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8年在高州市沙田镇建设龙眼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核心示范区面积20 hm2,辐射带动区面积200 hm2,集成推广了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融合生物防治、科学用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绿色防控技术。核心示范区平均病虫害防效达到91.0%,比农民自防区提高4.0%,减少用药3次,化学农药用量平均减少25.8%,整个示范区增收177.2万元。示范区不仅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带动周边辐射区域果农积极参与,而且保护了果园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龙眼生产和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2018年在高州市沙田镇龙眼果园建设病虫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核心示范区面积20hm2,辐射带动区面积200hm2,集成推广了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融合生物防治、科学用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核心示范区平均病虫害防效达到91.0%,比农民自防区提高4.0%,减少打药3次,平均每667m2减少化学农药量25.8%,整个示范区增收177.2万元。示范区不仅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带动周边辐射区域果农积极参与,而且保护了果园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龙眼生产和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农药减量控害成效,补齐农业绿色发展短板,我们以两系杂交稻和两优55为研究材料,在绿色防控示范区综合运用"农艺措施+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科学用药技术”的防控措施,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防控示范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调查期间平均每丛天敌数量较农户自防区增加2.2头;绿色防控示范区稻飞虱虫量和二化螟为害株数显著少于农户自防区和清水对照区,表明绿色防控措施对稻飞虱和二化螟防治效果较好;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病害发生情况影响不大;示范区每667 m2经济效益为2 317.6元,较农户自防区和清水对照区每667 m2分别增收269.8元和988.0元。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取"苗期黄板+花蕾期蓝板+花期性诱剂+生物农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开展油菜田虫害绿色防控提质增效技术田间试验,探索了科学防控油菜虫害对提高油菜籽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绿色防控区茎象甲、露尾甲、小菜蛾、角野螟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0%、67.5%、78.9%、68.3%,比农民自防区分别高8.6、9.2、21、5.1个百分点,千粒重比农民自防区和空白对照区分别高3.9%和6.7%,亩产量为绿色防控区农民自防区空白对照区,分别为172.11 kg、168.51 kg、152.3 kg,绿色防控区比空白对照区亩增产19.81 kg、比农民自防区亩增产3.6 kg。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的同时,提高了防效,提升了品质,增加了产量。  相似文献   

5.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弄清贵州省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效果,2011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的5个村寨进行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农民自防区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民自防区相比,专业化统防统治区对稻瘟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平均分别提高16.18%、12.52%和9.46%,差异显著。每667m2平均挽回产量损失65kg以上,增产率18.72%以上,减少施药1.34次,减少农药量307.34g,减幅达65.86%,减少农药和劳工支出60.67元,达到了增加产量、减少防控成本投入和安全生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近年试验的基础上,通过重大病虫监测,运用高效、低毒农药和"一喷多防""一药多用"技术措施,在单季稻大田开展了重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全程示范,实现了对单季稻重大病虫害有效控制。示范结果表明:高效、低毒农药减量控害示范田比当地农户常规用药区平均减少病虫害防治3次,防治效果高6.48~16.77个百分点,农药使用量(折100%纯量)下降62.28%,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平均增加稻谷单产697.5 kg/hm2,增加产值2 232元/hm2,加上节省防治成本613.8元/hm2,试验示范区合计增加效益2 845.8元/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优化集成,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引导农民综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促进蔬菜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通过推广使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控区蔬菜每个生产周期农药使用量减少87.5%,主要害虫落卵量比化防区下降78%;幼虫量下降81%;益害比为1:106,;防控区和化防区的防效分别为79.7%、68.6%,绿色防控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2014-2016年,惠水组织实施了水稻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应用工作。通过建立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项目区,采取种子处理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科学用药技术、生物农药防治技术等绿色植保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防治成本明显下降,防治效果显著提高。项目示范区比农民自防区的投入防治成本平均每亩减少22.53元,测产平均亩增产量69.25 kg,售价为1.3元/kg,水稻应用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每亩比农民自防区增收90.03元。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全面准确地总结病虫危害损失统计标准,提高大豆病虫害统计的准确性,科学评估病虫害对大豆的危害。2013年,进行颍州区大豆病虫草害综合危害损失评估试验。结果表明:专业化综防区、农民自防区、杂草防治区、病虫防治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6%、82.5%、94.3%、88.6%。专业化综防区的大豆产量最高,为2788.35 kg/hm2,经济效益最高,为14168.76元/hm2,农民自防区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次之,杂草防治区的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差。  相似文献   

