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自2003年以来,修水县新一轮茶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茶园面积由不足2万亩发展到10.2万亩,2011年茶叶产值突破了2亿元大关,修水县也先后被评为江西省首个"中国名茶之乡"和"全国特色产茶县"、"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技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蚕桑茶叶通讯》2003,(1):16-16
湖南茶树种植面积曾名列全国第一 ,产量连续几年居全国第二。但近几年来 ,湖南茶叶却出现面积锐减、产量骤降、出口受阻、效益下滑的现象。据了解 ,湖南现有茶园面积约为 110万亩 ,其中采摘面积为 94 96万亩 ,退居全国第五 ;茶叶产量徘徊在五六万吨 ,退居全国第六 ;产值 5亿元 ,退居第七 ;出口创江 2 0 0 0万美元 ,较往年最高年份减少近一半。中国茶叶学会理事、湖南茶叶学会秘书长、湖南农大副教授尚本清专家认为 ,湖南茶叶下坡 ,主因有三 :首先是生产方式落后 ,产业化程度不高。湖南茶叶生产和流通企业一直存在散和小的弊端 ,技术、资金…  相似文献   

3.
上犹是赣南地区第一产茶县 ,江西省有机茶开发协作基地县。全县现有茶园 2 8万亩 ,年生产名优茶 5 0 8T ,产值 162 6 6万元。在“十五”规划中 ,县委、县政府又将茶叶生产列为县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加大投资力度 ,2 0 0 1年将新发展有机茶园 10 0 0亩 ,低改茶园 5 0 0 0亩 ,在 2 3年内将 2 8万亩茶园通过低改全部转换为有机茶园。上犹大力开发高山有机茶$上犹县人民政府@陈宜  相似文献   

4.
<正>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地区,秦巴腹地,全县国土面积3 586平方公里,管辖17个乡镇,254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境内气候条件优越,植被茂密、雨量充沛、土壤矿物质及硒元素含量丰富,空气清新无污染,是生产天然高香型有机茶的理想圣地。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大发展,基地面积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提升。截至2014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9.5万亩,茶叶总产达到5 780t,实现茶叶产值6.2亿元,茶叶已经成为当地  相似文献   

5.
缙云县杜桥村共有 2 0 1户 ,6 30人 ,仅有水田 80亩 ,旱地 50亩 ,茶园 36 0亩 ,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2 0 0亩。 30多年来茶叶生产成为该村发展、壮大、巩固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 ,1984年最高产量达 2 2 6吨 ,1998年最高产值达 2 0 5万元 ,茶叶单项收入户均超万元 ,茶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 80 %以上。杜桥人把茶树当作“摇钱树” ,把茶园当作“聚宝盆” ,加速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成为缙云县典型的一村一品示范村 ,为全县农业综合开发 ,发展名优茶生产树立了榜样 ,并被地区评为百强村。1992年以来 ,随着茶叶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 ,大众茶滞…  相似文献   

6.
<正>婺源县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面积2 967平方公里,人口36万,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十大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县。到2014年底,婺源县茶园面积17.6万亩,采制茶叶13 500吨,加工贸易量5.2万吨,茶产业系列产值22.3亿元,出口创汇4 000万美元,全县茶农人平茶叶收入2 350元,荣获"2014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并  相似文献   

7.
<正>茶叶是赣北婺源县、浮梁县、修水县、景德镇市等县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来年,为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需要,婺源县、修水县大力开发有机茶生产,目前有十多家企业已获得有机茶认证,颁证面积八万多亩,颁证产量六千多吨,随着有机茶的不断开发,有机茶病虫害防治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1有机茶园病虫害发生情况赣北茶区常见的病虫害种类有三十多种。其中主要病害以叶枯病、茶炭疽病、轮斑病为主。主要害  相似文献   

8.
有机茶开发现状有机茶的生产始于本世纪 80年代的斯里兰卡 ,此后世界各茶叶生产国如印度、坦桑尼亚、日本、肯尼亚等也开始了有机茶园的建设和开发。中国的有机茶生产始于 90年代初 ,1990年 6月 ,荷兰有机食品颁证组织到浙江临安进行有机茶认证考察 ,拉开了中国有机茶生产开发的序幕 ,到 1999年底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各大产茶区共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2 5个 ,有机茶面积上万亩 ,年生产加工有机茶达80 0t。江西省是我国有机茶开发较早、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相当的有机茶生产销售基础。我省首家AA级绿色大鄣山茶连续四…  相似文献   

9.
福州支柱产业之一的水产业不断拓展新增长点,去年全市水产业产量达97万吨。产值147亿元,分别增长11.5%和18%。 水产业是福州新一轮创业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计划到2000年水产品产量达125万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9%。去年新发展20~30米等深线浅海养殖面积3万亩,加上新增网箱,总面积达3.4万亩,增加产量4万吨;大黄鱼养殖已发展到近5000个网箱,  相似文献   

