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鼓槌石斛八成熟蒴果为外植体,通过对其种子无菌萌发培养、原球茎继代增殖及生根壮苗培养基的筛选,建立鼓槌石斛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1/2 MS+1.0 mg/L NAA+8.0%土豆泥+0.10%活性炭培养基效果较理想,种子萌发率较高,发芽快;最适增殖培养基为3/4 MS+3.0 mg/L 6-BA+8%香蕉泥,增殖系数可达7.2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3/4 MS+1.0 mg/L NAA+0.5 mg/L CA+8%香蕉泥,平均根数量达7.49条。炼苗移栽到松树皮作为栽培基质的苗床上,1个月以后,成活率均达80%。  相似文献   

2.
刚果12号桉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生植株快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刚果12号桉(Eucalyptus 12ABL)7 d苗龄的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研究了具分化潜力的愈伤组织的获得、不定芽的分化、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建立了从愈伤组织到再生植株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阶段表现最优的配方是改良H培养基+6-BA0.5mg/L+NAA0.5mg/L+蔗糖40g/L,红色紧密愈伤组织诱导率达65.7%;诱导不定芽表现最优的配方是改良H+6-BA1mg/L+NAA0.1 mg/L+蔗糖40g/L,诱导率达54%;增殖培养中表现最优的配方是MS+6-BA1mg/L+NAA0.1mg/L+蔗糖30g/L,增殖系数达3.4;生根效果表现最优的配方是1/2MS+IBA0.5mg/L+蔗糖30g/L,生根率达100%,平均每株萌发的根系数为3.6条.  相似文献   

3.
以花生品种远杂9102成熟种胚发芽12d、4d的幼叶为外植体,对花生幼叶不定芽诱导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较高浓度的6-BA(8mg/L)、较低浓度的NAA(1mg/L),不定芽诱导率可达70%以上。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8mg/L+NAA0.5mg/L+AgNO32mg/L 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5mg/L+NAA2mg/L+AgNO32mg/L。同时试验发现种子预培养4d的幼叶不定芽诱导率较预培养12d的高 花生幼叶近叶柄基部切口处不定芽诱导率较高,是较理想的不定芽诱导部位。以远杂9102预培养2d的子叶作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进行试验,确定MS+6-BA4.5mg/L+2,4-D2.2mg/L为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79.8%,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KT(0.15mg/L)。  相似文献   

