11日。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叶菜用型甘薯福薯7—6以采摘薯叶为目的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酿热物薯块育苗和菜薯大田栽培2方面,以期指导薯农进行叶莱型甘薯种植,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保持四叶菜的品质,延长其货架期,研究了气调包装对四叶菜的保鲜效果。采用5种不同配比的O2、CO2、N2混合气体对四叶菜进行包装,置于2℃低温下贮藏,定期间隔3 d检测四叶菜的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及感官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温下,当混合气体体积分数配比为5%O2+8%CO2+87%N2时,四叶菜的保鲜效果较好,在该条件下四叶菜的货架寿命可达15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