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新农村和城镇化都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是辩证统一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两个方面,两者都统一于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对城镇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好会大大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反之,新农村建设的效果不好将会延缓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繁荣,是我国“十二五”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而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按照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是目前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需求,没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将失去现实基础,没有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也将失去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没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将失去客观基础;没有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将丧失原动力。坚持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目前城乡统筹的具体实现形式。但在其协调发展中存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城市群发展不充分、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运作乏力等多方面的问题,应从公共产品均衡机制、城市群发展机制、要素流动机制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等方面,促进我国目前的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杰义  谷晗  郑文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30-2731,2743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互动的作用机理,二者需要协调互动以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情景将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浙江省嘉兴市姚庄镇和崇福镇的案例研究表明,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目标,中心镇是区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重要节点与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的具体路径,政府可通过调控土地、资金与人力资源等要素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60-26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的建设也开始逐步迈向现代化,这样,才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使农民也能享受到城镇基本的公共服务。而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难题,因此,解决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的建设难题,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对于完成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信息化发展引领工业化,助推城镇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依托信息化,仰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依赖信息化,协助工业化,加速城镇化。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协调互动的必然选择。惟有"四化"同步发展,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现代化进程,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适应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各地城镇面貌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城乡经济、城乡面貌、城乡环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快速发展的态势。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四化”概念和“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其中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还存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经济发展脱节、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与城镇化进程脱节、农民身份转变与城镇市民脱节等制约因素。要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需着重培育现代化新农民、持续扶持现代化新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梁颖  蔡承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28-17630,17633
基于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了我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区域优先序选择。东部地区优先提升城镇化质量,对小城镇建设进行长远规划,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发展与国际城市化水平接轨;中部地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举,走城乡互动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提高城镇化水平;西部地区优先建设新农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坚持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目前城乡统筹的具体实现形式。在分析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多年来,长春市从大城市、大农村的区域特点出发,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两大核心任务,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努力探索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的可行之路。1.坚持城乡统筹,注重思路创新,科学谋划新农村建设一是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动摇。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根本方略,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幸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其主旨在于通过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一、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把握中央精神实质、反思国内外农村发展经验和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局等3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定位问题。认为,准确定位要根据中央的精神实质,把握好世界现代化发展过程城乡演变的基本规律和我国城乡发展的特殊性、全国的共性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点及其建设全局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局和持续发展的高度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矛盾,加大外力推动促进内源发展,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综合发展,增进农民福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四化”的内涵与历史关联,并分析了四化同步在中国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认为“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在新时期的应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四化”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出今后必须协调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破解城乡要素不公平交换因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正一、特色小镇建设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领乡村’为指导方针,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以点带面求发展,统筹联动促和谐"。在中国"十三五"时期建立一批特色小镇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举措,也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城乡发展的助推剂。卫龙宝、史新杰(2016)认为,特色小镇的建设与目前所提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市民化"、"创新创业"等大战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7.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乡村发展模式,这种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探索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湖北调研时强调,即使将来城镇化达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协调性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只有解决“三农”问题,经济社会才会稳定,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只有使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大量吸纳和转岗农村富裕劳动力,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乡村城镇化管理,缩小城乡差距,才能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当前,在中国走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过程中,新农村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居环境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精神文明落后。新农村建设问题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各种问题的缩影,对现行的建设体制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