4.
通过人工诱变,使多花黄精染色体加倍,提高生物产量与品质,为大面积人工种植提供优良品种。种子经过人工打破休眠后,在MS+6-BA1.0mg/L+2,4-D0.5mg/L离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转入MS+TDZ1.5mg/L+2,4-D1.0mg/L培养15~20d,用脱脂棉球浸泡于添加2%二甲基亚砜的0.05%~0.15%秋水仙素溶液中,在无菌条件下覆盖在愈伤组织上,进行染色体加倍诱导处理,再转移到MS+6-BA1.0mg/L+NAA2.0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将分化出叶片的小苗转移到1/2MS+NAA1.0mg/L生根培养基上。结果表明:0.05%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48h变异株诱导率最高达18.7%,0.1%和0.15%浓度处理24h的诱导率次之,为16.7%,0.1%浓度处理48h变异率虽然只有16.2%,但其变异株倍性稳定性较好,整倍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竹叶兰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无菌播种,成功诱导原球茎并再生植株,建立其快繁体系。试验结果表明:(1)1/2 MS+香蕉泥30.0 g/L为最佳种子萌发与原球茎诱导培养基;(2)1/2 MS+6-BA 1.0 mg/L+NAA 0.1 mg/L+香蕉泥30.0 g/L为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且芽生长健壮;(3)1/2 MS+IBA 0.5 mg/L为最适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以蜻蜓凤梨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诱导直接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BA 5.0 mg/L+IBA 1.5 mg/L,分化率高达80%。增殖培养基为MS+BA 0.5 mg/L+NAA 0.2 mg/L。壮苗培养基为MS+NAA 2.0 mg/L。生根培养基为MS+NAA 2.0 mg/L+AC 0.5 g/L,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利用胆木(Nauclea officinalis)种子无菌实生苗的茎段、叶片、叶柄等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悬浮细胞的培养。结果如下:(1)以WPM为基本培养基,获得愈伤组织高诱导率的激素种类及浓度为①0.5 mg/L 2,4-D、②0.5~1.5 mg/L IBA+(0.0,0.5 mg/L)6-BA,诱导率达到100%;(2)在外植体的差异上,茎段和叶片出现愈伤组织的时间较早、增殖系数最大,可达15倍;(3)在培养基1/2WPM+0.5 mg/L 2,4-D+30 g/L蔗糖中,继代周期为14~17 d,胆木细胞悬浮培养增殖率可达30.16%。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油莎豆块茎在种植过程中萌发较慢的问题,以A2、中油莎1号和内蒙古大粒(ND)为材料,通过对3个油莎豆品种的浸种条件、消毒方式以及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筛选,探究油莎豆块茎的最佳消毒方法及最优萌发条件。结果表明:在75%酒精3 min、氯气16 h时消毒效果最好;3个品种均在35℃浸泡3 d时萌发率最高,分别为58.33%、51.67%和43.33%;A2和中油莎1号均在MS+1.0 mg/L 6-BA+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分别为70.00%和63.33%;内蒙古大粒在MS+0.5 mg/L 6-BA+0.2 mg/L NAA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为55.00%。6-BA对块茎的萌发有显著作用,但随着浓度升高对块茎的萌发由促进转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豆子叶节再生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基因型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农35为实验材料,对大豆子叶节再生过程中种子的灭菌方法、萌发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丛生芽分化、生根培养与驯化等过程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进行研究,确定了大豆组培过程中最适合的种子灭菌方法是氯气灭菌法,确定了萌发培养基中的6-BA浓度为2mg/L,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中6-BA浓度为1.70mg/L,GA3浓度为0.5mg/L时,分化率最高(78.1%)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37mg/ LNAA更适合根的生长。采用此方法对北方37个主要栽培大豆品种进行了基因型筛选,确定了合丰25、黑农35、合丰35、绥农10、绥农14等5个比较适合的大豆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以火焰兰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激素配比对茎段侧芽萌发和生根壮苗的影响,以及不同培养基配方和不同添加剂对火焰兰生长过程中褐化现象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最佳侧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5mg/L,培养40 d,后诱导率可达97.95%;添加活性炭0.3 g/L可有效抑制侧芽诱导过程中的褐化现象,褐化率仅为13.17%;1/2 MS+6-BA 0.2 mg/L+NAA 1.0 mg/L+AC 0.5 g/L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100%,且植株生长健壮。利用火焰兰茎段侧芽能够离体再生获得瓶苗,建立高效的火焰兰茎段为外植体的离体再生体系,为扩大拓宽火焰兰组织培养外植体来源和快速繁殖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以海南蒟、大叶蒟和球穗胡椒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采样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胡椒种质花粉的最佳萌发条件分别为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600 mg/L Ca(NO3)2、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300 mg/L Ca(NO3)2和100 g/L蔗糖+200 mg/L硼酸+300 mg/L Ca(NO3)2。ME3培养基抑制海南蒟和球穗胡椒花粉萌发,蔗糖、硼酸和Ca2+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胡椒花粉萌发率,硼酸的浓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00mg/L  相似文献   

12.
以华南5号木薯为材料,观察木薯受精后胚胎的发育过程并对不同发育时期幼胚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木薯受精卵早期处于休眠状态;授粉后12 d胚胎发育到多细胞原胚阶段;授粉后14 d发育到早期球形胚阶段;授粉后17 d发育到心形胚阶段;授粉后19 d发育到早期双子叶胚阶段。早期幼胚的萌发率较低,授粉后15 d的幼胚,在培养基MS+0.5 mg/L CuSO4+0.5 mg/L 6-BA+0.1 mg/L NAA+6%蔗糖上培养时,胚胎发育率为33.3%。中后期幼胚的萌发率较高,授粉后35 d的幼胚,在培养基MS+0.5 mg/L CuSO4+0.5 mg/L 6-BA+0.01 mg/LNAA+3%蔗糖上培养时,萌发率可达100%。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采用幼胚剥离培养。授粉后30 d的幼胚,在培养基MS+0.5 mg/L CuSO4+6 mg/L 2,4-D+3%蔗糖上培养时,出胚率达77.3%。  相似文献   

