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凤仙  宋清华  王卉 《湖南饲料》2013,(2):25-28,39
采用土壤盆栽玉米,试验猪粪是猪饲喂基础日粮添加250mg/kg铜分别来自硫酸铜(CuSO4)、氨基酸铜(Cu-AA)和碱式氯化铜(TBCC)排出的粪,对照猪粪取于猪饲喂基础日粮的粪。添加铜源猪粪分别设100g/盆、200g/盆、300g/盆3个铜浓度。研究不同铜源与铜浓度猪粪对玉米移栽后生长及植株铜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铜源猪粪对玉米生长及植株铜沉积无显著影响(P>0.05)。玉米移栽后40d,随粪中铜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土壤铜含量(P<0.05),玉米地下部和地上部分铜含量随土壤铜含量增加而增加(P<0.05),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鲜物质量随试验猪粪中铜浓度的升高而下降(P<0.05)。高铜浓度猪粪施肥影响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2.
含铜酶在反刍动物缺铜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铜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银中毒早在1940年Eden就有所论述。随着畜牧业生产发展、病情的发生不断增加,但目前国内有关报道甚少。本病临床中毒虽无临床表现,但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本艾根据有关资料,试图对本病的发生发展作一简要的介绍。发病原因在生产中常用1~2%的硫酸铜溶液驱除中、羊的莫尼茨绦央和血矛线虫,有时也作为家畜的催吐剂,如用量过大。即可引起中毒。有时家畜因误食银制剂而中毒。如硫酸铜、波尔多液、王银、铜皂液、三氨酚铜等。铜的硫酸盐化合物,广泛地被应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家畜若长期饲用这些植物饲料,可引起慢性银中毒。同时…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PAN、二甲酚橙、紫脲酸铵作为指示剂,研究了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中铜含量的方法,标准偏差均小于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6%。结果表明,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羟基蛋氨酸铜中铜含量,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分析结果重现性好、准确度高,且三种指示剂均可用于铜的测定,其中紫脲酸铵最好,终点变色敏锐。本法可用于不同工艺所合成的羟基蛋氨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微量元素铜营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李建军 《饲料研究》1999,(11):19-22
1 前言早在19世纪初,铜与动物营养的关系就已引起人们注意。1847年,Harless指出软体动物血铜具有重要作用。1878年,Frederiy首次从章鱼体内的蛋白复合物中分离出铜,并将该含铜蛋白质复合物命名为血铜兰蛋白。1900年,Abderhalden发现,只采食牛奶的动物易患贫血症,该症状不能靠添加铁而消除。1923年,Severy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多种海洋动物各种组织内铜含量。Hart(1928)提出铜是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并指出铜在动物体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铜在动物营养中的作…  相似文献   

6.
含铜酶在反刍动物缺铜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与铜代谢有关的酶——铜蓝蛋白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超氧化物酶岐化酶、胺氧化酶、赖氨酰氧化酶等的存在、测定、活性与作用进行了综述,对监测和诊断铜缺乏症或钼中毒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同铜源和水平对生长猪组织铜含量和含铜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54头体重约17 kg杜长大生长猪进行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铜源、不同水平铜对猪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铜沉积的影响。试验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各处理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添加以氨基酸铜(Cu-AA)、硫酸铜(CuSO4)和碱式氯化铜(TBCC)为铜源的铜10、150和250 mg/kg的日粮。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铜源、不同剂量铜,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肝、肾铜含量随铜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1),在心肌铜含量方面,添加250 mg/kg铜水平显著高于添加10和150 mg/kg铜水平(P<0.01); 高剂量铜可显著提高血清铜兰蛋白活性(P<0.01),添加150 mg/kg铜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硫酸铜源可显著降低肌肉铜含量(P<0.01),氨基酸铜源可显著提高血清铜兰蛋白活性(P<0.01)。  相似文献   

8.
9.
日粮铜水平对兔组织器官中铜沉积量及铜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安哥拉兔日粮中添加0、10、20、100、200mg/kg铜,研究日粮铜水平对兔组织中铜沉积量及铜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兔的7种器官中,铜沉积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肝、毛、心、肾、脑、胰、骨,此顺序不受日粮铜水平的影响;日糖中添加0 ̄20mg/kg铜的3组间肝铜沉积量差异不显著,铜添加量达100mg/kg时,肝铜量急剧增加;喂高铜日良的兔铜摄入量、排泄量及沉积量大幅度提高,高铜(E)组的数值大约是低铜(B)组的11倍。  相似文献   

