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农业发展提出“要健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目标。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表示,政策是好的,关键靠执行,要把科技、政府、市场结合起来,最终依靠我们自己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新农村和城镇化都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历史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两个方面,两者都统一于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城镇化的巨大力量,是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环节;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有利于确保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了未来我国土地改革的方向。公报除了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之外,还有“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表述。  相似文献   

4.
曾会生 《福建农业》2013,(12):21-2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以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推动下,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但两者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教育机会公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通过关注和帮扶城乡教育弱势群体,完善城乡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势共享等途径,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2013,(12):14-17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相似文献   

7.
城乡二元结构造成我国长期工农分割、城乡分割。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就业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并且更加强调城乡协调发展,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以新型城镇化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城乡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线性和法得到济南市城乡协调度为0.57,处于城乡基本不协调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济南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济南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有助于解决当前济南市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丰富我国城乡关系领域的研究内容以及落实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其他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研究了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针对城乡混杂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发展具体问题,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混杂地区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结合汕头这一典型区域的实际情况,研究解决该地区农村人口市民化问题和实现就地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超过了临界点,到了不可不治的地步。城镇化一词来源于国外,因此,对国外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和经验进行研究分析,对新型城镇化更好地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对日本、英国两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提出在新型城镇化时期,通过户籍创新来达到缩小城乡城乡之间差距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科学发展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和增进民生福利。新型城镇化可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与制度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深入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恪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优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首先界定新型城乡关系的内涵,通过梳理苏南城乡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在经历了对抗、摩擦以后,目前正处于城乡融合阶段;分析目前苏南城乡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寻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3.
贺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07-14109,14114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开始慢慢显示出它的资产属性,但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出让、抵押和担保,而同样是建设用地的国有土地却可以在土地市场上进行出售、转让,也可以用于抵押和担保,从而导致“同地不同价”、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市场.要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问题,建立保证各方面利益的分配机制,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就必须加快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其主旨在于通过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一、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城乡党建一体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深入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文章针对当前城乡党建一体化的新形势、新特点,提出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初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2010年一号文件的主题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如何理解和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是关系我国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农业发展提出"要健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目标。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表示,政策是好的,关键靠执行,要把科技、政府、市场结合起来,最终依靠我们自己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朱英国认为,我国粮食实现了"十连增",但"十连增"背后,一方面隐含着不合理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应努力做到: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促进城乡融合;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是抓住主要矛盾,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重点是全面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对农村信贷的投放量;深化城乡劳动就业体制改革,重点是打通城乡市场梗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其根源在于外部城乡关系失衡和农村内部关系失衡。通过城乡结构性分析发现,从城乡对立下的工业化战略优先、到城乡统筹下的城市发展战略优先再到城乡融合下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先发展,国家力量、市场力量和农民力量的综合作用开始构建出平等、共生、互助的新型城乡关系。在全新城乡关系框架下,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并轨,通过实施一场持久的农民自主的乡村振兴综合性发展战略,聚焦小农经济市场化与新型经营主体独立性、农民农村公共事务中主体性与组织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合理差别化、农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及生命化生活化等问题,寻求积极改善之策,最终真正实现农村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国目前日益严峻的农业农村问题,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框架内,通过文献简述了近年来关于城乡关系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的历史演变。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还存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农民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城乡自由流动面临制度性障碍、城乡融合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等挑战,正在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全面落实的症结所在。因此,必须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两个层面,找到两大战略有机融合的关键路径:一是坚持公平公正,实现城乡各类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三是坚持以土地为核心,推动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四是突出产业优先,利用城市带动乡村内生动力;五是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城乡融合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