13.
以红锥茎段为外植体, 研究了不同激素对其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 BMT+6-BA 0.3 mg/L+NAA 0.25 mg/L,诱导率达到了85%;最适增殖培养基为BMT+6-BA 0.3 mg/L+NAA 0.5 mg/L,芽增殖系数3.58,且生长健壮;单芽在1/2 BMT+IBA 1.5 mg/L+IAA 0.3 mg/L培养基上生根效果好,生根率82%;炼苗成功后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猫尾射无菌播种苗(去除根部)为外殖体,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及其不定芽增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殖体在MS+6-BA 1.0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效果较好,愈伤诱导率为82.0%,分化率为74.5%;经不定芽增殖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05 mg/L培养,不定芽增殖倍数为8.2,平均株高为4.7cm。组培苗在MS+IBA 0.5 mg/L培养基上生根率达90%。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84%。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树莓品种的组配快繁技术。[方法]试验利用不同浓度培养基对树莓组培中的诱导、增殖、生根、移栽和定植进行研究,对不用激素水平进行比较,进行结果对比试验。[结果]树莓组培快繁以MS为基本培养基,BA 1.0 mg/L+GA 0.5 mg/L+IBA 0.1 mg/L为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率达82.0%;附加BA 0.5 mg/L+GA 0.5 mg/L+IBA 0.1 mg/L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年增殖6.5次,每次增殖倍数3.6倍,年增殖倍数为23.4倍;1/2 MS+0.3 IBA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97.0%,移栽炼苗平均成活率为96.1%,圃地定植成活率可达99.0%。[结论]该研究可为树莓组培快繁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热研2号’柱花草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及组合对试管苗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带芽茎段接种在MS+6-BA 5.0 mg/L+GA3 0.5 mg/L的培养基中腋芽诱导率最高可达90%;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其分化率达100%;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1.0 mg/L+IAA 1.0 mg/L。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改变了丛生芽的产生途径,缩短了分化时间,提高了增殖速度,是快速繁殖柱花草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凤丹种子具有长的休眠期和典型的上胚轴休眠特性。运用不同方法处理凤丹种子,研究凤丹种子的萌发特性及贮藏特点。结果表明,3~5d清水浸泡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低浓度激素(GA3 100-300mg/L、IAA 100mg/L、6-BA 100mg/L)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高浓度激素有抑制凤丹种子萌发的现象,用浓硫酸和温水处理时萌发率仅为14%和26%。凤丹种子室温存放和室温沙藏比冷藏处理在短期内能保持相对更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山茶属植物花粉的生理特性,找到最佳的萌发时间和萌发条件,以便为提高杂交育种工作效率、合理搭配杂交组合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以浙江红花油茶、越南油茶、山茶、小果油茶4种山茶属植物为材料,分别统计其单花雄蕊数及花粉粒数,并重点比较了3种不同植物激素6-BA、GA3、ABA处理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山茶属植物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最适宜的激素及最佳浓度各不相同,其中:(1)最适宜浙江红花油茶、越南油茶、山茶、小果油茶花粉萌发的激素处理依次为10 mg/L 6-BA、0.5 mg/L 6-BA、5 mg/L GA3和10 mg/L GA3;(2)最适宜4种山茶属植物花粉管生长的激素处理依次为75 mg/L GA3、4 mg/L ABA、125 mg/L GA3和10 mg/L GA3;(3)4种山茶花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花粉萌发率逐渐上升,其中浙江红花油茶三个时期花粉的萌发率均为4种植物中最高。  相似文献   

19.
齿瓣石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齿瓣石斛蒴果为外植体进行胚培养的试验表明,初始萌发培养基为1/2MS;原球茎萌发培养基为3/4MS+10%马铃薯汁+5%香蕉汁+6-BA0.2mg·L^-1+NAA0.05mg·L^-1+0.05%AC;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0%马铃薯汁+10%香蕉汁+6-BA0.5mg.L^-1+NAA0.2mg.L^-1+0.1%AC;壮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10%香蕉汁+5%马铃薯汁+6-BA0.2mg·L^-1+NAA1.0mg·L^-1+0.1%AC,生根诱导率达100%,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甜叶菊种子萌发的幼苗为试材,用茎尖为外植体,在MS 0.5mg/LNAA 0.5mg/L BA 3g/L蔗糖培养基中诱导一次性丛生芽,在1/2 MS 1.0mg/L NAA 0.5mg/L IBA 3g/L蔗糖培养基中诱导大量须根,产生15~20倍健壮的丛生芽,为甜叶菊试管苗工厂化系列生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