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春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0):158-164
为了搞清楚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消费行为,本研究在TAM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态度和意愿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和卖家信任度对消费者购买态度及意愿的影响。通过在北京市实地调查采集了338 份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卖家信任度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网购生鲜态度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最后,对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以及商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吕娜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5):156-164
为推动北京地区绿色农业高效发展,了解广大农户的绿色农业生产意愿并寻求可靠提升路径意义重大。本研究借鉴技术接受模型的分析框架,将意愿的影响因素设计为农户感知和政策因素两大类,利用北京市10个区35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户感知与政策因素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效果及其相互关系。感知有用性和政策响应对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通过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对意愿产生影响;政策执行力通过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政策响应的中介作用对意愿产生影响。并对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力进行了比较。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提升北京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的路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农户对发展绿色农业有用性和易用性的认知;科学合理设计有效政策,力求提升政策响应效果;强化政策执行落实,发挥政策应有效力。  相似文献   

3.
朱祎桔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1):289-293
网上购买生鲜蔬菜以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新兴模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网络商店特性,消费者自身特征,蔬菜特性和消费者购买意愿行为,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其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网络商店特性对消费者网购生鲜蔬菜的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蔬菜特性和消费者自身特征对网购蔬菜意愿不显著。通过分析,以期对政府、市场管理和网络商店企业提供一些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卖方视角下的农产品网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卫斌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239-244
从卖方视角出发,结合376份网络调查数据对影响消费者农产品网购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卖方视角下的农产品网购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由产品满意因子、平台使用和安全因子、物流及价格因子、企业信誉因子、服务质量因子等5个方面构成;通过Logistic分析得出:上述5个因子对消费者的农产品网购意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产品满意因子、平台使用和安全因子、物流及价格因子、服务质量因子、企业信誉因子;同时,年轻消费者比中老年消费者具有更高的农产品网购意愿;喜欢网络购物形式的消费者也具有更高的农产品网购意愿。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安全,上海也在切实的推广蔬菜可追溯体系。通过对于上海市消费者的实际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影响蔬菜可追溯标签的态度以及支付意愿。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于蔬菜质量的关注度很高,但对可追溯蔬菜的认知程度较低;在支付意愿方面,多数受访者表示愿意为可追溯农产品多支付费用,但支付意愿较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受到性别、年龄、家庭人口数、对于可追溯标签信任度以及支付强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上海市12个城区532份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选用假想价值评估法设计问卷,实证分析上海城镇居民消费者对地产绿叶菜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关注价格对消费者地产绿叶菜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投标价格、蔬菜放心程度、地产蔬菜信任程度、购买成员、性别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地产蔬菜的支付意愿。具体而言,投标价格是影响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随着价格的增加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下降;消费者对蔬菜的放心程度越低,越倾向于购买地产绿叶菜,说明消费者对上海市地产绿叶菜质量安全总体信任度较高;消费者对地产蔬菜信任度越高,其额外支付意愿越高;男性消费者愿意为地产绿叶菜支付额外价格的可能性更大;相较于家庭中非主要购买成员,作为家庭中蔬菜主要购买成员的消费者愿意为地产蔬菜支付额外价格的可能性更大。计算得知,相比外地产绿叶菜,消费者愿意为地产绿叶菜额外支付2.12元/kg。根据结论提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蔬菜质量、稳控蔬菜价格、加强对消费者教育和宣传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态度和对安全猪肉的消费倾向,构建消费者支付意愿的理论模型,利用CVM法测算武汉市城市消费者对安全猪肉的支付意愿,通过Logit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安全猪肉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安全猪肉的支付溢价为30.9%,安全猪肉随机价格、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关注和信任评价对其支付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由此,从改善消费者的信任、评价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以促进武汉市生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汪爱娥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6):175-180
为了了解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态度和对安全猪肉的消费倾向,构建消费者支付意愿的理论模型,利用CVM法测算武汉市城市消费者对安全猪肉的支付意愿,通过Logit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安全猪肉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安全猪肉的支付溢价为30.9%,安全猪肉随机价格、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关注和信任评价对其支付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由此,从改善消费者的信任、评价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以促进武汉市生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上海本地品牌鲜食玉米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为更好地推进上海鲜食玉米的品牌建设及为引导本地品牌鲜食玉米的消费提供相应的建议。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消费群体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消费群体对鲜食玉米的认知特征及消费者的饮食偏好对上海品牌鲜食玉米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出生地、学历、是否愿意把鲜食玉米当作零食、是否知道上海种植鲜食玉米、对鲜食玉米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度及是否在意鲜食玉米的产地,是消费者对本地品牌鲜食玉米购买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综合来看,当前市场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仍是制约本地品牌发展和高质量农产品消费的重要因素。据此,从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降低市场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鲜食玉米产品的多样性这几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不同保鲜模式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保鲜要求高但企业保鲜意识不足的问题,研究了不同保鲜模式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采用迭代关系表示生鲜农产品新鲜度,依据成员是否保鲜将保鲜模式分为8类,构建不同保鲜模式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利润模型,并求解不同保鲜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参数和利润,分析影响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因素,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模型结论。研究表明,供应链系统三者(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均保鲜时利润最大,降低成本或者降低运输时间均可使供应链系统的订货量和利润上升。  相似文献   

11.
