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了解美国梾木花粉活力及萌发特性,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13个美国梾木无性系花粉形态进行观测与方差分析,并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和TTC染色法对无性系2号花粉萌发特性及花粉活力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不同无性系间花粉大小差异不显著,但外壁纹饰差异较大,极面沟距的变异系数最高且遗传最为稳定。(2)花序开花率为75%时花粉活力最高,整花4℃条件下短期保存花粉活力较高。(3)授粉后,多数花粉可在柱头上正常萌发,72 h后花粉管即可进入子房。研究认为,花粉外壁及极面沟距可作为鉴定美国梾木无性系的形态指标,美国梾木花粉活力及萌发特性是抗逆及丰产杂交组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种子》2014,(6)
以刺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刺槐种子吸水规律及不同温度和PEG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明确刺槐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条件,以期为刺槐资源开发及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刺槐种子在吸胀24 h后种子吸水率达到58.75%,并在44 h后种子开始萌发;在5~35℃时,刺槐种子均能萌发,但5℃时种子萌发率很低,只有1%,20℃时种子萌发达到最高响应,萌发率高于其他温度处理;不同PEG胁迫对刺槐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萌发率随PEG浓度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对照处理中,萌发率最高为59.33%,20%PEG处理的萌发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782-5792
紫牡丹是进行栽培牡丹花色改良育种的关键亲本之一。设置紫牡丹与亚组内、亚组间、亚组间杂交后代及芍药组等多个杂交组合,并观察受精前障碍。结果表明:(1)紫牡丹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异株授粉结实率最高,自交结实率最低;(2)紫牡丹作母本的杂交组合亲和性好于作父本,紫牡丹与其杂种后代组合亲和性较好;(3)紫牡丹为母本,栽培品种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亲和性高于紫牡丹为父本的组合;(4)紫牡丹×黄牡丹受精前障碍主要表现为花粉粒附着、花粉管萌发慢、到达雌蕊各部分时间延迟,生长方向杂乱、管内出现胼胝质块,形态基本正常且能正常到达子房的花粉数量较少。探究紫牡丹结实特性及不同杂交组合亲和性差异,有助于获得更多杂交种子,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4.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4):4752-4758
以29个蝴蝶兰品种为试材进行杂交实验,设计杂交组合123个,其中54个获得膨大果实,并进行了胚培养,19个组合获得了萌发的种子。从品种、花型、胚培养时间、花朵开发程度进行亲和性分析发现:蝴蝶兰不同品种间亲和性差异较大,大花型之间、大花型和中花型之间杂交亲和性较好;不同胚培养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别较大,授粉后120~129 d是最佳胚培养时间。父本不同开放状态对结实数量影响较小,母本不同开放时期对结实数量影响较大,母本开放6 d进行授粉结实率远高于开放1 d。  相似文献   

5.
枣树不同杂交组合花粉萌发情况的荧光显微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冬枣和雄性不育3号为母本,大叶无核枣等品种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授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工授粉后柱头上花粉的黏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授粉组合之间有花粉黏附柱头比率、单柱头平均花粉数、有萌发花粉的柱头比率和单柱头平均花粉萌发率差异显著。经不同品种授粉后,冬枣有花粉黏附柱头比率和有萌发花粉的柱头比率之间,及单柱头平均花粉数和单柱头平均花粉萌发率之间无相关性。冬枣×大叶无核枣、冬枣×无核小枣和冬枣×苹果枣三个组合的花粉萌发率高且花粉管更容易深入花柱,是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6.
窄冠速生刺槐扦插繁殖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插条和插根育苗,研究了优良无性系窄冠速生刺槐的扦插繁殖技术。结果表明,窄冠速生刺槐插根成活率达85%,年平均高、径生长量分别为218.7、2.134 cm。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插根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即成活期(3月10日~5月9日)、生长初期(5月10日~5月31日)、速生期(6月1日~9月30日)、苗木硬化期(10月1日~11月10日)。杆插比枝插成活率高,以500 mg/L IBA浸泡粗壮插条30 s后扦插于石英砂床内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3.2%。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石英砂 500 mg/L IBA 粗枝为扦插育苗的最优组合,基质对成活率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应用3个染败类型粳稻不育系与3个分子辅助选择的恢复系制种机制比较,研究北方杂交梗稻高产制种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不育系与恢复系花时动态和不育系柱头亲和力、柱头外露率、张颖面积等特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与恢复系花时高峰重叠时间对不育系结实率起决定性作用;不育系柱头亲和力、柱头外露率、张颖面积对不育系结实率起关键性作用。大田制种比较9个组合相同行、不同行结实率与制种产量的差异,得出高产制种机制在于制种父母本各因素之间相互协调。综合各研究结果,认为制种关键因素对结实率所起的作用为不育系与恢复系花时高峰重叠时间>不育系柱头亲和力>柱头外露率>不育系张颖面积。本研究为杂交粳稻高产制种在不育系、恢复系的高异交结实特征特性的选育上提供理论基础,为从根本上解决北方杂交梗稻制种产量偏低的问题和北方杂交粳稻稳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超 《中国种业》2020,(11):81-85
