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钱柳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洑香香  方升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12-13614
综述了在青钱柳中提取、分离并鉴定的近50种具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黄酮类11种、酚酸类7种、甾醇类3种、三萜类达12种之多。除了功能已知、在其他植物中发现的代谢产物外,还有5种青钱柳所特有的三萜皂甙,即青钱柳酸A、青钱柳酸B、青钱柳甙Ⅰ、青钱柳甙Ⅱ、青钱柳甙Ⅲ,并论述青钱柳提取物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青钱柳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单种属植物,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课题组深入到高望界和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湘西州的青钱柳分布情况,在简述青钱柳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分析青钱柳在代用茶产业保护和保健功能开发等方面的经济价值,探讨目前现状和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为全州精准扶贫开发青钱柳资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青钱柳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钱柳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是重要的资源植物。从嫩叶、茎段和腋芽、离体胚等不同外植体的选择,以及适宜青钱柳生长的培养基和生长调节物质的筛选等方面综述近几年青钱柳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组培快繁中常见的污染、褐化和生根问题,并提出探索组培苗生根机理及方法和体胚发生技术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HPLC法对虎耳草科岩白菜属岩白菜、虎耳草科落新妇属落新妇、紫金牛科紫金牛属百两金及金牛、胡桃科青钱柳属青钱柳5种药用植物中岩白菜内酯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岩白菜内酯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植物中岩白菜内酯含量最高的植物为岩白菜,40%乙醇为溶剂,液料比10 mL/g的超声波提取体系收到的岩白菜内酯最多。此研究为岩白菜内酯药源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青钱柳是中国独有的珍贵树种,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尤其在降血糖方面,被称为"天然植物胰岛素"。本文采用DPPH、ABTS方法来比较不同海拔高度青钱柳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研究了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发现,高海拔青钱柳中的多酚和黄酮显著高于低海拔青钱柳。在DPPH,ABTS 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的试验中,高海拔青钱柳也显著优于低海拔青钱柳。本研究结果可为青钱柳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青钱柳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该文从对青钱柳外植体的选择、处理以及不同阶段培养基的选择等方面对近几年青钱柳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青钱柳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绥宁县青钱柳野生资源及生长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了青钱柳生态特性、苗木繁育技术及栽培技术,重点研究了青钱柳全茶的加工技术,研制开发出青钱柳芽茶、叶茶及袋泡茶3种不同档次的青钱柳全茶产品,填补了省内一项新资源药食同源物品用于保健食品的科研空白.  相似文献   

8.
正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实验室于2001年10月经过科技部批准始建,2002年10月建成。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以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运用化学和现代分析手段,开展植物化学成分的结构测定、生物活性与功能、结构修饰与合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的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为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创新植物药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及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出贡献。主要研究内容:生物活性成分及天然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新结构、新类型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植物新药及生物农药的研究;药用植物资源及有效成分分布和演化规律的研究;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入侵性植物胜红蓟在我国泛滥生长,国内外有关该属植物研究逐渐增多,但对胜红蓟的化学及其生物活性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对该植物中的挥发油、黄酮类物质、生物碱、氨基酸等化学组分,及其抑菌、杀虫、药理、化感等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概括,旨在为今后综合利用该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从杀虫植物资源研究、有效成分研究、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研究、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利用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源杀虫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无患子科车桑子属植物主要含有二萜、三萜和黄酮等类型的化合物,部分车桑子属植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杀虫等生物活性。综述了车桑子属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近年的研究进展,期望为车桑子属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勇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0):97-98
青钱柳是集"材用、药用、保健、生态"等价值于一身的优良速生阔叶树种,自然分布的资源十分稀少,且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山区,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了丰富江淮丘陵地区适生造林树种,通过开展青钱柳引种育苗与造林试验,重点围绕种子采集、沙藏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试验林营造等技术环节以及1a生幼树的生长规律展开研究,为青钱柳在丘陵地区的人工资源规模化培育与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省永春县牛姆林自然保护区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a)天然林群落进行研究,分析其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动态。结果表明,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4个层次。其中乔木层又划分为3个亚层,灌木层划分为2个亚层,主要树种华南吴茱萸(Euodia austrosinensis)与梨茶(Camellia octopetala)种群的水平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青钱柳与狗牙锥(Castanopsis fargesii)种群呈随机分布。根据Margalef指数、Menhin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clntoch指数分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层间植物,说明群落的多样性主要是由灌木层的物种数引起的。青钱柳的种群结构属于基部窄顶部宽的倒金字塔形结构,为衰退型种群,应加强对其种质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永春牛姆林青钱柳天然林群落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福建永春县牛姆林自然保护区中青钱柳天然林群落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中共有维管束植物39科58属66种,其中双子叶植物27科43属49种,是区系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群落种子植物属共有11个分布类型,其中,热带成分有36属,占78 26%,其中又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为多;温带成分6属,占13 04%;中国特有成分仅青钱柳一属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今后蓝刺头属植物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就该属植物相关研究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相关研究,对该属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结果]蓝刺头属多数植物具有很大药用价值,目前对蓝刺头属植物生物活性方而的研究则主要是针对植物粗提物进行活性评价,对于蓝刺头属植物治疗不同病症的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化合物追踪研究很少有涉及.[结论]为综合利用这一丰富的植物资源,应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寻找到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为开发新药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讨培养基种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青钱柳悬浮细胞生长、总三萜和三萜单体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S+1.0 mg/L NAA+0.5 mg/L KT最适合青钱柳悬浮细胞生长,最终产量达到12.03 g/L;WPM+0.5 mg/L 2,4-D +0.3 mg/L NAA显著提高了青钱柳悬浮细胞中总三萜的含量;青钱柳悬浮细胞中均能检出阿江榄仁酸、青钱柳酸B、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存在,且阿江榄仁酸和青钱柳酸B含量较高,但基本培养基种类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悬浮细胞中4种三萜单体含量无显著影响。青钱柳悬浮细胞中总三萜产量以MS+0.5 mg/L 2,4-D+0.3 mg/L NAA处理最高,而三萜单体产量均以MS+1.0 mg/L NAA+0.5 mg/L KT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7.
青钱柳种子发芽率低,天然更新能力弱,自然分布的森林中难以找到幼树幼苗。加上育苗困难,难以像普通树种进行人工造林,导致青钱柳资源匮乏,仅在南方部分省区零星分布,总量严重不足。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青钱柳健康茶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叶用林栽培模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受自然种子发芽率较低的影响,青钱柳的资源较为匮乏且濒临枯竭,在这种情况下关注青钱柳的培育和保护的程度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青钱柳综合利用途径,并深入探讨青钱柳播种育苗造林技术要点,希望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青钱柳愈伤组织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大量优质愈伤组织,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片为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蔗糖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镧稀土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愈伤组织增长率以及愈伤组织的颜色和状态因素,以MS基本培养基的增殖效果最佳;蔗糖质量浓度为20.00 g/L时愈伤组织增长率最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组合为KT0.20 mg/L+2,4-D0.20 mg/L,平均增长量、增长率分别为4.38 g/瓶和1 024.51%。稀土对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50 mg/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青钱柳悬浮培养体系和次生代谢调控的研究提供基础,同时也为青钱柳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青钱柳多糖组分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采用超声波萃取法,从胡桃科植物青钱柳中提取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复合物,提取物得率为9.6%,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验证了青钱柳多糖的生物活性,ig青钱柳提取物4周后,小鼠血糖值比糖尿病模型组降低了41.3%,葡萄糖耐量实验表明;青钱柳多糖能增强糖尿病小鼠对葡萄糖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