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植物育种的分子标记:RFLP和RAPD基因型检测的费用比较─—(M.Ragot等),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1993,Vol.86,No。8,975~984(英文)本文比较了光化学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cRFFL...  相似文献   

2.
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与DNA分子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研究结果表明在栽培花生种质资源中用分子标记技术只检测出很少的多态性,让人产生花生缺乏遗传变异的结论,但显然与花生的起源和进化研究结果相矛盾.另外通过对国内外花生种质资源的综合鉴定,几乎所有的性状都存在丰富的变异.本文综述了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和产生的途径,以及花生DNA分子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认为花生栽培种在遗传性状和DNA分子水平上都存在丰富的变异.  相似文献   

3.
花生空间诱变及SSR标记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以返回式卫星搭载花生品种粤油7号种子为材料,经过3年地面种植和选择,获得21个变异株系。选用110对SSR引物对21个变异株系进行SSR多态性分析,有5对引物的扩增在变异株系与对照品种之间表现出多态性。说明太空能够诱导花生种子发生基因变异,空间诱变可作为花生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20个苎麻基因型材料自然授粉群体进行了研究,其形态特征,单株节数,节间长度,株高,茎粗(上,中,下),根及嫩枝长均存在着显著差异。无一形态特征与种子大小及嫩枝长呈现正相关。根长与节数和株高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而节数和株高与纤维产量之间有显著相关。节数,株高和茎粗(上,中,下)等性状三者之间以及与产量之间呈正相关。三个基因型材料,R1414,R1420,R67-34形态特征变异较高,可以用于配制苎  相似文献   

5.
对20个苎麻(BoehmerianiveaL.Gaud)基因型材料自然授粉群体进行了研究,其形态特征,单株节数,节间长度、株高、茎粗(上、中、下),根及嫩枝长均存在着显著差异。无一形态特征与种子大小又嫩枝长呈现正相关。根长与节数和株高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而节数和株高与纤维产量之间有显著相关。节数、株高和茎粗(上、中、下)等性状三者之间以及与产量之间呈正相关。三个基因型材料,R_(1414)、R_(1440)、R_(067-34)形态特征变异较高,可以用于配制苎麻杂交组合。选择刚发芽具较长根的幼苗有助于提高纤维产量和改善纤维产量构成成分。  相似文献   

6.
花生基因型耐铝性生物学标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植物耐铝性与其遗传的关系,在花生生态分类学四大类型中,选取40个不同基因型花生,通过组合式溶液培养试验、上培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耐铝性花生品种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在根色、根形、根长、根系体积、植株生长量、叶色、叶形和荚果等具有明显差异;在植物细胞排列、细胞壁厚度、细胞形状以及细胞内的变化等也具有明显差异。(2)通过生物学标定,选择6个典型花生品种划分为高耐、中耐和敏感型三种耐铝基因型。(3)三种耐铝基因型在铅胁迫下,其浓度与花生主根长度、主根生长速率、根系体积、植株生长量和荚果发育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绝对值是敏感型>中耐型>高耐型。(4)三种耐铝基因型在溶液培养条件下,铝胁迫临介值分别为5.9、2.9和1.1mg/L,而在土培条件下,铝胁迫临界值(交换性铝饱和度)分别为12%、6%和1%左右。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种质的变异和相关分析R.K.Birhman等本项研究对代表不同类型大量形形色色的马铃薯基因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国际马铃薯中心(秘鲁、利马)和美国、加拿大的研究机构利用离体培养的方法分别从11个国家得到55种马铃薯基因型的试...  相似文献   