张运  韦迪 《保鲜与加工》2024,24(4):54-60
我国生鲜农产品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升生鲜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对比了不同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及特点,重点分析了F2C供应链模式的优点及可行性。以沱沱工社的F2C供应链管理模式作为参考,结合生鲜农产品的特点,针对生鲜农产品F2C供应链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搭建适合我国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敏 《保鲜与加工》2018,18(6):144-149
本文从我国现有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着手,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提出生鲜农产品流通C2C(消费者到消费者)、B2B(企业到企业)、B2C(企业到消费者)3种模式,并给出了运行保障措施,为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胡麻是西北干旱地区主要的油料经济作物,选择适宜本地化的覆膜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厘清农户胡麻覆膜种植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对种植模式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实地调研胡麻种植农户获得 248 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对 3 种覆膜种植模式的采纳意向依次为:春天揭 旧膜覆新膜播种(AW2)> 秋后整地覆新膜播种(AW3)> 旧膜直播(AW1);(2)社会信任、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核心因素,3 种影响因素均对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其中,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较大;(3)未来,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与采纳意愿之间呈现 3 维下降的趋势,社会信任和亲环境行为、社会信任和风险感知分别与采纳意愿呈现 3 维上升的趋势。因此农户间应加强社会信任建设,地方政府要引导和培育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共同助益农户对覆膜种植模式的风险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上海市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消费者安全水产品支付意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的家庭月收入水平、每月在农产品上的花费、水产品的鲜活程度、质量安全以及性别因素对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支付意愿有较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及推广;增加对认证水产品的补贴;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服务供应链视角下生鲜农产品品质不确定性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腾  张盼盼 《保鲜与加工》2018,18(3):116-126
从服务供应链视角构建生鲜农产品服务供应链,将其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子链,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得出在服务供应链中影响生鲜农产品品质的不确定性因素,根据管理决策行为能否抑制不确定性因素对生鲜农产品的消极影响,将不确定性因素划分为可控不确定性因素和不可控不确定性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影响生鲜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可控不确定性因素,并从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冷链设施设备的投入、物流标准化、政府对质量的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控制策略,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基于GM(1,1)回归模型的生鲜农产品市场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生鲜农产品市场需求的精确预测,本文分析了国民经济、政策投资、物流行业及市场消费等影响生鲜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因素,构建了影响生鲜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关键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GM(1,1)回归的预测优化模型,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到未来十年天津市生鲜农产品产量预测值,以期为未来生鲜农产品市场科学合理化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居民对马铃薯主食营养认知与消费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推进居民马铃薯主食消费示范和引导,需摸清消费者对马铃薯主食产品的营养认知水平和购买选择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2016年北京市社区马铃薯主食消费引导体验的调研数据,深入探讨消费者个体特征、饮食习惯、社会经济地位、认知程度等因素对马铃薯主食的接受程度和购买消费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年龄、体重、饮食习惯、营养知识水平、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以及价格等均对其接受马铃薯主食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有差别。从中可看出,人们对马铃薯主食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仍存在局限甚至误解。为此提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行的食物营养科普活动,以提升公众的马铃薯主食营养认知水平,激发其更主动地接受和消费马铃薯主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安全问题的突出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过长,导致农户、消费者利益流失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把消费者、生产者利益与农产品安全领域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社区支持农业(CSA)。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市市民的实地调研,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该地区市民选择CSA模式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对安全农产品食品的了解度以及对CSA模式的认知程度对兰州市市民选择CSA模式存在显著的影响。并且通过分析选择意愿的差异,寻找适合CSA模式的目标顾客群体,同时预测兰州市未来引进这种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使用2012—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结果表明: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信息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创新发展水平对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华中、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西南和西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效率是制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赵敏 《保鲜与加工》2019,19(5):159-164
本文在调研山东省现有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基础上提出农产品循环物流模式,运用SWOT法进行分析提出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循环物流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层面提出运作策略与展望,以期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