10.
蛋氨酸铜对猪血清铜锌含量及粪铜锌排泄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铜与硫酸铜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铜锌含量及粪铜辞排泄量的影响.选择体重为17.17±2.34kg(P>0.05)的二元杂交(长×大)生长阉公猪30头进行试验,试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依体重和窝别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分别饲喂10、150、250mg/kg蛋氨酸铜和150、250mg/kg硫酸铜,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饲喂蛋氨酸铜组ADG、F/G及表观养分消化率具有明显的优势;血清铜含量随饲粮铜水平的提高而发生显著变化,而高铜组组问血清锌差异不显著;蛋氨酸组粪铜排泄量比硫酸铜组粪铜排泄量显著降低.说明:添加中等水平的有机蛋氨酸铜吸收利用率比高剂量硫酸铜高,且可减少粪铜、锌的排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铜与硫酸铜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铜锌含量及粪铜锌排泄量的影响。选择体重为17.17±2.34kg(P〉0.05)的二元杂交(长×大)生长阉公猪30头进行试验,试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依体重和窝别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分别饲喂10、150、250mg/kg蛋氨酸铜和150、250mg/kg硫酸铜,试验期30d。结果表明:饲喂蛋氨酸铜组ADG、F/G及表观养分消化率具有明显的优势;血清铜含量随饲粮铜水平的提高而发生显著变化,而高铜组组间血清锌差异不显著;蛋氨酸组粪铜排泄量比硫酸铜组粪铜排泄量显著降低。说明:添加中等水平的有机蛋氨酸铜吸收利用率比高剂量硫酸铜高,且可减少粪铜、锌的排泄。  相似文献   

12.
绵羊铜缺乏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动物铜缺乏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早在1847年,Harless就指出,软体动物血内的铜有重要的作用,1928年,经实验证明铜参与造血过程,明确了其在哺乳动物体内的重要性。近年来,对铜代谢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铜缺乏可引起多种动物多种疾病,现将动物铜缺乏症综述如下。一、流行病学铜缺乏症多发于牛、羊、幼驹、猪、狗.家兔和禽类有时也发生,未见成年马发病的报道。本病广泛流行于荷兰、丹麦、西德、澳大利亚、南非、巴西、印度、  相似文献   

14.
不同钼铜水平下肉牛铜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年龄、体重相近,健康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一代公牛4头,在不同钼铜水平下,研究肉牛血液铜的代谢规律和铜需要量。试验分低钼(基础日粮钼含量0.27mg/kg)和高钼(基础日粮+钼5 mg/kg)两个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钼水平下,日粮干物质中添加铜10、25和50mg/kg,血液铜水平在0.97~1.18mg/kg之间,各水平间无差异,证明日粮中添加10mg/kg铜即可满足肉牛的需要。高钼水平下,血液铜含量随着铜添加量的增加而变化较大,加10mg/kg铜时血液铜水平在0.8mg/kg以下,不能满足牛的需要;添加铜25和50mg/kg时,血液铜水平上升到1.0mg/kg左右,并能满足牛对铜的需要,而添加25和50mg/kg血液铜无差异,证明高钼时添加25mg/kg才能满足肉牛铜的需要量。本研究还证明,肉牛铜营养状况可用以下回归公式预测:低钼:Y=24.33X4.39(R=0.991,n=3);高钼:Y=61.84X2.58(R=0.923,n=3)。式中:Y-日粮铜水平;X-血液铜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选用新生仔猪的肝进行细胞分离培养,建立肝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施以不同质量浓度的铜进行试验,观察记录肝细胞生长情况,检测含铜酶中的铜蓝蛋白(CP)、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质量浓度的铜,可提高CP和CuZn-SOD的活性.低质量浓度的铜对CP的影响很小;当铜质量浓度逐渐升高时,CP活性显著升高,但当铜质量浓度过高则抑制CP活性.低质量浓度铜对MDA影响不大,但随着铜质量浓度的增加MDA含量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16.
补铜对奶牛血浆铜含量和铜蓝蛋白活性及其相关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选取了大庆地区某奶牛群11头泌乳奶牛,检测补铜前后奶牛血浆铜含量和铜蓝蛋白(CP)活性的变化,同时分析了两者相关性。结果表明:补铜前血浆铜在10.93 μmol/L以下者占被检牛数的54.55%(6/11),其血浆CP活性降低,两者呈现中度相关性(R2=0.53);补铜后血浆铜含量与CP活性均极显著增高(P<0.01),血浆铜含量达到正常范围,两者呈现低相关性(R2=0.12)。〖JP〗结论:该奶牛场泌乳奶牛群中存在低铜血症病牛,血浆铜蓝蛋白可以作为奶牛低铜血症的一项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铜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正>铜是畜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畜禽摄入适量的铜可促进其健康生长,提高生产性能。但当畜禽铜缺乏或过量时会对其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王宗元等,1995)。低铜或缺铜地区,因土壤缺铜而使农  相似文献   

19.
铜过多症又叫铜中毒,是因动物过多摄食铜或因肝细胞损伤,铜在肝脏等组织中大量蓄积,然后突然释放所引起的一种疾病。2001年年初在我地区曾发生本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猪的铜中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以及防治畜禽疾病的效果,因而越来越多地得到广泛应用。在饲料中加适量含硫酸铜添加剂是猪廉价生长刺激剂,但如果产品粗制或用量过大或混合不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