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 12对AFLP引物 ,以饭豆标准品系M 0 0作对照 ,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尼泊尔、印度、不丹的 14 6份小豆栽培种 (Vignaangularisvar.angularis)和野生种 (Vignaangularisvar.nipponensis)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得到 313条多态性带。据AFLP多态性数据绘制的聚类图 ,可区分其中的 14 3份种质 ,表明小豆物种 (Vi gnaangularis)存在足够的遗传多样性 ,可用于资源材料的准确鉴别与分类。鉴于此 ,采用新开发的利用AFLP数据揭示核苷多样性的Innan’s进化树分析方法 ,进一步将 14 6份小豆资源分成 7个明显不同的地理演化群 ,即中国栽培种、日本栽培种、日本综合群 韩国栽培种、中国台湾野生种、中国野生种、尼泊尔 不丹栽培种和喜马拉雅野生种演化群。就上述地理演化群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以及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可能的演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初步认为栽培小豆至少应当有 4个不同类型的野生祖先和 3个不同的地理起源。  相似文献   

2.
采用同工酶电泳技术 ,对陕西省大规模饲养的 2个蛋用品系鹌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两个群体中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 1.87,多态位点比率为 6 0 % ;引用国外同类研究结果 ,对国内外 2 1个鹌鹑群体用 7个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计算标准遗传距离并进行系统聚类 ,结果在 0 .12 5 2 6 7水平上 2 1个群体聚为 2类——野生群体和家养群体 ,家养群体中大体重鹌鹑与一般体重鹌鹑遗传距离较远 ;且 Mpi- IC,Mpi- ID和α- Gpd B基因为野生鹌鹑特有的基因 ,野生鹌鹑群体的基因多样度低于家养鹌鹑 ,在中性位点家养群体比现存同种野生群体保持着更高的基因杂合度。  相似文献   

3.
菜豆种质资源等位酶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黑龙江省 4 3个栽培品种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13个半野生品种 ,波兰 4个矮生品种共 6 0个菜豆品种资源 ,应用等位酶标记进行了 10个酶系统检测 ,共获得 2 5个位点 ,多态位点比率为 0 .16 ,其平均遗传距离为 0 .0 5 6 8。采用平均距离法 ,将该品种资源聚成 8大类 ,其中蔓生种占 5类 ,矮生种 2类 ,半野生种 2类。说明蔓生种遗传距离较远 ,可作为育种材料储备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对60份不同类型的枸杞种质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检测分析,共检测到3个基因位点,12个等位基因,没有发现共同酶带,其中等位酶基因在杂交一代中分布频率最高,宁夏品种(系)次之,不同基因型枸杞最低。3个基因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389,其中不同种的杂合度(0.553)明显高于宁夏品种(0.338)和杂交一代(0.276)的杂合度,说明不同基因型枸杞种质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同双亲正反交,杂种一代酶谱均有差异,杂种一代过氧化物同工酶表现较强的母性遗传特征,这对枸杞杂交亲本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菊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菊属10个野生种和12个栽培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和多样性。从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14条引物,对供试材料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69条清晰可辨的谱带,多态位点比率为96.4%,多态性较高。POPgene32软件计算结果表明:种(品种)间相似系数变幅在0.195 4~0.565 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15 8,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21 6,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79 4。并且菊属野生种的多态条带、多态位点比率、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及Shannon信息指数值均高于栽培菊花,表明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比栽培菊花丰富。根据Jaccard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结果表明,"若狭滨菊"与栽培菊花关系较近,野菊和小红菊与栽培菊花亦较近.栽培菊花基本可以按照花径聚类。  相似文献   