本试验以不同品种大花萱草为试材,研究了其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和结实状况。结果表明:大花萱草自交亲和性很低,杂交亲和性也普遍偏低。在17个杂交组合中,金娃娃与不同品种的杂交坐果率相对较高,其中金娃娃♀?红运♂坐果率最高,为27.9%;其次是黄绣客,红运最低。不同授粉方法对大花萱草杂交亲和性影响效果为:2g/L赤霉素 > 2g/L NaCl >4g/L赤霉素>切割柱头>蕾期授粉>1g/L赤霉素>常规授粉。大花萱草结实率的高低与父本的花粉活力、母本柱头可授性、花粉管萌发生长状态及胚败育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
几种外源激素对刺槐和红花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几种外源激素处理对刺槐和红花槐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刺槐两个无性系及红花槐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6-BA)、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4种外源激素对刺槐和红花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起始萌发时间、萌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0 mg/L-50 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大,GA、6-BA和IBA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增大,而IAA处理的种子先增大后减小;当浓度为40 mg/L时,IAA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大。随着激素浓度的升高,3种材料都表现出起始萌发时间缩短,萌发时间延长。红花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低,低浓度的激素处理对红花槐种子的萌发效果不明显,有些低浓度激素还会有抑制作用,但高浓度的激素可以明显加快红花槐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研究栽培种香石竹与野生种瞿麦种间杂交障碍,为获得抗逆性好且花色花型独特的种间杂交新品种奠定基础。以瞿麦为父本,春之歌、四季红和Promesa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统计其膨大率和结实率;并采用压片法对亲本的染色体倍性进行测定;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石竹种间杂交花粉萌发情况、花粉管伸长及受精情况,探讨种间杂交不亲合性的原因。3个种间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为0,揭示石竹种间杂交存在杂交障碍。染色体倍性鉴定发现,瞿麦为二倍体(2n=2x=30),春之歌为二倍体(2n=2x=30)、四季红为三倍体(2n=3x=45)、香石竹栽培品种Promesa为二倍体(2n=2x=30);花粉活力测定发现瞿麦花粉活力高,为92.8%,且显微镜观察表明花粉能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能伸入柱头及子房并与胚珠结合,但胚珠与花粉管结合率低。胚珠与花粉管结合率低可能是影响石竹种间杂交障碍的因素之一。结果揭示石竹种间杂交障碍的原因,为石竹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蓝靛果忍冬杂交亲和力及杂交浆果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俄罗斯引进品种、野生优良单株为杂交亲本,开展蓝靛果忍冬杂交育种试验,对其杂交亲和力和杂交浆果性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5个杂交组合均获得成功,平均坐果率可达50%以上,以野生优1与俄罗斯品种的杂交亲和性较大,各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差异显著。不同组合杂交当代浆果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以单果重的变异幅度最大。其中,格尔达×堪察加、野生优1×格尔达、野生优1×堪察加、野生优50×格尔达、野生优1×蓝色黑风、野生优7×洛火泰这6个组合的杂交浆果的纵横径、平均单果重等性状优于母本,表现良好,为超亲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三倍体OT百合与二倍体东方百合组间杂交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倍体OT百合与二倍体东方百合系间杂交育种规律,培育系间杂种。采用常规压片法,分析母本染色体核型。采用切花柱及柱头直接授粉技术,进行OT×O系间杂交;在授粉后不同时间,采用胚珠直接接种法进行胚抢救。本研究中作母本的6个OT百合品种均为三倍体。柱头直接授粉技术明显优于切花柱授粉技术,前者的结果率及结籽率明显高于后者。24个OT(♀)×O(♂)杂交组合中,有16个组合能结果,占66.67%;能结果的杂交组合,大部分能收获饱满种子,结籽率在2.49%~16.78%之间。4个O(♀)×OT(♂)反交组合、6个OT(♀)×OT(♂)自交组合均未能结果。胚抢救60 d后,授粉60 d后进行胚抢救最有效,胚珠萌发最快,各组合出苗率在5.26%~18.56%之间。上述研究初步揭示了百合三倍体OT(♀)×二倍体O(♂)杂交育种规律,为创造非整体倍体变异、培育系间杂交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香花槐(Robinia pseudoacacia cv.Idaho)开花不结实,即败育的主要原因,以可育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为对照,分别以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和人工杂交等手段,揭示香花槐花粉活力,传粉和结实能力。结果表明,以碘—碘化钾(I2-KI)、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和离体萌发等三种方法测定的香花槐有活力花粉比例分别为51.20%、61.00%和44.07%。自然授粉的香花槐花粉在柱头上的数量较刺槐稀疏且没有明显地萌发迹象;人工杂交428朵花朵,获4个有结实的杂交荚果,杂交结实率为0.93%,证实香花槐花粉有活力,但在柱头上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存在障碍。香花槐花絮美丽壮观但不产生种子,本研究对揭示其不育机制乃至刺槐和其他林木的繁殖和遗传改良有参考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单倍体与双单倍体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民  王凤菊  李思敏  张文祥 《作物学报》2013,39(12):2247-2252