8.
花生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和基因型-环境互作研究,可为花生品质育种及不同生态区域花生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利用GGE-biplot工具,对我国黄淮海花生主产区16个花生品种两年间的品质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含油量、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蛋白质含量等。结果显示,5个品质性状均有较高的GGE总变异值(主成分因素PC1和PC2变异的总和),变幅在61.5%-79.9%之间,以含油量的GGE变异值最低,为61.5%,油酸含量的GGE变异值最高,为79.9%。16个花生品种2年间部分品质性状表现较为一致,其中濮花9519的含油量表型值波动最小,山花9号的亚油酸含量表型值波动最小,开农49是油酸含量表型值最为稳定的品种,天府23号是棕榈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表型值最为稳定的品种。初步明确了徐州和濮阳分别适合高油花生和高油酸花生种植,确定了不同生态类型试点下较适合种植的品种,为花生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花生叶片含氮量与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率T.R.Sinelan等关于花生叶片含N量对CO2交换速率(CER)的影响只作过部分研究。Bhagsari等(1976)测定了31个花生品种叶片N的浓度(单位重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发现叶片N的浓度与CO2交换速率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以下稳定估测因子的重复性:回归系数(bi)、去平均回归的回归系数(|bi-1|)、离回均均方(Sdi2)、Shukla稳定变异(σi2)、基因型平均变异(Si2)、基因型变异系数(CVi)以及决定系数(ri2)和平均产量(xi)。这些统计数据来自于Louisiana州农业试验站36个环境下种植的3套冬小麦产量表现性状的资料。重复性用Spearman的序相关系数和Kendall的一致系数来估算。结果表明,(|bi-1|)、σi2和Sdi2在任何两个亚环境间是不可重复的,Si2和ri2的重复性很低。所有稳定性估算因子中,只有bICVi在各种亚环境单位间均是可重复的。CVi由于受xi排序的影响对描述基因型稳定性来说是一个不可靠的统计参数。平均产量是最可重复的基因型特性。选择产量稳定性中的增益可通过bi和xi综合运用得以估计出来。若资料不适于线性回归模式,那么较低的Si2(1型)或4型变异值(所有可预知环境中平均的非预知环境基因型平均变异值)可在产量稳定性选择中作为一个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用抗旱指数( R I) 等指标对苎麻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圆叶青、沅江黄壳早和沅江稀节巴为抗旱性较强的基因型, 抗旱性较弱的基因型包括资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苎麻抗旱性早期鉴定的途径和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 R W C( 相对含水量) 、 P O D( 过氧化物酶) 、 Proine( 脯氨酸) 与抗旱指数呈正相关, 而 R P P( 细胞膜透性) 、 M D A( 丙二醛) 则与抗旱指数呈负相关。苎麻扦插(45 天) 苗在渗透胁迫4 小时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其中 R W C 、 Proline 和 P O D 活性与抗旱指数呈正相关,而 R P P 和 M D A 则与抗旱指数呈负相关, 采用模糊隶属法用上述五种生理生化指标对13 个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早期鉴定,此法简便有效,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低磷红壤盆栽试验方法,对原产广东省大豆基因型的冠部、根部磷效率特性及其与植株磷效果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磷水平相比,在低磷胁迫下,大豆基因型根部干重占植株干重的百分率相对,即具有较大的根/冠比;大多数大豆基因型冠部的磷素积累相对较多;RVPPER(植株磷效率比值相对值)越大的基因型,其冠部磷素吸收率就越大,反之亦然。另外,大豆基因型根部磷素积累特性与冠部磷素积累特性有所不同。在低磷胁迫下,随着RVPPER增大,除了HND39外,其他大豆基因型的冠部磷效率比值(SPER)和根部磷效率比值(RPER)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除了HND08、33、39、57、93、94大豆基因型外,其他大豆基因型的根部磷效率比值大于冠部磷效率比值。相关分析表明:低磷水平下的冠部磷素吸收量可以简便有效地衡量大豆基因型植株  相似文献   

13.
重茬是花生生产上存在的一大难题,是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生产上迫切要求提供耐重茬的花生新品种。为此,我们对辐射选育的几个花生新品种(系)作了耐重茬性的研究,以便为生产上提供耐重茬品种,同时为今后进一步选育耐重茬的花生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大花生类型-辐射品种(简称辐品,下同)8130;杂交品种(简称非辐品,下同)鲁花10号。小花生类型-辐射品种8122与8213;杂交品种8126和白沙1016。  相似文献   