6.
为四川大邑移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科学保护提供参考,采用GPS定位对四川移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进行编号与拍照,并对其相关性状进行调查和叶芽采集,利用9对SSR核心引物对41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分型及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对SSR引物在41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中共检测到41个等位基因和75种基因型,每对引物检测到3~7个等位基因,平均4.6个,4~18种基因型,平均8.33种。PCR扩增条带的基因多样性指数、扩增位点的多态性信息指数和杂合度分别为0.501 7~0.713 0、0.443 1~0.761 0和0.561 0~0.731 7,平均分别为0.624 9、0.571 6和0.577 2。在遗传距离为0.28处,UPGMA聚类方法将41份移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分为4类。Ⅰ类包含CDDY5和CDDY9,Ⅱ类包含CDDY24和CDDY32,Ⅰ类和Ⅱ类均占群体样本总数的4.8%;Ⅲ类包含CDDY40、CDDY37、CDDY38、CDDY35和CDDY8,占群体样本总数的12.1%;Ⅳ类包含CDDY14、CDDY15和CDDY28等32个材料,占群体样本总数的78%。移栽野生大茶树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建议筛选具有当地特色的部分野生大茶树进行驯化栽培,并对其进行合理科学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7.
新疆野生郁金香和栽培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个RAPD引物对10个郁金香栽培品种和4个新疆野生种的群体进行了RAPD-PCR扩增,共扩增出38个有效位点,各位点谱带大小0.2~1.5 kb,其中4个野生物种位点多态性为50%~68%、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8~0.21、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27~0.32;栽培种为无性系纯系,群体内部没有多态性片断,但各品种之间差异明显.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群体可分为4大遗传类型,第一类为野生类型,包括4个野生物种,和其他国外栽培种之间遗传距离较远;第二类为单瓣晚花系列的栽培种Mrs J T Scheepers和Halcro, 与野生种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因而与其有较好的杂交亲和潜力;第三类为栽培品种Negrita,具有独特的红紫花,与栽培种和野生种的平均遗传距离近乎相等,似乎是它们的居间类型;其它栽培品种为第四类;这些研究结果为郁金香培育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野生及不同用途菊花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2个酶系统的12个同工酶位点,对2个野生菊共10个居群及40个不同用途菊花品种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野生菊、药用菊、食用菊和观赏菊之间的遗传变异丰富,遗传多样性最高的是观赏菊,其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位点比例、预期杂合度和Shannon指数分别是1.6544、91.67%、0.3721和0.5257;遗传多样性最低的是野生菊,4个指标分别是1.3894、50.00%、0.2282和0.3166。2)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图将供试材料按不同用途聚类,聚类结果和遗传多样性指标都表明,菊花进化顺序为野生菊-药用菊-食用菊-观赏菊。3)食用菊品种‘宝辛唐衣锦’和‘精兴夕映’具有品种特异的同工酶酶谱POD-2的E带,而观赏菊品种‘绿水青山’和‘木兰换装’具有品种特异的同工酶酶谱EST-6的O带,这些特异酶带可以从生化水平为品种鉴定和保护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刘颖  张鹏  王铁杆  任鹏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6):1189-1194
为了解中国东南沿海坛紫菜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浙江、福建和广东三省的坛紫菜野生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对选择性引物在6个坛紫菜群体的83个样品中共检测到1 261个有效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 260个。6个群体整体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6.63%,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504 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25 4,Shannon’s信息指数为0.222 8,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41 7,平均无偏多样性为0.153 4。基因流为1.519 6,表明中国东南沿海坛紫菜野生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ANOVA分析显示,21.77%的变异来自群体间,78.23%的变异来自群体内,与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0.248 0)结果相似。UPGMA聚类显示,6个群体聚为2大支,其中NR群体独立聚为一支,其他群体聚为另外一支。PCoA结果表明,NR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分化明显。该研究所获得的坛紫菜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信息不仅为评估和保护坛紫菜自然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原始种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台湾栽培稻种质资源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中国台湾省1 591份亚洲栽培稻14个等位酶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酶谱(Pgi1、Pgi2、Amp1、Amp2、Amp3、Amp4、Sdh1、Adh1、Cat1、Icd1、Est1、Est2、Est5和Est9)。结果表明,被检测的台湾稻种含有47个等位酶等位基因,占亚洲栽培稻该类等位酶己鉴定出的60个等位基因的78.3%,其等位基因频率变幅为0.001~0.997,基因多样性指数(Ha)变幅为0.006~0.585。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t)和平均多态性指数(DP)分别为0.239和18.3%。基因频率低于0.05的等位基因共24个,占51.1%;基因频率在0.05~0.95的18个,占38.3%;基因频率高于0.95的有5个(Amp1-1、Adh1-1、Icd1-1、Est1-1和Est5-1)。1 591个台湾品种共有182种等位酶基因型,且等位基因Est9-null仅存在于3个台湾品种中。遗传分化系数(Gst)和聚类分析表明,台湾品种在Amp2、Cat1、Pgi1、Est2和Pgi2的基因位点上出现了明显的籼粳差异。台湾栽培稻具有较丰富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是中国栽培稻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