10.
1历史背景 修水产茶历史悠久,是江南著名茶区之一,也是双井茶、宁红工夫茶(简称宁红茶)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据史料记载,修水县产茶始于唐贞观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全县茶园面积达34万亩.之后,受各种战乱影响,农村经济衰败,茶园面积锐减,至解放前夕仅剩2.24万亩.解放后,经过恢复和发展,茶园面积逐年增加,产量稳步上升,198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8.77万亩,居全省第二位,被列为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  相似文献   

11.
睢宁县桃园镇,现有土地面积10.8万亩,其中桑园面积4.1万亩,28个行政村中27个村有桑园,全镇现有茧站32家,缫丝厂4家,丝织厂1家。2008年共养蚕9万张,生产优质蚕茧3374吨。实现收入6118万元,生产白厂丝280吨,产值4760万元,生产丝棉60吨,产值900万元。全镇茧丝绸总产值达1.1778亿元。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虽然有机茶生产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我省有机茶生产近几年来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婺源县的大鄣山茶自 1996年 4月获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美国国际作物改良协会颁发的OFDC、ODIA、IMO有机食品证书以来 ,有机茶园面积从 1996年的 0 3万亩发展到目前的 1.2万亩 ,产量从 1996年的不足10t增加到 1999年的 768t,销售收入从几十万元提高到 2 70万元 ,预计 2 0 0 0年将达到 150 0t。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我省计划于“十五”期间在遂川、浮梁、金溪、修水等地大力发展有机茶。可是我省有机茶在管理、开发等方面还没有…  相似文献   

13.
宜州市蚕沙收集和处理方式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思庆 《广西蚕业》2008,45(3):43-44
宜州市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2007年全市有10万农户36万农民种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26.4万亩,蚕种饲养量超过110万张,鲜茧产量达4.2万吨,产值7.9亿元,桑蚕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盐城市蚕业产业化对蚕桑生产推动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正>盐城市的茧丝绸生产,在全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市目前现有桑园1.67万公顷。2006年发种80万张,生产蚕茧3.2万吨,蚕茧产值9.5亿元,亩桑产值4000元,亩桑纯收入2800元。就蚕茧总量而言,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第二位;就蚕茧质量而言,居全国前列,盐城是国家蚕业主管部门认可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就缫丝工业而言,从业人数达3万  相似文献   

15.
茶叶是贵州仅次于烤烟、油菜的第三大经济作物,全省茶园面积64万亩,成品茶产量达1.87万t,产值约2.2亿元.目前面对新的农业革命和农业高新技术迅猛崛起,我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等新形势,贵州茶叶产业陷入了丰富的茶叶资源与落后的种植水平并存、优异的茶叶品质与低下的加工水平同在、科技与经济脱节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6.
赣南的茶叶生产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据记载,1896年赣州市茶园面积就达4.05万亩,产茶1 600多t,产品畅销广州、武汉、九江等周边市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市的茶叶生产得到了新的发展,1996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2.26万亩,总产2 268 t.近几年来,赣州市着力开发了名优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不断提高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义乌市现有茶园 180 0 0亩 ,主要分布在南北山区 ,茶叶生产历来是山区农民的一大经济来源 ,但由于茶叶行情一直低迷 ,前些年不少茶园处在荒芜或半荒芜状态 ,全市年产茶叶 6 0 0t左右 ,茶叶总产值近 80 0万元 ,茶叶平均亩产值 70 0元左右 ,茶园整体效益普遍不高。为开发适销对路的茶类 ,提高茶园经营的整体效益 ,我们从 1996年开始 ,在东塘道人峰茶厂 (2 0 0 1年初改称义乌市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 )探索开发无公害茶 ,后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 ,于 1997年下半年开始转向开发与国际通行的有机茶 ,1998年 9月有 2 2 0亩茶园获得国家…  相似文献   

18.
张家界市地处武陵山区,辖两区两县,167万人口,年养殖业产值达32亿元,但只有7家登记合法的饲料生产企业,其中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1家,浓缩配合饲料生产企业2家,单一饲料生产企业4家。据2012年专业统计数据,全市饲料添加剂产量150吨,产值450万元;生产浓缩、配合饲料7种,产量达6879.6吨,产值2835.92万元;单  相似文献   

19.
婺源县产茶历史悠久 ,是中国绿茶之乡。婺源绿茶 ,唐载《茶经》 ,宋称绝品 ,明清入贡 ,中外驰名。1 999年全县茶园面积 1 3.2万亩 ,茶叶产量 60 0 0t,总产值 60 0 0万元 ,其中名优茶产量 650t,产值 2 52 0万元。近几年来 ,婺源县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依托本地的生态资源优势 ,开发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把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的突破口放在开发“AA”级绿色茶叶和有机茶上进入 2 1世纪 ,人类日益关注地球生态环境保护 ,传统的工业文明正向生态文明转变 ,崇尚绿色消费已…  相似文献   

20.
<正>2002年,修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后,茶叶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快速发展,茶园面积迅速增加,到2014年春新建茶园面积达12万亩。在新建茶园时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茶苗栽种技术,编写了《修水县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技术指南》,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技术措施日臻成熟,使全县新建茶园基本达到了"一年保成活,二年保试产,三年保封行"的目标。为了扩大交流学习,助推江西省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