10.
浦东新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浦东新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配套使用后的防治效果、增产效果等,2 0 1 4年在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浜村水稻高产示范方开展了性诱剂诱捕螟虫、全程植保防治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综合配套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绿色防控区主要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较好,对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的防治效果优于常规防控区。减量用药控害成果显著,绿色防控区大田用药4次,比常规防控区用药减少2次,化学农药使用纯量减少72.6%。增产增收效果较好,较空白对照区(完全不防治)每667 m~2增产135.77 kg、增幅27.31%,较常规防控区增产14.67 kg、增幅2.37%;每667 m~2净收入比常规防控区增收33.99元、增1.94%,比空白对照区增收298.21元、增20.06%。  相似文献   

11.
在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将农业措施、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优化,并于2014—2016年在漩涡镇进行集成示范720 hm2,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汉阴县病虫发生特点、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淮安市水稻病虫发生规律新的变化,集成水稻穗期病害"二喷三防"用药技术组合,制定出"两次用药、防三害,增产、防病相结合"的水稻穗期"二喷三防"新技术。即第1次在水稻破口前5~7 d用30%苯甲.丙环唑225 mL/hm2+20%井冈霉素375 g/hm2防治1次;第2次防治在水稻齐穗期(破口后5~7 d)用30%苯甲.丙环唑225~300 mL/hm2,达到防病虫害(主防病害、结合虫害),防早衰,防(抗)倒伏的多重功效。  相似文献   

13.
张仁 《北京农业》2012,(12):83-84
福建省建阳市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采取推广防虫网育秧,使用生物农药、稻鸭共育治虫治草技术,保护利用天敌,释放赤眼蜂,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为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示范区比农户自防区农药投入、人工投入减少9.60、60.00元/667m2,防治次数比非示范减少2次,新增产量达58.00kg/667m2,平均增效益达162.40元/667m2,天敌增加40.1%,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分析,首先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现 状和优势入手,然后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评价,主要内容有:农业技术、 物理防控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湖北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现状与背景、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以及水稻品种抗逆性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增加水稻种植效益,减少稻田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保障稻米品质和稻田生态环境,通过选用抗性品种、优化耕作栽培措施、加强肥水管理、种植蜜源植物、推行性引诱杀虫和频振杀虫灯、结合生物农药和应急化学农药、应用高效植保器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技术措施,评估了江西省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的可行性。2019—2020年分别在江西省新干县和峡江县进行了对比试验示范。以5种水稻主要病虫害为例,比较了不同施药方案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分析了用药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综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可持续控制病虫害,“三虫两病”危害率降低2.62%~47.11%,产量增加0.35%~11.16%;每季药剂成本减少139.1元·hm-2,降幅为7.84%。该技术模式简单易行、绿色环保、经济省工,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对农业生态造成不良影响,也易导致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笔者整理总结了近几年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六种水稻绿色防控措施,分别分析了其防控技术原理及优点,以期为指导当地绿色防控工作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检疫控制,选用良种,搞好品种布局,搞好病稻草处理和播栽前越冬菌源处理,规范化科学化种植等农业防控,保护利用天敌和稻鸭共育防除田间杂草及害虫技术等生物防控,灯诱和性诱技术,生物农药防控和化学农药防控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旨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防治病虫害,从而确保水稻生产安全,提高稻谷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防控盐城市水稻主要病虫害,从发生危害规律入手,提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明确水稻播前、苗期、分蘖拔节期、孕穗破口期需防控的主要病虫害。根据2016 年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分析气候条件特殊是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扎实开展水稻病虫害应用研究的迫切性,应用研究工作到位可大幅减少农药的使用。2016 年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进行总结疏理,其效果十分优良,大幅减少了田间用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