14.
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份花生栽培种资源和花生属六个区组的19份野生种资源为研究材料,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其DNA多态性并进行聚类分析。大多数从栽培种基因组分离出的SSR引物能在野生种中扩增出DNA片段,共筛选出21对多态性SSR引物;每对引物在花生基因组中扩增出的条带数为1~13条,在供试材料中扩增出的总条带数为5~40条,平均18.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为4~40条,平均18.0条;SSR引物的多态性指数为0.92~9.04;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33~0.91,平均0.76。结果表明,大多数花生SSR引物为多位点引物,花生属种间种质存在丰富的DNA多态性, A. duranensis是花生栽培种(A. hypogaea L.)的野生种亲本之一,与花生区组野生种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异形花区组,最远的是大根区组。  相似文献   

15.
高梁遗传图谱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凤 《杂粮作物》1997,(1):11-14
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本实验利用这种技术对高梁(Btx623×Is3620c)F8重组自交系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在300个随机引物中28个引物在PCR扩增产物的电泳谱带有差异。其中42条扩增的多态性位点落于RFL扩增产物的电泳带有差异。其中42条扩增的多态性位点落于RFLP高梁遗传图谱所需添加补的间隔。由此可见,利用RAPD增加RFLP高梁遗传图谱某些区域DNA标  相似文献   

16.
花生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分属3个市场型的10个中国花生栽培种的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结果表明,SARP技术可以揭示花生栽培种的遗传差异。在所试验的51对SRAP引物中,2对只获得了单态性条带,其余49对总共产生了1087条带,其中503条(46.27%)为多态性带,每对引物组合平均获得22.18条总带、10.26条多态性带。在这49对引物组合中,总带数和多态性条带的数目分别为7~63和2~32条。 10个花生栽培种间的简单匹配相似系数为0.7712~0.9250不等,根据SRAP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这10个品种分为4类。另外一项采用作图亲本24-3和B4的研究中,40对SRAP引物共计获得了160条多态性带。本研究为花生品种鉴定和遗传研究提供了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高粱遗传图谱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本实验利用这种技术对高粱(Btx623×Is3620c)F8重组自交系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在300个随机引物中28个引物在PCR扩增产物的电泳谱带中有差异。其中42条扩增的多态性位点落于RFLP高粱遗传图谱所需添补的间隔。由此可见,利用RAPD增加RFLP高粱遗传图谱某些区域DNA标记的数目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SSR标记的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212对SSR标记引物中筛选出48对引物对63份花生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得到251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为2~13个,平均每个标记位点有5.23个变异;48个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52~0.873,平均为0.647;63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08~2.243,平均值为1.272;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57~0.960之间,不同类型的花生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较小,不同来源花生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也较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3个花生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处分为4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的花生分类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9.
利用SRAP标记分析花生属花生区组种质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4对SRAP引物分析花生属花生区组11个物种28份材料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 28份材料共扩增出327条多态性DNA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95条多态性DNA带,扩增变幅为2~25条。聚类分析表明,28份花生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12~0.75,平均为0.42,A基因组物种A. duranensis与栽培种花生的亲缘关系最近,可能是栽培种花生的A基因组的供体。28份种质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包含四倍体种质及A基因组的A. villosa和A. duranensis,第二大类包含B基因组、D基因组及其他A基因组。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似,仅将第二大类中的B基因组种质A.batizocoi独立作为第三大类;第一和第二个主成分可以解释81%(57.5%和23.5%)的总变异。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戊聚糖含量及RVA黏度的影响,选取10个小麦品种(系)和5个生态试验点,测定了小麦籽粒中的总戊聚糖(TP)、水溶性戊聚糖(WSP)、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WIP)和RVA黏度等共10个性状,探讨了3种戊聚糖含量和7个RVA性状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包括总戊聚糖、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在内的10个性状均受到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影响。其中,基因型方差和环境方差在所有性状上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方差在水溶性戊聚糖和7个RVA性状上达到极显著;戊聚糖含量的环境变异>基因型变异>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变异,而RVA黏度性状的基因型变异均大于环境变异。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与高峰黏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