小麦与玉米杂交是诱导小麦单倍体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但单倍体和双单倍体产生频率不稳定影响了该技术的应用。选用13个小麦杂种F1代单交组合与玉米杂交, 研究了不同小麦生长环境、生长素处理、培养基和壮苗处理对单倍体及双单倍体产生频率的影响。小麦生长在大田, 去雄后割穗培养与玉米杂交平均得胚率为23.9%, 每个杂交穗平均得胚数6.8个, 均是返青后从大田移回冷温室盆栽的3倍以上;不同小麦杂交组合间胚产生频率存在明显差异。生长素Dicamba蘸穗处理平均得胚率是21.5%, 与2,4-D处理得胚率(21.1%)无显著差异, 但不同杂交组合间差异显著。B5培养基幼胚萌发率为70.9%~88.3%, 平均82.0%;1/2 MS培养基胚萌发率为70.0%~86.0%, 平均76.6%;两种培养基平均胚萌发率无显著差异。试管苗经壮苗培养基壮苗处理与试管苗经移栽壮苗处理后加倍效率分别是67.6%和8.6%。移栽壮苗处理的苗分蘖少, 生长较弱, 加倍处理后存活率低和加倍率低是其单倍体加倍效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不同百合品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国外引进的性状优良的栽培品种7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摸索不同品种间交配亲和性规律,提高育种效率。试验结果表明:4种杂种系不同品种百合系内杂交,后代平均有胚率最高的为OO杂种系(43.63%),其次为AA杂种系(25.35%)。以OO杂种系的‘多顿’、‘蒙特祖玛’为母本,与其他杂种系杂交,后代平均有胚率高与其他组合,亲和性好。‘多顿’ב穿梭’这个组合的结实率为50%,有胚率为50.8%,杂交亲和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影响观赏凤梨种子离体萌发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个属间、9个属内杂交种子和2个自交组合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影响观赏凤梨种子离体萌发的因素。结果表明,基因型不同,观赏凤梨种子的萌发率不同,最高和最低萌发率相差76.5%。光照和温度对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接种后相同的天数,25℃恒温下的平均种子萌动率比变温和18℃恒温下的高。6~8μmol/(m2.s)光照下的种子发芽率和萌发指数比25~29μmol/(m2.s)光照下的高,种毛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贮藏对种子萌发影响显著,贮藏17 d,种子的萌发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魔芋属植物花器生物学特性及其可交配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魔芋花器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种间可交配性,以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魔芋、西盟魔芋、勐海魔芋为材料,观察记录花芽发育过程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花粉形态特征,采用离体萌发法检测花粉活力,通过人工授粉鉴定其交配性。结果表明:5种魔芋花器形态、色泽差异大,种内也有不同的变异,花魔芋与珠芽魔芋佛焰苞漏斗状,其余为舟状,其中花魔芋花器较大;光学显微镜下花粉粒形态不同;除珠芽魔芋外,其余4种魔芋种内异株杂交都表现出高度的亲和性,而种间正反交有差异,部分组合不亲和,以白魔芋为母本具有广亲和性。因此,白魔芋可作为魔芋亚种间基因交流的桥梁亲本。  相似文献   

18.
2011~2014年间,本研究采用人工点授和控制授粉两种方式,以紫娘喜、无核荔、白糖罂、妃子笑、三月红、新球蜜荔6个荔枝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创制了11个杂交组合,并利用5对SSR标记和3对In Del标记引物从2 317株F1代中鉴定真杂种1 666株。结果显示:不同组合杂交效率存在差异,平均真杂种率为71.9%;杂交后代中发现了双亲位点缺失、新位点出现的现象;发现了可用于紫娘喜×无核荔、无核荔×紫娘喜、紫娘喜×妃子笑、紫娘喜×三月红、无核荔×新球蜜荔、新球蜜荔×无核荔、白糖罂×无核荔、白糖罂×三月红8个组合后代真杂种鉴定的5个纯合显性标记。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点授和控制授粉两种方式的真杂种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4个刺槐品种(‘豫刺1号’、‘豫引1号’、‘豫引2号’、‘刺槐3-I’)在不同浓度Na Cl(0、200、400 nmol/L)胁迫处理下的生理响应并对其耐盐性进行评价排序,根据10项生理指标的统计结果,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刺槐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400 nmol/L Na Cl胁迫下,刺槐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不同品种间升高或降低的幅度各不相同。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在不同品种中变化趋势各不相同。4个刺槐品种的耐盐性依次为‘豫引1号’‘豫引2号’‘豫刺1号’‘刺槐3-I’。  相似文献   

20.
茶组植物花粉生活力测定及种间杂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采用固体培养基法测定茶组植物10个茶种的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10个茶种的花粉发芽率在9.2%-79.1%之间,其中,野生型茶树花粉平均发芽率为34.2%,栽培型茶树花粉平均发芽率为75.8%,各茶种之间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野生型茶树与栽培型茶树8个人工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在4.4%-22.5%之间,结果表明,以花粉生活力高的栽培型茶树为父本的杂交组合结实率高于野生型茶树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关健词:茶组,花粉生活力,种间杂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